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5 17:4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朝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的原因。
▲ 秦始皇
(公元前259—前210)
“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刬,不得休息。”
——《吕氏春秋》
第一幕 开疆拓土平天下
嬴政大事年表
1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2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吕不韦为相,……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3 八年,王弟长安君成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
4 九年,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王知之,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车裂以徇,灭其宗。
5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问题1-1:据上述大事推断,你心里的嬴政是怎样的人?
你心中的嬴政
思虑周全 雄才大略
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主父偃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李白
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唐太宗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 ——李贽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夏曾佑
别人眼中的嬴政
问题1-2:为何对嬴政评价如此之高?
一统天下 奠定制度
嬴政大事年表
6 十年,大索,逐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 大梁人尉缭来,说秦王曰:“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秦王从其计。
7 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8 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9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10 二十六年,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 ——《史记? 秦始皇本纪》
问题1-3:嬴政何以平天下?
任用贤才 远交近攻
过程
灭六国
击匈奴
征南越
控西南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相继灭掉东方六国
击退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征服南方越族地区
(开灵渠、设南海、象郡)
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设夜郎、桂林郡)
华南、西南地区在秦朝已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奠定了此后历代疆域的基本版图。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第二幕 修明法度治天下
嬴政大事年表
11 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制曰:“……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问题2-1:嬴政何以治天下?
皇权核心 中央集权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度
集中于
集中于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合作探究一: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一种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大权独揽、专断独裁,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一种管理方式,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实行垂直管理。
郡县制
分封制
划分标准
与中央关系
影响
性质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以血缘为划分依据
郡县直属中央管辖,官员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
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地方独立性强,容易发展成割据势力
官僚政治
贵族政治
合作探究一: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12 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13二十七年,治驰道。
14 二十八年,以明人事,合同父子。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嬴政大事年表
问题2-1:嬴政何以治天下?
材料一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百代行秦制,中国两千年历史,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秦制。从秦以后,汉承秦制,唐承隋制,隋其实也是秦的翻版,没有长时间的四分五裂、漫长的战争,我们才能文明生生不息。”
——孙立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材料三 而全国大一统的局面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的政治环境,即可以避免一些纷争和割据,可以减少某些统治阶级内部的有害战争。……统一集权的政治环境还有利于全国范围内的经济交流和商品流通。……全国大一统的政治形势还有利于在非常广泛的范围内交流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合作探究二:据材料说明嬴政一统天下的历史意义。
建立了疆域辽阔的统一国家,奠定后世疆域的基本版图;
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后世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结束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稳定;
促进多民族之间的交融,推动经济文化发展。
秦始皇兼吞六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书 ? 刑法志》

第三幕 苛政虐民失天下
嬴政大事年表
15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
16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17 三十二年, 因使韩终、侯公、石生求仙人不死之药。始皇巡北边,从上郡入。
18 三十五年,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丽山。……关中计宫三百,关外四百余。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问题3-1:嬴政何以失天下?
嬴政大事年表
19 三十四年,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20 三十五年,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 诸生在咸阳者,吾使人廉问,或为訞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问题3-1:嬴政何以失天下?
焚书坑儒 文化专制
21 三十七年,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嬴政身后事
22 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赵高为郎中令,任用事。……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于杜。
23 四月,二世还至咸阳。 …… 复作阿房宫。外抚四夷,如始皇计。……用法益刻深。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子承父业 统治残暴
嬴政身后事
24 七月,戍卒陈胜等反故荆地,为“张楚”。胜自立为楚王,居陈,遣诸将徇地。山东郡县少年苦秦吏,皆杀其守尉令丞反,以应陈涉,相立为侯王,合从西乡,名为伐秦,不可胜数也。…… 沛公(刘邦)起沛。项梁举兵会稽郡。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秦末农民战争
(前209年--前206年)
嬴政身后事
25 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刘邦)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居月余,诸侯兵至,项籍(项羽)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项羽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诸侯,秦竟灭矣。后五年,天下定汉。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时间轴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38年
公元前247年
公元前259年
39岁灭六国,建秦朝
22岁亲政
13岁被立为秦王
公元前210年
嬴政生于赵国邯郸
50岁病死沙丘
公元前207年
死后三年,秦亡
“ 君人者,国之元,发言动作,万物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端也。”
——(清)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新材料,我辈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行之。
——王国维《古史新证》

感谢聆听
恳请指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