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1)
一、选择题
1.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B.硫酸铜溶液可以作为自来水的消毒剂C.食盐可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D.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2.测得某溶液中仅含Cu2+、K+、Cl-、SO四种离子,且离子的数量比为Cu2+∶K+∶Cl-=3∶4∶6,则SO∶Cl-的比值是( )
A.3∶2 B.1∶3 C.1∶8 D.2∶5
3.下列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过滤泥水 B.测溶液pH C.加药品 D.检查气密性
4.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俗称纯碱,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该原料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A.有机物 B.混合物 C.碱 D.盐
5.现有MgCl2、CuCl2、NaCl、NH4Cl四种溶液,如果只用一种试剂把它们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
A.Na2SO4 B.AgNO3 C.NaOH D.BaCl2
6.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
A.CuSO4、NaOH、KNO3 B.FeCl3、AgNO3、NaNO3
C.CaCl2、K2CO3、NaCl D.Na2CO3、HCl、BaCl2
7.根据下列各组提供的试剂,判断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A.Na2SO4溶液和Ba(NO3)2溶液 B.NaOH溶液和稀硫酸C.KNO3溶液和CaCl2溶液 D.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8.现有①NaOH溶液、②KCl溶液、③MgCl2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9.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如图4中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乙的是( )
选项
烧杯中的物质
X溶液
A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烧碱溶液
B
稀硫酸和稀盐酸
氯化钡溶液
C
镁铝合金
稀盐酸
D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稀盐酸
10.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为: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钴是一种难溶性碱 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C.①为复分解反应 D.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
1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步骤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步骤②: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
12.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是MgCl2 B.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C.b-c段是MgSO4与Ba(OH)2反应 D.0-a段产生的沉淀是BaSO4与Mg(OH)2
13.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是将氧化铜逐渐加入稀盐酸中B、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不相等C、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D、该曲线不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4.往含有少量HCl的Mg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最终得到BaSO4和Mg(OH)2两种沉淀,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图像为( )
二、填空题
15.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酸、碱、盐三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非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2)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器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颇序为 (填序号);
(3)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浆,作用是 。
(4)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⑴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是 。
⑵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 。
⑶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溶液,这种试剂是 (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②CuSO4溶液③醋酸溶液④KCl溶液
17.天然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形成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其中一个化学反应是:CaCO3+X+H2O═Ca(HCO3)2。
(1)X的化学式是 。
(2)已知碳酸氢钙[Ca(HCO3)2]易溶于水。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又会发现其变澄清,因为 (用文字描述)。
18.硫酸和盐酸既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1)它们的水溶液的pH都________7(填“大于”、“小于”、“等于”).
(2)它们都能除去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_.
(4)请写出把硫酸转变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9.皮蛋是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制作皮蛋的方法有多种,一种制作含锌皮蛋的方法是把鸭蛋放在培养液中浸泡,培养液由水、食盐、氢氧化钠、少量硫酸锌等物质配制而成。
(1)取少量培养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后变红,则培养液的pH________7(填“<”、“>”或“=”);
(2)在(1)的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硫酸,红色褪去,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这时在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盐溶液产生了沉淀,该盐可能是________(可多选)。
A.BaCl2B.CuSO4C.AgNO3D.KNO3
20.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K2SO4、K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此可推断混合物中一定没有________;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
21.如图甲所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验研究。
