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历史人物是最具活力、最为重要的因素。一方面,任何历史活动和事件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另一方面,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思维模式、行为风格乃至生活习性等都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及其结果。特别是作为特地时代产物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国家的象征,他们的个性和活动从不同侧面有力的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秦始皇
唐太宗
康熙帝
孔子
亚里士多德
华盛顿
拿破仑
孙中山
马克思
恩格斯
列宁
毛泽东
邓小平
李四光
牛顿
爱因斯坦
1、历史人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地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A 评价标准
根据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的推动或阻碍作用,对人民有利还是有害,而予以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标准。
一般把是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否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等作为评价的要素。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B 基本原则
一是历史性,即一定要把历史人物放在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绝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是全面性,即要用全面分析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要重视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等。
三是实践性,即要突出其活动对历史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维护等实际影响。
四是具体性,即对不同领域的历史人物,评价的侧重点不同。
五是坚持唯物史观,即正确处理英雄人物与人民群众、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历史人物作用、历史发展规律与个人主观能动性之间的辨证关系。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C 基本步骤
首先,广泛收集有关历史人物的材料,全面了解历史人物的活动。收集的材料要真实全面,不能以伪当真、以偏概全。
其次,整理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清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凡是对历史发展的影响比较大,对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比较明显,对国家和民族利益有着重要影响的活动,一般都是主要活动;反之则是次要活动。
再次,根据评价标准和评价原则对历史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
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
秦国第34代君主
赵正 9年孤独生活
13岁即位(前247年)
22岁亲政(前239年)
统一全国(前221年)
第四次巡游病死(前210年)
●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李贽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
秦始皇
1、统一前中国的状态与趋势;
2、秦始皇为两千多年的封建中国奠定了什么样的模式?
3、秦始皇采取的统一政策.
4、怎样评价秦始皇?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一、统一前中国的状态与趋势
1、状态: 统一前的中国是在西周分封制瓦解,各诸侯国相互兼并,并形成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的局面。几百年的诸侯国混战和封建经济的发展,为统一提供了条件。
①先灭弱韩:
②离间灭赵:
③水灌灭魏:
④王翦灭楚:
⑤北灭燕国:
⑥完胜灭齐:
二、秦统一六国
1过程(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特点:先弱后强、先近后远)
“远交近攻”
屈 原
2、疆域四至
东到大海,
西到陇西,
南达南海,
北到长城一带
大一统帝国
北方少数民族威胁,
长城已连接扩建
二、秦统一六国:
1)国力因素:
2)民心因素:
3)个人因素:
(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统一提供条件)
(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久经战乱的人民渴望统一)
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4)根本原因
3、原因:
(坚韧刚毅、锐意进取、正确策略、
广纳贤才、善于用人、用人不疑……)
2、模式:从西周到秦朝建立是一个从统一到分裂,再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但这一历史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两种统一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周朝是在宗法制分封基础上的松散的统一,统一的纽带是政治文化上的礼制。而秦始皇的统一是开创性的,专制集权式统一.专制是指皇帝独裁,造成皇帝的绝对权威;集权是指中央集权,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郡县制的设置。这一基本模式被我国封建社会沿袭下来,影响十分深远。
3方法:统一的方法是战争,统一的思想武器是法家思想。
所谓“法”是君主及其利益集团意志的合法化,是君主本位政权的治理工具。法家思想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无疑是进步、有力、高效的。但是法对人民的残酷性显而易见。
中央集权式的统一也有两面性,集权维系统一,无人约束权力会绝对走向破坏性。历史上集权的弊病和作用交替出现,这是一物两极。
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 施 影 响
政治 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 促进文化发展
思想控制,摧残文化
经济 统一度量衡、货币 促进经济交流
交通 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 促进交通发展
巩固统一
军事 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 奠定基本疆域
皇权至尊
中央三公
地方郡县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核心特征
——“三权分立”
(行政、军事、监察)
——强干弱枝
评价积极: 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有利于经济发展、文化交流
消极: 建立了地主阶级对人民的专制统治
三、秦始皇的:
暴政
前209年 秦末农民战争
前207年 秦亡
前221年统一 ——
1、焚书坑儒:
2、徭役无度
(长城):
3、大兴土木:
4、刑法严酷:
5、赋税沉重:
1、结合课文内容,思考秦始皇是如何统一全国
的,分析其中时代趋势与个人作用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统一的原因(主观、客观)。
统一的史实包括: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
征百越。
时代的发展趋势造就了英雄人物;英雄人物
的作用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英雄人物顺应历史
的趋势就会推动历史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造就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秦始皇的措施客观上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为什
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参考答案
在政治上:创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
九卿制;(建设交通网道)。
在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在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
在文化上: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秦始皇统一六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
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
取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奠基人。
辽东
临洮
全长一万多华里
3、秦朝长城
秦汉长城:
时间:秦始皇统一
后至汉武帝
长度:
西——甘肃敦煌
东——辽东碣石
长达6000KM以上
评价:代表当时
军事 工程建筑技
术水平的杰作;
也是秦汉王朝
强大国力的体现
后人对秦始皇征役修筑长城褒贬不一:
材料一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长城》
材料二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唐)汪遵《长城》
材料三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清)赵翼
问: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上述三位诗人的不同观点。
1)胡曾认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滥用民力,使百姓苦不堪言,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汪遵高度评价了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历史功绩。赵翼认为秦修筑长城给当时带来巨大灾难,但给后世留下无穷好处。
3、秦朝长城
后人对秦始皇征役修筑长城褒贬不一:
材料一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唐)胡曾《长城》
材料二 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唐)汪遵《长城》
材料三 当其兴大役,天下皆痍疮。以之召祸乱,不旋踵灭亡。岂知易代后,功及万世长。 ——(清)赵翼
问:2)谈谈你对秦始皇征役修筑长城的看法。
3、秦朝长城
2)秦修筑长城对当时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南下起到一定的作用,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但是秦修筑长城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也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问:1)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你能够得出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1)表面信息: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颁布统一的秦律,为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深层信息: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帝具有绝对的最高权威,人们只能对其歌功颂德,而不能对他的过失进行评价。
4、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朝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裂,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
问:2)你怎样看待晋朝人和当朝人对秦始皇的评价?
2)他们的评价都有偏颇之处。晋朝人只看到了秦始皇的暴政,当朝人只强调了秦始皇的功绩。
4、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①统一中国,结束了数百年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
度量衡等,对巩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
和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③“焚书坑儒”摧残了古代文化,钳制了思想发展。
④秦始皇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是导致秦朝很快灭亡的根本原因。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有作为的皇帝.(史实—观点)
3、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秦始皇
创建制度——智慧的君主
全面统一——远见的君主
知错就改——理智的君主
焚书酷刑——残暴的君主
大兴土木——贪婪的君主
(07高考)平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全球通史》说:“从后来的历史看,中国最重要的的改革之一是废弃了早先在诸王国发展起来的写法众多的文字,而代之以全中国都能理解的统一文字……”这项“重要的改革”始于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清朝
《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秦始皇为使“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修筑长城 B 实行三公制
C 推行郡县制 D 推行科举制
A
C
6、去西安旅游的人可能会知道当地流行的一句话:“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它体现了秦始皇对西安旅游及西安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现在请你设计一套(四枚)邮票,力求多元展现秦朝的面貌及对后世的影响。(要求:说明邮票的主题内容及简要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