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镇海期末)下列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气候是指一个地区短时天气变化的状况
B.我国年降水量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
C.洪水、干旱、台风等都属于气象灾害
D.太阳辐射是地球天气和气候形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A、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天气变化的状况,A符合题意;
B、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B不符合题意;
C、洪水、干旱、台风等都属于气象灾害,C不符合题意;
D、气候的形成是多种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跟造成天气变化的因素是一致的。太阳供给地球大量的热量,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太阳辐射的能力大不一样,也会造成气候的显著差异。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和各种地形、土壤、植被,它们吸收太阳的辐射的能力大不一样,也会造成气候的显著差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人们常说“早穿皮袄午穿纱,围若火炉吃西瓜”描述新疆吐鲁番的气候,说明该地( )
A.风沙较大 B.气温较高
C.气温日较差大 D.降水量较少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吐鲁番盆地地处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地表荒漠景观为主,盆地地形夏季白天热量容易集中,到了夜晚降温较快,昼夜温差较大。
【解答】“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我国新疆某些地区都是沙漠或沙石,没有水,沙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石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快,因此中午温度很高;同样,沙石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温度降低的也很快,因此夜晚和早上温度很低,需穿皮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夏天时,杭州(北纬30°左右)的气温要比拉萨(北纬30°左右)高,主要原因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形成因素相关知识。
【解答】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高,同纬度的杭州位于东南沿海,海拔低,气温较高,因此两地气温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因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下列关于绍兴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 .4℃,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四季分明,年温适中,描述的是气候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而气候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根据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和区别解答此题。
【解答】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天气,A不符合题意;
B、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 .4℃,描述的是天气,B不符合题意;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气候,C不符合题意;
D、四季分明,年温适中,描述的是气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举世瞩目的G20峰会于9月4日—9月5日在杭州萧山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下列关于萧山区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在短时间内气温、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及其所引起的风、云、雨等大气现象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和特殊的年份偶然出现的天气状况的综合,根据气候和天气的概念解答。
【解答】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天气,A不符合题意;
B、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天气,B不符合题意;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气候,C不符合题意;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 )
A.绍兴今天最高气温23℃
B.近期浙江地区局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大降雨量
C.傍晚有阵雨或雷雨
D.夏季温暖潮湿多雨
【答案】D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A. 绍兴今天最高气温23℃,描述的是天气,A不符合题意;
B. 近期浙江地区局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大降雨量,描述的是天气,B不符合题意;
C. 傍晚有阵雨或雷雨,描述的是天气,C不符合题意;
D.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气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下列有关人类和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是万物之灵,无须顾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应利用自然规律使气候向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
C.人类应禁止砍伐一切树木,改良气候
D.人类应限制工业发展,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答案】B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上人口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球表面及大气的自然状态受到破坏。由于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加剧。20世纪60年以来,氯氟烃等微量气体的增加,又加速了这一过程。同时,由于过渡放牧,破坏原始森林及自然植被改变了地表的物理状况,城市的扩展造成热岛效应,大气污染,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使南极臭氧洞扩大。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改变了气候系统的状况。目前,这种因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在数十年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其影响程度已可达到和自然因子影响同等的程度。因此,若不加以合理规划和控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将日渐加剧,不仅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还将危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答】A. 人是万物之灵,但是也应该顾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 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应利用自然规律使气候向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B符合题意;
C. 人类应合理采伐树木,但不能禁止砍伐一切树木,C不符合题意;
D. 人类应尽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但不能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下列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
B.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气压
C.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转移而显著变化
D.季风是影响气候因素之一
【答案】B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解答】A、东南季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主要是因为夏季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故A正确;
B、西北季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主要是冬季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故B错误;
C、季风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故C正确;
D、季风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9.(2020八上·吴兴期末)诗歌《我爱你中国》部分诗句“当你的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你的南疆早已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135°E。
【解答】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由此可知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我国南北相差近50°,这样使得我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使得即使是同一季节,南北景象也不同,因此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2020八上·西湖期末)如图是小胡与小金在寒假里的一段通话信息,从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哈尔滨与三亚的气温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季风影响 B.海陆差异大 C.经度跨度大 D.纬度跨度大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三亚气温高,哈尔冰冰天雪地主要由于我国南北纬度相差较大,导致气候差异较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2020八上·青田期末)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性质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解答】浙江地区处于沿海地区,其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故答案为:B。
