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任何东西能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的、更是最质朴、最美丽的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教养。”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也说过:“教养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呢?获得教养的途径又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一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导入新课
论 教 养
利哈乔夫
1.理解本文的论证思路、论证方法。?
2.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
3.理解教养的内涵及教养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利哈乔夫(1906—1999),全名德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利哈乔夫,苏联学者、作家。他是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代表作品有《罪犯的纸牌游戏》《伊戈尔远征记》等。
关于利哈乔夫
《论教养》选自《世界文学》2007年第3期。谷羽译。有删改。这篇文章收录在利哈乔夫为青少年写的《善与美书简》中,这些“书简”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在书中,利哈乔夫和年轻人谈了怎样学习、怎样生活,并告诫年轻人要走的道路相当复杂。
背景资料
课后字词
贸然 涵养 恪守 自持 汲取 遵循
箴言 彬彬有礼 大发雷霆 随心所欲
一意孤行 自吹自擂 矫揉造作
附庸风雅 扭捏作态 随机应变
xún
jí
jiǎo róu
niǔ niē
bīn
tíng
yù
mào
hán
kè
chí
zhēn
yī gū
léi
yōng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kè)守】严格遵守。
【箴(zhēn)言】劝诫的话。
【彬彬(bīn)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词语解释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畏惧
而又愤恨。现也形容敢怒不敢言的样子。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整体感知
本文共 段给课文划分层次,理清作者思路。
18
第一部分
(1)
第二部分
(2—12)
第三部分
(13—18)
开门见山、引入话题:分析良好教养的来源
谈
教养
第一层(2-10):无教养的具体表现
第二层(11-12):真正的教养是什么
教养的重要表现—“优雅风度”
第一层(13-14)
优雅风度的含义
第二层(15-18)
养成优雅风度的准则
读课文第一段思考:良好的教养来源于哪三个方面?哪个方面最重要?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课文精讲
第一部分(1)教养的来源
家庭
学校
自身
不但来自
而且可以得之于
不但……而且……:递进复句,强调后者。即教养的养成主要在于自身
段落
作用
内容上
结构上
交代了良好教养的来源,强调了良好教养的养成最主要在于自身。
为下文分析真正的教养作铺垫(多从自身方面来谈教养)
课文精讲
第二部分第一层(2—10)无教养的具体表现
1、读课文第2—10段思考:第4段和第5—10段是什么关系?
第4段: 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教养?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第5-6段: 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
第7-10段: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
总
分
课文精讲
第二部分第一层(2—10)无教养的具体表现
2、课文第5—10段思考:作者列举了哪些无教养的行为?
?对陌生妇女礼让,在家里懒得帮疲惫不敢的妻子刷洗餐具
?对朋友或熟人彬彬有礼,在家里对妻儿大发雷霆
?对亲人的性格、心理缺乏了解,对他们的习惯和愿望不关心
课文精讲
第二部分第一层(2—10)无教养的具体表现
2、课文第5—10段思考:作者列举了哪些无教养的行为?
?进入成年,仍把父母的关爱看作理所当然,但看不到父母也需要关爱和帮助
?不管不顾他人,随心所欲地听收音机、看电视或大声说话
?不分场合地和妻子或孩子开玩笑,不顾及他们的自尊心
课文精讲
第二部分第一层(2—10)无教养的具体表现
3、课文第5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街道上
陌生妇女
家里
妻子
举例、对比
对比论证:?把…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把一个男人在外面对陌生妇女的态度与在家里对妻子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这个的男人存在着教养上的缺陷”的观点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课文精讲
第二部分第二层(11—12)真正的教养
4、读课文第11—12段说说什么才是真正的有教养(有教养的本质)?作者列举了哪些有教养的具体表现?
真正的教养: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
有教养
的人
绝不会自吹自擂
懂的珍惜别人的时间
允诺别人的事一定尽力去做,不会摆架子“翘鼻子”
行为举止处处时时都稳重随和
5、课文5-10段先谈“无教养”的例子,11-12段再谈“有教养”的表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有无教养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才是真正的有教养这一观点。?同时引发读者的思考,也启迪了人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做到有教养。
课文精讲
第二部分第二层(11—12)真正的教养
课文精讲
第三部分第一层(13—14)优雅风度的表现
1、读课文第13段思考:关于优雅风度,人们有什么错误的观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错误的观点
“优雅风度就是矫揉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
错误观点
错误原因
讲解优雅风度的著作很多,但它的缺陷在于很少讲解人们为什么需要优雅风度,也就是它存在的必要性。
课文精讲
第三部分第二层(15—18)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
2、作者是如何批驳这一错误观点的?
①作者提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一切优雅风度的基础其实是一种关照态度。
②并对这一态度进行阐述:一个人不妨碍他人的生活,要让大家都有良好的自我感觉。
③以吃饭和日常生活中的举止为例论述:如何关照他人,具有优雅风度。
④最后得出结论:优雅是重视行为举止的内涵,是以慎重的态度对待世界。
不是
矫揉造作
出于无聊
附庸风雅
扭捏作态
的外在表现
?二者的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尊重”。?教养是优雅的内在基础,优雅是教养的外在表现,?有教养,才能表现出“优雅风度”
课文精讲
第三部分第二层(15—18)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
3、优雅风度的和“有教养”的本质是什么?它和“有教养有什么关系”?
优雅风度的本质是“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18)”
“有教养”的本质是“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也善于尊重别人(11)”
4、读课文第18段思考: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课文精讲
第三部分第二层(15—18)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
无须背诵数以百计的格言信条,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一点,再加上几分随机应变的智慧,那么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的身边;换句话说,你会自然而然地记住保持优雅举止的具体做法,你将乐于实施并且善于把这些法则付诸实践。
内容作用
结构作用
交代了优雅风度的本质和保持优雅风度的具体做法
总结全文、深化主旨、照应开头、画龙点睛(议论)
课文结构
论教养
开门见山
引出论题
良好教养的来源为家庭、学校、尤其是自身
真正的教养是尊重
列举无教养的表现
有教养的本质及表现
剖析“优雅风度”
优雅风度的内涵
优雅风度遵循的准则
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画线词语的作用。
①我不敢贸然提供有关教养的“处方”,因为我不认为自己是教养完美的典范。
品味语言
?解释词语的意思?用在句中表示……?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或态度)
?处(chǔ)方的意思是医生所开的药方?用在句中是比喻让人们拥有教养的独特的方法?表现了作者谦虚的态度。
品味语言
②有教养的人对别人一律谦让和礼让,无论接触的人年长还是年幼,是社会贤达还是平民百姓。
?“一律”和“无论”都是从范围上限值,意思是“所有的” ?用在句中表示强调了有教养的人从内心深处尊重别人,对人们的谦让和礼让是无条件的。
说一说下面两个句子画线词语的作用。
?解释词语的意思?用在句中表示……?表现了作者……的情感(或态度)
知识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诚信守约——讲信用,无信则不立,无信则无德。?要有时间观念——参加各种活动都要守时,迟到不论什么原因都是失礼的。?要懂得尊重别人——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要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不吵闹,不影响他们的休息?礼貌待人
人无素养,不知其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 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 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人实施 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 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学习了课文,希望大家今后都能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文章总结
课后作业
1.结合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请你举出我们身边的“无教养”的表现事例。
2.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谈一谈如何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