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2)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B.含有酸根的物质不一定是酸C.pH小于7的物质一定是酸 D.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物质一定是酸
2.我国有端午吃粽子的风俗,“返青粽叶"包装的粽子中含有硫酸铜,误食这样的粽子有害健康.硫酸铜属于( )
A.混合物 B.氧化物 C.盐 D.酸
3.用下列方法鉴别各组无色溶液,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待鉴别溶液
试剂(均为溶液)
A
HNO3和KNO3
酚酞
B
HCl和NaCl
AgNO3
C
AgNO3和Na2SO4
BaCl2
D
Ca(OH)2和NaOH
Na2CO3
4.用一种试剂将Ba(NO3)2、AgNO3、K2CO3三种溶液分开,该试剂可选用( )
A.盐酸 B.硫酸钾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5.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 )
A.MgSO4BaCl2CuSO4Na2SO4 B.HClNa2CO3CaCl2BaCl2C.FeCl3KMnO4NaOHKNO3 D.NH4ClNaOHHClCa(OH)2
6.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
A.HCl B.KNO3 C.K2CO3 D.FeCl3
7.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可靠实验结果的前提.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过滤检查气密性二氧化碳验满稀释浓硫酸
8.已知SO2与CO2有许多化学性质是相似的,亚硫酸钙(CaSO3)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某同学向一酸雨样品中滴加CaCl2,溶液未观察到有浑浊现象,继续滴入NaOH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产生。在以上实验过程中,下列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
A.SO2+CaCl2+H2O==CaSO3↓十2HCl B.SO2+2NaOH==Na2SO3+H2OC.Na2SO3+CaCl2=CaSO3↓+2NaCl D.H2SO3+2NaOH=Na2SO3+2H2O
9.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如图3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A.生成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
10.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溶液,一瓶是稀盐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试剂中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酚酞试液 B.镁条 C.硝酸钾溶液 D.氯化铜溶液
11.某同学欲检验一瓶NaOH溶液是否变质,用了以下的方法判断: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②滴加BaCl2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③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12.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杂质中可能含有硝酸钾、氯化钠B.杂质中肯定不含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C.杂质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可能含有氯化钠D.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
二、填空题
13.人类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酸、碱、盐三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非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 来止痒;
(2)①酸奶;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是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酸奶能使紫色石器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颇序为 (填序号);
(3)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浆,作用是 。
(4)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来表示,pH=________时溶液呈中性,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使用_______.(选填)
A、pH试纸 B、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15.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往往粘有一层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钙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的,它的成分是______。要洗去这种固体最好选用的试剂是盐酸,此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K2SO4、K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由此可推断混合物中一定没有________;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根据上述实验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为进一步探究原白色粉末的组成,取实验(1)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还含有________。
17.稀盐酸是实验室中一种重要的试剂,用途广泛。
(1)小叶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某种固体与之反应。反应前后烧杯内溶液中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如图所示。则加入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____(写序号)。
A.铁 B.铝 C.氧化铜 D.氢氧化镁
(2)在稀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的是________(填编号)。
①金属表面除锈②制造药物氯化锌
③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④实验室制取CO2
18.请完成以下实验报告的填写.
实验名称: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目的:验证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否发生反应.
供选择的仪器和药品:试管、胶头滴管、烧杯、酚酞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稀溶液.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解释
(1)在 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稀溶液,用胶头滴管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显 色
碱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2)然后, ,直至溶液恰好变无色为止。
溶液颜色最后褪去
两者能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例如硫酸氢钠电离时能生成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但是硫酸氢钠属于盐,故A错误;B.含有酸根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例如碳酸钠中含有碳酸根离子,但是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酸,故B正确;C.pH值小于7的物质不一定是酸,例如氯化铵溶液显酸性,但是氯化铵属于盐,不属于酸,故C错误;D.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的溶液显酸性或显中性,可能是酸,也可能是盐或水,故D错误。
?故选B。
2.C
3.D
4.A
【解析】A.盐酸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与K2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Ba(NO3)2溶液不反应,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故A符合题意;B.K2SO4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与AgNO3溶液生成硫酸银白色沉淀,与K2CO3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B不合题意;C.氢氧化钠与Ba(NO3)2、AgNO3、K2CO3三种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C不合题意;D.氯化钠与Ba(NO3)2和K2CO3不反应,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5.C
【解析】解:A、观察颜色,蓝色的是硫酸铜,将硫酸铜与剩余的三种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将氯化钡与剩余的两种溶液混合,都产生白色沉淀,故无法鉴别硫酸镁和硫酸钠,错误;B、将溶液两两混合,有气泡产生的两种物质是盐酸和碳酸钠,另外两种是氯化钙和氯化钡,将产生气泡的物质取出一种,与另外两种物质混合,无现象则取出的是盐酸,剩余的是碳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钡无法鉴别,错误;C、观察颜色,黄色的是氯化铁溶液,紫红色的是高锰酸钾,将黄色溶液与剩余的两种溶液混合,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无现象的是硝酸钾,可以鉴别;D、将溶液两两混合,有一种物质能与其余两种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物质是氯化铵,与氯化铵混合没有现象的是盐酸,但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无法鉴别;
故选C.
