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2节 气温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晴天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故而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阴天白天由于大气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温度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高,陆地相对于海洋比热容小故而温差大。
【解答】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气温上升快,下降也快,陆地昼夜温差大,同是海洋,晴天时,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阴天时,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不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昼夜温差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在以下词语中:①阴转多云 ②冬暖夏凉 ③鹅毛大雪 ④四季如春 ⑤和风细雨 ⑥长夏无冬 ⑦冬雨夏干 ⑧雷电交加,描述天气的有( )
A.①③⑤⑧ B.②③④⑧
C.①③④⑤⑧ D.①③④⑤⑦⑧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根据天气和气候的区分解答。
【解答】①③⑤⑧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属于天气;②④⑥⑦描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2020八上·温州期末)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如图为某城市夏日午后热岛效应剖面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城市附近公园等绿地能降低气温
B.大片农田等地的气温较市中心低
C.不同地段郊区住宅区气温有差异
D.气温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而降低
【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解答】绿地所含的水分比较多,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气温,绿色植物能促进蒸腾作用,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气温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而增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数值变化大
【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1)适宜的气温使人和动物感到舒适,气温的高低同时影响周围动物的行为。
(2)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A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B不符合题意;
C、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动物行为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气温,C不符合题意;
D、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2020八上·杭州期中)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同一纬度,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C.海拔高气温高,海拔低气温低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差异没有关系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解答】 A、从低纬度地区向南、北极逐渐降低,A不符合题意;
B、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夏季相反,B符合题意;
C、海拔高则气温高,海拔低则气温低,C不符合题意;
D、高山地区气温一般低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2020八上·温岭期中)人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气象观测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温度
B.百叶箱对温度计的保护作用
C.便于观察
D.防止温度计日晒雨淋
【答案】A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百叶箱外层是白色的,白色不易吸热能将太阳辐射的热量反射掉,使箱内的仪表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百叶箱用百叶条做成,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所以百叶箱能真实的反映当时的气温。据此可判断选项。
【解答】由分析可知,人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气象观测的最主要原因是: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温度,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2020八上·椒江期中)不用百叶箱,直接用温度计测量气温,下列哪个地方测出来最接近真实值( )
A.学校室内篮球场 B.教学楼楼顶上
C.操场边树荫下 D.学校阅览室室内
【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哪个选项中的地方最接近自然状态,那么它的温度就最接近大气的温度。
【解答】学校室内篮球场 、学校阅览室室内,都处在室内,由于房屋的保温作用,那么室内的温度和室外的温度会有差异,故A、D不合题意;
教学楼楼顶上 ,由于空气流动大,且阳光直射,所以温度也不太准确,故B不合题意;
操场边树荫下,最接近自然状态,此地的气温最接近真实值,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0八上·南浔期末)下列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A.a、b、c、d都为阴雨天气 B.b、c为阴雨天气
C.a、b、c、d都为晴朗天气 D.b、c为晴朗天气
【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暧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暧锋。暧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由于暧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 因此多形成连续性降雨天气。暧锋过境后,暧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暧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前。冷气团主动向暧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暧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
【解答】根据锋面的形状可判断,甲图为冷锋,乙图为暧锋,b地位于冷锋前,为晴天;a地位于冷锋后,为阴雨天气; d地位于暖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c地位于暖锋后,为晴天。
故答案为:D
9.(2019八上·余杭期中)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
C.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①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②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③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而且南北半球季节相反。④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A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B符合题意。
C、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同一纬度,海拔高,气温低,C不符合题意。
