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专题卷:1.1-1.3 位移和速度(word解析版+原卷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专题卷:1.1-1.3 位移和速度(word解析版+原卷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5 10:28:34

文档简介

物理1.1-1.3位移和速度
一、选择题
1.每天早上校园里都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通过诵读经典,尽享经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青山相对出”选择的参考系是孤帆
B.“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选择的参考系是水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水的运动的
D.“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牛郎星、织女星间的距离很远,在研究它们的相对运动时,可以将它们视为质点
2.有一口井,水面距井口4m,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如图),水桶出井后又将其提升了1m.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以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4m,1m
B.﹣4m,1m
C.5m,0
D.﹣5m,1m
3.“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水
B.牛
C.桥
D.人
4.下列关于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正在做课间操的同学们都可以看做质点B.C罗在世界杯上任意球破门,研究他踢出的足球的运动弧线时,足球可视为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将地球看做质点
5.“杭州西站”至“湖州站”间的高铁工程正在进行中。铁路线(如图)长约80km,单程需用时约0.4h。其中“80km”、“0.4h”分别指(
)
A.位移、时刻
B.位移、时间
C.路程、时刻
D.路程、时间
6.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s、2s、3s、4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m、2m、3m、4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4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在第3、4s内平均速度是3.5m/s
C.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一定是3m/s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7.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4R向东,2πR向东
C.4R向东,2πR
D.4πR向东,4R
8.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5m/s
B.2.5m/s
C.2.4m/s
D.无法确定
9.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2日,在41名配速员的配合下,基普乔格以1小时59分40秒冲过终点,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跑进2小时的马拉松运动员。这个成绩意味着需要基普乔格在42.195km的马拉松中维持5.88m/s速度跑完全程,超过了常人的冲刺速度。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小时59分40秒”指的是时刻
B.“42.195km”指的是路程
C.“5.88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5.88m/s”指的是冲刺速度
10.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m/s,39m/s
B.8m/s,38m/s
C.12m/s,19.5m/s
D.8m/s,13m/s
11.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兔子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12.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若丙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则丙物体
(
)
A.一定是静止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有可能是静止的,也有可能是运动的
D.运动情况无法判断
13.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0.25m/s
B.0.2m/s
C.0.17m/s
D.无法确定
14.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
(
)
A.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的起跑技术时的苏炳添
B.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时的马龙
C.研究女子3米板冠军施廷懋的跳水动作时的施廷懋
D.研究女子50米步枪三次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时的子弹
15.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x的单位为m)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5+2t3,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v=6t2,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m/s,39m/s
B.8m/s,38m/s
C.12m/s,19.5m/s
D.8m/s,13m/s
二、填空题
16.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不动、乙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甲向________;乙向________;丙向________
17.一个皮球从离地面1.2m高处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接触地面后又弹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9m,在这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__m,位移方向是__,这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_m.
18.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米的圆周从一直径(图中虚线所示)的端点沿圆周运动到该直径的另一端点,则该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米,位移的方向________;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米。若该质点围绕圆周转动一周,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米。
19.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则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m/s,物体在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0.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m,一辆汽车用3.2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s,则在这段时间里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A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
21.某大楼的升降电梯和楼梯位置如图所示,设楼梯台阶的高与宽的比例为3:4,每层楼高都相同,电梯门向大门方向开,如果甲从大门进入后直接乘电梯到三楼电梯口,乙从大门进入后沿楼梯走到三楼电梯口,则甲、乙两人的位移大小之比为________,路程之比为________。
22.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23.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AC=________mm,AD=________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三、解答题
24.有两列火车甲和乙,甲车长为100m,乙车长为120m.
(1)若它们相向行驶,则相会过程中两车的位移大小与有什么关系
(2)若它们同向行驶,甲在后、乙在前时,则相会过程中两车的位移大小与又有什么关系?
