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氯气的性质同步基础练习题(解析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
B.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C.贮氯罐意外泄漏,应沿逆风方向疏散群众
D.氯气车间液氯泄漏时,应弯腰逃离氯气泄漏区域
解析:闻气体的方法是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不能直接用鼻子闻,A不正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B不正确;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氯气会顺着风向扩散,疏散时应该逆着风向转移,C正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泄漏时离地面越近氯气浓度越大,应尽量向高处逃生,D不正确。答案:C
2.下列氯化物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2
B.
FeCl2
C.
NaCl
D.
FeCl3
解析:铜与盐酸不反应,A错误;铁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B错误,D错误;钠与氯气或与盐酸反应均生成氯化钠,C正确。答案:C
3下列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
)
A.苍白色火焰
B.瓶口有白雾
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D.爆炸
解析:H2在Cl2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因生成的HCl吸收空气中的H2O形成盐酸小液滴而形成白雾,瓶内气体颜色因Cl2的消耗而变浅,但不发生爆炸。答案:D
4.自来水厂向水中通入少量氯气后,与目标作用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
A.
Cl2
B.
HClO
C.
HCl
D.
ClO-
解析:自来水厂向水中通入少量氯气后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答案:B
5.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其pH将变小,酸性减弱
解析: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氯水中含有的分子为Cl2、H2O、HClO,A错误;氯水中含有HCl,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试纸褪色,B正确;HClO见光分解2HClO2HCl+O2↑,逸出的气体为O2,C错误;氯水放置数天后,溶液变为HCl,pH减小,酸性增强,D错误。答案:B
6.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闭阀门A时,试管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无明显变化;打开阀门A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B瓶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Na2CO3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解析:关闭阀门A,C中湿润红色布条无明显变化,说明氯气被B中溶液吸收。打开阀门A,氯气不经B中溶液,与C中的湿润布条中的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使红色布条逐渐褪色。选项中只有Na2CO3溶液能吸收氯气,生成CO2。答案:C
7.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颜色相同
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
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Cl2,故显浅黄绿色,而久置的氯水呈无色,颜色不相同,A错误;新制氯水因含有HClO而具有漂白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而久置氯水不含HClO,没有漂白性,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B正确;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中都含有H+,C正确;由于二者都含有Cl—,所以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AgCl白色沉淀,D正确。答案:A
8.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呈液态时称为液氯
B.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氯气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分子
D.氯气在碱性溶液中漂白性会增强
解析:氯气呈液态时称为液氯,A正确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其密度比空气大,B正确;氯气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分子,即水分子氯气分子和次氯酸分子,C正确;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本身不具有漂白性,D错误。答案:D
9.当不慎有大量Cl2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处在环境中的人们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该物质最适宜采用的是(
)
A.
NaOH
B.
NaCl
C.
NaHCO3
D.
NH3·H2O
解析:NaOH虽能与氯气反应,达到吸收氯气的效果,但浓NaOH的腐蚀性强,不能用浸有浓NaOH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A错误;NaCl不与氯气反应,且氯气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则不能用浸有NaCl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来防止吸入氯气中毒,B错误;NaHCO3溶液显碱性,碱性较弱,能与氯气反应而防止吸入氯气中毒,则可以用浸有NaHCO3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C正确;氨本身具有刺激性,对人体有害,不能用氨水吸收氯气,D错误。答案:C
10.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
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
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
解析: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定量计算题,利用电子守恒可简化计算步骤。由条件可知氯气在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一部分被还原为NaCl,一部分被氧化为NaClO、
NaClO3.因为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利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列式n(Cl-)×1=n(ClO—)×1+n(ClO3—)×5,得n(被还原):n(被氧化)=16:4=4:1。答案:D
11.工业上用的漂白剂主要是漂白粉而不是次氯酸,其主要原因是(
)
A.漂白粉氧化性强于次氯酸
B漂白粉较次氯酸经济
C漂白粉较次氯酸稳定、易保存
D.漂白粉较次氯酸易于制备
解析: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是一种盐,较HClO稳定。答案:C
12.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D.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解析: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是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A、C错误,B正确;澄清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浓度小,工业上通常用石灰乳与氯气反应制取漂白粉,D错误。答案:B
13.用氯气灌田鼠洞消灭田鼠是利用了氯气的哪些性质
(
)
①有毒②易液化③黄绿色④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一是利用氯气有毒;二是利用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向低处流动。故①④符合题意。答案:C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B.闻氯气气味时,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
C.Cl-和Cl2均有毒
D.Cl-和Cl2均呈黄绿色
解析:氯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氯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无色、无毒。答案:B
15.0.9g某元素的单质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3.55g,则这种元素是
(
)
A.
