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说课方案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5章。
第3节
吸收作用(第一课时)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实验法的基本步骤
细胞的基本结构
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现象和原理
联系
补充
基础
地位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七年级新生年龄小,天性好奇,对生物实验课兴趣浓,热情高,有强烈的探究欲和自我表现欲。
2、对糖腌制蔬菜后出水,萎焉的蔬菜放入清水中又重新变新鲜有一定的认识。
基础
二、学
情
分
析
1、但对失水和吸水的原理及条件缺乏感性认识。
2、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强,合作学习意识淡薄,实验操作不熟练、不规范。
缺失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三、教
学
目
标
理解并阐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通过演示实验及过程分析,尝试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分析问题,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实验的演示,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的理解。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得到正确结论后感受学习成功带来的欢乐,提高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合作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简述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识别绿色植物吸收水分的结构基础
活动“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明确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前提条件
重
点
难
点
四、实验教学重点与难点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启发式谈话法
直观比较法
实验探究法
五、教法与学法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课堂教
学
过
程
流
程
图
形象激趣-导入新课
知识迁移-深入探究
合作探究-主动参与
引领拓展-知情统一
环节-1
环节-2
环节-3
环节-4
六、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环节-1
形象激趣-导入新课
Q2:怎样做,可以使萎焉的植物恢复生命活力?
Q1:糖拌番茄后,盘子里为什么会出现大量的水?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提出问题:
植物细胞在高浓度环境中会失水吗?
植物细胞在低浓度环境中会吸水吗?
作出假设:
植物细胞在高浓度下失水,在低浓度下吸水。
环节-2
知识迁移-深入探究
制定实验计划
(一)准备实验材料、仪器
新鲜萝卜、小菜板、
菜刀、小刀、清水、
10mL量筒、浓盐水、
高锰酸钾溶液、
玻璃棒等。
环节-2
知识迁移-深入探究
制定实验计划
(二)设计实验方案
1、取两个相似的萝卜,如图做处理;
2、A萝卜中倒入8ml清水,B萝卜中倒入8ml的浓盐水;
3、设计实验记录表格;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讨论、分析实验现象;
6、得出结论;班上交流、讨论。
环节-2
知识迁移-深入探究
此处链接拍摄的实验操作视频,并附上步骤的字幕。
实施实验并记录
环节-2
知识迁移-深入探究
条件
组别
浓度
实验现象
(量筒中溶液的量)
原因
实验前
实验后
A
清水
8ml
B
浓盐水
8ml
9.7ml
6.2ml
外界溶液浓度高,
植物细胞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低,
植物细胞吸水。
分析实验现象
环节-2
知识迁移-深入探究
得出结论
植物细胞在高浓度下失水,
植物细胞在低浓度下吸水。
环节-2
知识迁移-深入探究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环节-3
合作探究-主动参与
探究一:在外界溶液浓度高时,植物细胞为什么会失水?
说明:植物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中也溶解许多物质,它和盐水一样,也是具有一定浓度的溶液。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小组实验
实验材料:洋葱、载玻片、
盖玻片、解剖刀、镊子、
吸水纸、清水、蔗糖溶液、
显微镜等。
。
取洋葱有颜色的外表皮部分
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
环节-3
合作探究-主动参与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环节-3
合作探究-主动参与
显微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现象
细胞吸水和失水取决于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
环节-3
合作探究-主动参与
实验结论
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水
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
当细胞液浓度>周围水
溶液浓度时,细胞吸水
2、根毛吸水的条件:
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土壤溶液的浓度
水
探究二:根毛细胞吸水的原理?
环节-3
合作探究-主动参与
1、根毛适于吸收水分的结构特点:
细胞壁极薄,
细胞质少,
液泡大。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环节-4
引领拓展-知情统一
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在植物栽培过程中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
土壤溶液的浓度
根毛细胞液的浓度
>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七、教学反思
1、强化实验的探究性
2、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生物研究的实验方法,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将生物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探究过程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获得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取信息。
□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
3、突出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七、教学反思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目的地介绍日常生活所涉及的与生物学有关是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了他们比较熟悉的情境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欲望与兴趣,使学生能解决一些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八、自我评价
实验创新之处:
1、通过改进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装置。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萝卜软硬的变化,还能通过比较量筒中溶液的变化,现象更明显,实验效果更直观。
2、质壁分离本是高中的内容,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帮助学生从微观的视角认识植物细胞的失水过程。
教学不足之处:由于本节课安排了两个重要的探究实验,导致课程时间非常紧张,尝试利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达到实验现象明显,节约时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