12.(2020八上·杭州月考)“ 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诗句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解答】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描述的都是地方长时间的天气的情况,属于气候现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属于短时间的天气现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2020八上·温岭期中)读下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2、内陆地区夏季光照下气温升高快,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
【解答】图中A处海拔高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比较气温较低,夏季温度较低适合避暑。C处靠近海洋,海洋比热容大光照下升温慢,夏季海洋附近的气温较低,适合避暑,所以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2020八上·杭州期中)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2、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要小。
【解答】A地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地在海边,受到海水的影响气温上升慢,所以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语句中,不是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在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山的迎风坡降水多,在背风坡降水少。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岭是指山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存在积雪,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错误;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反映了气温在山上比较低的特点,B错误;
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南国是指南方,燕地是指北方,是纬度影响与地形无关,C正确;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16.(2020八上·拱墅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纬度因素
C.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海陆因素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解答】A、“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的平原地区,由于海拔低,气温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花开较晚,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反映的是平原和山地的气温差异,A不符合题意;
B、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故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纬度因素,B符合题意;
C、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虽然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C不符合题意;
D、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应是海陆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2020八上·嵊州期中)我市三界镇的嶀大山海拔 749 米,是嵊州北面最高的山,夏季山顶的气温相对镇里的气温低很多, 造成这样的气候差异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季风 C.地形 D.海陆位置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和季风。地形因素主要是由于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下降,一般是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解答】题中主要描述了三界镇的嶀大山海拔 749 米,是嵊州北面最高的山,夏季山顶的气温相对镇里的气温低很多,造成这样的气候差异的原因是地形因素,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2020八上·嵊州期中)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
C.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将有 6 至 7 级偏北风,气温下降 6 至 8℃
D.东边日出西边雨
【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和天气的不同:
(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昨天夜里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属于天气,故A错误;
B.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时间尺度为季节,属于气候,故B正确;
C.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将有 6 至 7 级偏北风,气温下降 6 至 8℃,描述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状态,属于天气,故C错误;
D.东边日出西边雨,还是描述的短时间内的天气,故D错误。
故选B。
19.(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
B.冷锋过境时经常带来晴朗天气
C.暖锋过境时经常带来降雨天气
D.暖锋是影响天气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
【答案】B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从冷锋、暖锋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的主要天气特征方面切入解题即可。
【解答】A、暖锋是指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A不符合题意;
B、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为:阴天、雨雪、刮风、降温,B符合题意;
C、暖锋过境时会带来连续性降水,C不符合题意;
D、暖锋是影响天气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020八上·温岭期中)自西域归来的李白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而唐朝诗人王之涣却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试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
A.东南风、西北风 B.西北风、东北风
C.西北风、东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答案】C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1、中国的气候区主要分为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盛行陆地吹向海洋的偏北风;
2、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影响范围广,由西北北吹来一直到东南部都受影响。夏季风由海洋吹向西北,受高山阻挡西北部不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解答】由题意可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是指冬季的西北风,吹过玉门关到东南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夏季的东南风不能吹到西北部,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21.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受纬度度位置和 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 (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 .
【答案】海陆位置;相反;季风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解答】季风的形成是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导致的,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而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故答案为:海陆位置;相反;季风。
22.(2020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我国台湾岛的剖面示意图,图中山脉为台湾山脉。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2)乙、丙两地年降水是乙地更多, 原因是 。
【答案】(1)甲
(2)乙为迎风坡,降水多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2、地形雨,在迎风坡一侧由于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背风坡一侧由于气流下降不易降水。
【解答】(1)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甲;
(2)乙、丙两地年降水是乙地更多, 原因是乙为迎风坡,降水多。
故答案为:(1)甲 (2)乙为迎风坡,降水多
23.(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图分别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A、B、C、D分别代表哪个城市?
