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2-05-21 18:13: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三章 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
《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选自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的第一节《设计的一般过程》。本课教材具体体现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
本课知识共需要两个课时完成。这一节教学内容地位重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首先,知识点贯穿了整本书的内容,第一章《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和第二章《设计中的人机关系》等知识点在这节有具体的应用。并且这节知识也是后面几章知识的一个缩影,对整本教材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次,从本章开始学生接触到了实践操作的内容。这一节的内容作用是开始让学生完成由理解到应用,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本节课以小凳为载体,让学生了解体会设计的一般过程,通过学习学生才能体会到什么是设计,才开始进入设计的实践。并且能站在整体的角度上系统地进行后面各章的学习。所以,本节与后面各章的关系属于“总分”的关系。
(2)、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技术设计一般过程及各个环节,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
2、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
3、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案例学习及课题研究经历设计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从技术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研究问题,多角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2、通过阅读、思考、讨论合作的学习,培养实践、交流、表达、评价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初步学会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开展技术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以及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
2、相互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并能养成自主学习探索的好习惯;培养富于想象、善于判断、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3)、重难点确定
重点: 掌握一般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确定依据: 根据课标要求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
难点:引导学生大胆构思,做出的设计能够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确定依据: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精神。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说教法
(1)、教学方法
赏析作品引导:赏析生活中的设计作品,启发学生自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欲望,通过案例,让学生体会到设计就在身边,就在周围;教师进行初步的理论探究: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作为师生间讨论的课堂主线,始终贯穿设计过程的讲述中。整个教学过程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作为时间线索,以案例的形式展开,进行启发式、研究性课题教学。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获得既形象又具体的认识,生动地展示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学生通过参与,可以从整体上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在教学中,要启发、鼓励学生设计思路的发散性、构思方案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知识迁移法、课题研究性学习。
(2)、教学媒体
1、图片素材
2、教材上所展示的小凳
3、电脑多媒体平台
4、课件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学生已经从最初的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好奇到对通用技术课程认知的提高。最初充满新鲜感富有激情的学习情绪却有点消退,但他们还没有尝试动手做出具体的实物。然而本节的知识让他们从一种认知情绪的低谷面临新的开始,步入动手操作,所以学生对这节课应该重新找到了那种学习的激情。使他们能体会到把设想转变为产品的过程。同时对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对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他们能够追求时尚创新,但是对产品的制作则是知之甚少,这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去认知事物。对他们也是一种生活认识的提高。
(2)、学法指导
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采用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思想。
让学生小组合作来制定设计方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设计
(二)教学设计
1、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用课件展示新颖的设计作评图片
【学生活动】
赏析新颖的设计作品
思考:
这些作品基于什么目的而设计的,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学生活动】
同学们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
以上作品的设计目的分别是:
快捷方便
经济美观
环保节能
【教师总结】
设计是一个有计划的活动,它有着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
2、新课讲解:体验案例中便携式小凳设计流程
(1)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学生快速阅读课本P46—P56标题内容: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3、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5、 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初步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教师活动】
教师引用教材案例制作便携式小凳。带领学生开始初步探索有关设计一般过程的理论,体验掌握设计的一般过程。
①发现与明确问题
【教师引导】
陈晨从哪里发现了问题?是什么问题?
发现问题之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做了什么工作?
