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学案(02)
课题:《韩非子》选读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正确理解韩非子寓言及故事的文本含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感受寓言的魅力,进一步思考其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文本研读
1.郢人有遗(
)燕相国书者,夜(
)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
)“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
)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似此类。
(1)解释文段中黑体字的意思。
阐述本段寓言的寓意:
形象的暗示了当今学者往往错误理解古代帝王的话,是多么刻板。
2.郑人有且(
)买履者,先自度(
)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
)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
)也。”
(1)解释文段中黑体字的意思。
阐述本段寓言的寓意:
将只重先王之政而不顾眼前现实的偏执与愚蠢表现的淋漓尽致。
3.卫人嫁其子(
)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
),常也;其成居,幸(
)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
)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
)也,而自知(
)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
)者皆是类也
(1)解释文段中黑体字的意思。
阐述本段寓言的寓意:
对那些不顾羞耻、不择手段追财逐利却又自以为聪明的贪官污吏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
二、小结:所学寓言分别反映了韩非的哪些观点?
观点:
1.效法先王或古代要懂得变通
2.理解古代帝王的话不能妄加猜测、穿凿附会
3.要根据现实研究和制定治国方略
做人要真诚,“巧诈不如拙诚”
三、知识储备:
先秦是寓言文学繁荣的黄金时代。先秦寓言数量之众多,思想之深刻,艺术之高超,均足以雄视百代。
然而它们大多是说理的手段或叙事的有机组成部分,尚未独立成体。到了韩非手中,作了系统的收集整理,再加上自己的创作,而后分门别类加以编排,于是第一次推出了洋洋大观的寓言专辑。
据统计,《韩非子》一书中共有寓言故事300多则,居于先秦各家著作之首。它们成为韩非用来宣扬其法治思想的锐利武器,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冷峻峭刻、褒贬分明、尖锐遒劲、典雅庄重的特点。
请大家再整理韩非的寓言故事并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