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卷(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卷(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7-27 08:16:28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7月月考卷(一)
历史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商代甲骨文“德"字没有“心"旁,时人尊崇天命,认为一切都是神意赐予的结果;西周金文的“德”字加入了“心”旁,将人的行为和思想联系起来,由此产生了以德配天的政治法律观念。这说明西周
A.强化了统治的神权色彩
B.实行了严格的等级秩序
C思想观念蕴含民本思想
D.君权神授的观念已消失
2.《春秋》一书多次记载了齐植公、晋文公称霸之亦。战国时期,齐宜王曾向孟子请教齐植公、晋文公富国强兵争霸之术,但孟子回复:孔子的弟子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争霸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据此推断,孟子意在
A.融合诸子百家思想
B.倡导仁政治国理念
C重构春秋争霸历史
D.维护分封宗法制度
3.2002年4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龙山县里耶战国至秦代古城遗址进行挖掘,出土大量秦代简牍。右图为一片记载户籍的简牍,作为课役的依据,其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其妻子名“沙”,两个女儿名为“泽若"和“伤"。据此可知,秦代
A.赋役标准趋向单一
B.政府可以调配全国资源
C.小农经济由此形成
D.隶书已成全国统一文字
4.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宰相中科举出身的只有韦思谦等四人。但到武则天称帝期间,
仅明经.进士出身者就激增到二十人,占这个时期宰相总数的一半左右。这种变化说明了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B.科举制度完善并成熟
C,宰相资格发生重大变化
D.世家大族进一步衰落
5.右图是吴道子的作品《送子天王图》(宋人基本局部).内容取自佛经故事,描绘的是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降生后,其父净饭王和摩耶夫人抱着他去向诸神礼拜的故事。通过此图可以看出
A佛數日益融入中国
B.宋朝市民文化繁荣
C.人们虔诚地信仰佛教
D.统一的王朝社会安定
6.下图为古代某时期南北方人口统计变化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经济重心已转移至南方
B.国家政治中心逐渐北移
C.南方社会的影响力上升
D.北方战乱经济发展停滞
7.宋代立法规定,百姓砍伐桑树、剥桑条皮当柴烧的必须治罪;剥桑条皮三工(计量单位)以上为首者死,从者流放三千里。该法
A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B.体现了严苛的连坐思想
C.突出了环境保护的意识
D.摒弃了儒家的民本理念
8.康照謝年483凭);施琅率军来到台湾,颁布(谕台湾安民告示),提出“土地既入版图,则人民皆属赤子,保义抚绥,倍常加意”,又“约束部队,不许扰民"。施琅的功绩在于
A驱逐了荷兰殖民者
B.完成了台湾建省
C.抗击了日军的侵扰
D.推动了国家统一
9.下表所示为1871-1911年中国各港口在对外贸易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单位:%).由此可知,晚清时期
A.上海掌掘了外贸主导权
B.广州城市经济不断衰落
C.列强经济掠夺方式改变
D.中国开放程度有所提升
10.下面是一位同学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知识概理,他所学习的内容主题应该是
A.瓜分中国的狂潮
B.国家出路的探索
C.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
D.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
11.下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城市与“辛亥革命”的主要史事对应正确的是
A①建立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②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③保路运动为革命创造契机
D.④黄花岗起义助推革命进程
12.下表为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的各机关及学校放假日期。
这些假日的设立意在
A.强化国民政府对社会生活的控制
B.建构与政治统治一致的意识形态
C.突出国民党对民国的“缔造之功”
D.借立法重建宣示自身政治合法性
13.关于+四年抗战中的某次战役,埃德加●斯诺评论说这次战役“对中国人民的思想产生了永久不可逆转的影响。它使中国许许多多青年人相信.如果全国团结一致进行爱国斗争,中国就是不可战胜的.....最终迫使蒋介石不得不与他的‘最凶恶的头号敌人'妥协,共同抗日."符合以上评论的是
A淞沪会战
B.长沙会战
C.武汉会战
D.淞沪抗战
14.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8期间,随行的中国电影工作者拍下了大证的日本现代工厂和铁路的画面,在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邓小平访日
A.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实现了中日关系正常化
C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5.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城乡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变化情况。图中数据出现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上开始拨乱反正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
D.“南方谈话”解放思想
16.公元前5世纪,普律尼科司创作的戏剧(米利都的陷落)讲述了波斯人出于报复将米利都城邦夷为妥地的故事。雅典公民大会以该剧让他们想起了同胞令人心痛的灾祸为由,对剧作者处以重罚并禁止该剧再上演。这表明,当时雅典
A公民大会是收方中心
B:厉行思想文化专制
C.重视戏剧的教化边能
D.推崇和平至上理念
17.公元3世纪时,罗马法系中看不出任何伦理道德色彩,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由法律独立地规制,调整。这表明
A.罗马公民的道德意识趋向淡薄
B.罗马法强调法律至上观念
C,罗马贵族不再垄断法律解释权
D.罗马法保障司法结果公正
18.
1624年英国出台法案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者是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如果在诉讼中获得成功,胜诉方可获得高额补偿。该法案
A反映了当时英国技术的先进
B.成为了工业革命的直接动力
C.鼓励了民众技术革新的热情
D.推动了工业技术的加速传播
19.
1759年,亚当.斯密创作的《道德情操论)一书出版。斯密川间情的盐本原理来阐释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说明道德评价的性质,原则及特征,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基础以及人的行为应遵循的一般道德准则。亚当.斯密的这一思想
A丰富了启浆运动中理性主义的内涵
B深刻反思了工业文明时代的社会问题
C.主张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认识到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支配地位
2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
,"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由人民选举.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罂免总统".这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