D、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2019八上·诸暨月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
A.春天来了,花儿争奇斗艳
B.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天气
C.暖锋过境,带来降雪、气温将升高
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天气
【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冷锋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可以看出天气变化比较快,而且有降雪,说明是冷锋活动。
故答案为:D
11.(2018八上·湖州月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 )
A.天气变化 B.气候变化 C.温度变化 D.季节变化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解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北国突降大雪时的情形,这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风吹来,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了,非常形象地绘出了北国的雪景。
故答案为:A
12.(2018八上·湖州期中)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每年暑期酷热难当,如果父母欲带你去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四幅图是某地的气候示意图,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以及暑期时的气温。
【解答】由题目可知,旅游的时间是“ 暑期 ”,即在7、8月份,A地7、8月份气温约28℃不适合避暑;B地7、8月份气温约32℃,不适合避暑;C地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应为热带地区,不适合避暑;D地7、8月份气温约20℃,适合避暑。
故答案为:D
1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试卷)下图是玲玲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周二天气是( )
A.小雨、最高气温36 ℃ B.晴朗、最低气温26 ℃
C.多云、气温日较差10 ℃ D.阴天、气温年较差10 ℃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天气预报图上符号确定天气状况,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就是气温日较差。
【解答】读图分析可知,周二天气状况为:多云,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4℃,气温日较差34-24=10℃,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6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2课时)同步练习)由下图可知,若重庆气温为28 ℃,此时峨眉山的气温大约是( )
A.28 ℃ B.11 ℃ C.8 ℃ D.16 ℃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气温随高度的改变问题,在对流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解答】由图可知,峨眉山的高度约为3000米,重庆约为260米,则高度差为:2740米;气温降低:(2740÷100)×0.6℃=16.44℃;所以峨眉山的温度为:28℃-16.44℃=11.56℃;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15.(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 )
A.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大
C.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小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膨胀测温法采用几何量(体积、长度)作为温度的标志。最常见的是利用液体的体积变化来指示温度的玻璃液体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里,不是阳光直接照射,能准确表示气温。
【解答】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白天和晚上的数值比较客观的反应实际的气温。百叶箱里的数值比太阳光直射下的要低一点。因为太阳光直射下的温度计肯定会比百叶窗内的高,因为外面的是直射.而到了夜里,两者的温度下降一致,所以数值变化会小些.
故答案为:C。
16.(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观测通常一天需进行2次,取平均值即可
B.气温的测定要用温度计,一般用C表示,读作度
C.一般情况,一日内的气温变化不大
D.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气象台站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一般情况下,四次测量的温度值有差别,取平均值作为日均温. 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所以夏季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冬季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
【解答】A.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故正确。
B.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故不正确。
C.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一日气温的变化与当地的天气状况有关,有时候比较日较差大,有时候日较差小,故不正确。
D.同一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比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陆地日较差大。故正确。
故答案为:D。
17.(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描述中和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
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来活动
C.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22度,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
【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气温分为3个层次,1是低于生物可接受温度,2是生物可接受温度,3是高于生物可接受温度。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动物的活动要受到气温的影响。哺乳动物,气温变低,为了维持生物自身原有温度,一样会导致新陈代谢加速等。一些动物冬眠也是为了适应气温,减少能源消耗,维持生命。
【解答】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跟温度无关,跟环境心情,个人爱好等有关。这个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C。
1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2 气温 同步练习)下列关于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18.4 ℃,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
【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解答】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天气;故A错误;
B、今天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18.4 ℃,描述的是天气;故B错误;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气候;故C错误;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长期的大气变化状态,属于气候;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9.(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2 气温 同步练习)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
