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史铁生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积累文中重点字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4、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一课时
我国著名的作家、小说家、编剧,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1951年生于北京,
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
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史铁生
瘫痪
侍弄
整宿
憔悴
仿膳
豌豆
诀别
烂漫
捶打
翻来覆去
絮絮叨叨
tān
huàn
shì
xiǔ
qiáo
cuì
shàn
wān
jué
màn
fù
xù
dāo
chuí
解释词语
瘫痪:
憔悴:
诀别:
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身体或其某一部分完全丧失运动功能。
来回翻身。
指再无会期的离别;死别。
形容人或物瘦弱,瘦小,面色、颜色不好看。
指遇到意外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有感情地听读课文,思考:
1、试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课文围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几件事?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
母亲对“我”
深深地爱
同学们,想一想课文写母亲关爱儿子是围绕哪件事展开的?期中最重点写的是哪件事?
(看花)
课文中几次提到了看花?
季节
母亲
“我”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春天
秋天
秋天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不,我不去”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什么时候”
我和妹妹去看菊花,并决定要好好儿活
课文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地怀念与愧疚之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主旨归纳
游
子
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了解母亲和我的人物形象。
重点感受最后一段的情感。
儿子双腿瘫痪后有怎样的表现?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儿子瘫痪后母亲又有怎样的反应?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作者对母亲病发及去世用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思考:读一读句子,想一想从盛开的菊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我”懂得了究竟应该怎样好好活了吗?
“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白色的花高洁
黄色的花淡雅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花在“秋风中开的烂漫”?结尾中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有什么深意?
“
秋风中开得正烂漫的菊花”,象征了母亲菊花一样的精神品格,也表明“我”和妹妹实现了母亲的遗愿,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表明了成熟的“我们”现在已经懂得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真谛,不会再徒叹命运的无情,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磨难。
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
表层含义:文章回忆的往事发生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
深层含义:“秋天”常常隐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的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在风轻云淡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时节,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如果说,题目中的“怀念”直接指向母亲,那么“秋天”则蕴含着“生命”的意味。
2、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更多更深的感受,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1、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
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自从您秋天走后,我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话,您放心吧,我俩在一块,一定会好好儿活。
是啊!母爱多么伟大!
妈妈每天忙这忙那,还不都是为了我们!有时候,我们不耐烦地嫌她唠叨。现在我们明白了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
小时候,妈妈把好的都留给我们,长大后,我们应该体谅、关心妈妈,帮助妈妈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妈妈,在明年春暖花开、五彩缤纷、绿草如茵的五月,我一定送您一束最美丽、最鲜艳的花!
作业:
1、我想,你学习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你一定想对你的母亲说点什么,请你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