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比热容 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3.3 比热容 课后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6 09: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比热容
一、单选题
1.以下两个物理量:①密度,②比热容,可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均可以
D.①②均不可
2.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这主要是因为水的(  )
A.比热容较大
B.凝固点较低
C.沸点较低
D.质量较小
3.有三块金属块,它们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之比,让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A.
B.
C.
D.
4.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水和食用油,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并配备了秒表用来计时,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用相同电加热器,目的是保证水和食用油温度变化相同
B.实验中用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表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
C.由图像可知,升高相同温度,食用油所需加热时间较短,所以比热容大
D.由图像可知,升高相同温度,水需要加热时间较长,所以比热容较大
5.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末温较低
B.温度升高较少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6.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地球上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还利用水为人类服务。例如使用循环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利用的是水的(  )
A.比热容较大
B.凝固点较低
C.内能较大
D.密度较大
7.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都是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理想情况,无热量损失。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5.04×105J
B.0~1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和物质甲吸收的热量不相等
C.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小明喜欢喝冷饮,经常将瓶装水放入冷冻室,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当取出时发现水已经凝固结冰。水在凝固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热量
B.温度
C.内能
D.比热容
9.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C.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这个现象恰能说明人的感觉是不准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10.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甲传递到乙,则下列情况中可能的是(  )
A.甲的比热大,初温低
B.甲的比热小,初温高
C.甲乙的比热相同,乙的初温高
D.甲乙初温相同,甲的比热大
1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沸点为0℃
B.整个熔化过程内能不断增大
C.该物质液态的比热容比固体的比热容小
D.在第5min到第15min之间,该物质温度不变,说明不需要吸热
12.下列有关内能、热量和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
B.比热容与升高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有关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热量
D.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13.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
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14.下列情况下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小明把水杯中的水喝去一半
B.水凝固成冰
C.将铁块锻打成铁棍
D.将煤块粉碎成煤屑
15.如图所示,规格相同的容器装了相同质量的纯净水,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得到如图所示的水温与时间的图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加热相同的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C.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的水升温和乙杯一样多
D.若甲杯中水的质量为0.5kg,则加热2分钟水吸收的热量为4.2×104J
二、多选题
16.甲物体质量为2kg,乙、丙两物体质量都为1kg,三个物体初始温度相同,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大
B.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C.若乙、丙都升高相同的温度,乙比丙吸收的热量多
D.若甲、丙都升高相同的温度,丙比甲吸收的热量多
17.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液体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的热量较少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的热量较多
18.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发现沙子烫脚面海水却是凉凉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感到沙子烫脚,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脚的内能
B.沙子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感到烫脚
C.因为海水的比热容较大,放热少,所以感觉海水凉
D.因为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升温小,所以感觉海水凉
19.小阳在研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在两只相同的杯子里,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不同的液体,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并分别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液体在不同时间的温度,画出它们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A的初温大于液体B的初温
B.液体B的吸热本领大于液体A
C.当它们温度升高到60℃,液体A加热的时间较长
D.加热相同时间,液体A升高的温度大于液体B升高的温度
20.下表中有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小张同学根据提供的数据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4.2103

0.46103
酒精
2.4103

0.39103
煤油
2.1103
干泥土
0.54103

2.1103
水银
0.14103
A.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小
B.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
C.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只和物质的种类有关
三、实验题
21.某物理实验兴趣小组进行“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的实验。
种类
质量m/
g
初温T0/°C
末温T/°C
温度变化△T/°C
加热时间t/s

200
20
70
50
170
食用油
200
20
70
50
80
(1)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烧杯,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相同的水和食用油,选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测量水和食用油的温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在此实验中,用________表示水和食用油吸收热量的多少。加热80s时,_____
(选填“水”或“食用油”)的温度高。分析表中数据可知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2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分别用相同的酒精灯来加热烧杯,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小聪认为:
(1)上述步骤______存在错误,应改为______;
(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
(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______;
(4)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得______(选填“快”或“慢”),这表明______吸热本领更强。
23.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天平,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规格相同的___________(选填“电加热器”
“酒精灯”)比较合理,要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通过________来反映。(选填“加热时间”“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下表),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_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_______有关。
物质
次数
质量
升高的温度
加热的时间