A.青蛙冬眠 B.小狗呼吸加快
C.兔子换毛 D.小鸟觅食
【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A、青蛙冬眠是因为气温过低导致,与气温有关;故A错误;
B、小狗呼吸加快,是因为外界气温升高导致,与气温有关;故B错误;
C、兔子换毛是因为温度升高及温度降低导致的,与气温有关;故C错误;
D、小鸟觅食是新陈代谢的需要,与气温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0.(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2 气温 同步练习)大气受热的过程是( )
A.地面受热后再把热量传给大气
B.太阳首先把大气晒热
C.太阳先晒热大气上层,然后传给下层
D.主要来自地热能
【答案】A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A、太阳辐射时,大部分热量传到地面,地面温度升高后,再把热量传给大气;故A正确;
B C、太阳辐射时,大气只吸收了很少一部分热量,大部分传到地面;故B C错误;
D、大气受热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填空题
2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由于受对流运动的影响,气温高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
【答案】上升运动;下沉运动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
运动规律: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是一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层中近地面空气的对流运动最为明显。
【解答】由于受对流运动的影响,气温高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下沉运动。
故答案为:上升运动;下沉运动
2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星期天,小明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 (填“气温”或“水温”)的图像,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 。
【答案】水温;水的比热容大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受海陆位置影响,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解答】根据题意读图分析可知, 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水温的图像,其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
故答案为:水温;水的比热容大。
2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让我们来看看右侧这张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你应该记得很像我们以前学过的“等高线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试根据图上气压数据进行判断:
(1)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正确的是 。
(2)图中 (填“甲”或“乙”)处天气晴好。
【答案】(1)B
(2)甲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 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便产生了风。
(2)高气压中心容易形成晴朗天气,因为高气压中心气压高,而四周气压低,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向四周流动,导致气压中心空气密度减小,迫使高空空气下沉,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因此,形成了晴朗干燥的天气。低气压形成云雨天气,因为低气压会导致气流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含带水分的湿润气流会逐渐冷凝,形成云雨。
【解答】(1) 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只有B处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是正确的。
(2)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甲处是高气压,天气晴好;乙处是低气压,是阴雨天气。
故答案为:(1)B;(2)甲。
24.(2020八上·滨江期末)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滨分别把两只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表。求两只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 ℃,这是由于 。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答案】0.3;阳光照射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解答】箱内平均温度=
箱外平均温度=。
22℃-21.7℃=0.3℃, 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0.3℃ 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这是因为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太阳光。箱外则直接受太阳光照射,温度较高。
故答案为:0.3;阳光照射
25.(2020八上·温岭期中)浙江电视台综合频道在某日播报了台州市的天气预报如下。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人体舒适程度
30℃ 18℃ 午后有雷阵雨 东南风34级 多数人感觉不适
(1)上表中这些数据综合表示该日的 (填“天气”或“气候”)。
(2)这天的30℃的气温通常出现在 ,18℃的气温通常出现在 。
【答案】(1)天气
(2)午后2时;日出前后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天气的要素有:气温、气压、降水、风等。天气是短时间内大气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
2、一天中气温不断发生变化,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解答】(1)表中数据包含了气温、风、降水等要素,是指该日的天气;
(2)30℃是这天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18℃是这天的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答案为:(1)天气 (2)午后2时;日出前后
26.(2020八上·椒江期中)左上图是台州10月30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当日的最高气温为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时左右。
(2)图中包含了 、 、 等的描述天气的相关要素。
【答案】(1)23;14
(2)湿度(相对湿度);风力;风向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一天中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据天气预报图可得到当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2、天气要素有:气温、湿度、降水和风等。
【解答】(1)图示当日的最高气温为23℃,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
(2)图中包含了湿度(相对湿度)、风力、风向等的描述天气的相关要素。
故答案为:(1)23;14 (2)湿度(相对湿度);风力;风向
27.(2020八上·兰溪期中)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般出现在 和 .
【答案】午后2点;日出前1小时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一般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日出前1小时)
【解答】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般出现在午后2点和日出前1小时.