A B C D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 ;
【答案】(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季风区;雨热同期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按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地区都是季风气候区,有雨热同期的特点,但由于纬度相差较大,温度由南向北逐渐递减,降水也是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解答】(1)A图中的城市气温最低,应该是纬度最高的哈尔滨。B地冬季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是北方地区,应该是北京。C地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相对于D地气温相对要低些,所以C地是纬度相对较高的武汉,D地是接近热带季风气候的广州。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
故答案为:(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季风区;雨热同期
24.(2020八上·柯桥期末)读“某地区天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气状况以晴朗天气为主的是 (填“A”或“B”)地。
(2)D 地附近活动的锋面在D地过境时,D地的天气状况是 。
【答案】(1)A
(2)大风、降雨、降温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高压系统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以晴朗干燥为主。低压系统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以阴雨为主。冷锋控制下的天气以大风、降雨、降温天气为主。暖锋控制下的天气以升温,阴雨为主。
【解答】(1)图中A是高压系统天气状况以晴朗天气为主,所以填A地。
(2)D 地附近活动的锋面在D地过境时,D地活动的锋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以大风、降雨、降温天气为主。
故答案为:(1)A (2)大风、降雨、降温
25.(2018八上·杭州期中)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杭州四季分明而海南四季不分明: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3)乌鲁木齐的气温年较差大而长春的气温年较差小(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
【答案】(1)杭州四季分明而海南四季不分明纬度因素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季风或海陆性质和季风。
(3)乌鲁木齐年较差大而长春年较差小海陆性质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据此解答。
【解答】(1)杭州四季分明而海南四季不分明,原因在于杭州位于北温带,海南位于热带,因此,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2)浙江省位于沿海,塔里木盆地位于内陆,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3)乌鲁木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长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小,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26.分析下列影响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3)城市中心的气温长年比郊区的高。 。
【答案】(1)纬度位置
(2)海陆分布
(3)人类活动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解答】(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人类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哈尔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所以春节时,北方的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南方的海南岛到处鲜花盛开。
(2)浙江省地处沿海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水量少;
(3)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1)纬度位置;(2)海陆分布;(3)人类活动。
27.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答案】(1)纬度位置
(2)海陆分布
(3)地形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影响气候和降水的三个要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
【解答】(1)由于哈尔滨纬度高所以气温低,海南岛纬度低所以气温高,故受纬度位置影响。
(2)浙江省近海降水多,塔里木盆地离海远所以降水少,故受海陆分布影响。
(3)一山中海拔有高低之分,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故受地形影响,一山有四季。
28.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用水的过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你写出下列现象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1)夏天在房间的地面上洒点水降温: 。
(2)在城市建人工湖缓解热岛效应: 。温室效应的引起和 的增多有关。温室效应增强导致 、 、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
【答案】(1)水蒸发吸热
(2)水的比热容大;二氧化碳;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物种灭绝;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发使用环保清洁能源等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是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
【解答】(1)夏天气温较高,而水蒸发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这样就可以降低室内气温;故答案为:水蒸发吸热;
(2)热岛效应主要是城市的发展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城市的温度较高,而建设人工湖增加了水域面积,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城市温度;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导致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而温室效应会使全球变暖,冰川溶化,海平面升高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也会增加,从而导致部分物种的栖息地被破坏;减少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或者使用新能源这样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答案为:水的比热容大;二氧化碳;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物种灭绝;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发使用环保清洁能源等(合理及可);
故答案为:(1)水蒸发吸热;(2)水的比热容大;二氧化碳;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物种灭绝;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发使用环保清洁能源等(合理及可)。
29.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问题:
1月 7月
(1)图①处的风向为 风。
(2)据图分析,东南季风成因是 。
【答案】(1)西北
(2)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风向和季风的形成原因;
【解答】(1)空气流动是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所以风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赤道上方为北方,左边为西方;则风向为西北风;故答案为:西北;
(2)7月份的季风是东南季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所以其形成原因是海陆的比热容不同导致的;故答案为: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故答案为:(1)西北;(2)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30.(2018八上·杭州期末)据图回答:
(1)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A、B两地在同一时间,气温理论上相差 ℃。
(2)C地和D地相比, 地降水更多,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答案】(1)24
(2)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气温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2)地形会影响气候,山的迎风坡由于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解答】(1)根据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A、B两地相差4000米,所以两地温差为:6℃×4000米/1000米=24℃。
(2)地形会影响气候,山的迎风坡由于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所以C地降水更多。
故答案为:(1)24℃;(2)C
31.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
(1)图为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图中季风分别来自 洋和 洋.
(2)我国把受 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沿 、阴山、 、 冈底斯山一线.
(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是① ,② ,③ .
【答案】(1)夏;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外全国普遍高温;太平;印度
(2)夏季风;大兴安岭;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3)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依据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图中的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以此我们判断此时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风向,受此影响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图中的季风主要是来自于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2)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致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3)我国气候的特征是①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②雨热同期,③气候复杂多样.
