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易错小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易错小练 2021-2022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27 20:18:49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1
平均数
第1课时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易错点1
易混淆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1.对于n(n>3)个数据,平均数为50,则去掉最小数据10和最大数据90后得到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
C

A.大于50
B.小于50
C.等于50
D.无法确定
2.在一次区级数学竞赛中,某校8名参赛学生的成绩与全区参赛学生数学平均分80的差分别是5,-2,8,14,7,5,9,-6,则此8名学生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
B

A.88分
B.85分
C.84分
D.80分
3.数名射击运动员第一轮比赛成绩(单位:环)如下表,则他们本轮比赛的平均成绩是(
B

环数
7
8
9
10
人数
4
2
3
1
A.8.5环
B.8.1环
C.7.9环
D.7.8环
4.为全力抗击疫情,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号召,某市教育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课程教学的通知:从2月10日开始,全市中小学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在线课程教学和答疑.据互联网后台数据显示,某中学九年级七科老师2月10日在线答疑问题总个数如下表所示,则2月10日该中学九年级七科老师在线答疑问题总个数的平均数是(
C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道法
历史
数量/个
26
28
28
26
24
21
22
A.22
B.24
C.25
D.26
易错点2
求加权平均数时﹐忽视数据与权的关系导致出错
5.某学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两项成绩分别按6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成绩.小明实践能力这一项成绩是81分,若想学期总成绩不低于90分,则纸笔测试的成绩至少是___96____分.
6.宾馆客房的标价影响入住百分率,下表是某宾馆在近几年旅游周统计的平均数据,在旅游周,要使宾馆客房收入最大,客房标价应选(
B

客房价/元
160
140
120
100
入住百分率
63.8%
74.3%
84.1%
95%
A.160元
B.140元
C.120元
D.100元
7.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





85
83
78
75

73
80
85
8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解:听、说、读、写的成绩按照3∶3∶2∶2的比确定,
则甲的平均成绩为=81(分),
乙的平均成绩为=79.3(分).
∵81>79.3,
∴从成绩上看应录取甲.
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1.李师傅随机抽查了本单位今年四月份里6天的日用水量(单位:吨)结果如下:7,8,8,7,6,6.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四月份本单位用水总量为____210___吨.
2.〖ZK(〗下表是某班所有学生体育中考模拟测试成绩的统计表,表中各分数段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则该班学生中考模拟体育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26____分.
分数段
18分以下
18~22分
22~26分
26~30分
30分
人数
0
8
9
13
10
3.某果园有苹果树100棵,为了估计该果园的苹果总产量,小王先按长势把苹果树分成了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30棵,B级60棵,C级10棵,然后从A,B,C三个级别的苹果树中分别随机抽取了3棵,6棵、1棵,测出其产量,制成了如下的统计表.小李看了这个统计表后马上正确估计出了该果园的苹果总产量,那么小李的估计值是___7
600___kg.
苹果树长势
A级
B级
C级
随机出取株数/棵
3
6
1
所抽取果树的平均产量/千克
80
75
70
4.某校开展“节约每一滴水”活动,为了了解开展活动一个月以来节约用水的情况,从八年级的400名同学中选取20名同学统计了各自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情况(见下表).请你估计这40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大约是(
A

节水量/m3
0.2
0.25
0.3
0.4
0.5
家庭数/个
2
4
6
7
1
A.130
m3
B.135m3
C.6.5
m3
D.260m3
5.为了了解2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2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如下表各项数据:
载客量/人
组中值
频数(班次)
1≤x<21
11
2
21≤x<41
a
8
41≤x<61
b
20
(1)求出以上表格中a=____31____,b=____51_____;
(2)计算该2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
(3)请估计该2路公共汽车4月份的载客量.
解:(2)=43.
答:该2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43人;
(3)(2+8+20)×43×30=38
700.
答:该2路公共汽车4月份的载客量约为38
700人.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第1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易错点1
确定中位数时易忽略排序
1.某班四个小组的人数如下:10,10,x,8,已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9或10______
.
2.某班组织了一次读书活动,统计了10名同学在一周内的读书时间,他们一周内的读书时间累计如下表,则这10名同学一周内累计读书时间的中位数是(
C

时间/h
5
8
10
14
人数/个
1
4
3
2
A.8
B.7
C.9
D.10
3.某工厂第一车间有15名工人,每人日均加工螺杆数统计如图,该车间工人日均加工螺杆数的中位数是(
D

