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1年江苏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人体的新陈代谢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21?常州)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维生素
D.脂肪
2.(2021?常州)下列关于食品保存和食品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霉的花生可以食用
B.常温保存熟食
C.未煮的四季豆可以食用
D.灭菌保存牛奶
3.(2021?连云港)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内被消化吸收后,供人体生命活动利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最终消化成葡萄糖
B.大肠无消化、吸收功能
C.肝脏分泌的胆汁含脂肪酶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4.(2021?苏州)“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6月7日定为“世界食品安全日”。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叙述错误的( )
A.食用蔬菜、水果前要用水洗净或削皮
B.购买肉类制品时要检查是否检疫合格
C.家中食品需按要求采取正确方法储藏
D.食物表面有少量霉斑可以去除后食用
5.(2021?苏州)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肝脏,分泌的胆汁里含有可消化脂肪的酶
B.②和⑤是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C.③是胃,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分解蛋白质的功能
D.④是胰脏,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酶和胰岛素
6.(2021?常德)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维生素需要消化才能被吸收
B.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小肠是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
D.淀粉和蛋白质最早在胃内被消化
7.(2021?黑龙江)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 )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葡萄糖
8.(2020?南通)如皋长青沙的西瓜品质优良。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消暑佳品,西瓜中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
A.水分
B.无机盐
C.维生素
D.糖类
9.(2020?苏州)如图为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淀粉酶能消化分解淀粉
B.唾液淀粉酶在b温度时活性最强
C.温度a和c时的酶活性基本相同
D.温度由a到c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增强
10.(2020?淮安)在人体消化系统中,可将淀粉彻底消化成葡萄糖的场所是( )
A.口腔
B.胃
C.小肠
D.咽
11.(2020?连云港)如图是消化系统的某些器官。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①
B.②
C.③
D.⑤
12.(2019?泰州)下列有关消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口腔内有多种促进消化的酶
B.消化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
C.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
D.胆汁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
13.(2019?连云港)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的酶能促进淀粉初步分解
B.胃只能暂时贮存食物,不能初步分解蛋白质
C.小肠皱襞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
D.大肠能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14.(2019?南通)学习了合理膳食有关内容后,4位同学设计的午餐食谱如下,其中不合理的是( )
甲
香菇青菜、糖醋排骨、鲫鱼豆腐汤、米饭
乙
椒盐鸡腿、炸薯条、牛排、可乐
丙
香煎三文鱼、炒西兰花、青椒肉片、米饭
丁
青椒肉丝、红烧鲫鱼、炒青菜、米饭
A.甲
B.乙
C.丙
D.丁
15.(2021?常州)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蛋白质
D.无机盐
16.(2021?苏州)如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过程的实验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模拟的是外界环境与肺泡的气体交换
B.①模拟的器官能使③内的气体变得清洁湿润
C.④模拟的是膈,可调节胸廓的容积大小
D.图甲模拟的是呼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
17.(2021?苏州)登山队员登顶前需在高原上进行长期训练,以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训练后,队员们血液中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8.(2021?苏州)某同学因为严重腹泻需要输液治疗,消炎药物和生理盐水通过血管输入到他的体内。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输液时针头应插入动脉血管
B.针头插入时的方向应指向心脏
C.药物只会在消化道处发挥药效
D.药物只经过体循环不会经过肺循环
19.(2021?苏州)人体的肺是由肺泡构成的。有关肺泡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泡数量多,有利于扩大气体交换的面积
B.肺泡内有纤毛和黏液,有利于清扫和黏住灰尘
C.肺泡的壁由多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扩张和回缩
D.肺泡壁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20.(2020?连云港)如图为模拟呼吸运动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
B.甲图模拟呼气,膈肌收缩
C.乙图模拟吸气,膈肌舒张
D.该模型能模拟胸廓前后径变化
21.(2020?南通)如图表示肺泡与外界、肺泡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气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c代表氧气
B.b、d代表二氧化碳
C.a代表氧气,b代表二氧化碳
D.c代表氧气,d代表二氧化碳
22.(2020?苏州)正常人的心脏瓣膜向一个方向开放,可防止血液倒流。血液流动的正确方向是( )
A.心房→心室→静脉
B.心房→心室→动脉
C.心室→心房→静脉
D.心室→心房→动脉
23.(2019?南通)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是( )
A.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B.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C.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D.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24.(2019?泰州)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根据如图所示中心壁厚薄可判断右心室是( )
A.1
B.2
C.3
D.4