第一次
10
2
第二次
10
4
煤油
第三次
10
1
第四次
10
2
(4)分析上表中数据可知:加热时,升温快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如果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若水的比热容为,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因为密度和比热容都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和比热容一般是不同的,所以可用密度和比热容来鉴别物质的种类。
故选C。
2.A
详解: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质量相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所以,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有助于调节生物体自身的温度,以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
故选A。
3.D
详解:
由题可知
要分解开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1与2升高的温度之比
吸收相同的热量后,2与3升高的温度之比
整理上二式,可得升高温度之比
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
AB.选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实验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体现出来的,故AB错误;
CD.由图象可知,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水的加热时间长,水吸热多,则水的吸热能力强,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水温度变化小,水的吸热能力强,所以水比热容大,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A.根据可知,由于铁和铜块的初温不确定,所以铁块和铜块的末温也不确定,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可知,铜块的温度升高的多,铁块的温度升高较少,故B符合题意;
CD.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所以铁块和铜块的增加的内能是相同的,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A
详解:
水的比热容大,故其吸(放)热本领大,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故选A。
7.C
详解:
A.0~20min内水吸收的热量为
那么0~10min吸收的热量只是0~20min的一半,为,故A错误;
B.相同的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故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故B错误;
C.物质甲在0~10min吸收的热量也是,则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故C正确;
D.由ABC可知,D错误。
故选C。
8.B
详解:
冰是晶体,水在凝固的过程中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内能减小,比热容变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
因为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石头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故河水是凉凉的,而石头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故B符合题意,A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
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金属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从甲传递到乙,说明甲的末温高。
A.若甲的比热大,初温低,根据Δt=,则甲升高的温度要比乙低,最终甲的末温低于乙的末温,热量不能从甲传递到乙,故A不符合题意;
B.若甲的比热小,初温高,则甲升的温度高,甲的末温高,热量从甲传递到乙,故B符合题意;
C.若甲乙的比热相同,则升高的温度相同。乙的初温高,则最终乙的末温高,热量应从乙传递到甲,故C不符合题意;
D.若甲乙初温相同,甲的比热大,则甲升的温度低,最终甲的末温低于乙的末温,热量不能从甲传递到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详解:
A.由图,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0℃,故A错误;
B.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大,故B正确;
C.此晶体熔化前是冰,熔化后是水,由图象知升高相同的温度,水的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根据,水的比热容大于冰,故即液态的比热容比固态的比热容大,故C错误;
D.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
A.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所以内能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若内能小的物体温度高,故热量可以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故A正确;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升高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故B错误;
C.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故C错误;
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升高,故D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
A.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但也有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相同,如冰和煤油的比热容都是2.1×103J/(kg?℃),故A错误;
B.比热容的大小与质量无关,同种物质比热容相同,故B错误;
C.比热容反映了物体吸热或放热本领的强弱,比热容大说明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强,故C错误;
D.水的比热容较大,用水做冷却剂时,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这样可以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的太高,故D正确。
故选D。
14.B
详解:
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如果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比热容也会因此而改变,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5.B
详解:
A.根汽车发动机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升高相同温度时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用不同的加热器加热,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不同,水吸收的热量不同,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两杯中水的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根据t=可知,两杯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知,水的初温为20,末温为40,所以水吸收的热量为
Q=cm(t﹣t0)=4.2×103J/(kg?)×0.5kg×(40﹣20)=4.2×104J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ABD
详解:
A.甲的质量为乙质量的2倍,吸收相同热量,甲升高的温度是乙升高温度的,由公式可知
可见甲的比热容等于乙的比热容,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乙和丙的质量相同,吸收相同多的热量,丙温度上升的多,由可知,乙的比热容大于丙的比热容,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若乙、丙都升高相同的温度,因为乙的比热容大,由可知,乙吸收的热量更多,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甲的质量是丙质量的两倍,吸收相同热量,甲升高的温度是丙升高温度的,由公式可知
可见甲的比热容大于丙的比热容,若甲、丙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由可知,甲会吸收更多热量,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ABD。
17.AC
详解:
A.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结合图像,则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
故A正确;
B.用相同的电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结合图像,则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
故B错误;
C.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A需要更长的时间,A的比热容大于B的比热容,根据可知A吸收的热量多,B吸收的热量少,故C正确;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需要的时间短,B的比热容小于A的比热容,根据可知A吸收的热量多,B吸收的热量少,故D错误;
故选AC。
18.AD
详解:
A.沙子烫脚是高温的沙子释放热量传递给脚,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脚的内能,故A正确;
B.感到沙子烫脚是因为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沙子的比热容比较小,升温大,故B错误;
CD.因为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水升温比沙子要小,所以感觉海水凉,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9.BD
详解:
A.质量相等的A、B两种不同的液体,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给它们加热,从图象可以看出:A、B液体初温都是20℃,故A、B两种液体的初温相同,故A错误;
B.当A、B液体温度升高到60℃时,A液体需要10min,B液体需要加热20min,升高温度相同,A液体升高相同温度用的时间少,由知,A的比热容比B小,液体B的吸热本领大于液体A,故B正确;
C.当A、B体温度升高到60℃时,A液体需要10min,B液体需要加热20min,升高温度相同,A液体升高相同温度用的时间少,故C错误;
D.加热相同时间(10min),液体A升高的温度(40℃)大于液体B升高的温度(20℃),故D正确。
故选BD。
20.ABD
详解:
A.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与质量无关,所以一杯水比一桶煤油的比热容大,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比热容大,如冰的比热容比水银的比热容大,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水的比热容大,所以水吸收或放出热量的本领较强,常用作冷却剂,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比热容是物质自身的性质之一,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如水和冰的比热容不相同,故D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ABD。
21.质量
加热时间
食用油

