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6 12:2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INCLUDEPICTURE"学习目标.TIF"
INCLUDEPICTURE
"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学习目标.TIF"
\
MERGEFORMATINET
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2.通过小组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树立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责任感。
INCLUDEPICTURE"教学重点.TIF"
INCLUDEPICTURE
"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教学重点.TIF"
\
MERGEFORMATINET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INCLUDEPICTURE"教学难点.TIF"
INCLUDEPICTURE
"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教学难点.TIF"
\
MERGEFORMATINET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INCLUDEPICTURE"教学方法.TIF"
INCLUDEPICTURE
"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教学方法.TIF"
\
MERGEFORMATINET
情境导入法、讲授法、归纳总结法。
INCLUDEPICTURE"学生学法.TIF"
INCLUDEPICTURE
"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学生学法.TIF"
\
MERGEFORMATINET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INCLUDEPICTURE"教学过程.TIF"
INCLUDEPICTURE
"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教学过程.TIF"
\
MERGEFORMATINET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沈阳残历碑》:每一年的9月18日晚,东北沈阳总要响起长长的警报声。在全国还有许多城市也在这一天拉响警报,这是为了让人们铭记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九一八事变”。你知道“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吗?为什么这一天让我们中国人难以释怀、痛心疾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二)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
知识点一 九一八事变
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__1931__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__沈阳__北郊柳条湖附近__南满铁路__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九一八事变__”。
2.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__世界反法西斯战争__的序幕。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
3.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__东北三省__。短短4个多月,东北全部沦于敌手。
4.1932年,日本扶植__溥仪__,在长春建立__伪满洲国__,企图把__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__。东北3
000万同胞过着屈辱的亡国奴生活。
5.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__抗日义勇军__,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__杨靖宇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__局部抗战__开始了。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__东北抗日联军__,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知识点二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1.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__华北自治运动__”,妄图使__华北五省__脱离中国版图。国民政府对日采取__不抵抗__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2.1935年12月9日,在__中国共产党__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__一二·九运动__”。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__吞并华北__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__全国抗日救亡运动__新高潮的到来。
知识点三 西安事变
1.在中国共产党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__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将领__张学良__、__杨虎城__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__联共抗日__。但蒋介石顽固坚持“__攘外必先安内__”的政策。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在__西安__扣押蒋介石,实行“__兵谏__”,并通电全国,要求__停止内战__,__一致抗日__。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西安事变__”。
3.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__全民族的利益__出发,主张__和平解决__,__联蒋抗日__,派__周恩来__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停止内战__、__联共抗日__等条件。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__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__的序幕,成为__扭转时局__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停止,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__初步形成。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探究一 日本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
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为此制定了大陆政策。②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日本为摆脱危机加紧侵略中国。③国民党反动集团全力“剿共”,日本有机可乘。
探究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①蒋担心共产党的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②蒋认为中日双方实力悬殊,中国战则必败。③蒋认为国联会制裁日本。④蒋认为交出东北,可确保其他十八省的安全。⑤根本原因:蒋代表和维护的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反共反人民始终是他的首要目标,他宁可牺牲中华民族的利益,也要巩固自己的统治。
探究三 结合教材内容,分析西安事变发生的原因。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把侵略魔爪伸向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蒋介石一直坚持妥协政策,引起包括国民党爱国将领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不满,西安学生举行爱国游行请愿,呼吁抗日。
探究四 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不主张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这是为什么。
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如何处置解决西安事变,当时就有不同的看法。
日本侵略者:希望中国继续打内战。
英、美两国:主张和平解决,南京政府向张、杨妥协。
苏联:主张和平解决,不希望中国打内战。
国民党:讨伐派(亲日派何应钦)、和平解决派(亲英美派)。
中国共产党:主张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
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入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从而利于进一步侵略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方向转变。所以,西安事变之所以能和平解决,是当时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不懈努力的结果。
(四)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INCLUDEPICTURE
"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U13.TIF"
\
MERGEFORMATINET
(五)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INCLUDEPICTURE"教学反思.TIF"
INCLUDEPICTURE
"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教学反思.TIF"
\
MERGEFORMATINET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大知识点进行前后梳理。还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分析,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