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朝兴亡
(1)隋朝的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589年,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杨
坚
.隋朝的建设
(1)广设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供应朝廷粮食、物资和备水旱赈济。
隋炀帝的建设
①兴建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②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京杭大运河示意图
杨
广
隋朝的灭亡
(1)原因
①隋炀帝的暴政: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②各地起义: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李渊起兵反隋。
(2)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1.大唐初建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消灭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完成统一。
2.大唐盛世
李
世
民
太宗即位——玄武门之变
李建成:文可安邦
李元吉:瞎凑热闹
李世民:武可定国
(1)贞观之治(唐太宗)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经济
政治
文化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2)武周政治
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当权期间,尽管政局纷纭,但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3)开元盛世(唐玄宗)
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材料题:开元盛世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李白《清平乐·禁庭春昼》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当时的农民生活)根据敦煌和吐鲁番发现的物价资料的探讨,好的只能勉强维持生活,差的必至破产流亡。所谓“开元盛世”尚且如此……
——韩国磐,历史学者
从三则材料中你可以看到什么?
(1)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
(2)艰苦朴素的作风不能丢
(3)要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4)亲近贤达之人,远离不肖者
……
结合唐玄宗前半生和后半生的不同作为而导致的不同结果,谈谈你对此有何启示
以史为鉴:
1、唐太宗:灭亡东突厥;
2、唐太宗:天可汗
3、唐高宗:联合回纥(回鹘),灭亡西突厥;
4、管理西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
5、联合吐蕃:(文成公主入藏);
6、回纥灭东突厥政权回纥是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
7、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5.盛世大唐的民族关系
【思考】为何在盛唐统一多民族国家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巩固?
唐朝前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669年)
①北方和西南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
②交通发达推动中原与边疆往来密切,促进边疆发展。
③唐前期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羁縻府州),加强管理。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6.安史之乱
(1)背景
(2)过程
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历时八年,763年被唐平定。
安禄山
①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
②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
③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兵力外重内轻。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6.安史之乱
安禄山
(3)影响:唐朝由盛转衰
①迫使大量北方民众南迁,破坏北方经济,但促进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②中央集权被大大削弱,参与平叛的许多将领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边防空虚也导致少数民族趁机侵扰,边疆告急。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杜甫《无家别》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7.藩镇割据
(1)藩镇的权力
在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
在经济上,拥有财权;
在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藩镇割据形势图
(2)影响
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二、唐朝——年少盛世,晚来难安
8.唐朝覆亡
(1)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2)唐末爆发黄巢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
三、五代十国——合久必分的产物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朝代
都城
年代
开国皇帝
五代
后梁
汴州(今开封)
907-923
朱温
后唐
洛阳
923-936
李存勖
后晋
汴州(今开封)
936-946
石敬瑭
后汉
汴州(今开封)
947-950
刘知远
后周
汴州(今开封)
950-960
郭威
十国
吴国
广陵(今扬州)
892-937
杨行密
南唐
金陵(今南京)
937-975
李昇
前蜀
成都
891-925
王建
后蜀
成都
937-965
孟知祥
闽国
长乐(今福州)
893-945
王审知
楚国(南楚)
长沙府(今长沙)
896-951
马殷
南汉
兴王府(今广州)
905-971
刘隐
荆南(南平)
江陵(今荆州)
907-963
高季兴
吴越
杭州
893-978
钱镠
北汉
太远
951-979
李崇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三、五代十国——合久必分的产物
【课堂探究】五代十国时期政权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历史趋势?
特点:
①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②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③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上有一定的发展。
趋势: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趋势。
课堂总结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文帝建隋
隋朝的“基础设施”建设:仓库、洛阳城、大运河
炀帝亡隋
大唐初建(唐高祖李渊)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武后称帝
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
盛世大唐的民族关系:战争→设置机构、册封、和亲、会盟
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藩镇割据
唐朝覆亡(黄巢起义)
隋朝
(581-618)
唐朝
(618-907)
五代十国(907-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