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教学课件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
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
很久很久以前,美丽的宝岛台湾住着一位勇敢的青年大尖哥和一位美丽的姑娘水社姐,他们相互爱慕,常常在大树下相会。
大树旁的潭里住着两条恶龙,恶龙将太阳和月亮吞下。人世间没有了太阳和月亮,分不清白天和黑夜,人们日子过不下去了……
大尖和水社决心找回太阳和月亮,他们历尽艰险,终于来到阿里山下,从山底下挖出了金斧头和金剪刀,二人合力杀死了两条恶龙,可是太阳和月亮还是沉在潭里。大尖和水社吃了恶龙的眼珠,变成了巨人,将太阳和月亮抛上天空。太阳和月亮又高挂在天上,万物复苏,大尖哥和水社姐变成了两座雄伟的大山,永远矗立在潭边。
课堂导入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大潭叫做日月潭,把这两座大山叫做大尖山和水社山。每年秋天仍然可以看到人们穿着美丽的服装,拿起竹竿和彩球来到日月潭边玩托球舞,学着大尖哥和水社姐的样子,把彩球抛向天空,然后用竹竿顶着不让它落下来,以此来纪念大尖哥和水社姐这对青年英雄。
听了日月潭的传说,相信同学们对台湾也很好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去看看新时代下的台湾。
二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活动1
1、找出台湾省周围的海洋和海峡,澎湖列岛、钓鱼岛和赤尾屿;看一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
2、根据比例尺,估算台湾省高雄市与福建省厦门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3、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特点。
台湾省位于中国____沿海,北临____,东临______,南临____,西隔_________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其___部。
新课讲解-
01
位置与范围
台湾省
东南
东海
太平洋
南海
台湾海峡
南
台湾省的主体是______,
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等200多
个岛屿,陆地面积约3.6万千米?。
新课讲解-
01
位置与范围
台湾岛
澎湖列岛
钓鱼岛
赤尾
屿
兰屿
绿岛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新课讲解-
01
位置与范围
60×5=300(千米)
高雄市与厦门市之间的实地直线距离为300千米。
约5厘米
新课讲解-
01
位置与范围
台湾——中国神圣领土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一千多年前,大陆与台湾就建立起航海联系。1662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87年,清朝正式设置台湾省。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省被日本侵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近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
新课讲解-
01
位置与范围
一、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
2.地理范围: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
北回归线穿其南部,纬度较低
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
新课讲解-活动2
读图,说一说台湾岛以哪一种地形为主,看一看,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说出台湾岛的地形分布格局。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台湾岛地形以_____为主,约占总面积的2/3。山脉呈___________走向,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和_____,____是中国东部最高峰。平原多分布在台湾岛的_____沿海地区。地势________。
山地
中部
东部
东北—西南
玉峰
玉峰
西部
东高西低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台湾
台湾地处_____板块和_______板块交界处,是地震多发地区。
亚欧
太平洋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阿里山
阿里山山势雄伟,气候凉爽,夏季平均气温14℃左右,是著名的观光避暑胜地。这里的日出、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里山五奇”。阿里山铁路是世界著名的高山铁路,从起点站到终点站,海拔上升了2000多米,沿途景致迥异,搭乘车犹如置身于自然博物馆。
新课讲解-活动3
1、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
2、说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主要原因。
3、找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讨论这条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1、台湾岛除高山外,其他地区年平均气温22℃,气温整体较高。
2、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台湾岛平均气温南部高于北部。
3、受地形的影响,中东部山地的平均气温低于周围地区。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1、台湾岛年降水量多在2000毫米以上,降水较多。
2、台湾岛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
中国雨极
3、台湾岛东部为夏季风的迎风坡,易形成地形雨,降水多;西部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新课讲解-
03
发展中的经济
夏季高温,冬季温暖,降水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台湾岛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新课讲解-活动4
根据河流流向,说出台湾岛的地势特点;议一议,为什么台湾岛上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蕴藏量却相当丰富?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1、台湾岛河流湖泊众多,水量丰富,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日月潭是最大的湖泊。
2、台湾岛的地势东高西低,受地势影响,大部分河流自东向西流入大海。
3、台湾岛面积不大,河流流程短;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故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日月潭
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面积约9平方千米。潭中有一个小岛,以此岛为界,北半湖状若圆日,南半湖状若弯月,日月潭因此而得名。日月潭群山环抱,碧波晶莹,青峰倒映,景色甚美。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台湾岛森林资源丰富,盛产樟、红桧、扁柏等,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称。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台湾岛矿产资源多样,主要有煤、石油、金、铜、硫黄等。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红珊瑚
台湾周围海域水产资源丰富,有“东南盐库”的美称。
台湾最大的盐场——布袋盐场
新课讲解-
02
自然地理环境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特征:
2.气候特征:
以山地为主
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3.河流特征:
河流短促,水流大,水能资源丰富
4.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丰富
新课讲解-活动5
读图,说出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及其分布特点。
2、水稻、甘蔗等农产品多分布在西部平原和东部沿海的狭窄平原,茶叶、香蕉等水果多分布在中北部的山地丘陵。
1、台湾岛的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甘蔗、茶叶和热带、亚热带水果。
新课讲解-
03
发展中的经济
美称
含义
成因
东方甜岛
盛产甘蔗,蔗糖产量高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上米仓
水稻产量高,品质优
土壤肥沃,水热充沛
水果之乡
水果种类多,产量大
气候多样
兰花之乡
兰花种类多,产量大
气候适宜
植物王国
植物种类多,数量大
气候湿热,山地垂直差异明显
台湾岛的美称、含义及成因
新课讲解-
03
发展中的经济
近年来,台湾省农牧业生产专业化、企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作物和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下降,水果、蔬菜与花卉等园艺作物比重上升。
新课讲解-
03
发展中的经济
台湾的工业品牌
台湾省基本上建立了以加工制造业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产业为支柱,部门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主要有电子、家电、食品、服装、机械等。
工业是台湾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新课讲解-
03
发展中的经济
台湾省每年有大量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出口加工贸易是台湾的经济命脉,因而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属于外向型经济。
新课讲解-活动6
2010年,台湾省人口2316万,对祖国大陆的货物输出额为1157亿美元,货物输入额为297亿美元。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算一算,2010年台湾对祖国大陆的货物贸易顺差是多少?台湾省平均每人对祖国大陆的货物输出额大约是多少?
