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课件(2课时71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下课外古诗词诵读(一)课件(2课时71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7-26 08:48:25

文档简介

(共71张PPT)
同学们,我们刚刚一起学习了《诗经》中的《关雎》和《蒹葭》,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知道,《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而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卫、王、郑、齐、魏、唐、秦、陈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是各地民间的作品。反映了民生疾苦,反映了民俗、民风,是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全书的精华。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再次走进《诗经》,学习《式微》《子衿》两首诗。
新课导入
第一课时




1.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并背诵诗歌。
2.体味诗歌的意蕴,体会诗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领会诗人盼望服役在外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
学习目标
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兼并,夷狄交侵,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相传,中国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
反映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面貌的《诗经》,就整体而言,正是这五百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乐章。
知人论世
背景资料
《邶风》,邶国之风也。周灭殷商后,周武王“以商治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今汤阴县城邶城村,号邶国。《诗经》中的《邶风》即为产生、采集、流传于邶国大地的古老而至今仍荡人心弦的诗篇。
《邶风》简介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初步感知
朗读诗歌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
《诗经?邶风》
诗意解读
式:语气助词。微:昏暗,黄昏或曰天黑。
胡:何,为什么。
微:(如果)不是。
君:君主。
中露:即露中,在露水中。
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诗意解读
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
译文: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
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
赏析诗句
1.这首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
2.“式微式微,胡不归?”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结合诗意简要分析。
设问的修辞手法,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不是有疑而问,而是故意设问,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方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达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合作探究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以及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4.请说出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也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
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
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婉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
5.这首诗有什么艺术特色?
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
“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的《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
本诗小结
1.诗句默写。
(1)___________,胡不归?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
(2)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中常以反问表情达意,使得情感抒发痛快淋漓。
《式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反问表达了苦于劳役的人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
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劳动者艰苦的劳动情景,表现了受奴役者的非人处境,抒发了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之情。
3.读完这首诗,你理解了“式微”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吗?
“式微”的本义是黄昏降临了;后来用来形容国家或者氏族的衰落,现在泛指事物的衰落,书面用语。
随堂小测
式微式微
微君之故
微君之躬
胡为乎泥中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4.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式微》“语浅意深,中藏无限义理”,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
B.这首诗用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
C.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在露水中劳作,在泥地里劳作,将劳动人民的勤劳表现得淋漓尽致。
D.诗歌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紧接着交代原因,上下两章变换两处文字,在巧妙的变换中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C
【解析】
C错误,这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不是表现劳动者的勤劳。
司马相如在追求卓文君时,写了一首《凤求凰》,其中有一句:“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思之如狂。”这种狂热的思念,你能想象吗?不管你信不信,这样的感情确实存在。在《诗经?子衿》中有这样一位女子,不顾世俗观念,大胆发出心底对情人最深的思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歌。
新课导入
1.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并背诵诗歌。
2.体味诗歌的意蕴,体会诗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学习目标
关于此诗的背景,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走动,埋怨情人不来赴约,更怪他不捎信来,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
知人论世
背景资料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jīn

