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二次鸦片战争》随堂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一、
选择题
1.
“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
C.《爱珲条约》
D.《黄埔条约》
2.
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
?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3.
电影《十二生肖》讲述了成龙扮演的杰克四处寻找“圆明园”十二生肖中失散的最后四个兽首的故事。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流失海外是在(?
?
?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4.
一部历史著作描绘发生在1860年的场景:“关于那些所谓战利晶的分配,遵循英法共同组成的一个战利品委员会制定的规则:园中最贵重的物品由两军平分……与此同时,抢劫还在继续,两国军队互不柑计……”以上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A.三元里半英团
B.圆明园的劫难
C.旅顺大屠杀
D.义和团运动失败?
5.
近代史上,下列城市被迫开放。按其开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上海
南京
天津
B.上海
天津
南京
C.南京
天津
上海
D.南京
上海
天津?
6.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是(
)
A.清政府拒绝了全面修约的要求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C.占领北京城,推翻清政府
D.割占中国领土
7.
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善后条约》中规定(
)
A.增开天津为商埠
B.外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C.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D.赔款2100万银元
8.
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这一变化可能与下列哪国有关(?
?
)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9.
有西方学者在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说:“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这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
?
)
A.西方国家想在中国投资设厂
B.西方国家想要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C.清政府完全没有履行《南京条约》
D.清政府不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
?
?
)
A.美国
B.英国
C.沙俄
D.法国
11.
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
?
)
A.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B.获取大量赔款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12.
《南京条约》届满十二年时,英法美先后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约要求: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进出口货物免交子口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对此,清政府拒绝。由此可见,随后列强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旨在(????????)
A.增加通商口岸
B.控制中国海关
C.干涉中国外交
D.扩大侵略权益
13.
下表反映的是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的赔款与支出军费情况,1840年清政府的财政收入约为4000万两,据此判断,对下表认识合理的是(????????)
战争
战争赔款
支出军费
第一次鸦片战争
1960万两
约4000万两
第二次鸦片战争
1600万两
约4000万两
A.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破坏程度更低
B.第二次鸦片战争赔款减少,缓解了清政府财政窘境
C.清政府减少了对国防军事建设的资金投入
D.清政府的财政体系面临崩溃的局面
14.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遭禁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5.
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国直接发动武装侵略的是(?
?
?
)
A.英俄联军
B.英美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法联军
16.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屈辱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文明中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思想。也正是从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中,中国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融合。这种融合首先发生在(?
?
?
?
)
A.政治领域
B.军事技术领域
C.经济领域
D.思想文化领域
17.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两次战争的侵略者中都有美国
④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
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倍感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1856年,曼彻斯特商会声称:“我们同中国的贸易直到买卖权扩展到我们现在所局限的港口以外的地方,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材料主要体现了(??)
A.鸦片战争对中英双方的全面影响
B.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C.中英两国不同的经济结构和政策
D.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二、
材料分析题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使中国“走入近代”的事件是什么?“脱出常轨”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
这场战争使中国的独立主权又一次受到严重损害:英占九龙司地方一区;赔偿英法巨额军费;沙俄割去40万平方公里土地;增开口岸、内地游历通商等,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公使驻京,加强了侵略者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2)材料二中“这场战争”指中国近代的哪场战争?依据材料,列举使中国主权和领土遭受破坏的相关条约及内容。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趋势。
?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接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命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来调停。
——《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指的是谁?“果园的主人”指的是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
2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年代
英输华货物总值
1837﹣1839年
年均不到100万英镑
1845年
约179万英镑
1846年
约239万英镑
材料三:“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
材料四:恩格斯说:“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请你辨析表格中的材料,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
(4)恩格斯所说的是哪一国家?它从中国夺走了多少土地?
(5)通过上述史实的学习,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18
BBBBA
BCCBC
ADDBC
BBB
二、
材料分析题
19.
事件:鸦片战争。“脱出常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条约及内容:中英《北京条约》,英国割占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天津条约》,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中俄《北京条约》,俄国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土地。(任举一例即可)
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持续加深。
20.
(1)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2)“两个强盗”“树上的伙伴”:英法联军。
“果园的主人”:清政府。
角色:参与分赃者。
(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政治上,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21.
目的: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原因: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呈上升趋势.
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
俄国;150多万平方千米.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强才不会被欺负;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试卷第4页,总9页
试卷第5页,总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