P
B.
Mg
C.
Al
D.
Fe
答案:C
16.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可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与铁反应
C.光照氯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解析:Cl2与Fe需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反应。答案:B
17.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红色→无色。导致变色的微粒依次是
(
)
A.H+、Cl—
B.H+、HClO
C.HCl、Cl2
D.
Cl—、ClO—
解析: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生反应:Cl2+H2=HClO+HCl,由于HCl和HClO电离生成H+,使溶液显酸性,所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又因为HClO具有漂白性,所以溶液红色褪去。答案:B
18.下列关于HCl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HClO是弱酸
B.HClO是强酸
C.
HClO是强氧化性酸
D.
HClO能杀菌消毒
解析:A.次氯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属于弱酸,故A正确、B错误;C.HClO中Cl为+1价,反应中容易降低为-1价,HClO是强氧化性酸,故C正确;D.HClO具有强氧化性,可使蛋白质变性,能够杀菌消毒,故D正确。答案:B
19.可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的是
(
)
A.次氯酸可与碱反应
B.次氯酸有漂白性
C.次氯酸钙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
D.次氯酸见光分解
解析:酸都可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故A错误;次氯酸有漂白性证明其具有强氧化性,故B错误;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原理,次氯酸钙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说明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故C正确;有的强酸见光也分解,不能证明次氯酸是弱酸,故D错误。答案:C
20.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次氯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的是(
)
A.等浓度的次氯酸的pH大于醋酸的pH
B.次氯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醋酸
C.醋酸的稳定性强于次氯酸
D.次氯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醋酸可以
解析:A项,浓度相同的两溶液,HClO溶液的pH大于CH3COOH,说明HClO的电离能力弱于CH3COOH,酸性:
HClOHClO的电离能力弱于CH3COOH,酸性:HClONaHCO3溶液反应说明酸性:H2CO3>HClO,醋酸能与
NaHCO3溶液反应,说明酸性:
CH3
COOH>H2CO3,则酸性:CH3COOH>HClO。答案:C
21.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答案:B
22.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原因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充分反应,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解析:对于漂白粉来说,其漂白作用主要是由次氯酸引起的,当漂白粉放置在空气中的时候,漂白粉会和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Ca(ClO)2+CO2+H2O=CaCO3↓+
2HClO,所以会使HClO的浓度增大,漂白效果变得更好。答案:C
23.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来制取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
C.漂白粉可以露置在通风阴凉处
D.漂白粉在酸性环境下使用效果更好
解析: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故A错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有效成分为Ca(ClO)2,故B错误;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水反应而变质,故C错误;漂白粉在酸性环境下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所以在酸性环境下使用效果更好,故D正确。答案:D
24.近期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各国肆虐,严重威胁了非洲人民的生命。在此期间,进行环境消毒是极其关键的,常常喷洒一种名为“84”的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
NaCIO。下列有关“84”消毒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84”消毒液属于纯净物
B.“84”消毒液除能杀菌消毒外,还可作漂白剂
C.“84”消毒液中的
NaCIO比较稳定,不需密封保存
D.“84”消毒液杀菌消毒过程中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A.“84”消毒液是次氯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B.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因此“84”消毒液除能杀菌消毒外,还可作漂白剂,B正确;C.“84”消毒液在空气中久置,先发生反应:2NaClO+H2O+CO2=Na2CO3+2HClO,再发生反应:2HClO2HCl+O2↑而变质,需密封保存,C错误;D.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因此“84”消毒液杀菌消毒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答案:B
25.关于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为71:80
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1个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个
答案:C
26.下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浓H2SO4
B.浓NaOH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
D.石灰乳
解析: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说明C中为干燥的红色布条。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氯气通过浓硫酸后仍为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不会褪色,A项不符合题意;B.浓NaOH溶液能吸收氯气,则从D中导出的气体中不含Cl2,C中红色布条不会褪色,B项不符合题意;C.干燥氯气通过饱和Na2SO4溶液后变为潮湿的氯气,C中红色布条会褪色,C项符合题意;D.石灰乳能吸收氯气,则从D中导出的气体中不含Cl2,C中红色布条不会褪色,D项不符合题意。答案:C
27.(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洗气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洗气瓶,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
(用字母代号填写)
A.O2
B.H2
C.