故答案为:(1)夏; 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外全国普遍高温; 太平; 印度;(2)夏季风; 大兴安岭;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3)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三、解答题
32.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图,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此时宁波的气候特点是 。
(2)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答案】(1)A;干燥寒冷
(2)台风等
(3)夏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冬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
(2)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属于季风区,以西属于非季风区。
【解答】(1)读图可知,A图盛行偏北风,是冬季风,此时宁波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2)读图可知, 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即偏南风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台风等。
(3) 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影响不明显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故答案为:(1)A;寒冷干燥;(2)台风等;(3)夏。
33.分析下列各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填写在横线上。
(1)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终年冰峰峭立,白雪皑皑 。
(2)昆明四季如春、多雨水,而哈尔滨却冬季漫长、多冰雪 。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纬度相近的天津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
【答案】(1)地形
(2)纬度位置
(3)海陆分布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解答】(1)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终年冰峰峭立,白雪皑皑。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2)昆明纬度低,气温高,四季如春、多雨水;而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因此冬季漫长、多冰雪。即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
(3)新疆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踞海远,降水少,气候干燥;而纬度相近的天津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气候相对比较湿润。即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海陆分布 。
故答案为:(1)地形;(2)纬度位置;(3)海陆分布。
34.城市常成为“热岛”,气温高于郊区,如图。
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各线段的气流方向。
(2)怎样的气温垂直分布对对流运动的形成有利?
(3)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和郊区的风应该是怎么吹的? (填“城市吹向郊区”或“郊区吹向城市”)。
【答案】(1)解:
(2)对流的形成一般是热的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而冷的气体因密度大而下沉。所以上冷下热的气体分布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形成。
(3)郊区吹向城市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
运动规律: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是一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层中近地面空气的对流运动最为明显,所以我们把近地面11室内的空气对流循环系统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叫做对流层。垂直温度梯度(或对应此地区与周边地区温度差异)越大,大气对流越明显。
【解答】(1)根据热的地方的空气向上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向下垂直运动,用箭头标出即可。
(2)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的空气向上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向下垂直运动。
(3)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是:热空气密度低,向上运动;而上方空气温度低(就是冷空气),密度高下沉,有利于形成对流。因此,对对流运动形成有利的气温垂直分布状态是:上面是冷空气,下面是热空气;据此可知,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和郊区的风应该是郊区吹向城市。
1 / 1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同步练习(中等难度)
一、单选题
1.(2021八下·镇海期末)下列关于天气和气候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气候是指一个地区短时天气变化的状况
B.我国年降水量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
C.洪水、干旱、台风等都属于气象灾害
D.太阳辐射是地球天气和气候形成变化的主要因素
2.人们常说“早穿皮袄午穿纱,围若火炉吃西瓜”描述新疆吐鲁番的气候,说明该地( )
A.风沙较大 B.气温较高
C.气温日较差大 D.降水量较少
3.夏天时,杭州(北纬30°左右)的气温要比拉萨(北纬30°左右)高,主要原因是受哪个因素的影响( )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季风影响
4.下列关于绍兴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 .4℃,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天气
D.四季分明,年温适中,描述的是气候
5.举世瞩目的G20峰会于9月4日—9月5日在杭州萧山国际博览中心举行,下列关于萧山区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气候
B.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气候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天气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
6.下列叙述中,属于气候的是 ( )
A.绍兴今天最高气温23℃
B.近期浙江地区局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大降雨量
C.傍晚有阵雨或雷雨
D.夏季温暖潮湿多雨
7.下列有关人类和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是万物之灵,无须顾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B.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应利用自然规律使气候向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
C.人类应禁止砍伐一切树木,改良气候
D.人类应限制工业发展,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
8.下列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
B.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气压
C.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转移而显著变化
D.季风是影响气候因素之一
9.(2020八上·吴兴期末)诗歌《我爱你中国》部分诗句“当你的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啊,你的南疆早已到处洋溢着盎然的春色。”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的影响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地势的影响
10.(2020八上·西湖期末)如图是小胡与小金在寒假里的一段通话信息,从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哈尔滨与三亚的气温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季风影响 B.海陆差异大 C.经度跨度大 D.纬度跨度大
11.(2020八上·青田期末)浙江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性质
12.(2020八上·杭州月考)“ 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现象中描述天气的诗句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
13.(2020八上·温岭期中)读下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14.(2020八上·杭州期中)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 )
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
B.A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
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
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
15.(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语句中,不是反映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16.(2020八上·拱墅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纬度因素
C.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海陆因素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
17.(2020八上·嵊州期中)我市三界镇的嶀大山海拔 749 米,是嵊州北面最高的山,夏季山顶的气温相对镇里的气温低很多, 造成这样的气候差异的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季风 C.地形 D.海陆位置
18.(2020八上·嵊州期中)下列语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
C.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将有 6 至 7 级偏北风,气温下降 6 至 8℃
D.东边日出西边雨
19.(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关于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
B.冷锋过境时经常带来晴朗天气
C.暖锋过境时经常带来降雨天气
D.暖锋是影响天气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
20.(2020八上·温岭期中)自西域归来的李白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而唐朝诗人王之涣却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试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
A.东南风、西北风 B.西北风、东北风
C.西北风、东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二、填空题
21.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受纬度度位置和 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夏季节盛行风向 (填:相同或相反),把这种风向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称为 .