25.相距12km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km/h,乙的速度是3km/h,有一小狗以6km/h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从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物理1.1-1.3位移和速度
一、选择题
2.每天早上校园里都响起琅琅的读书声,同学们通过诵读经典,尽享经典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青山相对出”选择的参考系是孤帆
B.“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中“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选择的参考系是水
C.“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来描述水的运动的
D.“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牛郎星、织女星间的距离很远,在研究它们的相对运动时,可以将它们视为质点
【答案】答案:C
【解析】A项中,研究对象是青山,以孤帆为参考系,青山和孤帆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青山是运动的,故A正确;
B项中,研究对象是桥,以水为参考系,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故B正确;C项中,研究对象是水,“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河岸为参考系来描述水的运动的,故C错误;
D项中,牛郎星、织女星间的距离很远,在研究它们的相对运动时,它们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D正确.C符合题意.
1.有一口井,水面距井口4m,现用水桶从井中提水(如图),水桶出井后又将其提升了1m.选井口处为坐标原点,以水桶竖直向上提升的路线为x轴,向上为正方向,则水桶在水面时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
A.4m,1m
B.﹣4m,1m
C.5m,0
D.﹣5m,1m
【答案】B
【解析】选井口处为原点,向上为正;则水桶在水面时的在井口的下方,离进口的距离为4m,所以坐标值为-4m;出井后,离地面1m;方向向上,所以坐标值为1m,故B正确,ACD错误.
3.“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水
B.牛
C.桥
D.人
【答案】A
【解析】“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在静止。以水为参考系,则水就是静止的,而桥和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A正确。以牛为参考系,牛与桥的位置要发生变化,桥是运动的,水与牛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B错误。以桥为参考系,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以人为参考系,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D错误。
4.下列关于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正在做课间操的同学们都可以看做质点B.C罗在世界杯上任意球破门,研究他踢出的足球的运动弧线时,足球可视为质点
C.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D.研究地球自转时可以将地球看做质点
【答案】答案:B
【解析】研究做操同学的动作时,人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同学们不能看成质点,故A错误;C罗在世界杯上任意球破门,研究他踢出的足球的运动弧线时,足球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可看作质点,故B正确;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要看运动员的动作,不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故C错误;研究自转时地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计,不可看作质点,故D错误。所以B正确,ACD错误。
5.“杭州西站”至“湖州站”间的高铁工程正在进行中。铁路线(如图)长约80km,单程需用时约0.4h。其中“80km”、“0.4h”分别指(
)
A.位移、时刻
B.位移、时间
C.路程、时刻
D.路程、时间
【答案】D
【解析】“80km”是指“杭州西站”至“湖州站”间路径的长度,即路程;“0.4h”指时间。
故答案为:D。
【分析】时刻的长度为零,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时间的长度不为零,有一定的长度,对应时间轴上一块线段;位移与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6.骑自行车的人沿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后,在第1s、2s、3s、4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m、2m、3m、4m,有关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4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在第3、4s内平均速度是3.5m/s
C.第3s末的瞬时速度一定是3m/s
D.该运动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B
【解析】A.4s内的平均速度
A不符合题意;
B.在第3、4s内的平均速度
B符合题意.