CO2
D.
HClO
答案:(1)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
(2)NaOH(或其他合理答案)
2NaOH+Cl2=NaCl+NaClO+H2O
(3)Ca(ClO)2
C
解析:(1)Cl2无漂白性,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明显现象,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所以可观察到潮湿的有色布条褪色;(3)Cl2和Ca(OH)2反应的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a(ClO)2,Ca(ClO)2和CO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O)2+H2O+CO2=CaCO3↓+2HClO,生成的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CO2,所以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CO2。
28.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铁在氯气中燃烧:
(2)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氯气尾气:
(3)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答案:(1)2Fe+3Cl22FeCl3
(2)
2NaOH+Cl2=NaCl+NaClO+H2O
(3)
Ca(ClO)2+H2O+CO2=CaCO3↓+2HClO
29.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成功研制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其工业制法是利用Cl2与NaOH反应得到,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4消毒液”可用于公共场所卫生洁具清理和染色白毛巾的处理,但不宜与其他洗涤液混用,尤其不能与洁厕灵混合,混合后容易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84消毒液”本品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会失效,试解释失效的主要原因:
答案:
(1)
2NaOH+Cl2=NaCl+NaClO+H2O
(2)
ClO-+Cl-+2H+=H2O+Cl2↑
(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NaClO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
30.漂白粉能杀死禽流感病毒等,其稳定性比氯水高。
(1)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2)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效氯是漂白粉中有效成分Ca(ClO)2含量大小的标志。
已知:①Ca(ClO)2+4HCl=CaCl+2Cl2↑+2H2O;
②有效氯=(漂白粉加盐酸释放出的氯气的质量)÷(漂白粉的质量)×100%。
若某漂白粉的有效氯为65%,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1)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
Ca(ClO)2+H2O+CO2=CaCO3↓+2HClO、2HClO2HCl+O2↑
(3)65.4%
解析:(3)反应①中Ca(ClO)2+4HCl=CaCl2+2Cl2↑+2H2O生成2份Cl2需要1份Ca(ClO)2,质量为143g,而漂白粉的质量71×2
÷65%≈218.5g,所以Ca(ClO)2的质量分数为143g÷218.5g×100%≈65.4%
31.在新制氯水参加的反应中,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AgNO3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向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氯水中起作用的微粒是
;
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
答案:(1)Cl2
2Fe2++Cl2=2Fe3++2Cl-
(2)Cl-
Ag++Cl-=AgCl↓(3)H+
HClO
解析:考查新制氯水成分的多样性,要从新制氯水所含的微粒种类(Cl2、HClO、H+、Cl—等)来考虑第一课时
氯气的性质同步基础练习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
B.用向下排空气法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
C.贮氯罐意外泄漏,应沿逆风方向疏散群众
D.氯气车间液氯泄漏时,应弯腰逃离氯气泄漏区域
2.下列氯化物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化合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
CuCl2
B.
FeCl2
C.
NaCl
D.
FeCl3
3下列不属于H2在Cl2中燃烧现象的是(
)
A.苍白色火焰
B.瓶口有白雾
C.集气瓶内气体颜色变浅
D.爆炸
4.自来水厂向水中通入少量氯气后,与目标作用直接相关的物质是(
)
A.
Cl2
B.
HClO
C.
HCl
D.
ClO-
5.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
B.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
D.氯水放置数天后其pH将变小,酸性减弱
6.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关闭阀门A时,试管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无明显变化;打开阀门A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B瓶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Na2CO3溶液
D.饱和NaCl溶液
7.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颜色相同
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C.都含有H+
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8.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呈液态时称为液氯
B.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C.氯气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分子
D.氯气在碱性溶液中漂白性会增强
9.当不慎有大量Cl2扩散到周围空间时,处在环境中的人们可以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种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鼻子,以防中毒,该物质最适宜采用的是(
)
A.
NaOH
B.
NaCl
C.
NaHCO3
D.