22.(2020八上·嵊州期中)如图所示为我国台湾岛的剖面示意图,图中山脉为台湾山脉。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
(2)乙、丙两地年降水是乙地更多, 原因是 。
23.(2020八上·杭州期中)下图分别表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A、B、C、D分别代表哪个城市?
A B C D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 (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 ;
24.(2020八上·柯桥期末)读“某地区天气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天气状况以晴朗天气为主的是 (填“A”或“B”)地。
(2)D 地附近活动的锋面在D地过境时,D地的天气状况是 。
25.(2018八上·杭州期中)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杭州四季分明而海南四季不分明: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3)乌鲁木齐的气温年较差大而长春的气温年较差小(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 。
26.分析下列影响气候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3)城市中心的气温长年比郊区的高。 。
27.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 ;
(3)“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28.水是生命之源,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用水的过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你写出下列现象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
(1)夏天在房间的地面上洒点水降温: 。
(2)在城市建人工湖缓解热岛效应: 。温室效应的引起和 的增多有关。温室效应增强导致 、 、 。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
29.读亚洲东部和南部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问题:
1月 7月
(1)图①处的风向为 风。
(2)据图分析,东南季风成因是 。
30.(2018八上·杭州期末)据图回答:
(1)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A、B两地在同一时间,气温理论上相差 ℃。
(2)C地和D地相比, 地降水更多,水汽上升过程中更容易冷凝成云。
31.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
(1)图为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图中季风分别来自 洋和 洋.
(2)我国把受 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沿 、阴山、 、 冈底斯山一线.
(3)根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是① ,② ,③ .
三、解答题
32.读我国冬季风、夏季风风向图,答下列问题:
(1)表示冬季风的是 图,此时宁波的气候特点是 。
(2)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3)我们把 (冬、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
33.分析下列各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填写在横线上。
(1)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终年冰峰峭立,白雪皑皑 。
(2)昆明四季如春、多雨水,而哈尔滨却冬季漫长、多冰雪 。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纬度相近的天津气候相对比较湿润 。
34.城市常成为“热岛”,气温高于郊区,如图。
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各线段的气流方向。
(2)怎样的气温垂直分布对对流运动的形成有利?
(3)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和郊区的风应该是怎么吹的? (填“城市吹向郊区”或“郊区吹向城市”)。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A、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短时天气变化的状况,A符合题意;
B、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年降水量的特点是东南多西北少,B不符合题意;
C、洪水、干旱、台风等都属于气象灾害,C不符合题意;
D、气候的形成是多种自然和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跟造成天气变化的因素是一致的。太阳供给地球大量的热量,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太阳辐射的能力大不一样,也会造成气候的显著差异。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和各种地形、土壤、植被,它们吸收太阳的辐射的能力大不一样,也会造成气候的显著差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吐鲁番盆地地处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地表荒漠景观为主,盆地地形夏季白天热量容易集中,到了夜晚降温较快,昼夜温差较大。
【解答】“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这句谚语反映了我国新疆的某些地区夏季昼夜气温变化显著,我国新疆某些地区都是沙漠或沙石,没有水,沙石的比热容远远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沙石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温度升高的快,因此中午温度很高;同样,沙石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温度降低的也很快,因此夜晚和早上温度很低,需穿皮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3.【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形成因素相关知识。
【解答】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高,同纬度的杭州位于东南沿海,海拔低,气温较高,因此两地气温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地形地势因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4.【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而气候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根据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和区别解答此题。
【解答】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描述的是天气,A不符合题意;
B、今天最高气温:24℃,最低气温:18 .4℃,描述的是天气,B不符合题意;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气候,C不符合题意;
D、四季分明,年温适中,描述的是气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答案】D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就是指一个地方在短时间内气温、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及其所引起的风、云、雨等大气现象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和特殊的年份偶然出现的天气状况的综合,根据气候和天气的概念解答。
【解答】A、今天阴转多云,明天多云,它描述的是天气,A不符合题意;
B、今天最高气温:18℃,最低气温:9℃,它描述的是天气,B不符合题意;
C、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它描述的是气候,C不符合题意;
D、季风更替明显,无霜期长,它描述的是气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6.【答案】D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 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A. 绍兴今天最高气温23℃,描述的是天气,A不符合题意;