故答案为:午后2点;日出前1小时
28.(2020八下·镇海期末) 2020年5月30日,宁波地区今天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明天夜里转阴有阵雨。偏东风3~4级。今天最高气温22~24℃,明天最低气温19~21℃。这一天里宁波地区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称为 ,该变化常用 、湿度、降水、云量、气压、风向、风速等描述。
【答案】天气;气温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短时间内气温、降水和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解答】从“ 宁波地区今天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明天夜里转阴有阵雨。偏东风3~4级。今天最高气温22~24℃,明天最低气温19~21℃。 ”可知是描述短时间内宁波地区短时间内的降水、气温、风力等要素,所以称为天气;天气常用 气温、湿度、降水、云量、气压、风向、风速等描述。
故答案为:天气;气温
29.(2019八上·诸暨月考)如图所示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 。
(2)图中C、D两处中, 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 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现 天气。
【答案】(1)高气压;晴朗
(2)C;冷锋;降温,降雨,大风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气涡旋称为"高气压" ,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冷锋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答】(1) 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高气压,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晴朗。
(2) 图中C、D两处中,C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冷锋的影响,因为由图片中可以看出,C处尖三角的图案代表的是冷锋符号,冷锋过境时出现降温,降雨,大风 天气。
故答案为:(1)高气压;晴朗(2)C;冷锋;降温;降雨;大风
30.(2018八上·湖州月考)某地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如图为A、B两地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温差达到 ℃。
(2)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 是海洋。
【答案】(1)A;15
(2)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被称为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A比B日温差大;一天当中日出气温最低,午后2点气温最高,A地区日温差达15摄氏度;
(2)海洋水的比热大,所以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小,反过来,大陆砂石比热小,气温变化幅度大;故B地是海洋。
故答案为:(1)A;15; (2)B
31.(2017·浙江竞赛)夏天,在密闭的绝热的房间里,一直打开冰箱门让冰箱运转起来,房间内的温度将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答案】升高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
【解答】如果我们把绝热的房间看做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房间没有对外做功,也没有热传递,而房间里面有电能被消耗,其最终是将电能转换成了内能,所以室温必定增加,并且是一直升温。
故答案为:升高
32.(天气)人们经常用 、 、 等来描述天气.
【答案】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所以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解答】解:人们经常用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故答案为: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
33.(天气)天气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 (长时间、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它的突出特点是 (多变、稳定).
【答案】短时间;多变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故答案为:短时间;多变.
34.(天气)任意写出三个常见的天气谚语.
(1)
(2)
(3)
【答案】(1)蟑螂乱飞,有阵雨
(2)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3)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气象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经验性俗语,在民间流传广泛而且久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解答】解: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蜘蛛结网,久雨必晴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动物对下雨的预报,如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故答案为:(1)蟑螂乱飞,有阵雨;(2)蜘蛛结网,久雨必晴;(3)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35.(天气)人们经常用 、 、 等来描述天气.天气是一个地区 里的大气状况,它是 变化的.
【答案】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短时间;时刻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所以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解答】解:人们经常用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故答案为: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短时间;时刻.
三、解答题
36.(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小明进行一次气温观测实验:他用两支温度计对4月3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观测.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内,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其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刻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2 7 16
4 6 16
6 5 15.5
8 9 16
10 12 18
12 18 20
14 26 21
16 22 20
18 19 19
20 15 18
22 10 17.5
24 8.5 17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室内、室外温度波动的情况是 .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3)小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两处的目的是进行 .
