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父母的心》(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05-21 21:41:19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1、给下列字注音:
濑( )佣( )酬( )
舱( )褴褛( )
2、解释:
失魂落魄:
如数奉还:
lài
yōng
chóu
cāng
lán lǚ
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按照原数还给人家,如:依照、按照
送走( ) ( )换( )
( )换( ) 要回( )
长子
二儿子
长子
小女儿
二儿子
小女儿
感知情节
快速默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完成下表。
体会父母心
精读课文第7节至第15节,划出有
关字、词、句加以批注,体会“父母”
的爱。
根据下面的情境,结合文中的有关语句用一段话写出夫妻俩复杂的心理活动。
贵夫人要小孩时
送走长子时
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要回女儿时
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可是我刚遵守了几天,就又给忘了。这回爸爸一定会特别生气,说不定还要揍我呢。
父母让我感动的事是……
感恩父母心
亲子之情是人类共同的感情,我们的父母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说说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分享那甜蜜的爱!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父母亲给了我们真切浓烈的爱,我们如何回报呢?把你纯朴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吧!
赞美父母心
今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父
母温暖的爱。请同学们用手中
智慧的笔,写一段话,来赞美
这种淳朴美丽的情感。
当冰雪覆盖的时候,我需要一团火来取暖;当暗夜无边的时候,我需要点点星光照亮;当前途迷茫时,我需要一盏灯来指明方向。啊,父亲,母亲,你们就是那一团火,那一颗星,那一盏灯,你们给我温暖,给我光亮,给我方向!
自主小结:
学了《父母的心》,你有什么收获?
自主小结:
学了《父母的心》,你有什么收获?
祝所有的父母亲身体健
康、心情愉快!
作业:
一、做一件能表达你爱父母的事情或说几句能表达你爱父母的话。
二、完成《随堂反馈》的课内阅读(二)。《父母的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明确“父母的心”的真正含义,在至爱亲情中受到教育;
2、 明确本文以人物的对话推进情节发展的结构安排;
3、 学习本文的对话写法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3
教学前准备:
学生准备:
熟读课文;收集作者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乐,设置情境;
上课播放《母亲》或《父亲》歌曲,使学生进入情境。
教师导入:大家听着播放的歌曲,不知有何感受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成长,是多么的不容易呀!常言说:谁言寸草心,报的三寸晖。父母之情,我们是很难报答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六口,相依为命,在贫穷和生死线上挣扎,但在别人愿意为他们提供金钱,而要他们将子女送给人家时,他们会怎么做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父母的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默读课文,将自己不认识或认为重要的字词画出来,进行交流。
学生活动。交流字词。
作者简介。
2、 一句话概括文意。
请用“这篇文章讲了------------------------的事”进行说话。
3、 谈初读感受。
那么,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请大家先来谈谈自己的初读感受。
学生交流。
三、再读课文,研讨探究。
1、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
这篇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那么,在故事推进的过程中,是靠人物之间的什么来推进情节发展的呢?(对话)
2、 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这些对话,尤其是文中这一对夫妇的话,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找出让你感动的语言,说明理由。
学生交流。
学会对话的几种写法。
大家有没有发现,在文中的对话中,有几种方式?
归纳:人前 话后
话前 人后
话 人 话
话 (无人)
注意以上几种方式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3、 在整件事的发展中,夫妇和财主夫人在事件的前后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请同学们找出他们在那些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学生活动。
教师预设:夫妇的变化
1、 所给人的孩子发生着变化
2、 夫妇的神情发生着变化 表情却十分地犹豫 眼含热泪,难割难舍 无精打采 很不好意思 失魂落魄 痛哭失声 说了这么一句就又哭了
3、 替换孩子的语言在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交流。
另外在此处使学生明确:之所以不断的变换,找各种理由都是借口。实际上在最后一次才说的是实话,是不愿意把孩子给人。
财主夫人的变化
从想要孩子 不要孩子
4、 在这些变化中有没有不变的?学生讨论。
明确:夫妇都孩子的爱不变 明确主题。
四、情感体验,写作练习。
本文主要以对话为主,在对话中展开情节。对这对夫妇的语言进行了描写,但对这对夫妇的心理,描写较少。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段,补充这对夫妇的心理和对话,试着写下来。(注意对话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学生写作,进行交流。
设计简由:
这是人教版教材的文本。按常规确定目标需要参照“单元导言”和“课后练习题”。但这次例外,我将本文的目标确定为:明确“父母的心”的真正含义,在至爱亲情中受到教育;明确本文以人物的对话推进情节发展的结构安排;学习本文的对话写法。由于本文放在“至爱亲情”中,所以我将本文的重点确定为:明确“父母的心”的真正含义,在至爱亲情中受到教育。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我认为在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比例不一定都是1:1,要视文本而定,哪个多一些,哪个少一些,要视具体情况。
另外,本文是一篇小说,有具体的情节。所以,在教学中从情节入手,让学生在“变”与“不变”中,体会亲情。整个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整体感知-------精彩研讨------写作拓展。
我总认为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到实际的东西。所以,我让他们注意对话中标点的用法。并在写作中主动运用。
平时备课,我总是离不开教参。这是开天劈地第一次,可是用上“吃奶的劲”了。还望大家多多指导,向我“开炮”。
备选方案:
由于本文是一篇小说,情节简单。所以还可以这样教学:
第一课时:
1、 学生默读课文,
2、 交流字词
3、 作者简介
4、 再读课文
5、 概括情节
6、 谈阅读感受
7、 讨论主题
8、 三读课文
第二课时
1、 朗读课文
2、 写作练习
可以让学生从以下题目中选择:
1、 假如在这对夫妇将第一个孩子交给财主夫人后,财主夫人连夜带着孩子走了,这对夫妇的表现
2、 一家团聚以后,这对夫妇的心理活动
3、 财主夫人在“这一家人团聚后”的心理活动和与女佣的对话
4、 这对夫妇在将第一或第二个孩子送给人后,晚上的心理活动和对话
5、 变换人称,以这对夫妇之一的角度,以第一人称“我”改写课文
6、 以财主夫人的角度,用第一人称改写课文
7、 以“爸爸,妈妈”为话题,写读后感
3、 学生交流。
4、 师生评价。
以上设计突现“读”、“写”两个版块,通过读写带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