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一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6 16:53: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乌拉特前旗一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
              2021.7.22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商人在攻灭了夏之后“因于夏礼”,继承了华夏文化并且将其发展壮大;起源于白狄的周在取代商以后,自称夏人之后,是中原文化正统,将自己族群与四周“蛮夷戎狄”区分开来。这种做法旨在
A.构建起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B.确立起民族融合的观念
C.形成华夏同源的文化心理认同????D.加强宗族文化传承意识
2. 公元前704年,第17代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天子请求提高封号,遭拒后大怒说:“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于是,他自立为楚武王,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这表明当时
A. 禅让制渐成风尚 B. 世袭制开始确立
C. 分封制遭到破坏 D. 宗法制消失殆尽
3.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 B.推行郡县制 C.攻打匈奴 D.修筑长城
4. 汉高祖令诸侯王“皆立太上皇庙于国都”,此后逐渐形成数量庞大、祭祀隆重的郡国庙。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宗庙居郡国非礼的主张,至元帝时,通过礼制改革正式废除郡国的宗庙。郡国庙制的兴衰,主要反映了西汉
A. 儒家独尊地位确立 B. 加强中央集权的历程
C. 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D. 神化刘氏家族的统治
5.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据此可看出其主张
A. 天人感应 B. 罢黜百家 C. 独尊儒术 D. 三纲五常
6. 余秋雨针对古代中国某制度指出:如果他们把出身门第高低作为划分推荐等级的主要标尺,那么这种看似先进的制度也就会成为世袭制度的变种。不幸事实果真如此,重要的官职全部落到了豪门世族手里。这一制度是
A. 世官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7. 北朝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A. 增加人力,扩大生产 B. 提高耕作技术
C. 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 注重土地开发
8.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宣布:由扬州牵头的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历史上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成为了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 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B. 匠有常主,计日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C. 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
D. 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9. 下表描述的活动在当时适用于
诗词 出处
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诗经》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A. 保家卫国 B. 休闲娱乐 C. 附庸风雅 D. 传承习俗
10.宋代士大夫掀起藏书风气,藏书最多的达到十万卷,超过官方藏书。与此相关的宋代科技文化成就是
A.造纸术的发明 B.雕版印刷术的出现
C.市民文学的兴起 D.活字印刷术的创造
11. 吐蕃作为元代一个单独大行政区,未设行省,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宣政院下属的低级地方官员可由当地僧侣首领按本地习惯自相传袭。这体现了古代边疆治理的智慧为
A. 订立盟约 B. 因地制宜 C. 武力征服 D. 和亲联姻
12. 顾炎武对宋明理学“空谈心性”造成的恶果进行了猛烈批判,他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在当时起到了转变一代学风的作用。这反映了他的思想主张是
A. “离经叛道” B. “存天理,灭人欲”
C. “经世致用”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13. 某历史学家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其旨在说明
A.小农经济一直占主导地位 B.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前列
C.自然经济是封建统治的基础 D.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新突破
14. 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A. 维护国家主权 B. 扩大地方自治
C. 强化三省职权 D. 建立行省制度
15.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经营国内运输,发展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A. 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 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 使中国走上了富强道路 D.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16. 郑观应认为:“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必强分夷夏。如中国能自视为万国之一,则彼公法中必不能独缺中国,而我中国之法,亦可行于万国。”郑观应在这里强调
A. 向西方学习 B. 摒弃夷夏观念 C. 世界大同 D. 加强中西交流
17. 在清末民初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中,编译的亡国史占了相当比重。有学者统计,仅1901年至1910年间,单行本就有30余种,其中朝鲜亡国史达7种,印度、埃及亡国史各为4种,波兰亡国史3种。编译者们旨在
A. 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自强意识 B. 推动中国近代化不断发展
C. 大力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知识 D. 拓展人们认识世界的视野
18.1924年11月,孙中山以大元帅身份公布了《工会条例》。下列是条例中的某些条款,这些规定

A.体现了三民主义的新发展 B.表明其政治立场发生根本改变
C.推动了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背离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方向
19.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巴金在其著作《家》中描写了孔教会会长冯老爷遭到以觉慧为代表的新知识青年的猛烈批判。这一历史现象可能发生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20. 曾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指出:“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经济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战争,恐怕要糟到极点了。”作者认为
A. 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B. 民族工业发展获得有利条件
C. 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中国问题 D. 军阀利用帝国主义维持统治
21. 红军部队建立了一些培养红色医务人才的军医学校。到1934年10月,共培养各种医疗卫生人才686名,其中军医学员181名,调剂员75名,看护员300名,保健员123名,研究员7名。这一举措