NH3·H2O
10.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
NaClO、NaCl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
1: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1:5
B.11:3
C.3:1
D.4:1
11.工业上用的漂白剂主要是漂白粉而不是次氯酸,其主要原因是(
)
A.漂白粉氧化性强于次氯酸
B漂白粉较次氯酸经济
C漂白粉较次氯酸稳定、易保存
D.漂白粉较次氯酸易于制备
12.抗震救灾中要用大量漂白粉和漂白液杀菌消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D.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13.用氯气灌田鼠洞消灭田鼠是利用了氯气的哪些性质
(
)
①有毒②易液化③黄绿色④密度比空气大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B.闻氯气气味时,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
C.Cl-和Cl2均有毒
D.Cl-和Cl2均呈黄绿色
15.0.9g某元素的单质与氯气反应后,质量增加3.55g,则这种元素是
(
)
A.
P
B.
Mg
C.
Al
D.
Fe
16.下列有关氯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可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B.通常状况下,干燥的氯气能与铁反应
C.光照氯气和氢气的混合物会发生爆炸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17.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紫色→红色→无色。导致变色的微粒依次是
(
)
A.H+、Cl—
B.H+、HClO
C.HCl、Cl2
D.
Cl—、ClO—
18.下列关于HCl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HClO是弱酸
B.HClO是强酸
C.
HClO是强氧化性酸
D.
HClO能杀菌消毒
19.可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的是
(
)
A.次氯酸可与碱反应
B.次氯酸有漂白性
C.次氯酸钙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
D.次氯酸见光分解
20.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次氯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的是(
)
A.等浓度的次氯酸的pH大于醋酸的pH
B.次氯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醋酸
C.醋酸的稳定性强于次氯酸
D.次氯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醋酸可以
21.有关漂白粉和漂白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漂白粉是纯净物,漂白液是混合物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
C.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制取漂白粉
D.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2O2
22.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漂白效果更好,原因是(
)
A.漂白粉被氧化了
B.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
C.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充分反应,生成了较多量的HClO
D.漂白粉溶液蒸发掉部分水,其浓度增大
23.下列关于漂白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来制取
B.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Ca(ClO)2
C.漂白粉可以露置在通风阴凉处
D.漂白粉在酸性环境下使用效果更好
24.近期埃博拉病毒在非洲各国肆虐,严重威胁了非洲人民的生命。在此期间,进行环境消毒是极其关键的,常常喷洒一种名为“84”的消毒液,其有效成分为
NaCIO。下列有关“84”消毒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84”消毒液属于纯净物
B.“84”消毒液除能杀菌消毒外,还可作漂白剂
C.“84”消毒液中的
NaCIO比较稳定,不需密封保存
D.“84”消毒液杀菌消毒过程中并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5.关于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Cl2是氧化剂,NaOH是还原剂
B.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为71:80
C.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1个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个
26.下图是一种检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干燥氯气,C中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当关闭B时,C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是(
)
A.浓H2SO4
B.浓NaOH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
D.石灰乳
27.(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有色布条的洗气瓶和盛有潮湿有色布条的洗气瓶,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为防止氯气尾气污染空气,根据氯水显酸性的性质可用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
(用字母代号填写)
A.O2
B.H2
C.
CO2
D.
HClO
28.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铁在氯气中燃烧:
(2)用氢氧化钠来吸收氯气尾气:
(3)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29.1984年,地坛医院的前身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成功研制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
(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NaClO。其工业制法是利用Cl2与NaOH反应得到,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4消毒液”可用于公共场所卫生洁具清理和染色白毛巾的处理,但不宜与其他洗涤液混用,尤其不能与洁厕灵混合,混合后容易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3)“84消毒液”本品在空气中露置一段时间会失效,试解释失效的主要原因:
30.漂白粉能杀死禽流感病毒等,其稳定性比氯水高。
(1)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2)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易失效的主要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有效氯是漂白粉中有效成分Ca(ClO)2含量大小的标志。
已知:①Ca(ClO)2+4HCl=CaCl+2Cl2↑+2H2O;
②有效氯=(漂白粉加盐酸释放出的氯气的质量)÷(漂白粉的质量)×100%。
若某漂白粉的有效氯为65%,该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分数为
31.在新制氯水参加的反应中,有如下几种情况:
(1)向FeCl2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AgNO3溶液中加入氯水,氯水中起作用的主要微粒是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向氯水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氯水中起作用的微粒是
;
然后又褪色,起作用的微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