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必修1 《力的分解》

文档属性

名称 物理 必修1 《力的分解》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2-05-21 21:5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5、力的分解
复习引入
1、在作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几个力可以用一个力来替代。
问:在作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力能否用几个力来替代呢?
力的合成
可以
一、力的分解
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叫做力的分解
2、力的分解法则
分力F1、F2
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
合力F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行定则。
F
F1
F2
把一个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那么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邻边,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
F
如果没有其它限制,对于同一条对角线,可以作出无数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
二、力的分解有唯一解的条件
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求两个分力的大小。
o
F
F1
F2
O
F
F1
F2
3 、 力的分解方法
例1:如图,把一个物体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但它并不能竖直下落。从力的作用效果看,应当怎样将重力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斜面的倾角有什么关系?
G
说一说:物体的重力对物体产生了怎样的作用效果?
θ
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沿斜面向下滑动(2)使物体压紧斜面
G
θ
F2
F1
θ
解析:
当斜面的倾角θ增大时,F1增大,F2减小。
 1、某人用力F 斜向上拉物体,请分析力F 产生的效果。
F
F
F
1
F
2
q
两个分力的大小为:
车辆上桥时,分力F1阻碍车辆前进,
车辆下桥时,分力F1使车辆运动加快。
联系实际:高大的桥为什么要造很长的引桥?
例2:在竖直墙上固定一个轻支架,横杆AC垂直于墙壁,绳BC跟墙的夹角为θ,在支架的C点挂有一个重为G的物体,如图所示。则杆AC、绳BC的所受力的大小?
θ
C
A
B
说一说:对杆AC、绳BC将产生怎样的力的效果?
θ
C
A
B
F=G
F2
θ
F1
解析:杆AC和绳BC的所受力的大小分别为
例2:在竖直墙上固定一个轻支架,横杆AC垂直于墙壁,绳BC跟墙的夹角为θ,在支架的C点挂有一个重为G的物体,如图所示。则杆AC、绳BC的所受力的大小?
2、小球静止在斜面和挡板之间,请分解小球所受的重力。
F1/G = tgα F1=G tg α
G/F2 = cos α F2 = G/ cos α
α
G
α
F
1
F
2
所以,我们可以由力的作用效果来确定分力的方向.
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
考查力的作用效果
方法总结:
确定要分解的力
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
可见,在实际的问题中力的分解是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进行分解的。
二、矢量相加的法则
A
B
x2
x
C
位移矢量相加也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将两个矢量首尾相接,再将第一个矢量的尾与第二个矢量的头相连接,即合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的物理量。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