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2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资料-计算与实验(第18、19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南京市2012届高三化学考前复习资料-计算与实验(第18、19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5-21 21:3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计算专题(第18题)复习资料
【知识与方法归纳】
最近两年的高考中有关计算能力的考查相对分散,选择题和各个大题中都可能分散考查计算能力,且基本上都是与定量实验、化工流程、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转化率)、pH值、Ksp、氧化还原(滴定)、电化学的相关计算(电子守恒)、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盖斯定律、物质结构等知识相结合,考查的难度也相对下降,其中守恒法、关系式法、差量法、极值法、比例法等计算方法应用较多。
【真题模拟题训练】
1.(2009江苏18题10分)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 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方法二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
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
(2)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pH为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ClO2-)。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应不超过0.2mg·L-1 。
饮用水中ClO2、ClO2-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 ClO2被I-还原
为ClO2-、Cl-的转化率与溶液pH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当pH≤2.0时,ClO2-也能被I-还都还原成Cl-。反应生成的I2 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
Na2S2O3+I2=Na2S4O6+2NaI
①请写出pH≤2.0时,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V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为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晶体。
步骤4: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用c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1mL。
步骤5: 。
步骤6:再用c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mL。
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饮用水样中ClO2-浓度为 mol·L-1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④若饮用水中ClO2-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Fe2+将ClO2-还原成Cl-,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1)根据两种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方法一制得的ClO2中含有Cl2, 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而方法二制备的ClO2中不含有Cl2,所以 用方法二制备的ClO2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2)①pH≤2.0时,溶液显酸性,所以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4H++4I-=Cl-+2I2+2H2O
②根据曲线图示在pH≤2.0时,ClO2被I-还原只生成Cl-,pH≥7.0时,ClO2被I-还原只生成ClO2-;而用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其pH为5.5~6.5,所以其中既含有ClO2,又含有ClO2-,若将溶液的pH调节为7.0~8.0,则第一阶段滴定时只是ClO2被I-还原只生成ClO2-,溶液的ClO2-没有被I-还原,所以第二阶段滴定前应调节溶液的pH≤2.0,使ClO2-与I-反应,以测定样品水样中亚氯酸根离子的含量。
即:pH≥7.0时:ClO2 →ClO2-;
↓pH≤2.0时
pH≤2.0时:ClO2-→Cl-
③由 2ClO2 +2I-→2ClO2-+I2 和2Na2S2O3+I2=Na2S4O6+2NaI得:
ClO2- ~ Na2S2O3
n(ClO2-) c×V1/1000 n(ClO2-)= c×V1/1000
由ClO2-+4H++4I-=Cl-+2I2+2H2O 和2Na2S2O3+I2=Na2S4O6+2NaI
得: ClO2- ~ 4Na2S2O3
n(ClO2-)总 c×V2/1000 n(ClO2-)总=1/4c×V2/1000
原水样中ClO2-浓度=[ 1/4c×V2/1000- c×V1/1000]/V/1000=c(V2-4V1)/4V
④根据反应:4Fe2++ClO2-+2H2O→4Fe3++Cl-+4OH-,Fe3++ OH-→Fe(OH)3,所以氧化产物为Fe(OH)3
参考答案:(1)方法二制备的ClO2中不含Cl2
(2) ①ClO2-+4H++4I-=Cl-+2I2+2H2O
②调节溶液的pH≤2.0
③c(V2-4V1)/4 V
④Fe(OH)3
【典型错误与矫正】
(1)方法二制备的ClO2中含有O2, (O2对饮用水的消毒不起作用,应该从是否含有毒的Cl2的角度进行分析。
(2)①ClO2-+2H2O+4I-=Cl-+2I2+4OH- (没有注意溶液的酸碱性,且I2在碱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
②再取VmL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进行滴定(错误的理解为减小滴定误差的重复滴定,而忽视了在pH调节7.0~8.0时只发生了ClO2 →ClO2-的反应)
③cV2/2V等多种错误答案(没有减去由ClO2 转化的ClO2-,反应的系数比搞错)
④FeCl3(没有考虑到Fe3+在pH≥3.7时就全部水解为Fe(OH)3了。
