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搭配中的学问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搭配中的学问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6 21: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搭配中的学问
教学目标:
1、会用图示法找出简单的不同搭配方法。
2、通过观察、猜测、试验、验证等活动,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的结果。
教学重点:能过利用图示法找出简单的不同搭配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衣服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她吗?请看频幕,她的名字叫什么呢?(芳芳)她今天要到少年宫去参加演讲比赛。可是,芳芳遇到了麻烦事,她有两件上衣、一条裙子、一条长裤、一条短裤。怎么样穿搭配才好呢?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帮芳芳吗?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课件出示):两件上衣、一条裙子、一条长裤、一条短裤。哪位同学能来帮她把这些衣服分分类?(生答:2件上装,3件下装)
1.你会建议芳芳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配中的学问(板书课题),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从搭配中的学问里面找到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知识,好吗?
3.看频幕,齐读题目。如果一件上装只配一件下装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 (学生思考)
4.谁来猜猜一共有多少种搭配呢?
5.拿出学具以同桌的形式,一个人摆,一个人数,进行验证。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6.汇报展示。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 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装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 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 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数量与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2×3=6(种)(板书)
7.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板书并齐读)
8.除了用摆一摆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连线的方法)
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后,再课件演示有顺序地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10.如果我们要把这个题做在练习本上,一件件衣服画下来多麻烦,能用什么代替呢?开动脑筋想想。
11.同学们想到了用文字、图形、符号等方式进行搭配。请同学们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在练习本上试试。
12.汇报展示。
指名对自己的记录做汇报展示。(同时教师课件展示)
13.比较出用符号来表示既简单又明了。
三、小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指名说说)
通过给芳芳选衣服,我们学会了搭配中的学问,在搭配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就要有顺序的思考。还学会了用文字,图形,符号的方式进行搭配。
四、巩固新知,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芳芳的衣服搭配好了,接下来该吃早餐了,妈妈给她准备了丰盛的早餐,请看频幕。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来。学生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
2. 早餐也吃了,芳芳该出门去少年宫参加比赛了。(课件出示)齐读题目
芳芳又要请我们帮忙算算她有多少种走法。
(1)小组交流
(2)汇报,老师评价
五、拓展提高
吃,穿,行可以用到搭配的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也可以用到搭配的知识。例如(课件出示题目)
妈妈的生日快到了,小华打算在妈妈生日那天送妈妈一束鲜花,一个蛋糕和一张生日贺卡,有( )种搭配方法。(有2束鲜花,3个蛋糕,2张贺卡)
六、布置作业,提升能力。
出示作业:第104页 练习二十二第4题。
第105页 练习二十二第6题。
板书设计:
搭配中的学问

不重复 文字
有顺序 {
不遗漏 图形 2 × 3 = 6 (种)

符号 4 × 2 = 8 (种)
3 × 2 × 2 = 12(种)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搭配,虽然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有时会出现重复和遗漏现象,无法做到有序搭配。在搭配策略的探究上可以增加一定的容量和难度。我对教材重新整合,从搭配服装引入新课,不仅组织学生借助学具表示搭配方法、用字母表示搭配过程、还引导学生用简单的图示表示搭配方法,提升到用算式表示搭配方法等。逐步抽象出由具体过渡到抽象。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交流讨论中经历有序思考的完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