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课: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5-22 11:33:29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第9课 开放的中国
走向世界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感知开放
一、开放的尝试
1.这位老人是谁?1979年的“春天”喻指什么?这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个“圈”又是指什么?
2.以这种形式开放的有哪几个地方?
邓小平。改革开放。提出 办特区 的主张。
1980年:深圳(最早)、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岛(最大)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香港
澳门
毗邻港澳
重要侨乡
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海南岛
A
B
C
D
E
为何在此设立特区?
经济特区: 指在不损害主权的前提下,采取与内地不同的、更加开放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地区。
特:
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特区姓“社”,不姓“资”。
感受深圳速度
83年的深南大道
84年下半年的深南大道
20年后的深南大道
70年代的深圳
人口
2003年
1980年
建国初期
2万
33.3万
557.4万
深圳市常住人口变化示意图
经济特区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有什么作用和影
响?
1.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窗口、排头兵和试验场。(地位、作用)
2.极大地促进了特区经济的发展。
3.推动了对外开放走向扩大和深化。
4、增强了改革开放的信心。
二、开放的扩大
感知开放
如果你是国家领导人,你会采取哪种最有效的办法来消除沿海地区与中西部的差距?
目的:发展上海经济,发挥龙头效应,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阅读这段话,分析党和国家为什么要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开放浦东,那个影响就大了,不只是浦东的问题,是利用上海这个基地发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问题。”
2003
第一步: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6种模式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沿江城市、省会城市、边境城市), 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图表,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并思考这一过程有何特点。
第二步:展示自己的设计,解说图表。
做一做
尝试
沿海
开放城市
经济
特区
扩大
沿海
开放区
内地

线

沿江城市
省会城市
边境城市
沿海
感知开放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1. 晚清的“开放”和现在经济特区的对外开放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晚清的“开放”:主权不独立,被迫开放
经济特区开放:主权独立,主动开放
2. 经济特区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经 济 特 区 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
特别行政区 实行 资本主义制度。
议一议
感悟开放
开放的影响
1996年美国沃尔玛超市所有销售商品中,中国、日本、欧盟的商品仅占6-7%。到2006年时沃尔玛超市销售的所有商品中,中国制造达到80%。 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家电企业——海尔,很快占领了美国市场,如今美洲、欧洲、非洲、中东市场已遍布中国的海尔品牌……
20多年来,中外合资和中外合作企业带动了10多万家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改造,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商务部
1.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3.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4.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60年的春熙路
现在的春熙路
85年的天府广场
现在的天府广场
80年代的人民南路
地铁一号线
83年的盐市口
现在的盐市口
内 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