B. 近期浙江地区局部受台风影响会出现较大降雨量,描述的是天气,B不符合题意;
C. 傍晚有阵雨或雷雨,描述的是天气,C不符合题意;
D. 夏季温暖潮湿多雨,描述的是气候,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7.【答案】B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由于地球上人口剧增,科学技术发展和生产规模的迅速扩大,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对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地球表面及大气的自然状态受到破坏。由于砍伐森林和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迅速增加,造成温室效应加剧。20世纪60年以来,氯氟烃等微量气体的增加,又加速了这一过程。同时,由于过渡放牧,破坏原始森林及自然植被改变了地表的物理状况,城市的扩展造成热岛效应,大气污染,平流层臭氧受到破坏使南极臭氧洞扩大。这些都直接或间接改变了气候系统的状况。目前,这种因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在数十年到百年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中,其影响程度已可达到和自然因子影响同等的程度。因此,若不加以合理规划和控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将日渐加剧,不仅会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居住环境,还将危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答】A. 人是万物之灵,但是也应该顾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
B. 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应利用自然规律使气候向有利于生物生存的方向发展,B符合题意;
C. 人类应合理采伐树木,但不能禁止砍伐一切树木,C不符合题意;
D. 人类应尽量少使用化石燃料,但不能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答案】B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解答】A、东南季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主要是因为夏季陆地气压低于海洋;故A正确;
B、西北季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主要是冬季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故B错误;
C、季风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故C正确;
D、季风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之一;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9.【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我国疆域辽阔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53°N);最南端在曾母暗沙4°N;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135°E。
【解答】我国跨经度广,是造成东西部晨昏差异的原因,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由此可知东西跨经度大约60度,跨5个时区;我国南北相差近50°,这样使得我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使得即使是同一季节,南北景象也不同,因此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0.【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三亚气温高,哈尔冰冰天雪地主要由于我国南北纬度相差较大,导致气候差异较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1.【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
【解答】浙江地区处于沿海地区,其气候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故答案为:B。
12.【答案】C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解答】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描述的都是地方长时间的天气的情况,属于气候现象,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属于短时间的天气现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3.【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2、内陆地区夏季光照下气温升高快,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夏季气温较低。
【解答】图中A处海拔高与同纬度的平原地区比较气温较低,夏季温度较低适合避暑。C处靠近海洋,海洋比热容大光照下升温慢,夏季海洋附近的气温较低,适合避暑,所以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4.【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对流层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2、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等质量的水和砂石,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比砂石的温度要小。
【解答】A地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地在海边,受到海水的影响气温上升慢,所以B选项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在对流层大气温度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山的迎风坡降水多,在背风坡降水少。据此可以判断选项。
【解答】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岭是指山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存在积雪,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A错误;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反映了气温在山上比较低的特点,B错误;
C: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南国是指南方,燕地是指北方,是纬度影响与地形无关,C正确;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D错误。
故选C
16.【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解答】A、“人间四月芳菲尽”指的是山脚下的平原地区,由于海拔低,气温较高,花开较早,而“山寺”之中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花开较晚,因此“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所反映的是平原和山地的气温差异,A不符合题意;
B、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所以,我国黑龙江省北部冬季低温可达-30~-40℃,滴水成冰,大地白雪皑皑;而海南省冬季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暖热,到处绿树成阴,故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纬度因素,B符合题意;
C、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虽然纬度较低,但气候寒冷,C不符合题意;