2、议一议,加强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联系,可以为台湾省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贸易顺差860亿美元
每人输出额约为5000美元
扩大产品消费市场;扩大发展空间;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扩大交流,促进创新等。
新课讲解-
03
发展中的经济
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
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
海岛多港口,交通便利
吸收外国资本
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新课讲解-活动7
读图,说出台湾岛的主要工业中心和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1、主要工业中心有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等,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东部较少。
2、交通运输发达,以铁路、公路为主;受地形等因素影响,铁路线呈环状分布。
3、桃园国际机场是台湾省最大的机场。
新课讲解-
03
发展中的经济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号称“台湾硅谷”
新课讲解-
03
发展中的经济
项
目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来台旅游人数
(万人次)
371.6
384.5
439.5
556.7
608.8
华
侨
72.7
88.3
162.5
233.2
249.9
外国人
298.9
296.3
277.0
323.6
358.9
平均每人停留时间
(夜)
6.5
7.3
7.2
7.1
7.1
台湾省旅游业发达,现已成为其重要的经济支柱。
新课讲解-
03
发展中的经济
三、发展中的经济
1.农业特征:
2.工业特征:
盛产水稻、甘蔗、茶叶、热带和亚热带水果
加工制造业,外向型经济
3.交通特征:
铁路环状分布
4.旅游业:
发达,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
新课讲解-
04
人口与城市
台湾省居民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7%,祖籍大多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新课讲解-
04
人口与城市
台北市是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南市是台湾省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市内的赤嵌楼是著名古迹。
台南赤嵌楼
新课讲解-
04
人口与城市
高雄市是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台湾省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新课讲解-
04
人口与城市
四、人口与城市
1.居民特征:
2.主要城市:
以汉族为主,大多祖籍福建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
①台北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最大的城市
③高雄市:新兴的重化工业基地,也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的港口
②台南市:最早兴起的城市,也是重要的渔港和食品工业基地
三
课堂练习
1.关于台湾省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的东北海域
B.西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相望
C.东边濒临太平洋
D.北临黄海,南临南海
C
课堂练习
2.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水力、生物等资源严重不足
B.多地震、每年6-10月常受台风侵袭
C.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
D.主要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
B
课堂练习
3.下列有关台湾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特点明显
C.日月潭为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D.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B
课堂练习
4.读我国东南沿海局部图,回答问题。
(1)台湾岛东西两侧濒临的海域分别是(
)
A.大西洋、琼州海峡
B.太平洋、琼州海峡
C.大西洋、台湾湾海
D.太平洋、台湾海峡
D
课堂练习
(2)台湾素有“水果之乡”的美称,盛产的热带、亚热带
水果有(
)
①甜菜
②香蕉
③菠萝
④苹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课堂练习
(3)台湾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B.地势西高东低
C.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D.山脉为东西走向
A
课堂练习
5.读台湾岛主要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据图归纳,台湾分布最广的经济作物
是(
)
A.茶叶
B.香蕉
C.菠萝
D.甘蔗
D
课堂练习
(2)台湾岛内茶叶的分布特点是(
)
A.茶叶主要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B.茶叶主要分布热带地区
C.西部平原是茶叶的主要产区
D.茶叶产地与菠萝产地一致
A
课堂练习
(3)台湾主要经济作物中,近些来种植面积明显
减少的是(
)
A.茶叶
B.香蕉
C.菠萝
D.甘蔗
D
课堂练习
四
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
台湾
省的
与经
环境
地理
展
济发
位置与范围
自然地理环境
发展中的经济
人口与城市
地理位置
地理范围
台湾海峡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河流特征和自然资源
农业结构变化
工业特征
交通与旅游
居民特征
主要城市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