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19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精神的三间小屋》课件(共19张PPT)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6 09:1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如果说人的身体活动需要空间,那么,人的精神活动是不是也需要空间呢?精神活动的疆域应该怎么来分配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shū]敏这篇哲理的议论性散文——《精神的三间小屋》。
导入新课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其给予的生活启示?
2.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3.品味文章具有的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学习目标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
关于毕淑敏
课后字词
广袤 积攒 宽宥 游弋 困厄 濡养 麾下 嘟囔 灰烬 自惭形秽 间不容发 金戈铁马 形销骨立 抽丝剥茧 鸠占鹊巢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可望而不可即
惊骇 坍塌 窗棂 轻觑 赘生物
mào
zǎn
yòu

hài

huī
dū nɑng
tān
jìn
líng

zhuì
jiān
huì
jiǎn
jiū
zhāng
è


?jiāng
xiāo
词语解释
自惭形秽:指自愧不如别人,自己看不起自己。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处境为难
时心神慌乱。
林林总总:形容杂乱众多。 林林,众多的样子;总总,
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获得
现成的东西。
词语解释
李代桃僵:意思是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后借指以此代彼或
代人受过。
襟怀:胸襟、胸怀;心胸。
广袤:土地的面积。东西的宽度为广,南北的长度为袤。
驰骋:①骑马奔跑,奔驰。②自由地或随意地到处走动,
漫游。
坍塌:倒塌,崩塌。
形销骨立:形容身体非常消瘦。
朗读课文,标清段号,说说本文共 段,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给文章分层,概括层意。
整体感知
20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如何布置心灵空间(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8)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间(7—9)盛着我们的爱和恨
第二间(10—14) 盛放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15—18) 安放我们自身
朗读课文,标清段号,说说本文共 段,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给文章分层,概括层意。
整体感知
20
第三部分(19—20)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的条件,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文章精讲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布置心灵空间
1、文章开头两段引用了哪些名言和古话,有什么作用?
名言—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广博
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
作用:?引用名言、古话,从空间角度诠释了人们渴望拥有宽广的心灵境界,但又往往难以企及?从而引出本文话题——心灵空间如何布置(精神小屋)
文章精讲
2、第1自然段里的“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三个短语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它们和上文的“大地,海洋,天空”事一一对应的。
第一部分(1—6)引出话题—布置心灵空间
1、我们应当如何布置心灵空间,即“建设精神小屋”?
第二部分(7—18)分析 “三间小屋”。
读课文第7—17段思考
第一间
盛着我们
的爱和恨
第二间
盛着我们的事业
第三间
安放我们自身
文章精讲
2、作者怎样描述第一间小屋的?我们应该怎样建设?
读课文第7—17段思考
第一间
尊爱 情爱 疼爱
关爱 慈爱 珍爱
仇恨 厌烦 憎恶 蔑视
两种对立情感挤满小屋
第二部分(7—18)分析 “三间小屋”。
文章精讲
假如恨比爱多,小屋就凄风苦雨,你就悲戚压抑,形销骨立
假如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是你的大福气
?净手焚香,洒扫庭院。销毁精神垃圾,重塑精神天花板,让阳光洒入天窗。?给爱留下足够容量
3、作者怎样描述第二间小屋的?我们应该怎样建设?
读课文第7—17段思考
第二间
一个人一生的工作时间
(60岁-25岁)*8小时*5天*52周=72800小时
第二部分(7—18)分析 “三间小屋”。
文章精讲
假如你不喜欢它,这漫长的7W小时让你花容磨损,日月无光。
假如你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7W小时会充满快活和创意的时光
?自我寻找适合的事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相得益彰
4、作者怎样描述第三间小屋的?我们应该怎样建设?
读课文第7—17段思考
第三间
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
唯独没有我们自己
别人的思想代替了我们的思维
外在的信息代替了我们的思考
你的精神,孤独地在风雨中飘零
(迷失了自我,你的精神就会无处安身)
所以安放自身需要思考,拥有独立的思想
第二部分(7—18)分析 “三间小屋”。
小屋会坍塌、墙壁成灰烬顶棚变泥泞
地面变沼泽、窗棂会破裂露出惨淡的世界
文章精讲
1、读第19段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建设“精神的三间小屋”
读课文第19—20段思考
第三部分(19—20)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建立精神的栖息地,是智慧生灵。
让我们的精神有所依靠和寄托,让我们拥有健康、庄严、努力、真诚的风貌
文章精讲
2、读第20段,说说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当我们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不妨扩大疆域,增修新舍,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因为,精神的宇宙,是如此地辽阔啊。
内容上:
结构上:
建议将“精神小屋”扩建为“精神大厦”
总结全文、深化主旨、照应题目(精神小屋)
第三部分(19—20)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文章精讲
读课文第19—20段思考
文章精讲
结合全文,说一说怎样才能把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建设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
?销毁自己的精神垃圾,给爱留下足够的容量
?寻找适合自己的事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思考自身,拥有独立的思想
本文以三间小屋为载体,阐述了精神追求的内涵及其意义,激励人们关注自己的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课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