2.(2010江苏卷,18)正极材料为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但钴的资源匮乏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1)橄榄石型是一种潜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可以通过、与溶液发生共沉淀反应,所得沉淀经80℃真空干燥、高温成型而制得。
①共沉淀反应投料时,不将和溶液直接混合的原因是 。
②共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高温成型前,常向中加入少量活性炭黑,其作用除了可以改善成型后的的导电性能外,还能 。
(2)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试样(主要含有及少量Al、Fe等)可通过下列实验方法回收钴、锂。
在上述溶解过程中,被氧化成,在溶解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在空气中加热时,固体残留率随温度的变化
如右图所示。已知钴的氢氧化物加热至290℃时已完全
脱水,则1000℃时,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在350~400℃范围内,剩余固体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本题计算部分主要考查热重分析法求解固体热分解过程中固体残留物的化学式,而本题的关键问题是在温度升高过程中钴元素的化合价在发生变化,而化合价怎么变,学生是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所以只能求其残留物中的钴氧元素的质量比来求其化学式,而350~400℃范围内的固体残留物成分含有290℃和500℃时的两种残留物的混合物。
参考答案:
(1)
①Fe2+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凡合理答案均可)
②(NH4)2Fe(SO4)2+LiOH+H3PO4=LiFePO4+2NH4HSO4+H2O
③与空气中O2反应,防止LiFePO4中的Fe2+被氧化
(2)

② ,、
【典型错误与矫正】
(2)CoaOb等与答案相关但有差距的化学式,或不能得到答案,主要原因就是不会利用固体残留物中钴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来求其化学式,也有的学生没有用极值的思想判断350~400℃范围内的固体残留物成分为290℃()和500℃()时的两种残留物的混合物。
3.(重庆2011,)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常用于消毒、灭菌等。
(1)O3与KI溶液反应产物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填化学式),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O3在水中易分解,一定条件下,O3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t)如题29表所示。已知:O3的起始浓度为0.0216 mol/L。
①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_____.
②在30°C、pH=4.0条件下,O3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 mol/(L·min)。
③据表中的递变规律,推测O3在下列条件下分解速率依次增大的顺序为______.(填字母代号) a. 40°C、pH=3.0 b. 10°C、pH=4.0 c. 30°C、pH=7.0
(3)O3 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题29图)电解稀硫酸制得。
①图中阴极为_____(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
②若C处通入O 2 ,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
③若C处不通入O 2 ,D、E处分别收集到L和有L气体
(标准情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 3 所占的体积分数为_____.
(忽略 O 3 的分解)。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有关的简单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和电解反应中利用电子守恒法求阴阳极产物的相关计算(阴极xL H2与阳极yL (O2、O3)的得失电子相同),看起来虽然简单,但是稍粗心就会出错。
参考答案:(1)I2 、KOH 、1︰1;(2)①OH- ②10-4 ③bac
(3)①A 2H++2e-=H2↑
② O2+4e-+4H+=2H2O ③(x-2y)/y
【典型错误与矫正】
(1)还原产物会错答为O2,比值会错答为1:2。错答的原因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没有掌握,将O2答成还原产物,而即使答对了KOH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又会答成1︰2,忽视了只有一个KOH中的氧元素化合价降低了;
(2)①错答为H+、pH值等,②2×10-4 没有注意到表格中的数据是浓度减半时所需时间,有学生就把起始浓度0.0216 mol/L当成了浓度的变化值代入计算了;,③abc
(3)①B 2H++2e-=H2↑ ③(x-2y)/(x+y)(求得是O 3占O 3与O 2总体积的体积分数,而不是O 3占O 3、O 2、H2总体积的体积分数)
课堂练习:
4.(2012镇江一模18)(14分)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以CH4和H2O为原料,通过下列反应来制备甲醇。
I:CH4 ( g ) + H2O ( g ) =CO ( g ) + 3H2 ( g ) △H =+206.0 kJ·mol-1
II:CO ( g ) + 2H2 ( g ) = CH3OH ( g ) △H =—129.0 kJ·mol-1
(1)CH4(g)与H2O(g)反应生成CH3OH (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将1.0 mol CH4和2.0 mol H2O ( g )通入容积为100 L的反应室,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I,测得在一定的压强下CH4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
①假设100 ℃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5 min,
则用H2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②100℃时反应I的平衡常数为 ▲ 。
(3)在压强为0.1 MPa、温度为300℃条件下,将a mol CO与
