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2)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2)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2-05-21 20:5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第三节 地球的绕日运动(第二课时)
学习准备
学习目标: (默读2分钟,划出关键字)
1、了解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等地理现象。
2、了解五带的划分,掌握五带的范围。学会在地球低仪与两半球图上指出五带的界线和范围。
重点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变化规律、五带的划分
难点: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五带的划分
★温故知新
, 前后
, 前后 (填气节), 前后
学习过程 (填气节), 前后
【探索新知】
一、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1. 讨论: 地球的公转使正午太阳高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一年之中,某地每天中午太阳都升得一样高吗?什么季节升得高一些?什么季节低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演示地球公转
这个实验说明了在不同季节,太阳的直射点 。
实验二:按课本P118的实验做太阳高度变化的模拟实验,并观察夏至日和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并完成以下填空。
(1)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 和 太阳直射赤道,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 之间往返移动。
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时,太阳直射 ,北半球中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大,温度高。
冬至时,太阳直射 ,北半球中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温度低。
3、下面请大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观察你所在的地区居民楼的主卧室和阳台,通常朝哪个方向,为什么?
(2)为使底层住户也能全年见到阳光,两幢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依据哪一天的楼影来计算,为什么?
二、昼夜长短变化
地球上有昼夜之分,地球上的白昼和黑夜是不是一样长呢?
1、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里的昼夜长短变化
阅读课本P119的图4—18,并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哪个月的白昼最长?约多少时间? 。
(2)该地哪个月的白昼最短?约多少时间? 。
(3)该地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月份和你居住的地方相同吗? 。
2、同一时间在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
阅读课本P120,并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1)北半球什么时候昼长于夜?什么时候夜长于昼? 。
(2)哪一天昼最长?哪一天夜最长?什么时候昼夜平分? 。
(3)南半球和赤道上昼夜长短变化又怎样? 。
3、赤道上全年昼夜长短 。
4、极昼是指 。在北半球的 ,北极圈以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极夜是指 。在北半球的 ,北极圈以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5、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一般选在什么时间比较好?
三、五带的划分
阅读课本P121,并完成下面填空:
1、地球的五带分别是 、 、 、 、 。
2、北寒带位于 ,有 现象。南寒带位于 ,有 现象。
3、北温带位于 ,无阳光直射,也无 现象。
南温带位于 ,无阳光直射,也无 现象。
4、热带位于 ,有阳光直射。
四.小结
1. 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中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2. 地球上的任何地点,不同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都是不同的。
3. 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一年中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而划分的。
★自我检测:(看看谁是百分高手!)
1.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是 (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南极圈 D.23.5°S
2.北京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下列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
A.南、北纬90° B.南、北纬23.5° C.赤道 D.南、北纬66.5°
4.下列月份对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考察比较适宜的是( )
A.12月 B.7月 C.6月 D.4月
5、因地球公转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交替 C.四季的形成 D.各地热量的差异 E.南极圈内的极昼现象 
6.下列有关地球叙述正确的是 ( )
A.温带北面是寒带,南面是热带 B.寒带有半年的极昼现象和半年的极夜现象
C.热带地区的赤道上一年中两次太阳直射,其他地区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D.若赤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交角变小,则温带范围就扩大
地球上获得太阳最多的地区是 ( )
南、北回归线与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B.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C.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D.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8、读右图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各项
用箭头在图上画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当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时,地球的公转处在 位置,此时正是北半球的 节气。
当太阳光直射赤道时,晨昏线和经线的关系是 ,每年有 次这种情况。
当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时,地球公转处在 位置,此时北京的太阳高度为
DA
C
A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