【答案】(1)室外波动较大
(2)14时;6时
(3)对照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了气温观测的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即可。
【解答】从表中能明显得出室内、室外 温度变化的情况是室外波动较大,还可以得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放两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1)室外波动较大(2)14时;6时(3)对照。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2节 气温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下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1天气、气候和人类活动)在以下词语中:①阴转多云 ②冬暖夏凉 ③鹅毛大雪 ④四季如春 ⑤和风细雨 ⑥长夏无冬 ⑦冬雨夏干 ⑧雷电交加,描述天气的有( )
A.①③⑤⑧ B.②③④⑧
C.①③④⑤⑧ D.①③④⑤⑦⑧
3.(2020八上·温州期末)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如图为某城市夏日午后热岛效应剖面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城市附近公园等绿地能降低气温
B.大片农田等地的气温较市中心低
C.不同地段郊区住宅区气温有差异
D.气温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而降低
4.(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数值变化大
5.(2020八上·杭州期中)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同一纬度,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
C.海拔高气温高,海拔低气温低
D.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差异没有关系
6.(2020八上·温岭期中)人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气象观测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温度
B.百叶箱对温度计的保护作用
C.便于观察
D.防止温度计日晒雨淋
7.(2020八上·椒江期中)不用百叶箱,直接用温度计测量气温,下列哪个地方测出来最接近真实值( )
A.学校室内篮球场 B.教学楼楼顶上
C.操场边树荫下 D.学校阅览室室内
8.(2020八上·南浔期末)下列对a、b、c、d四地的天气状况判断,正确的是( )
A.a、b、c、d都为阴雨天气 B.b、c为阴雨天气
C.a、b、c、d都为晴朗天气 D.b、c为晴朗天气
9.(2019八上·余杭期中)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
C.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
10.(2019八上·诸暨月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写的是( )
A.春天来了,花儿争奇斗艳
B.暖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天气
C.暖锋过境,带来降雪、气温将升高
D.冷锋过境,带来降雪、大风和降温天气
11.(2018八上·湖州月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 )
A.天气变化 B.气候变化 C.温度变化 D.季节变化
12.(2018八上·湖州期中)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市每年暑期酷热难当,如果父母欲带你去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试卷)下图是玲玲在手机上看到的天气预报图,周二天气是( )
A.小雨、最高气温36 ℃ B.晴朗、最低气温26 ℃
C.多云、气温日较差10 ℃ D.阴天、气温年较差10 ℃
14.(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6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第2课时)同步练习)由下图可知,若重庆气温为28 ℃,此时峨眉山的气温大约是( )
A.28 ℃ B.11 ℃ C.8 ℃ D.16 ℃
15.(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 )
A.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大
C.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小
16.(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观测通常一天需进行2次,取平均值即可
B.气温的测定要用温度计,一般用C表示,读作度
C.一般情况,一日内的气温变化不大
D.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
17.(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描述中和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
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来活动
C.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22度,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
18.(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2 气温 同步练习)下列关于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18.4 ℃,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气候
19.(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2 气温 同步练习)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
A.青蛙冬眠 B.小狗呼吸加快
C.兔子换毛 D.小鸟觅食
20.(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2.2 气温 同步练习)大气受热的过程是( )
A.地面受热后再把热量传给大气
B.太阳首先把大气晒热
C.太阳先晒热大气上层,然后传给下层
D.主要来自地热能
二、填空题
21.(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2气温、湿度和降水)由于受对流运动的影响,气温高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
22.(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星期天,小明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出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 (填“气温”或“水温”)的图像,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 。
23.(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学期8.6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让我们来看看右侧这张反映近地面气压高低状况的“等压线图”,你应该记得很像我们以前学过的“等高线图”,它经常出现在电视气象节目的“天气图上”。试根据图上气压数据进行判断:
(1)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正确的是 。
(2)图中 (填“甲”或“乙”)处天气晴好。
24.(2020八上·滨江期末)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滨分别把两只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表。求两只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 ℃,这是由于 。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25.(2020八上·温岭期中)浙江电视台综合频道在某日播报了台州市的天气预报如下。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人体舒适程度
30℃ 18℃ 午后有雷阵雨 东南风34级 多数人感觉不适
(1)上表中这些数据综合表示该日的 (填“天气”或“气候”)。
(2)这天的30℃的气温通常出现在 ,18℃的气温通常出现在 。
26.(2020八上·椒江期中)左上图是台州10月30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当日的最高气温为 ℃,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时左右。
(2)图中包含了 、 、 等的描述天气的相关要素。
27.(2020八上·兰溪期中)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般出现在 和 .
28.(2020八下·镇海期末) 2020年5月30日,宁波地区今天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明天夜里转阴有阵雨。偏东风3~4级。今天最高气温22~24℃,明天最低气温19~21℃。这一天里宁波地区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称为 ,该变化常用 、湿度、降水、云量、气压、风向、风速等描述。
29.(2019八上·诸暨月考)如图所示是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请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 。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 。
(2)图中C、D两处中, 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 的影响,届时该地将出现 天气。
30.(2018八上·湖州月考)某地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称为气温的日较差。如图为A、B两地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 ,温差达到 ℃。
(2)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 是海洋。
31.(2017·浙江竞赛)夏天,在密闭的绝热的房间里,一直打开冰箱门让冰箱运转起来,房间内的温度将 (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32.(天气)人们经常用 、 、 等来描述天气.
