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的校园》教学设计
授课内容:淘气的校园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交流、合作探究中,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初步积累合作的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发挥的意义和价值,让一年级小朋友更加喜爱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寻找数学信息,记录数学信息,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设计意图:
《淘气的校园》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好玩”88和89页的内容。设计这一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寻找操场上的数学信息,尝试提出数学问题,体验数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掌握寻找数学信息、记录数学信息的基本方法,并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时: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学习单、贴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我校航拍视频,板书课题。
2.模拟上车游览情形,
看一看淘气的校园都有什么?
1.看完视频你的感受?
2.说一说淘气的校园中都有什么?
感受校园的美好,激发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寻找数学信息的方法。
(1)探究寻找数学信息的方法。
(2)体会分工合作的必要性。
(3)引导探索发现记录信息的方法。
2.合作学习、收集信息
(1)分工合作,寻找数学信息。
(2)学生成果汇报。
3.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1.(1)请你仔细的观察,找一找,说一说,你都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再补充?
你是怎么数的?指导学生数数方法(按顺序、做标记、记数量)
(2)现在给你1分钟,请你自己找一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看谁找的又多又准确。计时开始
讨论:在短时间内,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那怎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找全信息呢?
讨论:数学信息太多,记不住怎么办?怎样记录数学信息呢?
归纳总结记录数学信息的方法。
教师组织第1次合作。出示合作要求,巡视指导并计时。
两组汇报.注意不重复他人信息。
都是有关数量的信息,哪个组找到有关形状的信息?
3.(1)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填一填。
(2)教师组织第2次合作。小组内提数学问题,并解答。
(3)全班交流,进一步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观察主题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相互补充发言。
思考,说一说数数时要注意什么。
独立思考,在1分钟内,自己找图片上的数学信息,边找边标注。
学生明确:需要多人分工、合作
(1人记录,其他3人分工找信息)
交流记录数学信息的方法。
4人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寻找信息,并记录在学习单上。
一组汇报,另一组补充。
学生汇报与形状有关的信息。
学生填一填;
小组合作讨论(互相提问解答。)
小组汇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通过观察、相互补充,明确寻找数学信息的方法。
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学会分工合作。
通过交流讨论,掌握简单、清楚的记录信息的方法
小组合作完成实际操作。
合作的成果和优势,通过交流最大化呈现。
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数学问题,得到解决问题的成果,感受数学实用价值。
三.全课小结,回顾所学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分享
归纳小结本课方法思路。
四.自我评价,及时反思
教师逐条出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根据评价标准,结合自己的课堂表现自我评价。
鼓励自评。培养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
五.课后作业
收集我们学校的数学信息,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应用提升
教学反思:利用本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课上,我根据孩子们平时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出发,引导他们有序地交流信息,使他们初步认识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课堂上,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从图画中抽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从课本到教室,校园,把课堂教学的触角伸向现实生活中广阔的空间,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体会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本节课,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尊重他们,让他们充分地表达;注重对孩子多种能力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足之处是还有些细节问题需要精工细琢,则可以对孩子的能力和方法培养做进一步优化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