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小麦生长
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农田中小麦的生长呢?
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空气、农田中的杂草、土壤中的蚯蚓、小麦植株上的害虫、与小麦套种的玉米都能影响小麦的生长。
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又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谁能说在影响小麦生长的因素中,哪些是非生物因素?
哪些是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等
生物因素有蚯蚓、蚜虫、杂草、玉米、野兔等
在非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表现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因素指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
选取“霉菌”作为研究对象
选取“霉菌”作为研究对象
放大675倍的霉菌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象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显微镜下的霉菌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温度对霉菌的生活是否有影响?
三、设计实验:
1、取新鲜的面包片,切成边长约为2cm的正方形小块若干,在空气中暴露30分钟。
3、一个塑料袋放置在室温下,另外一个塑料袋放置在冰箱里。
4、每天观察各塑料袋中面包表面是否有霉菌出现及霉菌的生长情况。
2、取2个大小一样的塑料口袋,标记为1和2,将面包片装入到塑料口袋中,并用绳子将袋口扎好。
四、完成实验
【注意事项】实验中包括几个变量?
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到下表中
单位(天)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塑料袋1
温暖
塑料袋2
低温
天数
序号
五、得出结论
温暖处的面包容易长出霉菌。
六、表达交流
设计方案:探究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一、提出问题:
二、作出假设:
湿度对霉菌的生活是否有影响?
三、设计实验:
1、取新鲜的面包片,切成边长约为2cm的正方形小块若干。
2、 一组面包片加水,另外一组面包片放入烤箱烤干,将面包片装入到两个大小一样的塑料口袋中,并用绳子将袋口扎好。
3、将两个口袋放置在室温环境下,每天观察各塑料袋中面包表面是否有霉菌出现及霉菌的生长情况。
四、完成实验
【注意事项】实验中包括1个变量,就是“湿度”
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写到下表中
单位(天)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塑料袋1
潮湿
塑料袋2
干燥
天数
序号
五、得出结论
潮湿处的面包容易长出霉菌。
六、表达交流
讨论与交流
1、第一个实验开始时实验用的食品材料为什么要在空气中暴露20-30分钟?
2、通过这次实验,你认为家中的一些常用食品(如馒头、面包、大米等),应该如何保存?
探究创新
(1)不同的食品长霉菌的情况不同,如果探究不同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请你设计实验解决这个问题。
(2)食品中防腐剂的作用是什么?请你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品防腐剂的相关知识。
对照实验 单一变量 多次重复实验
在实验中要设计一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一般只设一个变量因素,其他情况应该尽量保持不变,要控制其他因素使它们对实验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多次重复实验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 请结合自己所了解的有关霉菌的知识,说出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温度、湿度、PH值等。
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
其它因素对霉菌生长也有影响吗?
请同学们举出其它非生物因素影响的例子!
1、光照可以使花儿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绽放;
2、光照可以使动物的习性受到影响,如朝蝇暮蚊等;
3、土壤条件的差异可使牵牛花开出不同的色彩;
4、受风力和温度的影响,山顶和山脚的植物形态差别较大。
光对生物的影响
影响植物的分布
喜阴植物
喜阳植物
夜行性动物
光照对动物生活的影响
昼行性动物
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会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和习性
沙漠狐
极地狐
换羽、换毛、迁徙和洄游
冬眠
水对生物的影响
影响生物的结构和分布
瓶子树
影响生物的其他环境因素
氯气对叶片的伤害
盐碱地
酸雨对树木的危害
水污染造成鱼类死亡
干涸的土地
畸形蛙
练习题
1
2
3
4
7
5
6
9
8
1、高山上的植物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草甸。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海拔
C
2、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右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
A
3、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 )
A.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
B.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
C.狼的数量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
D.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
A
4、西双版纳密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这主要和下列哪项有关?( )
A.土壤和空气 B.阳光和温度
C.水分和温度 D.水分和土壤
C
5、雷鸟的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变化而变化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树木四季常青
A
6、造成荒漠中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温度 B.阳光
C.水分 D.土壤
C
7、下列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适应的一项是( )
A.秋天木棉树落叶
B.冬天青蛙钻进泥土里冬眠
C.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
D.缺乏无机盐,农作物长得矮小
D
8、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非生物因素?( )
A.阳光 B.害虫 C.温度 D水分
B
9、下列现象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
A.植物园中空气清新
B.北极熊有较厚的皮下脂肪层
C.工业污染区内深色桦尺蠖数量多
D.生活在贫瘠土壤中的植物植株矮小
A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光照
温度
水
空气等
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