【学生探究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本P46内容。小组讨论尝试完成教材P47“马上行动”
主要环节 具体工作内容
调查需求
【师生互动】
教师总结学生阅读后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完成“马上行动”中的表格内容
【教师总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设计来自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问题,又明确了问题的价值及设计要求。其实这就是设计的一般过程的第一步—“发现与明确问题”。从本质上,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这里所讲的发现问题实际上是调查和发现人的需求问题,明确问题主要是指明确设计要求。
②制定设计方案
【教师引导】
问题明确了,现在我们应该着手制定具体的设计方案了。那么在制定设计方案这个过程中我们又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学生探究讨论】
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本P47—P51的内容。阅读后小组讨论相互合作、合理分工完成设计方案制定步骤表。
【学生活动】
学生展示设计方案,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出一名代表,通过展台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方案,要求从结构、使用的材料和连接方式、可行性等几个方面来说明设计方案
【教师总结】
从同学们展示的设计方案来看,大家都能够很好的把握“制定设计方案”这个重要的环节。本环节中有以下几个步骤:
1、收集材料(制定方案不能凭空捏造,要尽可能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要从实际出发,注意设计产品的实用性和使用者的接受程度。)
2、设计分析(面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还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从功能、结构、材料等方面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在分析中要突出创意的特点,尽可能多的提出设想。)
3、方案构思(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挖掘创造潜力,提出多个设想。)
4、方案呈现(将自己的模糊的构思和创意具体化,形象化和视觉化。用草图的形式表现出来)
5、方案筛选(要明白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③小结
【教师小结】设计的一般流程中前两个重要过程
一、发现与明确问题
二、制定设计方案
收集信息
设计分析
方案构思
方案呈现
方案筛选
④研究课题设置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本节课的学习,采用用瓦楞纸、木板或者卡纸制定一个便携小凳的设计方案。准备好素材。
设计要求:简单、稳固、可拆卸、承重能力较强。凳面40cm2,凳高8—9cm。
小组长合理分工,每一位组员都积极参与工作,团结合作。组内完成研究课题参与度互评。
(2)第二课时
①研究课题实施
【教师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研究课题设计实施
三、制作模型或原型
四、测试评估及优化
五、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学生活动】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学习以及课后小组研究课题的设计,用研究课题自主探究的方法学习本环节的内容:
1、小组合作将设计方案中筛选好的方案用草图展示出来,再用准备好的素材工具实践制作出模型或者原型。
2、15分钟后由小组展示员展示作品,展示中小组代表就设计的创意简单讲解并对设计的结构、性能进行测试。小组内就所做的模型从设计方案要求和性能进行评估,从使用者角度考虑进行优化。找出不足的原因和需要优化的方面。
3、展示完成后小组记录员在小组组员的帮助下从产品名称、产品功能、注意事项、适用范围、其他等方面完成产品说明书的编写。
②研究课题总结
【教师总结】
1、制作模型及原型
这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或者原型。
2、测试、评估及优化
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在结构和性能等方面能够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优化需要对三种典型人群(专家、潜在客户和用户)进行调查、征集优化的集体意见。
3、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为了用户能够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产品,我们需要设计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
【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后总结: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设计中有些步骤之间可能出现一定的循环。如图所示:
3、课程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并总结】
本课我们学习并结合研究课题体会了设计一般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3、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设计产品在功能与美观方面各有侧重,它们在材料、工艺、成本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同时我们体验到设计方案不是一次就能完善的,方案的优化过程是精益求精的过程。希望从成功设计产品欣赏中得到灵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
4、操作实践
【学生实践】
根据要求把本节课研究课题“便携式小凳的制作”优化,将各小组完成的原型或模型以及绘制的草图、说明书整理上交,或者制作成ppt演示作品(组内将作品拍照,结合文字制作成演示作品)
五、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帮助者、引导者、促进者身份来完成教学任务,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究、质疑,在实践中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结合研究性学习来开展“便携式小凳设计”的课题研究,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将本节内容有效的进行,从学生的掌握程度来看有成功的地方也有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成功的地方
1. 通过这种形式老师和学生积极互动起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接受率比较高,从而反映这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2. 体现了教师的角色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3. 课时不再紧张,课程内容不再枯燥
(二)不足的地方:
1. 在小组活动中是否做到了全员参与,没有办法完全考核。
2.在有些问题引导上缺乏力度。
(三)需要改进的方面:
1. 优化课程评价制度,达到全员参与。
2. 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