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一、隋朝兴亡
1.隋朝建立: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称帝,国号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
2.南北统一:公元589年,隋灭陈。
(1)原因:魏晋南北朝后期,民族交融,南北统一条件成熟;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为隋的统一奠定经济基础;隋文帝加强军队建设;陈朝君臣生活腐化,政治腐败,军队纪律松弛,不堪一击。
(2)意义: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隋朝的经济建设活动
1.广设仓库:在中央和地方广设仓库。既有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质的仓库;也有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2.兴建两都:隋文帝令建筑师宇文恺主持营建大兴城;隋炀帝令建筑师宇文恺主持营建东京洛阳城。
3.开通运河:隋炀帝时开凿大运河
(1)时间:公元605年至610年
(2)概况:全长2000多公里,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3)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有利于促进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
隋末起义与李唐代隋
1.隋末起义:
(1)时间:611年,山东长白山农民首先发动起义,各地农民纷纷响应。
(2)原因:隋炀帝的暴政
暴政表现: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②三征高丽,穷兵黩武;
③徭役繁重,严刑峻法。
2.李唐代隋: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衰亡:
二、唐朝前期的繁荣鼎盛
“贞观之治”
“贞观遗风”
“开元盛世”
第二代皇帝
文治武功
以能纳谏著称
唐太宗李世民
建立的周朝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
发展生产,大兴文治
唐玄宗李隆基
1.唐太宗时期:
2.武则天时期
高宗死后不久,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当权期间,尽管政局纷纭,但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
政治
文化
统治措施
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革新政治
尊崇儒学,大兴科举,大办学校
二、唐朝前期的繁荣鼎盛
贞观之治
3.唐玄宗时期:
李
隆基
(1)政治:
(2)经济:
(3)文化:
(4)军事:
曲辕犁
选贤任能、整顿吏治
裁减冗官,精简机构
严格选拔官吏
发展生产
抑制国内土地兼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大兴文治
改革兵制
开元盛世
三、唐朝的民族交融
突厥
回纥
吐蕃
靺鞨
(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三、唐朝的民族交融
依据材料,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采取了哪些举措?
指导思想:华夷一体、民族平等。
举措:1. 军事讨伐 2. 设都护府 3. 和亲 4. 册封
三、唐朝的民族交融
1. 军事讨伐
唐太宗时期, 击败东突厥,草原各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 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2. 设都护府
统辖天山南北
3. 和亲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4. 册封
封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依据上述唐太宗在处理民族关系问题上采取的举措,能否概括出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特点?
理念先进,统一性、多样性
(1)唐朝前期,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空前辽阔。南海诸岛及相关领域纳入中国的版图。
(2)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民族交融的影响
四、唐朝的衰亡
边镇兵
49万
中央军
9万
:
:
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财富。
——《新唐书》卷50《兵志》
1.节度使制度:
安史之乱
(1)背景: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增设节度使。节度使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但有些藩镇独立性强,实为割据势力。
(2)表现:
政治上: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
经济上:拥有财权;
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
2.藩镇割据
(3)影响:这种藩镇割据局面在唐朝后期持续了100多年。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不断争战,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宦官专权几乎贯穿了唐朝的中后期,一批批的宦官逼宫弑帝,专权横行,无恶不作。自号称“欺压皇上的老奴”李辅国始,继而有逼宫弑帝的俱文珍与王守澄、经历六代皇帝的仇士良、人称皇帝之“父”的田令孜以及唐昭宗时的权阉杨复恭、刘季述等人。这些人个个都是生前显赫无比,死后臭名昭著的大宦官。
3、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死于宦官之手:顺宗、宪宗、敬宗
由宦官拥立的:穆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昭宗
影响: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2)概况:875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逐渐控制政权。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
(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4、黄巢起义
唐朝灭亡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北方)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王朝,称为“五代”。
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清除五代的弊政,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基础。
五代十国形势图(后周时期)
小结:
唐高祖李渊
618年,
长安称帝
建立唐朝
隋
唐太宗李世民
贞
观
之
治
唐玄宗李隆基
开
元
盛
世
安
史
之
乱
黄巢起义
朱温称帝
五代十国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