A.4个
B.12个
C.13个
D.14个
易错点2
误认为众数是唯一的,造成漏解
4.数据11,12,13,13,14,12,15,16,11,18,12,14,13的众数是_____12和13______
.
5.一组数据2,3,6,8,x的众数是x,其中x又是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
D

A.3
B.4
C.6
D.3或6
第2课时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
易错点
不能正确选用参照数据而致错
1.为筹备班级新年晚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最终买什么水果,由该调查的数据的_____众数______决定.(填“众数”“平均数”或“中位数”)
2.某校七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需取得前6名才能参加决赛,韩丽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A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最大值和最小值
3.已知一组数据为20,30,40,50,50,50,60,70,80,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D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D.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4.某公司销售部有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
销售量/件
1
800
510
250
210
150
120
人数
1
1
3
5
3
2
(1)求这15人的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若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销售人员的月销售量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解:(1)平均数是(1
800+510+250×3+210×5+150×3+120×2)÷15=320(件),
中位数是210件,众数是210件;
(2)不合理.因为15名销售员中有13人的销售量达不到320件,应把月销售量定为210件合适,因为210件既是众数也是中位数,众数和中位数也是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而210件是大多数人能完成的销售量.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易错点1
对方差的性质理解不透彻
1.如果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101,102,103,104,105的方差是(
A

A.2
B.4
C.8
D.16
2.在某次训练中,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各射击10发子弹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对于本次训练,如下结论:①s2甲>s2乙;②s2甲C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易错点2
计算方差时易出错
3.若一组数据2,3,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则x的值为(
C

A.1
B.6
C.1或6
D.5或6
4.为选派一名学生参加全市实践活动技能竞赛,A,B两位同学在学校实习基地进行加工直径为20
mm零件的测试,他们各加工的10个零件的相关数据依次如下表所示(单位:mm).根据测试得到的有关数据,试解答下列问题:
平均数
方差
完全符合要求个数
A
20
0.026
2
B
20
s2B
5
(1)考虑平均数与完全符合要求的个数,你认为______B_____的成绩好些;
(2)计算s2B的大小,考虑平均数与方差,说明谁的成绩好些.
(3)考虑图中折线走势及竞赛中加工零件个数远远超过10个的实际情况,你认为派谁去参赛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
解:(2)s2B=×[5(20-20)2+3(19.9-20)2+(20.1-20)2+(20.2-20)2]=0.008.
平均数相同,而s2A=0.026,∴s2A>s2B,所以B的波动性较小,即B的成绩较好;
(3)派A去参加竞赛较合适.
理由如下:从图中折线走势可知,尽管A的成绩前面起伏较大,但后来逐渐稳定,误差小,预测A的潜力大,选派A去参赛更容易出好成绩.
20.3
课堂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易错点1
数据变化后,不能准确确定平均数、方差
1.如果给定数组中每一个数都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则数据的(
A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D.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
2.已知数据x1,x2,x3的平均数是5,则数据3x1+2,3x2+2,3x3+2的平均数是(
D

A.5
B.7
C.15
D.17
3.学校篮球队5名队员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15,13,15,14,13,其方差为0.8,则三年后这五名队员年龄的方差为(
B

A.0.5
B.0.8
C.1.1
D.1.7
易错点2
忽略方差使用的前提
4.甲、乙两位同学本学年11次数学单元测验成绩(整数)的统计如图所示:
(1)分别求他们的平均分与方差;
(2)请你从中挑选一人参加数学“智力杯”竞赛,并说明你挑选的理由.
解:(1)=(11×95+3+10-5+1-4-6+4+10-2)=96,
=(11×95+3+4+1-1+0-3-3+3+1+4+2)=96.
s2甲=[(98-96)2+(100-96)2+…+(93-96)2]≈17.8,
s2乙=[(98-96)2+(99-96)2+…+(97-86)2]≈5.8;
(2)甲、乙二人的平均分相同,从超过100分的次数来看,应选甲同学参加比赛.因为甲超过平均分的次数比乙多,比乙更容易获得高分;从成绩比较稳定来看应选择乙,因为乙的方差比甲的小,说明乙的成绩比较稳.
5.为了从甲、乙、丙三名学生中选拔出一人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测试,三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7
8
6
6
5
9
10
7
4
8
乙:9
5
7
8
7
6
8
6
7
7
丙:7
5
7
7
6
6
6
5
6
5
(1)求,,;
(2)求s2甲,s2乙,s2丙;
(3)你认为这三名同学中应该选拔哪一位同学参加射击比赛?为什么?
解:(1)=(7+8+6+6+5+9+10+7+4+8)÷10=7,
=(9+5+7+8+7+6+8+6+7+7)÷10=7,
=(7+5+7+7+6+6+6+5+6+5)÷10=6;
(2)s2甲=[(7-7)2+(8-7)2+(6-7)2+(6-7)2+(5-7)2+(9-7)2+(10-7)2+(7-7)2+(4-7)2+(8-7)2]=3,
s2乙=[(9-7)2+(5-7)2+(7-7)2+(8-7)2+(7-7)2+(6-7)2+(8-7)2+(6-7)2+(7-7)2+(7-7)2]=1.2,
s2丙=[(7-6)2+(5-6)2+(7-6)2+(7-6)2+(6-6)2+(6-6)2+(6-6)2+(5-6)2+(6-6)2+(5-6)2]=0.6;
(3)从平均数上看=>,把丙排除掉,再从方差上看,s2甲>s2乙,乙成绩较稳定,所以应选乙参加比赛.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20.1.1
平均数
第1课时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易错点1
易混淆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1.对于n(n>3)个数据,平均数为50,则去掉最小数据10和最大数据90后得到一组新数据的平均数(