tāo


quē
nìnɡ
初步感知
朗读诗歌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子衿: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衣领。
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
往:前往
宁(nìng):岂,难道。
嗣音:继续传送音讯。
译文:你那青青的衣领啊,一直在我的心间萦绕。纵然我不前往与你相会,你难道就不捎个音信给我吗?
思考:歌者为什么要选择“子衿”来起兴?“纵我不往”的潜台词是什么?
诗意疏通
这是一个痴情的女子,她不说自己有多么思念情人,只说自己思念情人的青色衣襟。大家想想,这里如果换成“青青子衣,悠悠我心”好不好?
不好,为什么?因为细节里蕴含着感情的因素。如果说“青青子衣”,说明这个女孩儿只记住一件衣服。可能是初次会面时的那件衣服,但她连领子都记得,你看记得多细!诗中反复用“青青”“悠悠”这组叠音词,让女子的情意变得有声有色,绵绵不绝。如果说思念可以有颜色,那么对方青涩的衣襟也会将她的思念染成青色。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品悟情感
意思是说:纵然我没有去找你,难道你就不能给我传递音讯吗?“纵我不往”,潜台词可以看出,这个女孩子是经常主动去的,只是今天有事,不能去了。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句是一个反问句,把它改成陈述句,味道就不同了。“即使我不去找你,你也应该主动联系我!”那和原文有什么不同?看看有什么细微的差别?反问句更能表达感情。表达什么样的感情?有点怨有点恨还有点爱。?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佩:玉佩,绿色宝石。
译文:你所佩戴的那绿色的宝石,一直在我的脑海徘徊。纵然我不前往与你见面,你难道就不主动前来。
诗意疏通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同上章一样,反问自己的情人,“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就不能来找我吗?”一连两章“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的埋怨反问之辞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这位女子难以抑制的爱恋之情。?钱钟书指出“纵我不往“
”子宁不来”薄责己而厚望于人也,已开后世小说言情心里描绘矣。此种嗔怪恋人的态度,只能说“虽怒时而若笑,即嗔视而有情。”少女的心思婉转难猜,她不能去找对方,但心里却焦急等待对方来见她。所谓“爱之深,情之切。”等待的时间最难耐,看不到思念的人,浓浓的爱意便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品悟情感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挑tāo兮达tà兮:即挑达,往来相见的样子。
城阙:城门两边的角楼。
译文:走来走去望眼欲穿啊,在高高的城楼上啊!一天没有见到你,仿佛像三个月一般,如此漫长。
挑达是独自来回走动。女子独自等待对方,在城楼上一个人心烦意乱走个不停,她虽然知道只有一天不见面,却感觉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因此现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用来比喻人们的思念之苦。而“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却出自《诗经.采葛》,后世以为出自《子衿》是误解。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合作探究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可望穿秋水,不见人影。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
表现了这位热恋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挚感情。
2.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①全诗采用倒叙手法;
②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3.这首诗对人物的描写主要采用了哪种手法?
心理描写。
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
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
在目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
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4.这首诗有三段,我们从结构上看一下,这三段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
明确:结构上有一种递进关系。前面说我不仅记得你的衣领,还记得你轻轻的佩带。前面还只是要求他给他带口信让她放心,到了后面就要求男子来找她,要求更强烈,感情是递进的。这对痴情男女好像已经分开很久很久了。当我们读到第三段怎么样了?“其实才一日不见。”只分开一天,那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她们的感情非常深,比天高,比海深。所以放到后面,会有一个心理落差,假如我们第一次读,她一开始说,即使我不去看你,你为什么不给我带个音讯?第二段说,即使我不去找你,你为什么不过来看看我?我们已经有了很强烈的感情期待,看他们分开很久了,却只有一天,是思念之情把分别的时间拉得很长很长,“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我们这首诗的优美,不仅体现在语言的精准上,还体现在结构的周密安排上。
这首诗是《诗经》众多情爱诗歌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篇,它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是少见的。
本诗小结
1.诗句默写
(1)______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____________?
(2)《诗经·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情和思念。
2.这是一首优美的情歌,诗歌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歌讲述的故事。
一个女子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遥望并等待心上人的出现。
3.诗歌前两章采用_____________的形式,造成回环往复的表达效果。
4.“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是女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请从修辞的角度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
这里运用夸张修辞手法,写出了女主人公与恋人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从而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切。
随堂小测
重章叠句(复沓)
5.下列对本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全诗采用倒叙手法。从结构上看,诗歌的前两章具有重章复沓的特点。
B.《子衿》是《诗经·郑风》的一篇。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为先秦时代郑地汉族民歌。
C.全诗五十字不到,但女子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动作描写。
D.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D项理解不正确,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诗人在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第二课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诗中,难免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但古人写的别诗也有明朗乐观之作,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新课导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1.了解五言律诗的一般特点和这首诗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2.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含义。
3.体会这首诗中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学习目标
王勃(约650-675),唐代著名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律县)人。六岁便善诗文,人称神童。15岁被授予朝散郎(官名)之职,后因文章得罪权贵被革职,并累及其父。其省父时,溺水惊悸而死,时年26岁。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文章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著有《王子安集》和《滕王阁序》。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这首诗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诗。
背景资料
少府:官名,即县尉。
之:到,往。任:上任。之任:即赴任。
蜀州:今四川省崇庆县。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是朋友之间的送别之作。
此诗明朗乐观,诗中融入很深的离别之情,所倾吐的却是慰藉之意,不落窠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初步感知
诗题解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朗读诗歌
què
jīn
huàn


