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常见的碱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07-27 11:5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常见的碱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aOH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时吸收大量的热B.其水溶液有涩味和滑腻感C.对皮肤、衣服都有强烈的腐蚀性D.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2.下列各组内物质名称表示同一种物质是( )
A.氢氧化钠烧碱苛性钠 B.氢氧化钙消石灰生石灰C.盐酸氯化氢食盐 D.冰干冰水
3.用石灰浆抹墙,墙面逐渐变硬的原因是( )
A.石灰浆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钙B.石灰浆跟水反应生成碳酸钙C.石灰浆日久变成生石灰D.石灰浆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
4.下列物质的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的是( )
A.浓盐酸 B.氯化钾溶液 C.浓氨水 D.氢氧化钠溶液
5.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6.NaOH与Ca(OH)2都是常见的碱,在化学性质上具有相似的部分。下列相互代替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Ca(OH)2代替NaOH作干燥剂 B.用Ca(OH)2代替NaOH处理废酸液C.用NaOH代替Ca(OH)2作建筑材料 D.用NaOH溶液代替Ca(OH)2溶液检查CO2
7.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是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 B.

C. D.
8.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应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相同质量的炭粉分别在足量的氧气和空气中燃烧B.浓硫酸长期露置在空气中C.向表面生锈的铁钉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D.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9.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中,正确的是( )
A.Na2CO3、NaCl、KOH三种溶液,只用酸碱指示剂即可鉴别B.MgCl2、NaOH、HCl、Na2SO4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C.(NH4)2CO3、Ca(OH)2、BaCl2、HCl四种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D.Fe2O3、CuO、C、Fe只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10.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11.有一种溶液由盐酸、硫酸、硫酸铁、氯化镁、稀硝酸、硝酸铁几种中的两种混合而成,向该溶液中加Ba(OH)2溶液的体积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加Ba(OH)2前的溶液中( )

A.一定有SO42﹣ B.可能有H+ C.可能有Fe3+ D.一定无NO3﹣
12.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


试管内物质
胶头滴管内物质
A
氢氧化钠固体

B
氧化铁
稀盐酸
C
氯化钡溶液
稀硫酸
D
二氧化碳
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题
13.碱的主要性质。
(1)碱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色。
(2)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反应的通式:碱+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一—— + 。
(3)碱与某些盐反应。
反应的通式:碱+某些盐——— + 。
14.工厂里烧煤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较多的CO2和SO2等气体,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一般通过碱溶液将其吸收。写出用氢氧化钠溶液分别吸收这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2)________。
15.实验中常常要用到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暴露于空气中易变质,变质后的溶液为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向变质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16.酸、碱、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小丽同学总结了碱的化学性质如图,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要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选择下列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
A.稀HCl B.酚酞试液C.CaCl2D.Ca(OH)2
(2)依据反应规律②,KOH能与下列物质反应的是________;
A.H2SO4B.BaCl2C.CuCl2 D.Na2CO3
17.同学们在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做了以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 __。
(2)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__。
(3)C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发生反应,他们向B中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__ __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上述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内,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上层为有色溶液。为处理废液,过滤后,向有色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稀盐酸至溶液颜色恰好消失,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 __(除酚酞外),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__ _。
(5)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 __。
18.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 __色。
(2)利用氢氧化钙与盐反应的性质,可以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氢氧化钙杂质,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
1.A
2.A
3.D
4.D【解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溶液质量变大,发生了化学变化。浓盐酸、浓氨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减小;氯化钾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变化。
5.B
6.B
7.A。
【解析】解:A、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B、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试管中气压减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中上升;C、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使得锥形瓶内的压强减小,导致气球膨胀;D、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烧杯中的水流入锥形瓶中。
8.B。
【解析】解:A、炭粉在氧气、空气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速率较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B、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都是不能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C、向表面生锈的铁钉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后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D、向一定量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氯化钠,氯化铜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9.C
10.D。
【解析】解:A、a点时,稀盐酸没有完全反应,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时溶液变红,该选项说法正确;B、bc段(不含b点)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该选项说法正确;C、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和其它离子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因此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D、d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11.C。
【解析】解:A、开始反应时不产生沉淀,说明溶液中不含有硫酸根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反应一段时间后产生沉淀,是因为氢氧化钡先和酸反应,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如果溶液中含有硝酸铁,则酸完全反应后硝酸铁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该选项说法正确;D、如果溶液中含有稀硝酸,则稀硝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硝酸钡和水,因此溶液中可能含有硝酸根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12.D
二、填空题
13.蓝;红;盐;水;新碱;新盐;
14.NaOH+CO2=Na2CO3+H2O;2NaOH+SO2=Na2SO3+H2O
15.答案Na?CO?产生白色沉淀CaCI?+Na?CO?=2NaCl+CaCO?↓
【解析】氢氧化钠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产生碳酸钠和水,因此氢氧化钠变质后的溶液为碳酸钠溶液;碳酸钠能够和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
16.(1)B(2)C
17.变浑浊;Ca(OH)2+Na2CO3===CaCO3↓+2NaOH;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NaCl;Na2CO3+2HCl===2NaCl+H2O+CO2↑;改良酸性土壤;
18.红;Na2CO3+Ca(OH)2===CaCO3↓+2NaOH;【解析】(1)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
(2)除去杂质不能消耗原物质,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根据题意,钙离子是杂质,用碳酸根与之结合成为沉淀除去,因为原物质为氢氧化钠,为不引入新杂质,只能用碳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