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年6月21日,“金环日食”在我国上演,这次日环食是21世纪以来最壮观的一次,就像天际悬挂一枚金色戒指,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三者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观测日全食时可将月球看成质点,月球绕地球转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B.观测日全食时可将月球看成质点,月球绕地球转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
C.观测日全食时不能将月球看成质点,月球绕地球转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
D.观测日全食时不能将月球看成质点,月球绕地球转动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2.下列关于时间与时刻,说法正确的是
( )
A.第3秒内、前3秒、第5秒末都指的是时间间隔。
B.早晨7:00准时到校,指的是时间间隔。
C.1min等于60s,所以1min可分成60个时刻。
D.第1秒初一般指的是0时刻为计时起点。
3.关于位移与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其路程
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
A.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
B.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路程
C.位移、速度、加速度、平均速率
D.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
5.甲、乙、丙三个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x-t图像如图所示。在20s内它们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A.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乙=v丙
B.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平均速率v甲>v丙>v乙
C.平均速度v甲>v丙=v乙,平均速率相等
D.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大小均相等
6.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两物体的速度都为零
B.时刻乙车的加速度大于甲车的加速度
C.时间内,甲乙两车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
D.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7.物体A的加速度为3
m/s2物体B的加速度为-5
m/s2,下列正确的( )
A.物体A的加速度比物体B的加速度大
B.物体B的速度变化比物体A的速度变化快
C.物体A的速度一定在增加
D.物体B的速度一定在减小
8.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路程越来越大,位移越来越小
B.位移越来越大,路程越来越小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D.加速度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
二、多选题
9.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坐标原点的x-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
B.t1时刻甲、乙两物体的距离为x0
C.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同
D.甲比乙早出发t0时间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其中v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其中v是指瞬时速度
1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则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是0.08s
B.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交流频率通常为50Hz
C.如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先密集后稀疏,则说明纸带的速度由小变大
D.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220V电源上,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接在6V电源上
1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1=6m/s,后的速率大小变为,在这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
A.可能小于4m/s2
B.可能等于4m/s2
C.一定等于4m/s2
D.可能大于4m/s2
三、实验题
13.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2mm的遮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匀加速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m/s,滑块从第一个光电门运动到第二个光电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小数)
14.某同学在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中打出的点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离如图所示。
(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________V的___________电源,电源的频率是50Hz,则打点时间间隔是________秒,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秒。
(2)计算出打下C、D两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________m/s,________m/s(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15.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下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乙是________(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________(选填“交流电压约8
V”、“交流电压220
V”、“四节干电池”);
(2)该实验小组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依次确定出A、B、C、D、E五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计时点未标出,各点到A点距离分别为2.88
cm,7.20
cm,12.96
cm,20.16
cm。
①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__________s;
②试根据纸带上数据,计算出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速度,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
Hz时,如果仍按50
Hz来计算,则测得的速度将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
偏小”或“无影响”)。
四、解答题
16.某同学从家出发步行到学校,要先向东走400m,然后再向北走600m,最后再向东走400m才能到达学校,由于快迟到,该同学跑着去学校,一共花了6分钟,如图所示。
(1)他从家到学校的位移大小为多少?,走过的路程为多少?
(2)他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大小为多少?平均速率为多少?
17.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求:
(1)质点前1s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
(2)质点从1s到4s时间内的加速度大小;
(3)质点在4s内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18.港珠澳隧道的设计时速,为监测汽车是否超速,在隧道入口路面的正上方安装了雷达测速仪如图甲。测速仪监视屏第一次发出并接收到的电磁波形如图乙,
第二次发出并接收到的电磁波形如图丙。已知测速仪距离路面的高度,测速仪第一、二次发出电磁波的时间间隔,测速仪监视屏上相邻刻度线间的时间间隔,电磁波的速度。求:
(1)第一次、第二次发出的电磁波监测到汽车所需时间、分别是多少;
(2)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超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2.D
3.B
4.A
5.A
6.C
7.B
8.B
二、多选题
9.BD
10.BD
11.BC
12.BD
三、实验题
13.1.00m/s
2.00m/s
2.00m/s2
14.220
交流
0.02
0.1
0.47
0.56
15.电火花
交流电压220V
0.1
0.65
偏小
四、解答题
16.(1)1000m;
1400m;(2)2.8m/s;3.9m/s
17.(1)10m/s2;(2)2m/s2;(3)4m/s2
18.(1),;
(2)没有超速,
第一次、
第二次发出的电磁波监测到汽车的距离分别为
汽车在内,行驶距离
行驶速度
解得
因,故汽车没有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