句意:长安城被关中之地护卫着,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个渡口。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首联点明送别之地和友人的赴任之地,并勾勒出两处的地理形势。
“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风烟”突出友人去处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
诗句解析
指长安,送别之地。
护卫。
长安周围的关中地区。
津,渡口;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
句意:我和你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途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长安,去和留虽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别之意却是一样的啊!
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颔联从正面写离情而话语急转,变为劝勉。
出外做官。
句意:四海之内只要有彼此互相理解而情谊深切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颈联以理性的议论展现友情和别情的新境界。真正的友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
在这里诗人忽然将笔锋一转,转而去宽慰那即将远行的友人:“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诗人用广阔博大的胸襟去劝慰友人,表达了诗人相信真挚友情不因时空改变而改变。
四海之内,即全中国。
比邻:近邻。比,紧靠,挨着。
句意:不要在分手的岔道上,像儿女分别那样泪湿袖巾。
尾联: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
此两句就前句的意思再推进一层。离别固然是悲伤的,但互为知己,虽各处天涯,亦似比邻,所以不必像青年男女一样别泪沾巾。
无须,不要。
岔路,分手的路口。
子女,男女,这里特指青年男女。
沾湿手巾,指哭。
合作探究
1.首联描写了那些景物?第一句与第二句描写景物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城阙
三秦
风烟
五津

一近一远,一明一暗,对比强烈,构成了一幅非常生动真实的送别画面。
用“风烟”来修饰“五津”显示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任路途的艰险。流露对朋友的关心。
2.诗的开头明说离别了吗?说了些什么?
没有,描写了这两个地方的形式和风貌。
想象一下,诗人与好友杜少府站在长安城下,抬头看看长安城,再张望一下蜀州的方向,举目千里,无限依依,那送别的情意就自在其中了。
首联:点明地点
意境开阔
3.颔联劝勉朋友什么?体现诗人怎样的情怀?
劝勉朋友不要悲伤,体现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
4.颈联为什么成为送别诗中的名句?
这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含义极为深刻,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5.诗人为什么会在尾联写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诗句呢?
尾联以幽默的口吻劝慰对方。二人同为宦游,即使分别也因感情相通而不感觉距离遥远,因此在分别之时才会不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直言劝勉,无半点矫饰,意气高昂,情意真切。
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①与朋友的惜别之情;
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首联:送别之地,地理形势。
颔联:依依话别,相互劝勉。
颈联:千古绝唱,豪迈乐观。
尾联:哀而不伤,幽默劝慰。
本诗小结
1.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
______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
_____________之情,也表现了诗人
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2.写出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相同的两句古诗。
3.诗歌首联写景有什么作用?
4.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在情感内容上不同于一般送别诗的地方。
随堂小测
宦游人
不舍、依依惜别
乐观豁达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首联写长安和“五津”的景象,点明了送别和朋友将往的地点,作者远眺五津的视线为风烟所遮挡,暗含有伤别之意,为后面写送别做了铺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一般送别诗给人的悲戚之感,抒发的情感乐观豁达,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
5.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送别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写景气势宏伟,寓不必伤别之意。
B.“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对友人的安慰:彼此处境相同,感情一致。一股悲伤之情油然而生。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离情别绪,把缠绵的儿女之情一笔撇开,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表现了他不平凡的胸怀和抱负,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D.“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两句承上作结: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此为邻,别时则不应有儿女之态。
B 这联是作者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没有悲伤之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1.理解诗歌大意,
概括“洞庭湖景象”。
2.学习诗人含蓄、委婉地自我推荐的精神,
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华。
3.背诵、默写诗歌。
学习目标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生活在大唐盛世。早年主要在家闭门苦读,四十岁时,前往长安,渴望出仕,但长安之行,求官失败,除赢得诗坛盛名之外,失意而归,游历于吴越。这首诗是孟浩然写给右丞相张九龄的一首干谒诗。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干谒(gān
yè),顾名思义,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希望他们能够赏识自己,荐举自己或重用自己。反映这类题材的诗谓之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投赠当时位居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器重。
干谒诗的文思情采最能看出作者的风骨、人格。有的满篇卑躬屈膝,奴颜媚骨;有的满篇叫苦不迭,乞人怜悯;也有的自命清高,恃才傲物;而孟浩然的这首干谒诗则写得情采飞扬,不卑不亢,点到为止,含而不露,实为干谒诗的精品。
关于“干谒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写作背景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chǐ