3a mol H2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II生成甲醇,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l/2,其他条件不变,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 ▲ (填字母序号)。
A.c ( H2 )减少 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C.CH3OH 的物质的量增加 D.重新平衡c ( H2 )/ c (CH3OH )减小 E.平衡常数K增大
(4)写出甲醇—空气—KOH溶液的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 。
(5)甲醇对水质会造成一定的污染,有一种电化学法可消除这种污染,
其原理是:通电后,将Co2+氧化成Co3+,然后以Co3+做氧化剂把
水中的甲醇氧化成CO2而净化。实验室用右图装置模拟上述过程:
①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 ▲ 。
②写出除去甲醇的离子方程式 ▲ 。
【参考答案】
(1)CH4(g)+H2O(g)=CH3OH (g)+H2(g) △H =+77.0 kJ·mol-1(2分)
(2)0.003 mol·L-1·min-1 (2分) 2.25×10-4 (2分)
(3)C 、D(各1分,共2分)
(4)CH3OH—6e—+8OH— = CO32—+ 6H2O(2分)
(5) Co2+ —e— = Co3+ (2分) 6Co3++CH3OH+H2O = CO2↑+6 Co2++6H+(2分)
5.(2012 苏中三市第18题,12分)煤直接燃烧的能量利用率较低,为提高其利用率,工业上将煤气化(转变成CO和H2)后再合成乙醇、二甲醚等多种能源。
⑴①右图所示是一种酸性燃料电池酒精检测仪,具有自动吹气流量侦测与控制的功能,非常适合进行现场酒精检测。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
②已知:H2(g)、CO(g)和CH3CH2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5.8 kJ·mol-1、283.0 kJ·mol-1和1365.5 kJ·mol-1。
反应2CO(g)+4H2(g)CH3CH2OH(l)+H2O(l) 的△H= ▲ 。
⑵煤气化所得气体可用于工业合成二甲醚,其反应如下:
2CO(g)+4H2(g)CH3OCH3(g)+H2O(g)
同时发生副反应:CO(g)+2H2(g)CH3OH(g)、CO(g)+H2O(g)CO2(g)+H2(g)。
在温度250℃、压强3.0 MPa时,某工厂按投料比V(H2)∶V(CO)=a进行生产,平衡时反应体系中各组分体积分数如下表:
物质 H2 CO CO2 (CH3)2O CH3OH H2O
体积分数 0.54 0.045 0.18 0.18 0.015 0.03
①250℃时反应: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 ▲ ;
②投料比a= ▲ ;
③该工厂用100吨煤(含炭80%、气化为CO的利用率为90%)在该条件下可生产多少吨二甲醚?(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5.⑴①CH3CH2OH+H2O-4e-=CH3COOH+4H+
②-343.7 kJ·mol-1
⑵①72
②1.9
③生成DME的CO转化率为:(0.18×2)÷0.6=0.6
m(DME) =×90%×0.6××46=82.8 t
实验专题(第19题)复习资料
【知识与方法归纳】
在近年来的高考中重点考查考生的实验的简单设计、实验基本操作、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结论及原理解释、实验评价与改进等能力。实验考查的基本落点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含过滤、蒸发、结晶、洗涤、沉淀是否完全、洗涤方法及是否洗净、蒸馏、分液、萃取、洗气等);实验装置的连接与检查(含连接顺序、接口方向、气密性检查、除杂装置的完善等);中和滴定原理的应用(主要应用于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选择、滴定操作注意事项、滴定终点的确定、重复滴定、相关计算等)。
1.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
(4)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边加边搅拌。
(5)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6)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中和碱液再加AgNO3溶液。
(7)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8)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移液管先用待装液润洗。
(9)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0)H2还原CuO时,先通H2后加热,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1)检验蔗糖、淀粉水解产物时,先加NaOH中和催化作用的硫酸,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
2.中学化学实验中的温度计
(1)测液体的温度:如测物质溶解度;实验室制乙烯等。
(2)测蒸气的温度:如实验室蒸馏石油;测定乙醇的沸点等。
(3)测水浴温度:如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苯的硝化反应;苯的磺化反应;制酚醛树脂;银镜反应;酯的水解等。
3.常见实验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固(液)、液加热型。
(2)各种防倒吸装置——用于防止液体的倒吸。
(3)常见的净化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
① 常见的净化装置——用于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气体。
② 常见的尾气吸收装置——用于吸收尾气。
(4)常见的量气装置——通过排液法测量气体的体积。
(5)过滤、蒸馏、分液装置
4.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1)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举例
过滤 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粗盐提纯时,将粗盐溶于水,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结晶 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别大的固体混合物 分离KNO3和NaCl的混合物
蒸发 除去溶液中的挥发性溶剂 从食盐水中提取食盐
蒸馏 分离沸点差别大的液体混合物 由普通酒精制取无水酒精