CD.根据第1s、2s、3s、4s内,通过的路程分别为1m、2m、3m、4m,无法判断自行车所做的运动,无法求出第3s末的速度,CD不符合题意。
7.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
A.0,0
B.4R向东,2πR向东
C.4R向东,2πR
D.4πR向东,4R
【答案】C
【解析】位移是物体由初位置指向某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从A到C的位移大小为4R,方向向东;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所以从A到C的路程为2πR,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8.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前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2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5m/s
B.2.5m/s
C.2.4m/s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设总位移为2x,则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9.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2日,在41名配速员的配合下,基普乔格以1小时59分40秒冲过终点,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位跑进2小时的马拉松运动员。这个成绩意味着需要基普乔格在42.195km的马拉松中维持5.88m/s速度跑完全程,超过了常人的冲刺速度。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小时59分40秒”指的是时刻
B.“42.195km”指的是路程
C.“5.88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5.88m/s”指的是冲刺速度
【答案】B
【解析】A.“1小时59分40秒”指的是时间,A不符合题意;
B.“42.195km”指的是路程,B符合题意;C
D.“5.88m/s”指的是平均速率,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时刻的长度为零,对应时间轴上的一点,时间的长度不为零,有一定的长度,对应时间轴上一块线段;位移与路程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位移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10.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m/s,39m/s
B.8m/s,38m/s
C.12m/s,19.5m/s
D.8m/s,13m/s
【答案】B
【解析】0~2s内的位移为Δx1=x2-x1=(5+2×23)m-(5+2×03)m=16m
2~3s内的位移为Δx2=x3-x2=(5+2×33)m-(5+2×23)m=38m
0~2s内、2~3s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8m/s,==38m/s.
11.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兔子后悔不已.在整个赛跑过程中(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解析】“跑得快”是指瞬时速度大,兔子在跑动的过程中比乌龟跑得快,但兔子中途睡觉的过程中瞬时速度为零,就比乌龟跑得慢了,故选项A、B错误;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但乌龟先到终点,用的时间短,它们的位移相同,故乌龟的平均速度大,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D
12.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若丙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则丙物体
(
)
A.一定是静止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有可能是静止的,也有可能是运动的
D.运动情况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参考系的概念。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说明甲相对于乙的位置没有改变。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是运动的,说明甲相对丙的位置是改变的,则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位置一定是改变的,即丙物体一定是运动的。
13.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0.25m/s
B.0.2m/s
C.0.17m/s
D.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
平均速度定义可得:
A.A项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A错误;
B.B项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B错误;
C.C项与上述计算结果相符,故C正确;
D.D项与上述计算结果不相符,故D错误。
14.2016年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下列比赛中可把研究对象看成质点的是
(
)
A.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的起跑技术时的苏炳添
B.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时的马龙
C.研究女子3米板冠军施廷懋的跳水动作时的施廷懋
D.研究女子50米步枪三次比赛中杜丽射出的子弹轨迹时的子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质点的认识。研究苏炳添在百米跑比赛时的起跑技术,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A项错误。研究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马龙的发球动作,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B项错误。研究运动员的跳水动作,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故C项错误。研究子弹轨迹,子弹的大小和形状能忽略,可以看成质点,故D项正确。
15.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x的单位为m)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5+2t3,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v=6t2,该质点在t=0到t=2s间的平均速度和t=2s到t=3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12m/s,39m/s
B.8m/s,38m/s
C.12m/s,19.5m/s
D.8m/s,13m/s
【答案】B
【解析】质点在0~2s内的位移Δx1=x2-x1=(5+2×23)m-(5+2×03)m=16m.质点在2~3s内的位移Δx2=x3-x2=(5+2×33)m-(5+2×23)m=38m.0~2s的时间间隔t1=2s,质点的平均速度v1==8m/s,2~3s的时间间隔t2=1s,质点的平均速度v2==38m/s.故选项B正确.
二、填空题
16.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不动、乙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甲向________;乙向________;丙向________
【答案】上;上;上
【解析】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说明甲向上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说明乙向上运动,其速度比甲快;丙中乘客看甲不动、乙在向上运动,故丙和甲相对静止,故向上运动。
【分析】甲相对高楼向上运动,则甲向上运动;乙看到甲在向下运动,则乙应该是向上运动其速度大于甲;丙与甲相对静止所以也是相对于地面向上运动。
17.一个皮球从离地面1.2m高处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接触地面后又弹起,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9m,在这过程中,皮球的位移大小是__m,位移方向是__,这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_m.