详解:
(1)[1]由于实验的变量是两种不同的液体,那么其他的量都需要相同,比如初温,还有影响物质吸收热量的质量需要相同。
(2)[2][3][4]由于用热得快加热,相同的时间内热得快放出的热量相同,故相同的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故可以用加热时间来表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从图表中的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170秒,而食用油需要80秒,故加热时间相同时,食用油的温度高;升高相同的温度,水能够吸收更多的能量,故水的比热容大。
22.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吸收相等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


详解:
(1)[1][2]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要保持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上述步骤A存在错误,应改为: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2)[3]根据转换法,加热时间相同,所用的装置相同,两个酒精灯相同时间放出的热量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在相同的加热时间吸收相等的热量。
(3)[4]步骤B测水和煤油的初温,步骤D测量水和煤油的末温,用末温减去初温,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
(4)[5][6]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实验中发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快;水和煤油质量相同、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的温度变化大,根据可知:水的吸热本领更强。
23.温度计
电加热器
加热时间
质量
种类
煤油

详解:
(1)[1]由于需要温度计来反应物质的吸热情况,故需要温度计。
(2)[2][3]规格相同的电热水器能保证相同的时间内释放的热量是相同的,从而能够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而酒精灯不好控制;可以比较加热时间来比较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4][5]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质量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故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质量有关;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物质一种是煤油、一种是水,物质不同,吸收的热量不同,故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4)[6][7][8]分析第1、3次实验数据可看出,水升高10℃,需要2min,而煤油只需要1min,故煤油的升温快;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加热时间长,故吸收的热量多;根据1、3实验数据可知,都升高10℃,水加热了2min,水吸收的热量为,而煤油加热1min,则煤油吸收的热量为
经整理可得
故煤油的密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