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_教案-湘教版数学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7.2.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_教案-湘教版数学必修3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5 16:37: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的等价条件,特别注意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系的应用;
(2)通过学习本课时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直线的认识,提高学生对归纳猜想、类比转化、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过定点的直线系的方程表示形式,对比分析两条直线平行时直线方程的系数关系,探究直线方程系数关系与直线位置关系的联系;
(2)理解用直线方程来研究直线位置关系的过程,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精心设计适宜的教学情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在师生和谐、互动的氛围中,愉快地、自然地、主动地接受新知识,形成体验性认识,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和能力,树立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
【教学重点】
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用代数方法推导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条件的思路。
【教学方法】
教之道在于导,学之道在于悟,教学这门艺术在于精心设问,巧妙引导学生答问,积极引领学生感受数学,探索数学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俗话说得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时教学,教法上本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解决问题为主线,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想,主要采取“问题探究”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以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特殊形式为切入点,在认知冲突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通过两个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去研究,从而得出两条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的条件;通过恰当的例题与习题的配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灵活掌握知识,使学生从“懂”到“会”到“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力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从一道习题推导斜截形式下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
在直线方程中,取遍所有实数,可得无数条直线,这无数条直线都过哪一点?
回答: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知,这些直线都过定点。
据此引导学生探究:
(1),该方程所表示的直线可以说成是过一定点的直线系吗?
(2),该定点是否可以看成某两条特殊直线的交点呢?
在直线方程中,当值固定,取遍所有实数,也可得无数条直线,这无数条直线又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直线系呢?
回答:该方程表示斜率为的平行直线系。
自主探究,形成概念
对于直线 ,,同学们会得出:

继续探究一般形式下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
已知两条直线的方程为
为此,我们解方程组
1137920102870


当时,得
107061092710

因此,当时,方程组有唯一一组解。
这时,两条直线相交,交点的坐标就是
当时方程组无解。又由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可知不能同时为0,由此可进一步推知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也就是这两条直线平行。
如果则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解集完全相同,由此可知两个方程表示同一条直线,即直线与重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一般形式下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


三、典例剖析,深化概念
例题1 已知直线 求证:当时,∥。
证明:因为所以∥,或又因为
当时,由已知有,所以因此两条直线平行;
当时,又直线方程的定义可知,于是两条直线方程变为

这是两条与轴垂直的直线,所以它们平行或重合。又由于,所以它们是平行的直线。
结论:与直线平行的直线的方程可以表示成


例题2 求通过下列各点且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方程:
(2)
解:(1) 因为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可设所求直线为

由于所求直线过点代入方程,得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
设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由于所求直线过点代入方程,得
因此,所求直线方程为

课堂小结,认识升华
两种不同形式下的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等价条件。
若,,则





【板书设计】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斜截形式下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
一般形式下两条直线相交、平行、重合的条件
例题应用
(1)
(2)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定位,设计,操作和反思的过程,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学习方法和学习氛围。
这课时教学指导思想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问题链的形式逐步引导深入,为了使学生的认识符合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所以充分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推导两直线相交、平行与重合垂直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并组织同学交流;但同时不应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所以在推导过程之前,教师通过过定点的直线系的类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习惯,让学生体验探究两条直线斜率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过程,更好的理解两直线平行的条件。
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这一代数思想方法,探索与讨论如何用数量关系来说明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进一步体会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用代数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和计算推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