D、玉门关位于我国西北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的影响小,应是海陆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7.【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差异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和季风。地形因素主要是由于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下降,一般是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解答】题中主要描述了三界镇的嶀大山海拔 749 米,是嵊州北面最高的山,夏季山顶的气温相对镇里的气温低很多,造成这样的气候差异的原因是地形因素,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8.【答案】B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气候和天气的不同:
(1)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2)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昨天夜里短时间内的大气状态,属于天气,故A错误;
B.北京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冬季寒冷有雪,时间尺度为季节,属于气候,故B正确;
C.未来 24 小时内,本地将有 6 至 7 级偏北风,气温下降 6 至 8℃,描述的是短时间的大气状态,属于天气,故C错误;
D.东边日出西边雨,还是描述的短时间内的天气,故D错误。
故选B。
19.【答案】B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从冷锋、暖锋过境时、过境前、过境后的主要天气特征方面切入解题即可。
【解答】A、暖锋是指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A不符合题意;
B、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特征为:阴天、雨雪、刮风、降温,B符合题意;
C、暖锋过境时会带来连续性降水,C不符合题意;
D、暖锋是影响天气的一个重要天气系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答案】C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1、中国的气候区主要分为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盛行陆地吹向海洋的偏北风;
2、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影响范围广,由西北北吹来一直到东南部都受影响。夏季风由海洋吹向西北,受高山阻挡西北部不受到夏季风的影响。
【解答】由题意可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是指冬季的西北风,吹过玉门关到东南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指夏季的东南风不能吹到西北部,C选项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1.【答案】海陆位置;相反;季风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解答】季风的形成是由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导致的,我国夏季盛行东南季风,而冬季盛行西北季风;
故答案为:海陆位置;相反;季风。
22.【答案】(1)甲
(2)乙为迎风坡,降水多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在对流层随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2、地形雨,在迎风坡一侧由于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背风坡一侧由于气流下降不易降水。
【解答】(1)甲、乙、丙三地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甲;
(2)乙、丙两地年降水是乙地更多, 原因是乙为迎风坡,降水多。
故答案为:(1)甲 (2)乙为迎风坡,降水多
23.【答案】(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季风区;雨热同期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地位于中国的东部地区,按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地区都是季风气候区,有雨热同期的特点,但由于纬度相差较大,温度由南向北逐渐递减,降水也是由南向北逐渐递减;
【解答】(1)A图中的城市气温最低,应该是纬度最高的哈尔滨。B地冬季平均气温在0摄氏度以下,是北方地区,应该是北京。C地冬季气温在0摄氏度以上,相对于D地气温相对要低些,所以C地是纬度相对较高的武汉,D地是接近热带季风气候的广州。
(2)四城市均位于我国季风区,四城市的气温和降水在时间配合上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
故答案为:(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季风区;雨热同期
24.【答案】(1)A
(2)大风、降雨、降温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高压系统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以晴朗干燥为主。低压系统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以阴雨为主。冷锋控制下的天气以大风、降雨、降温天气为主。暖锋控制下的天气以升温,阴雨为主。
【解答】(1)图中A是高压系统天气状况以晴朗天气为主,所以填A地。
(2)D 地附近活动的锋面在D地过境时,D地活动的锋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以大风、降雨、降温天气为主。
故答案为:(1)A (2)大风、降雨、降温
25.【答案】(1)杭州四季分明而海南四季不分明纬度因素
(2)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季风或海陆性质和季风。
(3)乌鲁木齐年较差大而长春年较差小海陆性质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包括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洋流因素等,据此解答。
【解答】(1)杭州四季分明而海南四季不分明,原因在于杭州位于北温带,海南位于热带,因此,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2)浙江省位于沿海,塔里木盆地位于内陆,浙江省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3)乌鲁木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长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小,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
26.【答案】(1)纬度位置
(2)海陆分布
(3)人类活动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解答】(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人类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哈尔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受太阳光热多,气温高,所以春节时,北方的哈尔滨一片冰天雪地,南方的海南岛到处鲜花盛开。
(2)浙江省地处沿海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塔里木盆地地处西北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水量少;
(3)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热岛效应。
故答案为:(1)纬度位置;(2)海陆分布;(3)人类活动。
27.【答案】(1)纬度位置
(2)海陆分布
(3)地形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影响气候和降水的三个要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位置。
【解答】(1)由于哈尔滨纬度高所以气温低,海南岛纬度低所以气温高,故受纬度位置影响。
(2)浙江省近海降水多,塔里木盆地离海远所以降水少,故受海陆分布影响。
(3)一山中海拔有高低之分,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故受地形影响,一山有四季。
28.【答案】(1)水蒸发吸热
(2)水的比热容大;二氧化碳;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物种灭绝;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发使用环保清洁能源等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水,包括天然水(河流、湖泊、大气水、海水、地下水等){含杂质},蒸馏水是纯净水,人工制水(通过化学反应使氢氧原子结合得到的水)。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在生命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
