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测量平均速度 尖子生同步培优小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4 测量平均速度 尖子生同步培优小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6 09:2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年八年级(上)物理尖子生同步培优小练(人教版)
1.4
测量平均速度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3.下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张小球从右向左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
A.
B.
C.
D.
4.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一分钟内、第二分钟内、第三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是300m.在这三分钟内该物体做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变速运动
C.变速直线运动
D.不能确定
5.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
A.150
m/s
B.15
m/s
C.1.5
m/s
D.0.15
m/s
6.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测得物体的运动时间比实际值偏大,则测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
A.跟实际值相等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不能确定
7.小军同学利用课上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采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车沿斜面下滑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8.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在、和段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和,由图可知
A.最大
B.最大
C.最大
D.、和一样大
9.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不需要的一种器材是(

A.斜面
B.小车
C.温度计
D.停表
10.用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小球,得到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若照相机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比较甲、乙两小球通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A.
B.
C.
D.无法判断
11.宣城距南宁220km,一轿车从宣城出发行驶2h后,进服务区休息30min继续出发,又过3h到达南宁,则轿车从宣城到南宁的平均速度是
A.110km/h
B.48.89km/h
C.40km/h
D.44km/h
12.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D.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的乌龟平均速度
13.小明在测量小球的平均速度时,让小球从斜面A点由静止滚到C点,并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频闪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6s
B.小球在前0.5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
cm
C.小球滚下的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为1.1m/s
D.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14.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某次测量过程中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对应的时刻,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小车从乙位置运动至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是
B.小车沿斜面下滑过程中,从甲位置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等于从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
C.小组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实验时斜面的倾斜度不宜太大,这样可以延长小车下滑的时间,便于准确测量
D.在某次实验中,小组同学们发现小车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大于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因此得出平均速度与斜面倾斜度有关
1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
16.西成高速铁路运营标志着我国华北地区至西南地区又增加一条大能力、高密度的旅客运输主通道.G2204是从成都东开往郑州东的一趟高速列车,其部分运行时刻表如下.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的平均速度大约为______km/h,这个速度比以48m/s飞行的雨燕速度____(填“大”或“小”).
站序
站名
到时
发时
时长
里程/km
1
成都东
--
08:08
--
0
2
青北江东
08:22
08:25
3分钟
32

7
汉中
10:45
10:48
3分钟
416
8
西安北
12:01
12:10
9分钟
658
17.某班同学用皮尺和停表记录了小红同学跑步通过、、、处时所用的时间,如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计算下列问题.
路程
10
20
30
40
时间
2.5
4.6
6.5
8.5
(1)从起跑点至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2)从处到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3)从处到处的平均速度是______.
18.下表是简化的2018年北京南至上海虹桥G101次列车时刻表。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______km;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站名
到站时间
出发时间
里程
北京南
06:43
06:43
0
济南西
08:37
08:41
406
曲阜东
09:11
09:15
536
19.下图是成都—上海K1158/1155次列车的部分时刻表。由表中可以算出:成都到营山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达州至汉口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0.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直线运动,从A点到E点共运动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此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解答过程必修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解题过程)
2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本实验的原理:______________。
(2)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中测得tAB=1.6
s,t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__________cm/s,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vAC,则将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
22.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3.从上海到南京的2526次普通列车运行时刻表如表Ⅰ所示,从上海到南京的D412次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表Ⅱ所示.
表Ⅰ:2526次普通列车表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7:24
08:22
11:30
发车时间
06:30
07:26
08:24
里程/km
0
84
165
300
Ⅱ:D412次动车组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1:45
发车时间
0
9:1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求:
(1)2526次普通列车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D412次动车组由上海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由上海驶往南京,乘D412次动车组比乘坐2526次普通列车可节省多少时间?
参考答案
1.C
【解析】两人跑的总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公式可知,两人平均速度相等,故选C.
2.D
【解析】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
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5m/s,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所以选
D.
3.C
【解析】A、相邻小球的间隔时间相同,但距离先变大后变小,故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
B、从右向左运动时,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越来越小,故小球做匀减速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从右向左运动时,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逐渐增大,说明小球做加速运动;故C符合题意;
D、间隔时间相同,间隔距离相同,则说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虽然三个一分钟内通过的路程都为300m,但并不能说明一分钟的速度没有变化,所以不能确定物体所做的是什么运动,
故D符合题意.
5.D
【解析】平均速度等于总路程除以对应的时间,由图示可以看出,水滴下落的路程为45mm=0.045m,所用的时间为0.3s,所以平均速度为v=s/t=0.045m/0.3s=0.15m/s;应选D.
6.C
【解析】由题知,测出的总路程s准确,测出物体的运动时间t比实际值偏大,∵v=,∴测量出的物体的平均速度比实际偏小。故选C.
7.A
【解析】A、平均速度肯定要范围越大越好,桌面的范围不是很大,所以尽量取两端的路程,测定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这种方法最好;B、如果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量的时间较短,会有较大的误差,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可能小车落在地面上了,这种方法不好;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车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样测量的路程误差较大,这种方法不好。故选A。
8.B
【解析】由题图知,小车通过的路程