A.大于50
B.小于50
C.等于50
D.无法确定
2.在一次区级数学竞赛中,某校8名参赛学生的成绩与全区参赛学生数学平均分80的差分别是5,-2,8,14,7,5,9,-6,则此8名学生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

A.88分
B.85分
C.84分
D.80分
3.数名射击运动员第一轮比赛成绩(单位:环)如下表,则他们本轮比赛的平均成绩是(

环数
7
8
9
10
人数
4
2
3
1
A.8.5环
B.8.1环
C.7.9环
D.7.8环
4.为全力抗击疫情,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号召,某市教育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课程教学的通知:从2月10日开始,全市中小学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在线课程教学和答疑.据互联网后台数据显示,某中学九年级七科老师2月10日在线答疑问题总个数如下表所示,则2月10日该中学九年级七科老师在线答疑问题总个数的平均数是(

学科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道法
历史
数量/个
26
28
28
26
24
21
22
A.22
B.24
C.25
D.26
易错点2
求加权平均数时﹐忽视数据与权的关系导致出错
5.某学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两项成绩分别按60%,4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成绩.小明实践能力这一项成绩是81分,若想学期总成绩不低于90分,则纸笔测试的成绩至少是___
____分.
6.宾馆客房的标价影响入住百分率,下表是某宾馆在近几年旅游周统计的平均数据,在旅游周,要使宾馆客房收入最大,客房标价应选(

客房价/元
160
140
120
100
入住百分率
63.8%
74.3%
84.1%
95%
A.160元
B.140元
C.120元
D.100元
7.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
应试者





85
83
78
75

73
80
85
82
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较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3∶3∶2∶2的比例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20.1.1
平均数
第2课时
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1.李师傅随机抽查了本单位今年四月份里6天的日用水量(单位:吨)结果如下:7,8,8,7,6,6.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四月份本单位用水总量为____
___吨.
2.〖ZK(〗下表是某班所有学生体育中考模拟测试成绩的统计表,表中各分数段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则该班学生中考模拟体育成绩的平均分是____
____分.
分数段
18分以下
18~22分
22~26分
26~30分
30分
人数
0
8
9
13
10
3.某果园有苹果树100棵,为了估计该果园的苹果总产量,小王先按长势把苹果树分成了A,B,C三个级别,其中A级30棵,B级60棵,C级10棵,然后从A,B,C三个级别的苹果树中分别随机抽取了3棵,6棵、1棵,测出其产量,制成了如下的统计表.小李看了这个统计表后马上正确估计出了该果园的苹果总产量,那么小李的估计值是__
___kg.
苹果树长势
A级
B级
C级
随机出取株数/棵
3
6
1
所抽取果树的平均产量/千克
80
75
70
4.某校开展“节约每一滴水”活动,为了了解开展活动一个月以来节约用水的情况,从八年级的400名同学中选取20名同学统计了各自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情况(见下表).请你估计这400名同学的家庭一个月节约用水的总量大约是(