萃取 提取易溶于某种溶剂的物质 用CCl4提取I2水中的I2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分离水和苯的混合物
(2)物质分离提纯的常用化学方法
①溶解法:利用特殊的溶剂(或试剂)把杂质溶解而除去,或提取出被提纯物质的一种方法。
②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或将被提纯物质转化为沉淀而分离出来。
③转化法: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而除去的一种方法。
④加热分解法:通过加热将杂质转化成气体而除去的一种方法。
⑤酸碱法:通过加酸、碱调节溶液的pH,从而使杂质转化为沉淀而除去。
⑥氧化还原法:通过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杂质转化为气体、沉淀或其它物质而除去。
5.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 检验方法 主要现象
H+ 酸碱指示剂;活泼金属Zn;碳酸盐等 变色,产生氢气,产生CO2气体
Na+、K+ 焰色反应 钠“黄”钾“紫”
Al3+ OH–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Fe3+ KSCN溶液 溶液变红色
NH4+ NaOH溶液、加热 生成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OH– 酚酞溶液 溶液变红色
Cl– AgNO3、稀硝酸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42– 稀HCl、BaCl2溶液 生成不溶于HCl的白色沉淀
CO32– 盐酸、澄清石灰水 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真题模拟题训练】
1.(2009江苏15题)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Na+、Al3+、Fe3+等杂质)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为8.0~8.5,以除去溶液中的少量Al3+、
Fe3+。检验Fe(OH)3是否沉淀完全的实验操作是 。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为4.0,其目的有:①将溶液中的少量
Ca(OH)2 转化为CaCl2;②防止Ca2+在蒸发时水解;③ 。
(3)测定样品中Cl-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0.7500g样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mol·L-1 AgNO3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AgNO3 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mL。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用溶液润洗的仪器有: 。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 。
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
忽略),其可能原因有: ; 。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1)Fe(OH)3若没有沉淀完全,则会有Fe3+存在,检验Fe3+的存在用KSCN溶液最好,检验时一定要取上层清液,检验现象才能明显;
(2)空气中的CO2会影响产品的纯度,所以应该防止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
(3)①滴定实验中,需润洗的仪器有滴定管、移液管,该实验是用 AgNO3 溶液滴定
待测液的,所以需要润洗的仪器一定有酸式滴定管。
② 根据关系式:CaCl2·2H2O ~ 2AgNO3
147 2
α×0.7500×25/250 0.05000×0.02039
解得:α=0.9991=99.9%
③根据反应:CaCl2·2H2O ~ 2Cl-~ 2AgNO3 若Cl-偏多,则滴定的结果就会偏高,所以样品中若混有含氯量高于CaCl2的或CaCl2·2H2O 晶体中的结晶水失去一部分都能使CaCl2·2H2O的质量分数偏高;
参考答案:(1)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表明Fe(OH)3 沉淀完全
(2)防止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
(3)①酸式滴定管 ②99.9% 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 ,少量CaCl2·2H2O 失水
【典型错误与矫正】
(1)在上部清液中继续滴加Ca(OH)2,没有浑浊现象,则Fe(OH)3沉淀完全。这个常规答法在此处不恰当,因为溶液中还有Al3+,即使Fe(OH)3沉淀完全了,仍然可能有浑浊现象。
(2)防止产物不纯净(回答的不具体)
(3)①碱式滴定管或锥形瓶(不知道AgNO3溶液显酸性,锥形瓶不能用待盛装的溶液润洗) ③AgNO3 溶液中还有杂质(这应该归属于滴定过程中的误差)。
2.(苏北四市一模19)(15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由亚硫酸钠和硫粉通过化合反应制得,装置如图9。
已知: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0所示。
(1)Na2S2O3·5H2O的制备:
步骤1:打开K1、关闭K2,向圆底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硫酸并加热。写出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步骤2:C中混合液被气流搅动,反应一段时间后,硫粉的量逐渐减少。当C中溶液的pH ▲ 时,打开K2、关闭K1并停止加热,理由是 ▲ 。装置B、D的作用是 ▲ 。
步骤3:过滤C中的混合液,将滤液经过 ▲ 、 ▲ 、过滤、洗涤、烘干,得到产品。
(2)Na2S2O3性质的检验:向新制氯水中加入Na2S2O3溶液,氯水颜色变浅,再向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据此认为Na2S2O3具有还原性。该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
(3)常用Na2S2O3溶液测定废水中Ba2+浓度,步骤如下:取废水25.00 mL,控制适当的酸度加入足量K2Cr2O7溶液,得BaCrO4沉淀;过滤、洗涤后,用适量稀盐酸溶解,此时CrO42-全部转化为Cr2O72-;再加过量KI溶液,充分反应后,加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10 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完全时,消耗Na2S2O3溶液18.00 mL。部分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①Cr2O72- + 6I-+ 14H+ 2Cr3++3I2+7H2O;②I2+ 2S2O32- 2I-+ S4O62-。