25.(2019?南通)房缺性心脏病患者的左、右心房相通,导致动、静脉血出现混合,严重影响健康。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心脏四腔,其中表示左、右心房的是( )
A.①、②
B.③、①
C.④、②
D.③、④
26.(2021?连云港)如图是肾单位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①、②和③构成
B.②与①相比,其内血液中代谢废物较多
C.③和④内含有的液体分别是原尿、尿液
D.③发生病变后尿液中可能出现较多的蛋白质
27.(2020?大庆)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
28.(2020?南通)如图是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某人尿液中检出红细胞、蛋白质等成分,推断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9.(2020?苏州)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过程。如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则重吸收作用发生在(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0.(2019?连云港)人体的尿液是通过泌尿系统形成与排出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重吸收等过程
B.在入球小动脉处发生滤过作用,形成原尿
C.肾小管只能重吸收小部分水和全部葡萄糖
D.膀胱暂时贮存的尿液要经输尿管排出体外
二.多选题(共1小题)
31.(2021?苏州)体外膜肺氧合(ECMO)俗称人工肺,是一种为患者进行体外呼吸与血液循环的医疗设备,在新冠肺炎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时,先用导管1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装置后,血液经导管2回到人体的动脉或静脉内(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合器”可为患者直接提供能量
B.“泵”可为患者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导管2”中流动的是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D.“氧合器”可增加血液中氧气量和排出二氧化碳
三.解答题(共5小题)
32.(2020?连云港)人体需要摄取食物补充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如图为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相关物质和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消化终产物a葡萄糖和吸进的b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
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2)葡萄糖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血液流经上述各组织细胞后变为
血。
(3)血液流过肾脏时,将废物从血液中分离出来。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滤过和
等过程。
33.(2019?南通)如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其中A、B、C表示消化器官,①、②表示被消化的物质。据图回答:
(1)淀粉在
内被初步消化,最终分解为
才能被吸收。
(2)物质①是
,它在
中被初步消化。
(3)器官C是
,它是
的主要的场所。
34.(2021?常州)如图为某同学体内部分生理话动的示意图(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b代表的物质是
。该同学吸气时,b依次透过肺泡壁和
进入血液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和
含量较高,则血液运输氧的能力较强。
(2)该同学早餐吃了鸡蛋,鸡蛋中的蛋白质在小肠内被分解成c
才能被吸收。如果营养物质c要到达肾,需经过图乙中的⑨
到达心腔右心房,然后经过
循环回到左心房,最后由②
出发,经体循环到达肾脏。
(3)如果在尿液中检测到蛋白质,则可能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单位中的
35.(2019?泰州)如图为尿液的形成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相关结构。甲、乙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构成肾单位的是
、
和
(用图中字母表示)。
(2)尿液的形成经过了甲:
和乙:
两个过程。
(3)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但是病因却不在肾脏,而是在
。
36.(2019?南通)如图表示肾单位的组成和尿液的形成过程,下表为某健康人肾单位不同部位液体成分的比较。分析回答:
3种液体成分的比较(单位:g/100mL)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血浆
7.00
0.10
0.03
液体①
0.00
0.10
0.03
液体②
0.00
0.00
2.00
(1)液体①位于图中
(填字母)部位,因为血液流经
时,血细胞和
等物质不能滤过。
(2)液体②中的葡萄糖和尿素的浓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因为原尿流经
时,全部葡萄糖和大部分
被重新吸收。
(3)糖尿病人的液体②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由于
(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
2019-2021年江苏省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专题4人体的新陈代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解答】解:六大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蛋白质、脂肪、糖类和维生素。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的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维生素不能供能。
故选:B。
2.【解答】解:A、发霉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错误;
B、常温的环境中微生物大量生长和繁殖,导致食物腐败变质,因此常温状态下无法保存熟食,错误;
C、未煮熟的四季豆中含有两种毒素,对人体有害,因此不能食用,错误;
D、高温灭菌可以保存牛奶,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A、蛋白质最终消化成氨基酸。A错误;
B、大肠无消化功能,但能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错误;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C错误;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吸收。D正确。
故选:D。
4.【解答】解:A、食用蔬菜、水果前要用水洗净或削皮,防止果皮残留的农药进入人体。正确;
B、买肉时应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买经检疫合格的肉类制品。正确;
C、家中食品需按要求采取正确方法储藏,正确;
D、食物表面虽然有少量霉斑,其内在的性质、品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可以食用,错误。
故选:D。
5.【解答】解: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
B、②是大肠,只有吸收功能,没有消化功能;⑤是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B错误;
C、③是胃,能暂时贮存食物,胃中的胃腺能够分泌胃液,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初步分解成多肽,C正确;