节水量/m3
0.2
0.25
0.3
0.4
0.5
家庭数/个
2
4
6
7
1
A.130
m3
B.135m3
C.6.5
m3
D.260m3
5.为了了解2路公共汽车的运营情况,公交部门统计了某天2路公共汽车每个运行班次的载客量,得到如下表各项数据:
载客量/人
组中值
频数(班次)
1≤x<21
11
2
21≤x<41
a
8
41≤x<61
b
20
(1)求出以上表格中a=____
____,b=____
_____;
(2)计算该2路公共汽车平均每班的载客量是多少?
(3)请估计该2路公共汽车4月份的载客量.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第1课时
中位数和众数
易错点1
确定中位数时易忽略排序
1.某班四个小组的人数如下:10,10,x,8,已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
______
.
2.某班组织了一次读书活动,统计了10名同学在一周内的读书时间,他们一周内的读书时间累计如下表,则这10名同学一周内累计读书时间的中位数是(

时间/h
5
8
10
14
人数/个
1
4
3
2
A.8
B.7
C.9
D.10
3.某工厂第一车间有15名工人,每人日均加工螺杆数统计如图,该车间工人日均加工螺杆数的中位数是(

A.4个
B.12个
C.13个
D.14个
易错点2
误认为众数是唯一的,造成漏解
4.数据11,12,13,13,14,12,15,16,11,18,12,14,13的众数是_____
____
_
.
5.一组数据2,3,6,8,x的众数是x,其中x又是不等式组的整数解,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可能是(

A.3
B.4
C.6
D.3或6
20.1.2
中位数和众数
第2课时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应用
易错点
不能正确选用参照数据而致错
1.为筹备班级新年晚会,班长对全班同学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最终买什么水果,由该调查的数据的_____
______决定.(填“众数”“平均数”或“中位数”)
2.某校七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需取得前6名才能参加决赛,韩丽梅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A.中位数
B.众数
C.平均数
D.最大值和最小值
3.已知一组数据为20,30,40,50,50,50,60,70,80,其中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C.中位数<众数<平均数
D.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4.某公司销售部有15人,销售部为了制定某种商品的月销售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销售量如下:
销售量/件
1800
510
250
210
150
120
人数
1
1
3
5
3
2
(1)求这15人的销售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若销售部负责人把每位销售人员的月销售量定为320件,你认为合理吗?为什么?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易错点1
对方差的性质理解不透彻
1.如果一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101,102,103,104,105的方差是(

A.2
B.4
C.8
D.16
2.在某次训练中,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各射击10发子弹的成绩统计图如图所示,对于本次训练,如下结论:①s2甲>s2乙;②s2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易错点2
计算方差时易出错
3.若一组数据2,3,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5,6,7,8,9的方差相等,则x的值为(

A.1
B.6
C.1或6
D.5或6
4.为选派一名学生参加全市实践活动技能竞赛,A,B两位同学在学校实习基地进行加工直径为20
mm零件的测试,他们各加工的10个零件的相关数据依次如下表所示(单位:mm).根据测试得到的有关数据,试解答下列问题:
平均数
方差
完全符合要求个数
A
20
0.026
2
B
20
s2B
5
(1)考虑平均数与完全符合要求的个数,你认为______
_____的成绩好些;
(2)计算s2B的大小,考虑平均数与方差,说明谁的成绩好些.
(3)考虑图中折线走势及竞赛中加工零件个数远远超过10个的实际情况,你认为派谁去参赛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
20.3
课堂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易错点1
数据变化后,不能准确确定平均数、方差
1.如果给定数组中每一个数都减去同一个非零常数,则数据的(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D.平均数不变,方差改变
2.已知数据x1,x2,x3的平均数是5,则数据3x1+2,3x2+2,3x3+2的平均数是(

A.5
B.7
C.15
D.17
3.学校篮球队5名队员的年龄(单位:岁)分别为15,13,15,14,13,其方差为0.8,则三年后这五名队员年龄的方差为(

A.0.5
B.0.8
C.1.1
D.1.7
易错点2
忽略方差使用的前提
4.甲、乙两位同学本学年11次数学单元测验成绩(整数)的统计如图所示:
(1)分别求他们的平均分与方差;
(2)请你从中挑选一人参加数学“智力杯”竞赛,并说明你挑选的理由.
5.为了从甲、乙、丙三名学生中选拔出一人参加射击比赛,现对他们的射击水平进行测试,三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环数如下:
甲:7
8
6
6
5
9
10
7
4
8
乙:9
5
7
8
7
6
8
6
7
7
丙:7
5
7
7
6
6
6
5
6
5
(1)求,,;
(2)求s2甲,s2乙,s2丙;
(3)你认为这三名同学中应该选拔哪一位同学参加射击比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