33.(天气)天气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 (长时间、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它的突出特点是 (多变、稳定).
34.(天气)任意写出三个常见的天气谚语.
(1)
(2)
(3)
35.(天气)人们经常用 、 、 等来描述天气.天气是一个地区 里的大气状况,它是 变化的.
三、解答题
36.(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小明进行一次气温观测实验:他用两支温度计对4月3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观测.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内,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其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刻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2 7 16
4 6 16
6 5 15.5
8 9 16
10 12 18
12 18 20
14 26 21
16 22 20
18 19 19
20 15 18
22 10 17.5
24 8.5 17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室内、室外温度波动的情况是 .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3)小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两处的目的是进行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晴天云层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故而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阴天白天由于大气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温度低,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温度高,陆地相对于海洋比热容小故而温差大。
【解答】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气温上升快,下降也快,陆地昼夜温差大,同是海洋,晴天时,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阴天时,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弱,气温不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低,昼夜温差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根据天气和气候的区分解答。
【解答】①③⑤⑧描述的是某个地方在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属于天气;②④⑥⑦描述的是某地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解答】绿地所含的水分比较多,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气温,绿色植物能促进蒸腾作用,可以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气温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而增高,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1)适宜的气温使人和动物感到舒适,气温的高低同时影响周围动物的行为。
(2)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A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B不符合题意;
C、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动物行为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气温,C不符合题意;
D、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解答】 A、从低纬度地区向南、北极逐渐降低,A不符合题意;
B、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夏季相反,B符合题意;
C、海拔高则气温高,海拔低则气温低,C不符合题意;
D、高山地区气温一般低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6.【答案】A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百叶箱外层是白色的,白色不易吸热能将太阳辐射的热量反射掉,使箱内的仪表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百叶箱用百叶条做成,有利于空气的流通。所以百叶箱能真实的反映当时的气温。据此可判断选项。
【解答】由分析可知,人们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进行气象观测的最主要原因是:百叶箱内的气温波动小,更能反映真实的温度,A选项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哪个选项中的地方最接近自然状态,那么它的温度就最接近大气的温度。
【解答】学校室内篮球场 、学校阅览室室内,都处在室内,由于房屋的保温作用,那么室内的温度和室外的温度会有差异,故A、D不合题意;
教学楼楼顶上 ,由于空气流动大,且阳光直射,所以温度也不太准确,故B不合题意;
操场边树荫下,最接近自然状态,此地的气温最接近真实值,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暧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暧锋。暧锋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由于暧气团沿冷气团爬升速度较慢, 因此多形成连续性降雨天气。暧锋过境后,暧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暧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前。冷气团主动向暧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雨雪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暧气团的位置,气温、湿度明显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冷锋降水主要发生在锋后。
【解答】根据锋面的形状可判断,甲图为冷锋,乙图为暧锋,b地位于冷锋前,为晴天;a地位于冷锋后,为阴雨天气; d地位于暖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c地位于暖锋后,为晴天。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①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②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③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也不一样,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而且南北半球季节相反。④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A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即午后2时左右,B符合题意。
C、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所以同一纬度,海拔高,气温低,C不符合题意。
D、百叶箱中温度计读数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能更客观的反应气温的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0.【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冷锋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句可以看出天气变化比较快,而且有降雪,说明是冷锋活动。
故答案为:D