A.否定了封建君主制度
B.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
C.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D.开创了共和联邦政体
21.近代法国画家谢费尔在波旁王期复辟后创造的名丽《苏里奥特族的妇女》冲描绘了土耳其军队袭击希腊苏里奥特族人时,最后只有60多名妇女逃到山顶上。她们誓死不降,画家以强烈的明暗对比塑造出人物形象和那种目睹亲人被杀时痛不欲生的情态。此作品
A.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的典型风格
B.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达了对现实制度的不满
C隐含荒诞冷漠的现代主义特征
D.反映出法国援助希腊遏制土耳其的外交政策
22.
1937年起,苏联不再从国外进口锅炉.发电机、化工设备.农业机械和拖拉机。进口黑色金属的支出由“一五”计划的14亿卢布减少为“二五”计划的8800万卢布,对外贸易额则由1930年的45亿卢布降为1936年的14亿卢布。这一变化
A反映了经济大萧条的世界影响
B.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暴露出苏联经济建设严重弊端
D.是由苏联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
23.
1989年,第九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提出对不结盟运动的战略和策略作重大调整:将运动的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城,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愚昧和落后"。这一调整
A促进了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
B.受到了多极化格局的影响
C.背离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D.改变了不结盟运动的性质
24.下图为1950年与1990年美国就业人口分布所占比例比较示意图。
它反映出美国
A.社会结构出现新变化
B.社会分工日趋合理化
C.知识经济成发展主流
D,农业发展呈衰退趋势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第25题15分,第26题15分,第27题12分,共42分)
(一)必考题:共42分。
25.
(15分)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些年份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譬如1895年、
1984年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唐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材料二
改革开放大事记——1984
年(部分)
——摘自《改革开放大事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95年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84年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折"的原因。(9分)
26.
(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0-
-
1981年世界贸易与世界工业生产年均增长率(%)
——摘编自姚曾荫《国际贸
易概论》
材料二
1930
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二战后,美国力推自由主义贸易政策,构建“自我利益的多边主义”的世界经济体系。然而到了20
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其国际贸易政策在死间期先满根摆性和矛盾性,即自由主义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贸易政策交替运用。
——摘编自郭百红、顾学华(美国国际贸易政策演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0-
-1981年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其原因。(8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保护主义抬头的原因,并谈谈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7分)
27.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启蒙运动时期的部分作
品信息表
一一摘编自《历史大回顾之欧洲启
蒙运动)等
根据材料和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理性主义"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二)选考题:共10分。
请考生从两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8.
(10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0年,在严重的城市
住房短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启动了城市住房改革,对于当时的政府决策者而言,佳房改革一方面要推动佳房商品化和佳房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还必须对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低收入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应受到负面影响,而应得到改善。因此佳房改革必须是渐进的,必须与其他改革相配套。最初的住房改革举措是综合财政制度改革,将住房投资的决策权逐渐下放到地方政府、国营单位和城市集体企业,到1988年时,国家顸算内资金在住房投资中所占比例从改革开始时的.90%下降到16%,国营单位自有资金的比例上升到52%,非国有投资也开始占到20%.政府和国营单位下属的住房建设企业也通过企业改革成为经济上独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此期间,大批的新佳房建设和旧住房改革项日得以上马,缓解了由于长期缺乏投资而造成的严重住房短缺现象。
——摘编自方可《中
国城市住房改革: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特点。(4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意义。(6
分)
29.
(10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教仁(1882-
1913),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人,中国民
主革命的先行者,国民党的主要筹建人。1902
年考入武昌普通中学堂。翌年入学,在校期间,由吴禄贞等人组织的革命团体在武昌花园山的聚会吸引了宋教仁,他常与同学议论时政并走上了反清革命之路。1903
年8月,宋教仁结识黄兴,与其成为挚友。同年他同黄兴、陈天华等筹备华兴会。1904年2月华兴会在长沙成立,宋教仁任副会长。1904年11月,宋教仁抵达日本,先后入东京政法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在学习期间,他广泛阅读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社会制度方面的书籍。1910
年底,宋教仁从日本返抵上海,任(民立报)主笔卡撰写大量宣传革命的文章。1911年,宋救仁在上海组建同盟会中部总会;意任总务于毫筹款购买武器弹药,推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革命进程。1913年3月,“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选举基本结束,在宋救仁主持下,国民党取得重大胜利。同年3月20日,宋教仁被洪述祖暗杀于上海火车站。
——摘编
自柳王敏(为国捐躯宋救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教仁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教仁对民主革命的主要贡献。(6
分)长沙市名校2022届高三月考试卷(
史参考答案
大题

