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旧物市场》教学设计
班级旧物市场(综合与实践)
学习目标
1.通过有趣的旧物交换和买卖活动,复习学过的乘除法及有关人民币的知识。
2.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为希望小学献爱心活动,从小培养热衷公益的良好品德。
4.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回顾、整理与交流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利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旧物买卖和等价交换的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付钱、找钱,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学习课时数:2~3课时。
编写说明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对数学价值的初步认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彼此交流、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加减混合运算、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乘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活动的素材来源于很多学校举办过的“跳蚤市场”,这样的活动容易组织,学生参与面广,而且参与的积极性高。
教科书首先提供了同学们进行旧物交换的情境图,并明确了本节课的活动任务:设计并组织一次二年级旧物交换活动。为了让学生经历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按四个步骤完成任务。
议一议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实际开展活动之前,先在小组内针对所提问题,讨论如何分组、如何布置场地、想交换哪些物品、如何交换等问题,为接下来的活动打下基础。
做一做
教科书提供了活动开始后的热闹场面,激发学生开展活动的兴趣。
淘气和笑笑的对话,帮助学生明确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可以运用学过的乘法、除法等数学知识。通过把自己卖旧物的钱捐献给希望小学的小朋友的提议,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关心公益事业的良好品德。
想一想
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进行回顾,通过“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让学生谈收获、谈感想。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过程中自己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教科书在这里关注的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设计了“认真思考问题”“能够与同学交流合作”“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个指标,主要对活动中是否积极思考、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评价,体现了对于这个活动中学生表现的主要关注点。
教学建议
关于这种活动方式,很多学校都组织过,有的学校叫“跳蚤市场”,这是一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劳动的幸福、服务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活动组织要以物品的买卖和交换活动为载体,组织学生全程参与。如果有可能也可以邀请部分家长一起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维持秩序,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沟通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为使活动达到理想的效果,活动前教师可以给家长发一封信,告诉家长班里要举行“旧物买卖和交换活动”,讲清活动的目的和意义,邀请感兴趣的家长参加。家长信可以这样来写:
贵家长: 您好!
本班计划于_年_月_日(星期_)在学校_(地点)举办一次“旧物买卖和交换活动”。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前几个单元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您的孩子可以把自己的旧玩具、看过的图书、,不用的小工艺品等带到学校,用这些物品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换或者出售。为了保证活动效果,让学生在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请您帮助孩子提前准备好废旧物品,指导孩子适当定价。本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将本着自愿原则,把旧物买卖收入和剩余的图书,捐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
如果时间允许,欢迎您来参加本次活动。
议一议
组织学生讨论可以怎样组织活动。教师可以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1.场地的选择。在教室活动还是在操场活动,或者是其他场地,能否容纳全班学生,有没有安全隐患。
2.小组如何分工。学生自由结成小组,小组内进行具体分工,选出小组长,确定售货员、记账员、广告宣传员等。
3.废旧物品如何定价。指导学生为自己的物品定价,学生可以根据物品的新旧程度和原来的价值以及自己的喜爱程度自行定价,可以是几角,也可以是几元,教师可以限制一个最高价,如每件物品最多不超过8元。这样学生计算起来就会比较方便。
做一做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参加买卖活动,可以是自己卖,也可以和小伙伴结成售货小组。
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同时担任两种角色,既可以是售货员,也可以是顾客,活动中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交换或购买的经历,教师也要积极参加购买活动。
对于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如果学生们不具备购买条件,教师可以组织旧物的交换活动。比如,甲同学玩过的一辆小汽车定价是3元,乙同学看过的故事书每本定价是5角,甲同学就可以用自己的小汽车换乙同学看过的6本故事书。
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献爱心活动,教师可以给学生看一些贫困山区同学们生活和学习的图片。这样会更具感染力,更能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想一想
教师组织学生对这次活动进行反思,讨论教科书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1.在上面的活动中,你用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学生可能想到乘除法的知识和人民币的知识等。
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讲,学生的收获和感想可能是很个性化的,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2.如果再举办这样的活动,你认为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活动过程、关键环节和分工合作等,让学生指出存在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自我评价
教师应对三项评价内容先进行简单解释与交流,明确评价的标准,再让学生独立进行自我评价。完成后可以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成员之间再进行互评,让学生客观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并向他人学习。
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由于各个学校的环境不同,学生的条件和水平不同,教科书中安排的实践活动不一定适合每个学校的学生,有些活动受条件制约可能无法开展。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必拘于教科书,可以根据本地和本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课程资源,设计出真正适合本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