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检测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地理初中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检测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7-28 19:4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检测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以下关于地球上大洲和大洋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
A.
热带面积最广的大洲是非洲
B.
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欧洲面积最小
C.
四大洋中,北冰洋面积最大,太平洋面积最小
D.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亚洲和北冰洋
2.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生物化石,这说明(  )
①青藏高原总是处于陆地环境
②青藏高原曾经处于海洋环境
③地壳发生了变动
④人为遗弃于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图甲、乙、丙、丁中代表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的是(  )
A.

B.

C.

D.

4.如下图为大陆漂移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
①南极大陆有大量的冰雪
②荷兰国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④许多大洋两侧陆地古老地层很相似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5.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列,依次是(  )
A.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D.
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大西洋
6.以下地理现象,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的是(

A.
暴雨
B.
火山地震
C.
森林
D.
城市
7.读下图“东西半球图”,图中①海洋是(  )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8.读下图,图中序号代表事物正确的是(  )
A.
①半岛、②岛屿、③大陆
B.
①岛屿、②半岛、③大陆
C.
①大陆、②半岛、③岛屿
D.
①大陆、②岛屿、③半岛
9.索马里沿海海盗活动频繁,我海军先后派出五批舰队赴亚丁湾、索马里附近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为国际社会共同反海盗作出了积极贡献。索马里海盗经常出没的海域属于世界四大洋中的(  )
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10.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大洲总面积位居第二,与大哥仅一河之隔。”这个大洲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11.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和最平直的大洲分别是(  )
A.
欧洲和非洲
B.
欧洲和北美洲
C.
欧洲和大洋洲
D.
欧洲和南美洲
12.地震来临时,教室里的学生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
立即跑向室外
B.
护头下蹲并躲在桌子旁边,震动结束后快速撤离
C.
一直躲在教室里,待救护人员来救援
D.
立即从窗户处外跳逃生
13.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占(  )
A.
69%
B.
71%
C.
30%
D.
29%
14.假如一陨石飞向地球,落入海洋的可能性为(  )
A.
70%
B.
30%
C.
50%
D.
100%
15.下列大洲的轮廓中,亚洲的轮廓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7.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南极乔治王岛(长城站)按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它们所经过的大洋顺序依次为(  )
A.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18.下图表示大陆漂移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海陆分布状况。根据大陆漂移学说,海陆分布变化的顺序是(

A.
a→b→c
B.
a→c→b
C.
c→a→b
D.
c→b→a
19.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里氏8.1级地震,据图回答此次地震处于(  )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处
B.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张裂处
C.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处
D.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
20.下列探索中体现了“观察发现——大胆假设——寻找证据”这一过程的是(  )
A.
斯科特南极探险
B.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
C.
麦哲伦环球航
D.
中国发射神舟飞船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______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六大板块的名称。
B
______,C______,D
______。
(3)中国位于______洲,所在板块的代号是______。澳大利亚大陆位于______洲,所在板块的代号是
______。
(4)几乎全部被大洋覆盖的板块是
______。
(5)板块学说认为:在板块内部,地壳结构比较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多
____________。
22.读板块构造示意图,回答问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______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______的地带。
(2)读图可知,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从板块的运动方向可以推断,红海的面积在不断______(扩大、缩小),是由于______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而形成的。
2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成六大板块。下面字母所属的板块名称是:D板块,E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填字母)板块和(填字母)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
(3)亚欧大陆东侧的岛国日本多地震,其所处的火山地震带是。
24.读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1)将图中字母表示的大洲名称写出: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2)图中数字表示的海域名称是:①________;②
________(3)写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名称:a________
b
_______
c
________(4)写出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d
________运河,它沟通了
________海和________海。
25.读“世界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A是________。(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B是_______洲,该洲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3)大洋:C________,D
________。(4)从图中可见,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亚洲、大洋洲、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最广;七大洲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四大洋中,太平洋面积最大,北冰洋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和北冰洋。
2.【答案】C
【解析】在青藏高原的地层中发现许多鱼、海螺、海藻等生物化石,这一记载说明青藏高原原来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变动逐渐隆起形成高原。
3.【答案】C
【解析】甲代表马六甲海峡,乙代表直布罗陀海峡,丙代表白令海峡,丁代表土耳其海峡,其中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所以选C。
4.【答案】D
【解析】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许多大洋两侧陆地古老地层很相似都有利的说明了大陆的漂移。
5.【答案】A
【解析】地球上有四大洋,按照面积大小排列,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答案】B
【解析】板块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多集中在板块交界地带。
7.【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的地理位置可知①为太平洋,太平洋被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亚洲、大洋洲所环绕。
8.【答案】B
【解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三面临海,一面连接大陆的陆地叫半岛;海峡是连接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故图中序号顺序依次为:岛屿、半岛、大陆。
9.【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索马里半岛位于印度洋沿岸。
10.【答案】C
【解析】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所以该大洲为非洲。
11.【答案】A
【解析】欧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大陆边缘有许多边缘海、内海、海峡,半岛、岛屿和海湾;非洲是世界上海岸线最平直的大洲,缺少海湾和岛屿(岛屿数量最少的大洲)。
12.【答案】B
【解析】在楼上的教室上课时发生地震,不要惊慌,要就近躲在课桌下面,并用书包护住头部,千万不要恐惧,更不能从窗户跳下;待地震结束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地震中不应乘车逃命,远离交通工具;发生地震时应远离建筑物、危险品,就近采取防护措施,更不能躲进防空洞。
13.【答案】B
【解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的面积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4.【答案】A
【解析】地球上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70%,则地球上陆地的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30%,所以它落到陆地上的概率约是70%。
15.【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A是亚洲、B是南美洲、C是非洲、D是大洋洲。故选A。
16.【答案】B
【解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约占71%,陆地面积约占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读图例可得,B图符合题意。
17.【答案】C
【解析】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上,在南极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顺时针,从长城站按顺时针绕南极洲海域航行一周,所经过的大洋顺序依次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8.【答案】C
【解析】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19.【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地震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0.【答案】C
【解析】大陆漂移假说是20世纪初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21.【答案】(1)魏格纳
(2)印度洋板块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3)亚
C
大洋
B(4)太平洋板块
(5)稳定
活跃
火山、地震
【解析】读图可知,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形成的;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六大板块的名称是:B印度洋板块、C亚欧板块、D太平洋板块;中国位于亚洲,所在板块的代号是C,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大洋洲,所在板块的代号是B;几乎全部被大洋覆盖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板块学说认为:在板块内部,地壳结构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2.【答案】(1)运动
稳定
活跃
板块交界
(2)亚欧
印度洋
(3)扩大
非洲
【解析】(1)读图可知,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3)从板块的运动方向可以推断,红海的面积在不断扩大,是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运动而形成的。
23.【答案】(1)太平洋
美洲
(2)A
C
(3)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解析】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D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E是美洲板块;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喜马拉雅山是A亚欧板块与C印度洋板块交界碰撞挤压形成的;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大约每隔3年就要发生1次危害较大的地震。
24.【答案】(1)欧洲
亚洲
非洲
(2)地中海
黑海
(3)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大高加索山脉(4)苏伊士

地中
【解析】读图可知,该区域为亚欧非三大洲的交汇处,A为欧洲,B为亚洲,C为非洲,d为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a、b、c为欧亚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其次①为地中海,②为黑海。
25.【答案】(1)巴拿马运河
(2)南极
南寒
(3)大西洋
北冰洋
(4)非洲
南美洲
【解析】读图可得,A为巴拿马运河,B为南极洲,C为大西洋,D为北冰洋,南极洲大部分位于南寒带,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美洲被赤道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