D、④是胰脏,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酶,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能够调节糖代谢,促进糖原的合成,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D错误。
故选:C。
6.【解答】解:A、水、维生素、无机盐属于小分子物质,不需要经过消化就可以直接被吸收;故A错误。
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够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起乳化作用,进行物理性消化。故B错误。
C、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因为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故C正确。
D、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即淀粉只有被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被消化为氨基酸、脂肪被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选项中只有D可以不经过消化就被人体吸收。
故选:D。
8.【解答】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所以西瓜中能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糖类。
故选:D。
9.【解答】解:A、由唾液淀粉酶活性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可知,唾液淀粉酶对淀粉具有消化分解作用。A正确;
B、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由曲线可知唾液淀粉酶在b温度时活性最强。B正确;
C、通过曲线比较可知,在温度a和c时的酶活性基本相同。C正确;
D、温度由a到b的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增强,由b到c的过程中酶活性逐渐减弱。D错误。
故选:D。
10.【解答】解:各种消化液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唾液中只含有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胃液中含有的胃蛋白酶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内有肠液、胰液和胆汁,其中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能够将淀粉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大肠没有消化的功能,由此可见淀粉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的地方是小肠。可见C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特点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有许多小肠绒毛,可增加消化吸收面积,小肠绒毛内有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有利于物质的吸收。所以D正确。
故选:D。
12.【解答】解:A、口腔里只有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只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A错误
B、消化酶具有生物活性,其受外部环境(温度,湿度,酸碱度)影响很大。B正确
C、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细嚼慢咽有利于减轻胃的负担,C正确
D、肝脏分泌胆汁,胆汁暂时储存在胆囊内。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够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D正确
故选:A。
13.【解答】解:A、食物中的淀粉,在人体的口腔内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初步消化为麦芽糖,A正确;
B、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B错误;
C、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皱襞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C正确;
D、大肠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D正确。
故选:B。
14.【解答】解:A、甲同学:香菇青菜、糖醋排骨、鲫鱼豆腐汤、米饭,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合理,A不符合题意;
B、乙同学:椒盐鸡腿、炸薯条和牛排的主要提供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可乐主要提供无机盐,但缺少维生素,B符合题意;
C、丙同学:香煎三文鱼、炒西兰花、青椒肉片、米饭,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合理,C不符合题意;
D、丁同学:青椒肉丝、红烧鲫鱼、炒青菜、米饭,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解答】解: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约占91%~92%,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约3%.如图:
。
因此,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故选:A。
16.【解答】解:A、该装置是用来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的,即外界环境与肺泡的气体交换。A正确;
B、①模拟的器官能使③内的气体变得清洁湿润
图中①塑料管模拟气管,③气球模拟肺,气管中的黏膜和纤毛能够使气体变得温暖湿润。B正确;
C、④模拟的是膈肌,膈肌收缩,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变大;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变小,C正确;
D、图甲膈肌舒张,顶部上升,肺回缩,表示呼气,D错误。
故选:D。
17.【解答】解:生活在高原地区的人血液中红细胞含量一般较高,从而能增强血液对氧的运输,使机体能适应空气稀薄的环境。
故选:A。
18.【解答】解:AB、静脉血管一般都位于浅表部位,且压力小,容易止血,所以输液时针头应插入静脉,由于静脉中的血液流回心脏,因此针头插入时的方向应指向心脏,使其顺流,A错误,B正确
CD、药物经手部毛细血管进入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肠动脉→肠部毛细血管网。由上述过程可知:首先进行的是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输送到伤口部位,因此药物不只会在消化道处发挥药效,CD错误
故选:B。
19.【解答】解:A、肺泡数量多,有利于扩大气体交换的面积。A正确;
B、呼吸道内有纤毛和黏液,有利于清扫和黏住灰尘。不是肺的结构。B错误;
C、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C错误;
D、肺泡壁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D错误。
故选:A。
20.【解答】解:A、该装置中,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玻璃钟罩模拟胸廓,A正确;
B、甲图模拟呼气,膈肌舒张,B错误;
C、乙图模拟吸气,膈肌收缩,C错误。
D、该模型只能模拟上下径的变化,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D错误。
故选:A。
21.【解答】解:肺泡中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内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根据图示箭头方向可以确定气体a代表氧气、气体b代表二氧化碳、c表示二氧化碳、d表示氧气。
故选:C。
