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构成物质的微粒1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基础过关(一)(科粤版)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而分子不可分
4.石英很坚硬,可做钟表的轴或外壳;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作润滑剂.石英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颜色不同
B.两种物质的结构不同
C.生产的方式不同
D.两种物质的用途不同
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蒸发
B.电解水
C.干冰升华
D.硬水软化
6.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发生改变
C.物理变化中,分子、原子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所有原子质量
7.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分子大,原子小
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
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
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9.湘潭又名“莲城”,初夏时节,荷花盛开,花香怡人,这主要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10.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二氧化碳分子
D.以上都不是
1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分子
D.氢分子和氧分子
12.小林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13.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2个氧原子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氧气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材料二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材料一说明
.
(2)材料二说明
.
15.一个水分子是由
原子和
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
和
构成的.一个硫酸(H2SO4)分子是由
、
和
构成的.
16.试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下列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17.如图的实验目的是
现象是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8.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混合后的体积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个事实说明了
.
2.2构成物质的微粒1第二章空气、物质的构成2021~2022学年同步练习基础过关(一)(科粤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
A.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
B.食盐溶解在水中
C.食盐和蔗糖混合均匀
D.等质量的氧气和液氧,氧气体积比液氧大
【分析】A、物质的热胀冷缩等现象,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溶液的均一性,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都有间隔;
C、食盐和蔗糖均匀混合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等质量的氧气体积比液氧的大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答】解:
A、物质的热胀冷缩等现象,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B、将食盐溶解于水中,所得食盐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相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C、食盐和蔗糖均匀混合,是宏观物质之间的问题,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等质量的氧气体积比液氧的大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故选:C。
【点评】了解分子的性质及其应用: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熟练掌握并会应用之。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氯化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分析】物质由元素组成,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
【解答】解:A、氯化氢是由氢、氯两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氯化氢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而氢气和氯气混合是混合物,B错误;
C、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故C错误;
D、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氯化氢是由元素组成,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明确元素组成物质,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物质,分子由原子构成.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分子比原子大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D.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而分子不可分
【分析】如果不知道哪种分子和原子,则无法比较大小;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
【解答】解:A、如果不知道哪种分子和原子,则无法比较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该选项说法正确;
C、分子和原子都能够直接构成物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而分子可分,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石英很坚硬,可做钟表的轴或外壳;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作润滑剂.石英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颜色不同
B.两种物质的结构不同
C.生产的方式不同
D.两种物质的用途不同
【分析】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由于这二者的组成与结构不同,决定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
故选:B。
【点评】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结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水蒸发
B.电解水
C.干冰升华
D.硬水软化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在物理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必须是化学变化。
【解答】解:A、水蒸发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故选项错误。
B、电解水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能证明水分子可分,故选项正确。
C、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故选项错误。
D、硬水软化只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证明分子可分,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新分子,所以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必须是化学变化。
6.关于分子、原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发生改变
C.物理变化中,分子、原子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所有原子质量
【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
【解答】解:A、分子、原子都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分子、原子种类都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D、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例如水分子质量小于汞原子质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
7.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分子大,原子小
【分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它们的质量都很小,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分子、原子均可以再分,故选项错误。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错误。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这是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故选项正确。
D、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的质量比构成它的原子的质量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8.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
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
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
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造成的,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变大,选项说法错误;
B.篮球久置会变瘪,可能是因为篮球漏气造成的,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变小,选项说法错误;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选项说法错误;
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湘潭又名“莲城”,初夏时节,荷花盛开,花香怡人,这主要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荷花盛开,花香怡人,能闻到荷花的香味,是因为荷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荷花花香。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碳原子
B.氧原子
C.二氧化碳分子
D.以上都不是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
【解答】解: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因此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故选:C。
【点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能够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要注意理解.
1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水分子
D.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解答】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分子来保持的。
故选:C。
【点评】明确分子的定义是解答本题关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
12.小林用凉开水养鱼,不久鱼全死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
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
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
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
【分析】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解答】解:水沸腾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几乎全部逸出,因此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无法满足鱼新陈代谢的需要。
故选:B。
【点评】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而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注意区分.
13.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2个氧原子
C.都含有氧元素
D.都含有氧气
【分析】根据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CO2、SO2、MnO2分别是由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二氧化锰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一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子,而不是四种物质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四种物质中均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锰中不含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4.“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材料二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1)材料一说明 分子很小 .
(2)材料二说明 分子之间有间隔 .
【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数据显示可总结出分子的小;(2)根据热涨冷缩的原因考虑.
【解答】解:(1)由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说明了一滴水中水分子的多,同时也说明了水分子的小;
(2)热胀冷缩是指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增加,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体积膨胀,温度降低,分子运动速度减慢,分子之间间隔变小,体积缩小,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
故答案为:(1)分子很小;(2)分子之间有间隔.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的一些特点: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
15.一个水分子是由 两个氢 原子和 一个氧 原子构成的.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 一个硫原子 和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一个硫酸(H2SO4)分子是由 两个氢原子 、 一个硫原子 和 四个氧原子 构成的.
【分析】可以从微粒的构成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解答】解:水分子的符号为H2O,可见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的符号为SO2,可见一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硫酸分子的符号为H2SO4,可见一个硫酸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的.
故答案为:两个氢;一个氧;一个硫原子;两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四个氧原子.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和原子的关系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6.试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下列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
(1)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2)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如图的实验目的是 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现象是 A中的溶液变红色 。
【分析】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
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浓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A中时,和其中的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如图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实验现象是:A中的溶液变红色。
故填: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A中的溶液变红色。
【点评】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8.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混合后的体积 小于 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个事实说明了 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
【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解答】解:
酒精是乙醇的俗称,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由于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间隔,因此当酒精和水混合之后,分子和分子之间会相互渗透,故总体积将会小于两者的体积之和.
故答案为:小于,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点评】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是验证微粒之间存在间隔的经典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