A. 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B. 成为创建人民军队的宝贵探索
C. 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统治 D. 为长征取得胜利做了重要保障
22. 陕甘宁边区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有利于
A. 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 B. 团结全民族的一切力量抗战
C. 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D. 壮大反抗国民党统治的力量
23.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这说明中国的抗日战争
A.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
B. 牵制了日本法西斯国家全部侵略势力
C. 推动了反帝反封建工农运动的发展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24. 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战士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该杂志的评论实际上反映了
A. 美国已经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B. 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C.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赢得了民心 D. 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统治彻底结束
二、 材料解析题:
25. (25分)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张謇愤于清廷的“昏聩”,时又深忧外资于内地设厂,因此产生“实业救国”的思想。他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应该奉行“商办官助”的方针以发展民族近代工业。1896年初,张之洞奏派张謇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这就是清末流传一时的“状元办厂”的故事。1901-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主要是为大生纱厂服务。在张謇的努力经营下,在辛亥革命前夜出现了一个初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张謇的经济事业在1920年前后达到顶峰。 ——《中国通史》
材料二   荣氏企业是中国最具有典型性的民族资本企业,主要经营面粉和棉纱,1902年荣氏兄弟开设了保兴面粉厂。1905年5月,上海掀起抵制美货运动,又促使荣氏兄弟筹设纱厂,成立振华纺织有限公司,1910年荣氏企业从美国进口18部精良的面粉机,年生产能力达到89万袋,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在上海创设福新面粉厂,1915年创建申新纱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粉、纱两业空前兴旺,其面粉企业生产能力占全国粉厂的23%,荣家企业纱锭占全国棉纱厂的11%,荣氏企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著名实业家荣氏兄弟》
材料三  1931年以后的10多年,由于日军疯狂侵华,荣氏企业遭到重创,国难当头,荣氏家族成立了抗敌后援会”,发起募捐,并将申新五厂用作国民党部队的驻扎地,抵御日军的侵略。
——《荣氏兄弟的救国路、公益心》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张謇“状元办厂”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謇经营实业的影响。(14分)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大生集团和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荣氏企业为代表的民族资本主义在抗战期间受到重创的原因。(3分)
26.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产生了《水浒传》等章回体小说,其中很多内容对于宋朝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引用时需要加以辨析。
材料一 且不说宋江中军渡江,却说润州北固山上,哨见对港三百来只战船,一齐出浦,船上却插着护送衣粮先锋红旗号。南军连忙报入①行省里来。
——摘编自施耐庵等《水浒传》
材料二 宋真宗时,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其子天佑状元及第,天赐②进士出身,兄弟两人,青年同榜、那刘天佑直做到③同平章事。 ——摘编自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
材料三 汴京开封府祥符县人装刺史获罪下狱死,其女兰孙卖身葬父。恰逢刘刺史年老无儿,要娶个偏房。当下一边是落难之际,-一边是富厚之家,并不消争短论长,已自一说一中,④整整兑足了一百两雪花银子,递与兰孙小姐收了,就要接她起程。 ——摘编自冯梦龙《初刻拍案惊奇》
回答:材料中划线部分有两处不符合宋朝史实,请写出序号,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7.(1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唐时期,中国的医药学获得长足发展,唐初,政府下令天下郡县将各地所产药材按实物绘描成图,并制定统一的收录删节标准,举全国之力历时两年完成药典《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此书完成后颁行全国,作为医学用药通用标准,并被列为唐中央医疗行政管理机构——太医署的教科书。日本、朝鲜也以此书为医药学教育教材。唐太医署除设太医令等行政、教学管理人员外,下设医科、针科、按摩科等科,医科之下又分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理疗科等临床治疗学科,教师根据不同水平分为博士、助教、医师、医工等。太医署在学制和晋升考核方面有严格规定,课程设置和分科教学制度也比较严谨。地方也多办有医学校,“掌州境巡疗”,”医药博士以百药救民疾病”。另外,唐朝医者敢于当皇帝面揭穿长生不老的骗局,对因服食丹药中毒引发病症甚至死亡的现象予以批判。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
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医药学发展的表现。(9分)
(2)根据材料分析唐朝医药学发展的原因。(6分)
乌拉特前旗一高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CCBBAC CCADBC DABBAA DCDBAC
二、材料分析题答案
25.【答案】(25分)
(1) 背景:清政府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清政府政治腐败;列强加紧对中国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刺激;地方官员的支持等。(任答四点得8分)
影响:成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楷模;带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掀起了实业救国的热潮;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等。(任答两点得6分)
(2) 原因: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设备;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侵略等。(8分)
(3) 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以战养战”政策下的掠夺;战争的破坏;官僚资本的剥削 (3分)
26【答案】(12分)
① 行省制度设立于元朝。(3分)④ 宋代的货币主要是钱币,包括铜钱和铁钱,(3分)而且宋代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3分)。白银成为流通货币是在明代。(3分)
27【答案】(15分)
(1)表现:政府主导修撰医学著作;医学机构门类划分丰富,医学教育机构齐全;制定了医学教师分级制度;医学教育、考核制度严谨;普及医学常识。(任意三点9分)
(2)原因:隋唐时期政治统一,社会秩序稳定;农耕经济发达;社会思想开放,中外文化交流频繁。(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