22.【解答】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入动脉而不能倒流,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故选:B。
23.【解答】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PM2.5颗粒物从空气经呼吸道进入人肺的“旅程”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故选:C。
24.【解答】解:心脏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心室的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输送路线最长,需要压力最大,所以左心室的壁最厚。因此,图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
故选:B。
25.【解答】解: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图中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①右心房、②右心室。
故选:B。
26.【解答】解:A、肾单位是由④是肾小囊,③肾小球,⑤肾小管组成的,A错误;
B、入球小动脉内的血液流入肾小球后,大部分的含氮废物和营养物质(如葡萄糖等)都会被过滤出去,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②与①比较,其内流动的血液中含氮废物含量会减少,没有代谢废物,B错误;
C、图中③是肾小球,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C错误;
D、③肾小球发生病变后尿液中可能出现较多的蛋白质,D正确。
故选:D。
27.【解答】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①肾脏﹣形成尿液;②输尿管﹣输送尿液;③膀胱﹣暂时贮存尿液;④尿道﹣排出尿液。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故选:A。
28.【解答】解:由于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因此,正常的原尿中一定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某人发现自己的小便发红,去医院验尿发现其中有红细胞、蛋白质等,据此推断他病变的部位可能是③肾小球。
故选:C。
29.【解答】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④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
故选:D。
30.【解答】解:A、通过分析可知,尿液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等过程,A正确;
B、在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发生滤过作用,形成原尿的,B错误;
C、肾小管能重吸收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C错误;
D、膀胱暂时贮存的尿液要经尿道排出体外的,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共1小题)
31.【解答】解:人体在肺进行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经肺泡内的气体交换之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导管2”中流动的是颜色暗红的动脉血,“泵”可为患者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根据图示血液经过人工肺后,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所以此过程类似于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故选:BD。
三.解答题(共5小题)
32.【解答】解:(1)红细胞中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故答案为:红;
(2)静脉;
(3)重吸收。
33.【解答】解:(1)淀粉在口腔内就开始消化,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为葡萄糖才能被吸收。
(2)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淀粉最先被消化,然后是①蛋白质被消化,最后是②脂肪被消化,可以判断曲线①是蛋白质的消化,②是脂肪的消化。
(3)D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内消化。
故答案为:(1)口腔(或A);葡萄糖
(2)蛋白质;胃(或B)
(3)小肠;食物消化和吸收
34.【解答】解:(1)图甲中,a代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b代表的物质是氧气。该同学吸气时,b依次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如果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则血液运输氧的能力较强。
(2)蛋白质在胃内初步消化为多肽,然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为c氨基酸被吸收。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
氨基酸吸收后到达肾部位组织细胞需要经过:肠部周围的毛细血管→⑦肝门静脉→肝脏周围毛细血管→⑧肝静脉→⑨下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①左心房→②左心室→⑤主动脉→肾动脉→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
(3)肾小球的结构类似滤过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分子较大的蛋白质以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都可以通过滤过屏障进入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肾小球发生病变时,肾小球的通透性会增加,原来不能滤过的蛋白质和血细胞被滤过掉;而肾小管对这些物质没有重吸收能力,因而在尿液中出现蛋白质和血细胞发生病变的部位在肾小球。
故答案为:
(1)氧气;毛细血管壁;血红蛋白
(2)氨基酸;下腔静脉;肺;左心室
(3)肾小球
35.【解答】解:(1)肾单位是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D肾小管,肾小体包括A肾小囊和B肾小球。
(2)通过B肾小球的甲过滤作用形成的液体为原尿。过程乙是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通过此作用形成尿液。
(3)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病因可能是肾脏中的肾小管发生病变,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失调,也可能是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
故答案为:(1)A、B、D
(2)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
36.【解答】解:(1)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样品①中含有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因此样品①是原尿。位于图中A肾小囊部位,因为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等物质不能过滤。
(2)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样品②中不含有葡萄糖和蛋白质,而是含有大量的尿素。因此样品②是尿液。
(3)糖尿病人的液体②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合成糖元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
故答案为:(1)A;肾小球;大分子的蛋白质;
(2)肾小管;水;
(3)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