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国标江苏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国标江苏版七年级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1 20:5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刘绍棠
第12课 本命年的回想
本命年:我国习惯用十二生肖记人的出生年,每十二年轮回一次。
本命年有什么讲究?
系红腰带、穿红裤头、腰上系大钱……
◆了解作品有条理地展现春节民俗。
◆品味生动传神的语言。
◆理解春节所包含的民俗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民俗文化、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簸箕 嚼 糁 剔
秫 秸 鬏 渍 阖
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bò ji
jiáo
shēn

shú jiē
jiū


文章写了家乡过年时的哪些习俗?按什么顺序写的?有什么作用?
炒年货
吃腊八粥
买糖果
挑绒花
杀牲畜
备糕点
送灶王
换门神
除夕守岁
拜新年
时间顺序
结构清晰
●喜庆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成果;
●祈求来年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增进亲人感情,和睦人际关系。
过年习俗中蕴含着什么文化内涵
合作探究
我们是怎样过年的?
与文章中所描述的习俗相比有哪些变化,谈谈你的感受。
合作探究
与过去相比,现在出现了哪些新的拜年方式?
过年的风俗,寄托着人们的哪些期盼?
寄予的期盼:
辛苦一年,欣喜五谷丰登,享用劳动果实;
展望未来,祈求好运,祝愿平安幸福;
合家团聚,增进亲情,密切邻里关系,和和美美共奔前程。
品味语言
作者用怎样的语言描述过年时的习俗,请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幅图景,作简要品析。
请你尝试描绘一幅街上、小村镇或家里过节的图景。
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了作者家乡几十年前的风俗,领略了当地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情。通过分析文章的第四段,学习了浏览文段、筛选出主要信息分层次的方法。课后请同学们去收集一些关于春节的趣事、民间传说等,供大家交流欣赏,长些见识。
腊月初一:
炒年货
预热
腊月初八:
吃腊八粥
买糖果
增温
腊月二十三:
挑绒花
杀牲畜
备食物
送灶神
换门神
发烧
正月初一:
大年三十:
除夕守岁
红 火
拜新年
拓展延伸
立夏时的鸡蛋,端午的粽子似乎渐渐离我们远去,过年的年味儿也越来越淡,甚至有些年青人已经不知道有这样传统的节日,倒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成了年青人常过的时髦节日。据报载某国已打算将“端午节”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针对这种现象,请谈谈你的看法。
老师送给同学们的话:
祝同学们每天像过年一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