6.C
【解析】A.盐酸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都没有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B.硝酸钾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不反应,不符合题意;C.碳酸钾与氢氧化钠不反应,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碳酸钙沉淀,能鉴别,符合题意;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产生红褐色沉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7.B
8.A
【解析】由题意可知,亚硫酸钙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A中生成物为亚硫酸钙和盐酸,所以不可能发生该反应;
故答案为:A。
9.C
10.C
【解析】A.盐酸不能使酚酞变色,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能鉴别;B.镁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氢氧化钠不能,能鉴别;C.硝酸钾与盐酸和氢氧化钠都不反应,不能鉴别;D.氯化铜与盐酸不反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能鉴别;
故答案为:C。
11.B
【解析】①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若溶液变红也可能是碳酸钠溶液导致的,则说明NaOH溶液可能变质;
②滴加BaCl2溶液,碳酸钠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没有碳酸钠,NaOH溶液一定没有变质;
③滴加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NaOH溶液一定变质。
①错误,②③正确。
故答案为:B
12.D
【解析】(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说明粉末中一定不含氯化铜;(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钙,故B不正确;(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则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分别为:
KCl+AgNO?=AgCl↓+KNO?
74.5143.5
14.9g28.7g
NaCl+AgNO?=AgCl↓+NaNO?
58.5143.5
11.7g28.7g
由于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因此氯化钾的质量小于14.9g,所以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的质量一定小于28.7g,因此粉末中一定还含有氯化钠,故A不正确;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粉末中肯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故C不正确:杂质中肯定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由于硝酸钾是否存在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可能含有硝酸钾,也可能不含有硝酸钾,故D正确。
二、填空题
13.(1)食醋(2)①③②(3)防治病虫害(4)A1(OH)3+3HC1=A1CI3+3H2O
【解析】(1)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非难忍,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这是因为食醋中的酸能和显碱性物质发生反应。
(2)酸奶能使石爹试液变红色,说明显酸性;pH少于1;肥皂水显碱性:p明木于7,食盐水PH等手7,因此它们
的pH由小到大①③②。
(3)在树木上涂刷含有硫黄粉的石灰浆,是为了防治病虫害。
(4)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因为氢氧化铝能和胃酸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Al(OH)3+3HCl=AlC13+3H2O
14.7,A
15.CaCO3CaCO3+2HCl=CaCl2+CO2↑+H2O
16.(1)CuSO4(2)CaCO3;BaCl2和KOH
【解析】(1)由题目现象可知得到了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而CuSO4如果反应会生成蓝色沉淀,如果未反应则是蓝色溶液。
(2)因为加酸能产生气泡,所以一定有碳酸根,而且由于沉淀能溶于酸,所以不可能同时含有BaCl2、Na2SO4;由分析可知,粉末是碳酸钙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而上述物质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沉淀的只有钡离子,故一定含有BaCl2,但BaCl2不能与二氧化碳直接反应,所以应该还必须有氢氧化钠,同时硫酸钠会与BaCl2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硫酸钠一定没有。
故答案为:(1)CuSO4;(2)CaCO3;BaCl2和KOH
17.(1)A,C,D
(2)②③④
18.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解释
(1)试管
红
(2)滴加稀盐酸
NaOH+HCl=NaCl+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