【答案】0.3|竖直向下|2.1
【解析】位移可以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等于位移的大小,所以皮球的位移大小为1.2m-0.9m=0.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为1.2m+0.9m=2.1m.【分析】需要明白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结合小球的运动过程分析即可,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18.如图所示,一质点沿半径为米的圆周从一直径(图中虚线所示)的端点沿圆周运动到该直径的另一端点,则该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米,位移的方向________;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米。若该质点围绕圆周转动一周,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米。
【答案】2;R由A指向B;;0
【解析】从A处运动到B处时,质点经过了半周,位移为AB的长度,位移的方向A指向B,路程为半圆的周长,为米,若该质点围绕圆周转动一周,其位移大小为
19.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上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则物体在前2s内的平均速率为________m/s,物体在最后2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0.75
【解析】前2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s=+=1m+m=(1+)m
故平均速率为v1==m/s
最后2s内物体的位移x==2m
故平均速度v2==m/s
物体在全程的位移x′==3m
故平均速度v==m/s=0.75m/s.
20.如图所示,两路灯灯杆A、B相距40m,一辆汽车用3.2s时间通过这两根路灯灯杆,据此可以计算出汽车在这段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若灯杆A的近旁相距0.42m处有一块路牌,汽车驶过路牌和灯杆的这一小段距离只用了0.03s,则在这段时间里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可以认为汽车驶过灯杆A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12.51414
【解析】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有v==12.5m/s,当汽车用0.03s驶过0.42m时,因时间较短,可认为汽车在这一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汽车驶过灯杆A时的瞬时速度v==14m/s.
21.某大楼的升降电梯和楼梯位置如图所示,设楼梯台阶的高与宽的比例为3:4,每层楼高都相同,电梯门向大门方向开,如果甲从大门进入后直接乘电梯到三楼电梯口,乙从大门进入后沿楼梯走到三楼电梯口,则甲、乙两人的位移大小之比为________,路程之比为________。
【答案】1:15:7
【解析】
[1].甲乙的初末位置相同,则位移相同,即位移之比为1:1;
[2].设楼梯高为3x,则宽为4x,则甲的路程为
S甲=6×4x+12×3x=60x;
乙的路程为
则甲乙的路程之比为60x:84x=5:7.
22.一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若前t/3内的平均速度为6m/s,后2t/3时间的平均速度为9m/s,则这段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若质点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6m/s,则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8;4
【解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根据题意
23.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AC=________mm,AD=________mm.那么由此可以算出纸带在AC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4.025.00.350.420.35
【解析】AC=14.0mm,AC间的平均速度为=m/s=0.35m/s;AD=25.0mm,AD间的平均速度为=m/s=0.42m/s.对于描述B点的瞬时速度来说,AC段所取的位移间隔更小,更能接近B点的真实速度,即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0.35m/s.
三、解答题
24.有两列火车甲和乙,甲车长为100m,乙车长为120m.
(1)若它们相向行驶,则相会过程中两车的位移大小与有什么关系
(2)若它们同向行驶,甲在后、乙在前时,则相会过程中两车的位移大小与又有什么关系?
【答案】(1)(2)
【解析】
对相会时间的计算,一般先要画好示意图,对有一定大小的物体来说可用一个点来代表物体.如在本题中我们都以开始时中间的点来代表汽车,从图中找出位移关系,然后列式求解。
(1)若它们相向行驶,如图所示,
则交错过程中它们的位移之和为两车车长之和,即
(2)当两车同向行驶时,如图所示,
在甲超越乙的过程中,甲与乙的位移之差为两车长之和,即
25.相距12km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km/h,乙的速度是3km/h,有一小狗以6km/h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从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
【答案】路程为9km,位移是7.5km.
【解析】设甲、乙两人从开始出发到相遇的时间为t,则t==h=1.5h.小狗在这段时间内跑过的路程x路=v狗t=9km;由狗和甲同时同地出发可知小狗的位移与甲的位移相同,故x狗=x甲=v甲t=7.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