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国宝--大熊猫》课件(苏教版七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国宝--大熊猫》课件(苏教版七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1 20:49: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国宝——大熊猫》
多媒体课件
国宝——大熊猫
徐瑞萍
教学目标
1. 学习大熊猫的有关知识
2. 认识大熊猫的生存现状并 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解释标题,导入新课
国宝
———
大熊猫
说明对象
说明的重点
一是突出大熊猫的珍贵
二是引起读者的注意
朗读课文,掌握字词
嬉戏 憨态可掬 濒危 璀 璨
邛崃 浩瀚 栖息 孤僻
分娩 翌日 繁衍

hān

bīn
cuǐ càn
qióng lái
hàn


miǎn

yǎn
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 文章是如何来说明大熊猫的可爱和珍贵的?
2. 如果让你来介绍大熊猫,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
3. 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
珍贵可爱
我国特有
国际公认
古籍记载
体态可爱
数量稀少
活化石
暗扣说明中心
直接点明说明中心
外形特点
生长环境
生活习性
活动范围
繁殖情况
——可爱。
——人烟稀少,泉水丰富
竹类众多。
——喜爱食竹,食量很大,
  性情孤僻,爱独处。
—— 随季节交替而改变活动范围
——繁殖力低,大多每胎产一仔。
大熊猫生活现状
过去的一万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不断的侵噬属于大熊猫的自然领地,
迫使大熊猫退缩隐居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高山深谷之中。
大熊猫之所以能在自然历史的巨变中神奇的幸存至今,
可能得益于它知难而退,与世无争!
然而大熊猫目前已处于极危状态。50年代至今,其栖息地已消失4/5,
现仅存一万余平方公里,分布于30多个县境内。种群数量下降到1000只以下,
且被分割成20个孤立的小种群。这种小种群随着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势必导致大熊猫适应、繁殖和对疾病抵抗等能力的日益下降,
更容易使其陷于极危境地。人为猎杀和捕捉对大熊猫的生存也构成威胁,
由于大熊猫完全依赖竹子为生,竹子周期性开花死亡,对环境中竹
种单一地区的大熊猫是致命的打击。70年代和80年代岷山、
邛崃山竹子大面积开花就曾造成大熊猫种群数量明显下降。
濒临灭亡
根据我们今天所学以及你课外查阅资料的结果,
请你谈谈 应当如何来保护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合作学习,探究讨论
保护大熊猫
1. 建立保护区。杜绝一切人类破坏性行为,
建立完善的林业管理 体制,兴建自然保护区,
提高保护大熊猫意识。
2. 兴建竹子走廊。如二处栖息地相距过远,
可兴建成走廊以连接 各大小栖息地,增加
大熊猫的流动性。
3. 人工饲养。人工饲养可对大熊猫作出多项
研究。例如食物研究 食物营养方面及人工授孕
等研究。协助拯救大熊猫。
根据你现在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文章,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保护它。
布置作业,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