所用的时间

速度为

通过用的时间

路程

速度

通过用的时间

路程

速度

由以上分析知,.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9.C
【解析】AB.小车放在斜面上就可以自主的由静止变为运动,使斜面上的小车获得动力,所以斜面A和小车B都需要,故AB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故C符合题意;
D.根据公式v=可知,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需要用停表测出时间和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所以停表D需要,故D不符合题意.
10.A
【解析】设AB之间的距离为s,照相机每次曝光时间为t,则甲、乙两小球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则,故A正确,BCD错误.
11.C
【解析】轿车从宣城到南宁的总时间t=2h+0.5h+3h=5.5h,轿车从宣城到南宁的平均速度,v==40km/h.故选C.
12.C
【解析】乌龟先到达终点说明乌龟用的时间少,根据公式,可知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故选C。
13.D
【解析】A.
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经过了5个时间间隔,用时50.1s=0.5s,故A错误;
B.
由图可知,小球在前0.4s内通过的路程为4.00cm,故B错误;
C.
由图可知,AC之间的距离为s=5.50cm=0.055m,则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v═=0.11m/s,故C错误;
D.
由图可知,小球在BC段的时间为tBC=20.1s=0.2s,路程sBC=5.50cm?2.50cm=3.00cm=0.03m.小球在AB段的时间tAB=30.1s=0.3s,路程sAB=2.50cm=0.025m,所vBC===0.15m/s,vAB=≈0.083m/s,计算可知,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故选D.
14.C
【解析】由图知路程

时间

平均速度

故A项错误;
从甲位置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

从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

比较可知,从甲位置到乙位置的平均速度不等于从甲位置到丙位置的平均速度,故B项错误.
C.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运动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的倾斜度应较小,不宜太大,故C项正确.
D.小车从斜面上下滑时速度越来越大.故小车从乙到丙的平均速度大于从甲到乙的平均速度,不能得出平均速度与斜面倾斜度有关,故D项错误.
15.B
【解析】由图示可以看出:这里滑块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要么以尾部为标准,要么以头部为标准,都要计算上自身的长度,即
运动时间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故选B。
16.168.7

【解析】第一空.G2204从成都东开往西安北,里程为s=658km,
用时:t=12:01-08:08=3h3min≈3.9h,
则平均速度大约为:
=168.7km/h;
第二空.v1=48m/s=172.8km/h,所以G2204的速度小于雨燕的速度.
17.4
5
5
【解析】(1)[1]
从起跑点至10m
处的平均速度是:
v1==
4m/s;
(2)[2]
从10m
处到30m处的平均速度是:
v2===
5m/s;
(3)[3]
从30m
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是:
v3===5m/s.
18.130
217.3
【解析】[1]G101次列车从济南西至曲阜东的行车里程为
[2]
G101次列车从北京南至曲阜东的平均速度为
19.75.4
19.8
【解析】[1]成都到营山的路程
时间为
速度为
[2]达州到汉口的路程
时间为
速度为
20.加速
8.00
0.10
【解析】[1]通过观察相同的时间间隔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
[2]小球从A点到E点的路程为
[3]小球从A点到E点的时间为
平均速度为
21.v=
停表
32
vBC>vAC>vAB
【解析】(1)[1]测量平均速度需要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根据v=来计算平均速度,即实验原理为v=。
(2)[2]由v=可知,实验中需用刻度尺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用秒表测量小车行驶的时间;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秒表。
(3)[3]由图可知,sAC=80.0cm,t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
vAC==32cm/s
[4]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在重力作用下,沿斜面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小车沿斜面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居中,故vBC>vAC>vAB。
22.(1)4000m
(2)10m/s
【解析】(1)由
可得,汽车500s内模拟山路的路程
答: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4000m。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用时为
汽车100s内汽车行驶的距离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行驶的路程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平均速度为
答: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
23.(1)60km/h;(2)120km/h;(3)2.5h.
【解析】(1)2526次普通列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t1=11:30?6:30=5h,平均速度:v1===60km/h;
(2)D412次动车从上海到南京的时间t2=11:45?9:15=2.5h,平均速度:v2===120km/h;
(3)可节省时间t=t1?t2=5h?2.5h=2.5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