xiàn
初步感知
朗读诗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诗句解析
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
与天混成一体。清:指天空。
句意:秋水上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平”字写出了水的充盈和湖面之阔;“涵”“混”两字呈现了洞庭湖的无边无际,与天相接。吞天吐地,包容万象的恢宏气势。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在洞庭湖东岸。
句意: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蒸”写出了湖的广阔浩大,蓄积丰厚。“撼”衬托湖的澎湃动荡,力量巨大。不仅表现了洞庭湖的壮阔与活力,也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生机勃勃的精神状态,营造了雄伟壮阔的意境。这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广大与活力。[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视觉与听觉结合,对仗]?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渡。
划船用具,船桨
安居。
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
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句意: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采用了类比的手法,诗人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民谋利,深感惭愧。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只能。
句意: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用典故另翻新意,道出了自己目前的感受:旁观别人垂钓,空有一番期望得到鱼的心情。隐喻自己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并将自己希望得到对方引荐的情感巧妙而含蓄地传达出来,不卑不亢。
洞庭全景。
水天交接
浩瀚无涯
湖水声势。
气势磅礴
雄浑壮阔
?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瀚
用窄小的立体来突出湖水撼动天地的气势
静——名句
动——佳句
视觉
听觉
磅礴的气势
写景


首联
颔联

颈联
闲居不仕,
有耻圣明
(类比双关)
巧用典故,
表明心迹
尾联
(卒章显志)
抒情
干一番事业。
施展才华,
渴望出仕,

内容总结
1.说说“涵虚混太清”中“混”字的表达效果。
“混”字形象贴切的描摹了湖水水势浩淼与天相接的恢弘气势。
2.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示的图景。
水汽蒸腾,笼罩着广大的云梦泽地带,水波澎湃动荡,岳阳楼好像也瑟缩不安地摇晃起来。
合作探究
深入理解
这一联用夸张的手法状写了洞庭湖宏阔壮观的景象。一平,一混,一蒸,一撼,便将洞庭湖烟波浩渺、漫无边际、恣意汪洋的巨大形象突现出来,写得壮美,有生机有活力。
3.赏析颔联的妙处。
4.颈联中一个“耻”字道出了什么?
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诗人自己非常希望被荐举出仕。
5.诗的最后两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化用典故;隐喻想做官但没有途径,言外之意就是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既慕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心理。
这首诗先描写了洞庭湖的壮丽雄伟,再借此含蓄地表达希望得到引荐,积极用世的愿望。
主题思想
艺术特色
诗前半首写洞庭湖,既
是为了扣题,写洞庭湖的壮
丽,也是为了起兴,为表现
求荐出仕的主题做铺垫。后
半首主要用比,以舟楫喻引
荐,喻出仕的途径;以垂钓
者隐指官吏;以羡鱼喻对仕途的向往;又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弦外之音,隐含求仕之意。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诗的前半部分写“望洞庭湖”
所看到的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半部分写“赠张丞相”
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赠”因“望”起,为感兴之作。由于诗人顾虑多、爱面子,想做官又不肯直说,所以只好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愿望。
课堂小结
1.理解性填空。
(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含蓄的表达了诗人求仕之心,隐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诗句是
__________
,_________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渴望出仕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4)这首诗的体裁是_________,诗歌中借用典故,巧妙设喻,揭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五言律诗
随堂小测
3.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请结合诗句予以简析。
①诗人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发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感慨,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渴望有人引荐的心愿。
②尾联用典故,巧设喻,表达出诗人希望张九龄引荐自己出仕,为国效力的情感。
③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再以“垂钓者”“羡鱼情”设喻作结,委婉表达渴望得到引荐,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
2.全诗最后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成了一个成语,它是________,现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做实际的工作,就达不到目的
4.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
B.颔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
C.颈联和尾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仕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情。
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