11.【答案】A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解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用比喻的手法描写了北国突降大雪时的情形,这一片白雪皑皑的景象,就像是一夜春风吹来,漫山遍野的梨花盛开了,非常形象地绘出了北国的雪景。
故答案为:A
12.【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四幅图是某地的气候示意图,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以及暑期时的气温。
【解答】由题目可知,旅游的时间是“ 暑期 ”,即在7、8月份,A地7、8月份气温约28℃不适合避暑;B地7、8月份气温约32℃,不适合避暑;C地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应为热带地区,不适合避暑;D地7、8月份气温约20℃,适合避暑。
故答案为:D
13.【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根据天气预报图上符号确定天气状况,每天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就是气温日较差。
【解答】读图分析可知,周二天气状况为:多云,最高气温34℃,最低气温24℃,气温日较差34-24=10℃,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14.【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气温随高度的改变问题,在对流层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解答】由图可知,峨眉山的高度约为3000米,重庆约为260米,则高度差为:2740米;气温降低:(2740÷100)×0.6℃=16.44℃;所以峨眉山的温度为:28℃-16.44℃=11.56℃;故B符合;
故答案为:B。
15.【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膨胀测温法采用几何量(体积、长度)作为温度的标志。最常见的是利用液体的体积变化来指示温度的玻璃液体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里,不是阳光直接照射,能准确表示气温。
【解答】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白天和晚上的数值比较客观的反应实际的气温。百叶箱里的数值比太阳光直射下的要低一点。因为太阳光直射下的温度计肯定会比百叶窗内的高,因为外面的是直射.而到了夜里,两者的温度下降一致,所以数值变化会小些.
故答案为:C。
16.【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气象台站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一般情况下,四次测量的温度值有差别,取平均值作为日均温. 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所以夏季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冬季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
【解答】A.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故正确。
B.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故不正确。
C.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一日气温的变化与当地的天气状况有关,有时候比较日较差大,有时候日较差小,故不正确。
D.同一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比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陆地日较差大。故正确。
故答案为:D。
17.【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气温分为3个层次,1是低于生物可接受温度,2是生物可接受温度,3是高于生物可接受温度。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动物的活动要受到气温的影响。哺乳动物,气温变低,为了维持生物自身原有温度,一样会导致新陈代谢加速等。一些动物冬眠也是为了适应气温,减少能源消耗,维持生命。
【解答】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跟温度无关,跟环境心情,个人爱好等有关。这个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C。
18.【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而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稳定性。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解答】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天气;故A错误;
B、今天最高气温24 ℃,最低气温18.4 ℃,描述的是天气;故B错误;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气候;故C错误;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描述的是长期的大气变化状态,属于气候;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9.【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A、青蛙冬眠是因为气温过低导致,与气温有关;故A错误;
B、小狗呼吸加快,是因为外界气温升高导致,与气温有关;故B错误;
C、兔子换毛是因为温度升高及温度降低导致的,与气温有关;故C错误;
D、小鸟觅食是新陈代谢的需要,与气温无关;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0.【答案】A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A、太阳辐射时,大部分热量传到地面,地面温度升高后,再把热量传给大气;故A正确;
B C、太阳辐射时,大气只吸收了很少一部分热量,大部分传到地面;故B C错误;
D、大气受热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21.【答案】上升运动;下沉运动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
运动规律: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是一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层中近地面空气的对流运动最为明显。
【解答】由于受对流运动的影响,气温高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下沉运动。
故答案为:上升运动;下沉运动
22.【答案】水温;水的比热容大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受海陆位置影响,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
【解答】根据题意读图分析可知, 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水温的图像,其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水的比热容大。
故答案为:水温;水的比热容大。
23.【答案】(1)B
(2)甲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 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便产生了风。
(2)高气压中心容易形成晴朗天气,因为高气压中心气压高,而四周气压低,水平方向上空气由中心向四周流动,导致气压中心空气密度减小,迫使高空空气下沉,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因此,形成了晴朗干燥的天气。低气压形成云雨天气,因为低气压会导致气流上升,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含带水分的湿润气流会逐渐冷凝,形成云雨。
【解答】(1) 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代表风向的A,B,C,D四个箭头中,只有B处风向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是正确的。
(2)读图分析可知, 图中甲处是高气压,天气晴好;乙处是低气压,是阴雨天气。