答案
解析】据材料可知
人的行为和
体现了民本
想,故选C项;与商朝相比,西
思想,排除A项;材料反

等级秩序
以德配天”说明神权观念并未消失,所以君权
D项
解枳
弟子中有讲述齐
晋文公争霸之事
为争霸战争
念不
于倡导孟
B项;孟
者,而非诸子百家,排除
;孟子不是重构春秋争霸历史,而是未讲解
项;材料强调争霸与仁政的内容,未体现分
D
析】秦代户籍简牍是课
据,简牍记载了每户

知秦代政府可
资源,故选B项;材料信息未体现赋役标准

除C项;秦代全国统
篆,排除D
D【解析】据材料“到武则天称帝期
身者就激增
人,占这个时期宰相
知,明经、进士出身的宰相越来越多,说明科举制逐渐得到
制度,这就进一步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
断,导致了世家大族的进一步衰落,故选D项;郡
经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

数目增多
数量增加,并未提及其主要负责的内容
A【解析】根据材料中《
天王图》内容取自佛经故事

布全都
故A项正确
图》是唐
道子的人物画,并未反映出宋朝市民文化,故B项错误;材料
中描绘的是释迦牟
生后朝拜众
并未产生佛教,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当时国家的统
等信息,故D项
解析】材料反
稳定,吸
大量北
故选C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转移至南方
期国家
升项
到一定破坏,但
桑树、剥桑条皮当柴烧
为破坏了农业生产
于小农经济的稳
玫府立法进行惩罚,故选A项;题干仅仅涉及对砍伐桑树、剥桑条皮的行为人
连坐到其
除B
姓砍伐桑树、剥桑条皮当柴烧对环境保护有

种行为对个体小农的危害更大,排除C项;对百姓砍伐桑树、剥桑条皮当
柴烧的行为
身是对民本思想的体现,是在践行儒家的民本思想

历史参考答案

材料“1683年

海远征,郑氏后裔投
4年设立台湾府,实现
年郑成功驱逐
民者,排除A项;1864
府,隶属福建省,排
甲午战后,割让
湾民众发起反割台斗争,排除C项
埠的
和上海

寺续下降,而汉口、天津以及其他地区
体呈上升趋势,说明中囯参与对外贸易的地区越
来越多,开放程度有所提升,故选D项;材料中,上海所占比重最多只能说明上海对外贸易发
说明其掌握外贸


掌握在列
项;对
贸易只属于城
部分,广
重下降只能说明广州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情
能说
其城市经济衰落,排除B项;材料中
外贸易比重,C项
解析】维

对民族危机加深,探索国家
潮的序幕

项;半
程度不断加深体现在各种不平等条约的签
才料内
啡除C项;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
强侵略和清政府腐朽上,排除D
析】④是广州,黃花岗起义推动革命进入高潮,故选D项;③是在武昌,保路运动是在四
文排除C项;①是
民国
临时约法》颁布
凯就任临时大总统是在北京,排除B
材料
民国开国纪念放假一天

烈士殉国纪念放
理逝世纪念放
革命军誓师纪念日放假一天”“总理诞生放
知国民政府
假日安排大多与国民党的重大政治事
荒价值观潜移默
民党无关,排除C项;通过立法
现的是政府执政权威
13.D【解析】A

武汉会战;D项是淞沪抗战(
据材

次合作前,故
解析】据材料“大量的日本现代工厂



看法,认识
战后经济的恢复、腾飞
推动中国社
项;1972年
常化,排除B项;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

济体制,排除C项
会拉开
革开放的序幕
C【解析】雅典
时期,城邦公民观看戏剧是参与公共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城邦

进行教育的重要
普律尼科
剧主题不利于教化民众,故被禁演,故选C
大会
对戏剧重罚并禁演说
戏剧的教化功
并非强调雅典的权
除A
典实行民主政治,并非文化专制,排除B项;雅典人反对报复不等
对战争
逻辑有误,排除
律独立地规制、调整,这说明法律在罗马法中地位
罗马法
看不出道德色彩,并
民道德意识淡
历史参考答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