则该废水中B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参考答案与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了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制取SO2,并且考查了用SO2和Na2CO3反应制得Na2SO3,再用Na2SO3与硫粉反应制得Na2S2O3的反应原理和相关的反应装置、尾气的回收产物的分离提纯、Na2S2O3还原性的检验以及滴定的相关实验内容。
参考答案:
(1)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
接近7 Na2S2O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吸收SO2,防止污染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不正确,因为氯水中含有Cl-
(3)2.4×10-3 mol·L-1
【典型错误与矫正】
(1)Cu + H2SO4 CuSO4 + H2↑ (有学生将该反应等同于活泼金属与酸置换氢的反应) 小于或大于7 等 (小于7时酸性会使 Na2S2O3分解,而大于7时 Na2CO3会有剩余)
防止空气中的物质干扰反应(部分考生被B、D 两个装置所干扰)
蒸发结晶(所得晶体中会含有较多的Na2CO3)
(2)正确,因为氯水颜色变浅(将水加入氯水颜色也会变浅,氯水放置过程中会分解)
(3)(1.2×10-3 、4.8×10-3、2.4等各种错误答案都有)mol·L-1 、
课堂练习:
3.(山西2011).现有某铁碳合金 (铁和碳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并探究浓硫酸的某些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和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I 测定铁的质量分数:
(1)检查上述装置气密性的一种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在E装置后面连
上一根导管,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称量E的质量,并将a g铁碳合金样品放入装置A中,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
待A中不再逸出气体时,停止加热,拆下E并称重,E增重b g。铁碳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表达式)。
(3)装置C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http://wx.jtyjy.com/
(4)甲同学认为,依据此实验测得的数据,计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可能会偏低,
原因是空气中CO2、H2O进入E管使b增大。你认为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即使甲同学认为的偏差得到改进,依据此实验测得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又有可能会偏高。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给A加热,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内水面上升
(2)(11a-3b)/11a
(3)除去SO2并验证是否除尽
(4)在E后面再接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
(5)反应生成的CO2未完全被E中的碱石灰吸收;原装置的空气中也含有少量CO2。
4(2012苏南四市第19题,15分)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III)的工艺如下:
其中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
(1)实验室用18.4 mol·L―1的浓硫酸配制250 mL 4.8 mol·L―1的硫酸溶液,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 ▲ 。
(2)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
▲ 。
(3)H2O2的作用是将滤液Ⅰ中的Cr3+转化为Cr2O72―,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4)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
阳离子 Fe3+ Mg2+ Al3+ Cr3+
开始沉淀时的pH 2.7 —— —— ——
沉淀完全时的pH 3.7 11.1 8 9(>9溶解)
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Cr2O72―转化为CrO42―。滤液Ⅱ中阳离子主要有 ▲ ;但溶液的pH不能超过8,其理由是 ▲ 。
(5)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Mn++nNaR→MRn+nNa+,利用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滤液Ⅱ中的金属阳离子是 ▲ 。
(6)写出上述流程中用SO2进行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 。
【参考答案】
(1)250mL容量瓶(1分)、胶头滴管(1分)
(2)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固体颗粒的表面积、加快搅拌速度等(3点中答到2点即给2分)
(3)2Cr3+ + 3H2O2 + H2O = Cr2O72—+ 8H+(2分)
(4)Na+、Mg2+、Ca2+(3分)
pH超过8会使部分Al(OH)3溶解生成AlO2-,最终影响Cr(III)回收与再利用(2分)
(5)Ca2+、Mg2+(2分)
(6)3SO2 + 2Na2CrO4 + 12H2O = 2CrOH(H2O)5SO4↓+ Na2SO4 + 2NaOH (2分,
或3SO2 + 2CrO42- + 12H2O = 2CrOH(H2O)5SO4↓+ SO42- + 2OH-)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固(液)-液加热型
浓硫酸
铁碳合金
A
B
品红溶液
D
浓硫酸
C
足量酸性KMnO4溶液
E
足量碱石灰
H2O
酸浸pH=1
氧化
过滤Ⅰ
含铬污泥
预处理后
4.8mol·L―1H2SO4
过滤Ⅱ
滤液Ⅰ
H2O2
调pH=8
NaOH
滤液Ⅱ
钠离子交换树脂
还原
SO2
CrOH(H2O)5SO4
钠离子交换树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