故答案为:(1)B;(2)甲。
24.【答案】0.3;阳光照射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解答】箱内平均温度=
箱外平均温度=。
22℃-21.7℃=0.3℃, 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0.3℃ 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这是因为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太阳光。箱外则直接受太阳光照射,温度较高。
故答案为:0.3;阳光照射
25.【答案】(1)天气
(2)午后2时;日出前后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天气的要素有:气温、气压、降水、风等。天气是短时间内大气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
2、一天中气温不断发生变化,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解答】(1)表中数据包含了气温、风、降水等要素,是指该日的天气;
(2)30℃是这天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18℃是这天的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答案为:(1)天气 (2)午后2时;日出前后
26.【答案】(1)23;14
(2)湿度(相对湿度);风力;风向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一天中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据天气预报图可得到当日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2、天气要素有:气温、湿度、降水和风等。
【解答】(1)图示当日的最高气温为23℃,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左右;
(2)图中包含了湿度(相对湿度)、风力、风向等的描述天气的相关要素。
故答案为:(1)23;14 (2)湿度(相对湿度);风力;风向
27.【答案】午后2点;日出前1小时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是在不断变化的,一般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日出前1小时)
【解答】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般出现在午后2点和日出前1小时.
故答案为:午后2点;日出前1小时
28.【答案】天气;气温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短时间内气温、降水和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解答】从“ 宁波地区今天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明天夜里转阴有阵雨。偏东风3~4级。今天最高气温22~24℃,明天最低气温19~21℃。 ”可知是描述短时间内宁波地区短时间内的降水、气温、风力等要素,所以称为天气;天气常用 气温、湿度、降水、云量、气压、风向、风速等描述。
故答案为:天气;气温
29.【答案】(1)高气压;晴朗
(2)C;冷锋;降温,降雨,大风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于四周的大气涡旋称为"高气压" ,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冷锋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冷锋: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阴天、降水、降温的天气;过境后气温、湿度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答】(1) 影响A处的天气系统是高气压,在该天气系统控制下,A处的天气特点是晴朗。
(2) 图中C、D两处中,C处即将发生明显的天气变化,原因是该地将受到冷锋的影响,因为由图片中可以看出,C处尖三角的图案代表的是冷锋符号,冷锋过境时出现降温,降雨,大风 天气。
故答案为:(1)高气压;晴朗(2)C;冷锋;降温;降雨;大风
30.【答案】(1)A;15
(2)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被称为气温日较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A比B日温差大;一天当中日出气温最低,午后2点气温最高,A地区日温差达15摄氏度;
(2)海洋水的比热大,所以气温变化幅度比较小,反过来,大陆砂石比热小,气温变化幅度大;故B地是海洋。
故答案为:(1)A;15; (2)B
31.【答案】升高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
【解答】如果我们把绝热的房间看做一个整体,那么这个房间没有对外做功,也没有热传递,而房间里面有电能被消耗,其最终是将电能转换成了内能,所以室温必定增加,并且是一直升温。
故答案为:升高
32.【答案】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所以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解答】解:人们经常用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故答案为: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
33.【答案】短时间;多变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解: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故答案为:短时间;多变.
34.【答案】(1)蟑螂乱飞,有阵雨
(2)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3)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气象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经验性俗语,在民间流传广泛而且久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解答】解: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蜘蛛结网,久雨必晴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动物对下雨的预报,如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故答案为:(1)蟑螂乱飞,有阵雨;(2)蜘蛛结网,久雨必晴;(3)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35.【答案】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短时间;时刻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这样描述:晴,雨,气温高,气温低,风力大,风力小…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所以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解答】解:人们经常用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来描述天气.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的,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故答案为:阴晴;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短时间;时刻.
36.【答案】(1)室外波动较大
(2)14时;6时
(3)对照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了气温观测的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即可。
【解答】从表中能明显得出室内、室外 温度变化的情况是室外波动较大,还可以得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放两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1)室外波动较大(2)14时;6时(3)对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