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会组比例,学生学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知识打好基础。
3.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思;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1)什么叫比?怎么求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你发现了什么?12∶16 34∶18 4.5∶2.7 10∶6 教师:同学们发现4.5∶2.7和10∶6的结果是一样的,说明了什么?(这两个比相等。)这两个比你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吗?(能。)请同学们用等号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
二、探究新知
(一)1.提问,每周一我们都会升国旗,那国旗杆有多高?你知道吗?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
那么这节课我们要在比的基础上学习比例。板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课堂探究
出示课件,下面是在同一时刻测量不同的竹竿与其相应的影子长,如下表:
竹竿长:3 9 12.....
影子长:2 6 8.....
教师:请同学们写出几个竹竿长与其相应影子长的比,并求出比值。
学生完成后,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观察这些比,哪些能用等号链接,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2=9:6 6:2=9:3 ......
教师: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比例吗?多让学生自己说,有几个比?且比值怎样?
教师总结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教师:2:9=3:9能组成比例吗?为甚么?
继续提问,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看他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练习6:10和9:15 20:5和1:4
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比例,我们看看比例的组成部分,在一个比例中,有两个比组成,我们把两端的两项叫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比例的内项。
请同学们找出图上的两个比例的内向和外项3:2=9:6 =?重点提问分数形式的比例这是怎么找到的?(如果写成分数形式,可以用交叉的方式找出)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我们通过探索发现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比例还有很多知识,我们继续去探索。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比例80:2=200:5老师有一个疑问,吧他们的内项和外项乘起来,你又有什么发现?(相等)追问是不是每一个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出示课件例题2)让学生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多说,自己总结。
同学们通过讨论研究,发现都有这样的规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规律。教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我们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以下几个题,10:20和0.5:0.9 12:4和24:8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
5.请同学们完成练习十一第一题。
6.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或bc=ad)
三、巩固练习
1.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1、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
写出来(能写几个写几个)2,3,4 和 6。
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你会写比例吗?根据“2×9=3×6”写出了比例,猜猜他可能是怎么写得?请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追问: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块?有什么窍门吗?补问:根据这个乘法等式,一共可以写多少个比例?
四、分享收获 畅谈感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