【解答】(1)夏天气温较高,而水蒸发过程会吸收大量的热量,这样就可以降低室内气温;故答案为:水蒸发吸热;
(2)热岛效应主要是城市的发展产生大量热量,导致城市的温度较高,而建设人工湖增加了水域面积,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城市温度;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导致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而温室效应会使全球变暖,冰川溶化,海平面升高随之而来的自然灾害也会增加,从而导致部分物种的栖息地被破坏;减少温室效应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植树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或者使用新能源这样也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答案为:水的比热容大;二氧化碳;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物种灭绝;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发使用环保清洁能源等(合理及可);
故答案为:(1)水蒸发吸热;(2)水的比热容大;二氧化碳;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多;物种灭绝;保护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开发使用环保清洁能源等(合理及可)。
29.【答案】(1)西北
(2)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风向和季风的形成原因;
【解答】(1)空气流动是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所以风是从高气压吹向低气压;赤道上方为北方,左边为西方;则风向为西北风;故答案为:西北;
(2)7月份的季风是东南季风,是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所以其形成原因是海陆的比热容不同导致的;故答案为: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故答案为:(1)西北;(2)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30.【答案】(1)24
(2)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1)气温与海拔高度有关,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2)地形会影响气候,山的迎风坡由于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
【解答】(1)根据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A、B两地相差4000米,所以两地温差为:6℃×4000米/1000米=24℃。
(2)地形会影响气候,山的迎风坡由于气流上升易成云致雨。所以C地降水更多。
故答案为:(1)24℃;(2)C
31.【答案】(1)夏;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外全国普遍高温;太平;印度
(2)夏季风;大兴安岭;贺兰山;巴颜喀拉山
(3)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依据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图中的风向由海洋吹向陆地,以此我们判断此时是影响我国的夏季风风向,受此影响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是,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图中的季风主要是来自于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2)我国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做季风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限大致沿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3)我国气候的特征是①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②雨热同期,③气候复杂多样.
故答案为:(1)夏; 除青藏高原、天山、大小兴安岭外全国普遍高温; 太平; 印度;(2)夏季风; 大兴安岭;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3)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32.【答案】(1)A;干燥寒冷
(2)台风等
(3)夏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1)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冬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
(2)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以东属于季风区,以西属于非季风区。
【解答】(1)读图可知,A图盛行偏北风,是冬季风,此时宁波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2)读图可知, 当我国盛行风向为B图,即偏南风时,我国东部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台风等。
(3) 我们把夏季风影响明显地区称为季风区;把夏季风影响不明显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故答案为:(1)A;寒冷干燥;(2)台风等;(3)夏。
33.【答案】(1)地形
(2)纬度位置
(3)海陆分布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解答】(1) 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终年冰峰峭立,白雪皑皑。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2)昆明纬度低,气温高,四季如春、多雨水;而哈尔滨纬度高,气温低,因此冬季漫长、多冰雪。即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
(3)新疆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踞海远,降水少,气候干燥;而纬度相近的天津位于沿海地区,降水多,气候相对比较湿润。即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海陆分布 。
故答案为:(1)地形;(2)纬度位置;(3)海陆分布。
34.【答案】(1)解:
(2)对流的形成一般是热的气体因密度小而上升,而冷的气体因密度大而下沉。所以上冷下热的气体分布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形成。
(3)郊区吹向城市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
运动规律: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是一种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大气层中近地面空气的对流运动最为明显,所以我们把近地面11室内的空气对流循环系统公里高度的大气层叫做对流层。垂直温度梯度(或对应此地区与周边地区温度差异)越大,大气对流越明显。
【解答】(1)根据热的地方的空气向上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向下垂直运动,用箭头标出即可。
(2)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膨胀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而形成的。受对流运动的影响,热的地方的空气向上垂直运动,冷的地方的空气向下垂直运动。
(3)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是:热空气密度低,向上运动;而上方空气温度低(就是冷空气),密度高下沉,有利于形成对流。因此,对对流运动形成有利的气温垂直分布状态是:上面是冷空气,下面是热空气;据此可知,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城市和郊区的风应该是郊区吹向城市。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