(1)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的pH值逐渐__ 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随着盐酸不断滴入,烧杯中溶液温度变化如坐标图所示,某时刻测得溶液的温度是32℃,请判断b点时溶液的溶质是(不包括酚酞)__ __。
(3)请用文字解释整个过程温度变化的原因:__ _。
(4)当溶液的温度为38℃时,可证明溶液不含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法是__ __。
A.品尝烧杯中溶液的味道B.直接用手沾取烧杯中溶液并体验是否有滑腻感C.往烧杯中再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溶液颜色D.加氯化钡溶液并观察现象
22.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的组成,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a的成分是 。
(2)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B
2.B
3.D
4.D
【解析】碳酸钠(化学式是Na2CO3),虽然水溶液呈碱性,但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
故答案为:D
5.C
【解析】A、硫酸钠与四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区分,错误;B、硝酸银与四种物质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区分,错误;C、氢氧化钠加入四种物质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镁,产生蓝色沉淀的为氯化铜,没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钠,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为氯化铵,可以区分,正确;D、氯化钡与四种物质都不反应,不能区分,错误;
故答案为:C。
6.C
【解析】A.溶液呈蓝色的是CuSO4溶液,将它滴入另外两种液体,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NaOH溶液,另外一种是KNO3溶液,故A不合题意;B.溶液呈黄色的是FeCl3溶液,将它分别滴入另外两种液体,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AgNO3溶液,另一种是NaNO3溶液,故B不合题意;C.在CaCl2、K2CO3、NaCl中,没有一种物质有颜色或有气味,无法将它们区别出来,必须加入其它试剂,故C符合题意;D.有刺激性气味的是HCl,将它分别滴入另外两种液体,其中有气泡产生的是Na2CO3,另一种就是BaCl2,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7.C
8.D
【解析】四种溶液中CuSO4是有蓝色的溶液,所以可以首先鉴别出④CuSO4溶液;然后取3支试管倒入少量的未知溶液,将CuSO4滴入到三支试管中,看到其中一支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的是①NaOH溶液;再取2支试管倒入少量未知溶液,将NaOH溶液滴入到2支试管中,可看到其中一支试管出现了白色沉淀现象,这只试管中装的是③MgCl2溶液,最后剩下的溶液就是②KCl溶液所以鉴别出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③②,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9.A
10.A
【解析】A、氢氧化钴[Co(OH)2]不溶于水,是一种难溶性碱,正确;B、氢氧化钴能与酸性溶液反应,不能干燥氯化氢气体,错误;C、①为置换反应,错误;D、钴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铜不能,所以,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错误。
故答案为:A
11.C
【解析】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故A错误;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故B错误;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故C正确,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D错误。
12.B
【解析】A、在0~a阶段,反应如下:BaOH2+HCl=BaCl2+H2O,
BaCl2+Mg2SO4=BaSO4↓+MgCl2;
因此a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Mg2Cl和Ba(OH)2,故A错误;
B、根据图像可知,当加入100gBa(OH)2溶液时产生BaSO4沉淀23.3g,
设B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为x,
根据:BaOH2→BaSO4↓
171233
x23.3g
171233=x23.3g
那么:x=17.1g;
Ba(OH)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7.1g100g×100%=17.1%,故B正确;
C、b-c段的反应为:MgCl2+BaOH2=BaCl2+MgOH2↓,故C错误;
D、0~a段产生的沉淀是BaSO4,故D错误。
13.C
【解析】A、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故A错误;B、n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m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故B错误;C、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n点和m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故C正确;D、该曲线能反映溶液中溶剂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大,故D错误。
14.D
二、填空题
15.(1)食醋(2)①③②(3)防治病虫害(4)A1(OH)3+3HC1=A1CI3+3H2O
【解析】(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非难忍,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这是因为食醋中的酸能和显碱性物质发生反应。
(2)酸奶能使石爹试液变红色,说明显酸性;pH少于1;肥皂水显碱性:p明木于7,食盐水PH等手7,因此它们
的pH由小到大①③②。
(3)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浆,是为了防治病虫害。
(4)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因为氢氧化铝能和胃酸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Al(OH)3+3HCl=AlC13+3H2O
16.(1)稀盐酸(2)出现白色沉淀(3)②
17.(1)CO2;
(2)CO2+Ca(OH)2═CaCO3↓+H2O;碳酸钙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碳
18.(1)小于
(2)
(3)浓硫酸
(4)
19.(1)>
(2)H2SO4+2NaOH=Na2SO4+2H2O;AC
20.(1)CuSO4
(2)CaCO3;BaCl2和KOH
【解析】(1)由题目现象可知得到了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而CuSO4如果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如果未反应则是蓝色溶液。
(2)因为加酸能产生气泡,所以一定有碳酸根,而且由于沉淀能溶于酸,所以不可能同时含有BaCl2、Na2SO4;由分析可知,粉末是碳酸钙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而上述物质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的只有钡离子,故一定含有BaCl2,但BaCl2不能与二氧化碳直接反应,所以应该还必须有氢氧化钠,同时硫酸钠会与BaCl2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硫酸钠一定没有。
故答案为:(1)CuSO4;(2)CaCO3;BaCl2和KOH
21.减小;HCl、NaCl;中和反应是放热的,随着反应的进行温度越来越高,等反应完全后随着盐酸的过量加入,温度逐渐下降直到常温;C;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