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一、何谓环境?即什么是“环境” ,它的定义?
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
环境会不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生物除了能适应环境,他们会影响环境吗?
探究活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问题一:
金鱼、仙人掌分别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如果把它们的生活环境对调,结果会怎么样?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这说明了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
问题二: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外,对生物还有哪些影响?
答: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外,还能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
二、何谓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
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问题2: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依赖的环境,你认为是哪个选项:
A、田野里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土壤等因素
C、A选项和B选项的总和
D、A选项和B选项的总和再加上田野的其他蝗虫
分析:
1、影响这只蝗虫的生物有:
2、影响这只蝗虫的非生物有:
D
田野里的植物和蛇、蛙、其他蝗虫等等
阳光、空气、温度、
土壤等因素
非生物因素
生态因素
(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生物因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小结: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的蝗虫来说,它的生存依赖于它生存的环境,影响这只蝗虫生存的因素既然有生物也有非生物,所有影响这只蝗虫的因素统称生态因素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非生物环境
生态系统
(阳光、水、温度、
空气、土壤等)
生物
(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
他生物。)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特例
大雁南飞
蛇要冬眠
非生物因素影响1: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影响2:水污染 对 生物生活的影响
水中动物死亡
浮游生物过度繁殖
答:生物不仅受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还受生物因素的影响。
探究三:观察课本第16页图片及下面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寄居蟹
狮子捕食斑马
共栖:不同种动物的互利互助
不同种动物的竞争
小鸟帮鳄鱼清理牙缝
生物因素的影响:1、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狮子捕食犀牛
生物因素:2、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蚂蚁过道
叶子上的虫卵
同种生物:互助、相互斗争等
生物因素
不同种生物:互惠互利、捕食、竞争、寄生等
环境如此变化多端,生物该如何应对?!
适应环境!适者生存!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拟态
保护色
沙漠仙人掌
警戒色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多种多样:
鸟有翅膀、冬天北方的树落叶。南方的树不落叶等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小组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有益影响的实例。
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
青蛙能捕食农业害虫
2、思考问题:为什么我国西部开发强调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
二、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探究一: 蚯蚓对它生活的环境有哪些影响?
蚯蚓改良土壤
青蛙能捕食农业害虫
生物对环境造成有益影响
3、小组讨论:生物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实例。
蝗虫啃食庄稼
人类工业生产排放废气
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获得了什么启示呢?
答: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为了人类自身,我们要保护环境。
你看到了什么?
活动: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长的影响
研究对象:霉菌
条件
温暖潮湿
低温潮湿
方法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环境里。
将馒头置于塑料袋中,结扎袋口,将实验装置放在低温环境里。
实验
预测
实验
结果
活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温暖环境
低温环境
(5-7天后)
讨论:
2、该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1、根据你的日常观察和经验,你认为选用哪种食品容易长出霉菌?
答:面包、馒头等湿润、营养物质丰富的食品。
答:霉菌适于生活在温暖的环境里。
3、为什么低温环境下(如冰箱内)的馒头不易变质长霉?
答:低温能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
探究活动二:
测量不同植被环境的空气温度和湿度
实测记录表:
时间:__________
地点
项目
不 同 植 被
裸 地
草 坪
灌木丛
干球温度
湿球温度
相对湿度
讨论:
1、为什么实测不同地点的温度和湿度时干湿计放置的位置不同?
答:因为植物蒸腾作用失水的过程是通过叶片完成的,因而在草地和灌木丛中,应将干湿计尽可能放置在接近叶片的部位。而裸地则不需要。
答:三次测量后通过求平均值的方法有助于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
2、为什么每个实测地点要记录3个数据的平均值?
3、上述实测地点中,获得的哪组数据起着对照作用?为什么?
答:裸地。因为本实验中要研究的是植被对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影响。
对照实验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指不做任何实验处理的对象组。
相对湿度曲线图
讨论:观察该曲线,我们发现了什么?
1、绿色植物对环境能起到什么作用?
答:绿色植物对环境起着降低温度和增大湿度的作用。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心 得体会?
答:我们要提倡植树造林和绿化大地,创建适合人们生活的环境。
讨论:
随堂练习:
1、在特定温度下空气中实际含水量与最大含水量的百分比叫______。
2、绿色植物对环境都有_____和______的作用,这与绿色植物的_________有密切关系,说明植物___影响环境。
3、试分析:为什么城市的城区、郊区的天气预报的数值不完全一致?
连线题
A、大树底下好乘凉
B、人间四月芳菲尽 a、环境影响生物
C、花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D、蚁穴溃堤 b、生物影响环境
E 、南橘北枳
(2011)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现象的生态因素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温度
(2013)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大树底下好乘凉
C.鸟类迁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3、变色龙变色、竹节虫拟态这主要是指
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C. 生物对生物的影响 D.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澳洲考拉白天休息,晚间出来觅食,考拉这种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主要受哪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A.空气 B.阳光 C.温度 D.水分
5、蝗虫具有保护色、竹节虫具有拟态,这些生物现象反映了
A.生物对环境有一定影响 B.环境对生物无任何影响
C.生物对生物有很大影响 D.生物对环境有适应能力
D
B
A
B
D
随堂练习:
1、生态因素包括__和__。
2、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 、__ 、__等多种因素。
3、生物因素是指______,它包括___和___的相互影响。
4、在一个繁殖季节里,一条鲤鱼能产几十万粒卵,而一般的小型鸟类只产几个卵,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这是不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什么是生态系统
巩固复习:
生态系统=生物+环境
一定区域内
一、何谓环境?即什么是“环境” ,它的定义?
生物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
沙尘暴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极大,
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该怎样去防
治呢?
知识拓展
对照实验
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