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母》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有关亲情的文章。教师应充分运用阅读教学和比较探究,结合课后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理解,合作,探究,互动,交流,从而能够深层次,多角度的理解和体悟作家如何通过描写养母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表现养母“小气”以及对亲人无私,忘我的爱,又是如何抒发自己对养母的无限怀念和发自肺腑的赞美,同时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了解亲情的真谛及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2.品读文章细节描写,从中体会人物的情感;3.体会浓浓的亲情,学会理解并接受亲人的爱。
【教学重点】 1.体会本文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的语言特色;2. 品读文章细节描写,从中体会人物的情感,特别是对“纯粹的人”的独特理解。
【教学步骤】
一.设境引入
多媒体播放歌曲《妈妈的吻》,给学生以形象和心理感受,营造课堂氛围,然后师生共同回忆朱自清的《背影》,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让学生结合这几篇文章,谈谈有关亲情的话题,在此基础上用比较的方法自然导入新课。
(预测:在回忆与谈话过程中,学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说出不同的理解,因为有的是单亲,甚至有的是孤儿,有的从小娇生惯养,有的从小家教较严等,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理解……)
(应对:不管怎么理解,教师都要以引导为主,指出亲情是人类感情中最崇高的部分,其中最无私,最真挚的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这一主题上来。)
二.自由朗读全文,感知文章的内容,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的?在此基础上自己再找出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预测:部分学生能找出养母“小气”这一特点及其部分事例,可仍有部分同学找不全,如养母对家人无私忘我的爱,或许会遇到有关养母最动人的细节,如第五自然段……)
(应对:根据学生的回答,从而趁机归纳出作者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对于部分同学提出的细节,在大家谈的基础上指出文章细节的描写,从中体会人物的情感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三.品读文中的细节,谈谈自己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
(预测:学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读出不同的感受,对养母的表现会发表不同的看法…….)
(应对:不管是哪个细节,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特别注重第五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的理解,突出养母具有个性的爱,以及不顾自尊的爱和在家里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质……)
四.合作探究(重点)
分四人小组,合作讨论:文章的开篇写了养母的“小气”,结尾却说养母是个“纯粹的人”请同学们结合《养母》中有关“小气”的问题所发出的议论,联系《背影》,《慈母情深》中的父母的某些表现,谈谈你对“纯粹的人”的理解?
(预测:部分同学对其中“议论”可能理解不到位,也对联系文章的有关内容模糊不清,对“纯粹的人”理解肤浅。……)
(应对:探究的目的是用比较探究法来理解文章的主旨,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其他两课的相关内容,然后结合他们的理解,深入浅出的渗透答案要点,即: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深切关爱着自己亲人的人,一个不装腔作势,敢于表达自己真实感情的人。)
五.延伸交流
老师指出:这篇文章的母亲不是作者的亲生母亲,而是一位养母,可表达的爱却不亚于生母,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过如文中所述的故事吗?或者你和自己的妈妈之间的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好,现在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交流一下,然后再给大家说说。
……
在同学们互相交流时,适时引入孟郊的《游子吟》,利用朗读,齐读,品读等形式,深切体会诗中博大,深沉的母爱,当大家被感染时,再度播放《妈妈的吻》片段。这样,通过对文本的理解,自己的生活的体悟,古诗的感染,音乐的熏陶,那领悟浓浓的亲情,培养丰富的感情世界,这一教学目标便不难实现。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写一有关亲情的片段,选取你生活中,最让你感动的某一细节,抓住人物的特点,通过典型的事例来表现情感,进行叙述。(共13张PPT)
养 母
杨新雨
学习目标:
1、积累文章生字词。
2、学习文章中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3、品味文章朴实无华却包含深情的语言,学会理解自己的母亲。
了解作者
杨新雨,男,出生于张家口市,祖籍山西五台,曾在国家机关工作,担任过大学教师,现任《都市》文学月刊副主编,太原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有散文随笔集《孤独仰望》等。
字词检测
拮据 剜
掺菜
祷告 熬煎
便宜 吸溜
庇护 纯粹
微不足道 恩重如山
深明大义 大义灭亲
jiéjū
wān
chān
bì
dǎo
jiān
pián
xī·liu
cuì
整体感知,认识养母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
作者笔下的养母有怎样的特点?课文选取哪些典型事例表现其特点的?
在养母找衣服时,我感觉______;
在养母看我吃饭时,我_______;
在客人来时,故意要和客人_______;
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养成______的习惯。
想起过去的事,说自己是个____的东西;
看养母在祷告时 。
这是一种 的写法,表现了我对养母的爱的理解。
欲扬先抑
对于养母的行为,我有怎样的表现
品味思考,感受母爱
课文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想一想,为什么?
探究思考,深化主题
《养母》写了许多养母的小气之处,结尾却说,养母是个“纯粹的人”,结合全文中养母的表现,谈谈你对“纯粹的人”的理解。
关爱自己家人的人。
不装腔作势,感情真实的人。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
拓展延伸,感悟亲情
1、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亲眼目睹和经历过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2、仿写句子:
母爱,就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心灵
的坚冰。
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像一首舒缓的音乐
能抚慰心灵的痛伤
课外作业
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和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