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的特点是(
)
A.
普遍高温
B.
普遍低温
C.
西高东低,气温差异大
D.
南高北低,气温差异大
2.下列哪项属于东北平原的特征(
)
A.
黑土面积广大,有沼泽
B.
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
C.
“鱼米之乡”
D.
多河流、湖泊、水田
3.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
B.
东高西低,呈阶梯状
C.
西高东低,呈直线斜状
D.
东高西低,呈直线斜状
4.下列河流中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无冰期的一组是( )
A.
长江、珠江
B.
黄河、海河
C.
长江、黄河
D.
黑龙江、松花江
5.我国主要属于下列选项中的(
)
A.
全年多雨区
B.
全年少雨区
C.
夏季多雨区
D.
冬季多雨区
6.当发生下列自然灾害时,图中行为正确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7.长江最长的支流是(
)
A.
汉江
B.
岷江
C.
乌江
D.
嘉陵江
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形条件不同
B.
栽培技术不同
C.
耕地制度不同
D.
气候条件不同
9.我国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是( )
A.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
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
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D.
从西北向东南递减
10.下列A,B,C,D所示四列山脉为我国地形的天然界线,其中位于第二级阶梯内的山脉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1.如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图中甲省简称是( )
A.
贵或黔
B.
云或滇
C.
甘或陇
D.
陕或秦
12.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丘陵和平原
B.
高原和盆地
C.
山地和高原
D.
丘陵和山地
13.下列支流位于长江干流以南的是( )
A.
嘉陵江
B.
汉水
C.
雅砻江
D.
乌江
14.春节期间,我国东北地区天寒地冻,而海南岛却百花争艳,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为因素
15.关于我国的气温和降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受地形影响,我国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
B.
我国1月份0℃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C.
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多雨,夏秋少雨
D.
我国降水量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6.我国小部分的河流流入内流区,其余则分别流入三大洋,其中流域面积最广的是( )
A.
太平洋流域
B.
北冰洋流域
C.
印度洋流域
D.
内流区
17.下列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
C.
黄河冬季无结冰期
D.
黄河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18.下列四幅地图中,能反映我国降水地区分布规律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19.长江支流众多,新中国成立后,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
)
A.
川江
B.
虎跳峡
C.
荆江
D.
三峡
20.山东省一年之中降水最多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21.读我国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处河段中,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是。
(2)A省是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省区,该省省会城市是。
(3)C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其地貌特征是,请你为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问题献上一策:。
22.读中国河流分布图,填空。
(1)填写代号所代表的河流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属于外流河的有______,属于内流河的有______,人工河是______(填代号)。
(3)注入印度洋的有______,注入北冰洋的有______(填代号)。
23.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山,流经九省区,是我国第二长河。
(2)图中所示按上中下游划分,应该是在______游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这一段又称为“______”。
(3)黄河水能丰富,最集中分布在______游河段,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______工程,起到了防洪、排沙、发电等作用。
(4)黄河流经西北干旱地区,形成西北地区两大灌溉农业区分别是______和______,又被称为“塞上江南”。
(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对中游______高原的水土保持。
24.读“黄河流域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的祁连山是第级阶梯和第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
(2)图中会发生凌汛的河段是.。(填字母)
(3)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塞上江南”,其中①是河套平原,②是____平原。
(4)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我国正在实施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____,该工程的东线(如图所示)主要是满足____、____等城市的用水需求。
(5)图中兰州、西安、济南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
(6)由于泥沙淤积,黄河的下游成为,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25.读“沿32°N我国地形剖面图”,回答。
(1)图中A、B、C中,代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______。山东省位于第______级阶梯上。
(2)分别写出A、B、C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
(3)我国地势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南北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越低.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距离直射点较近,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地区大,昼长也比北方长,再加上北方地区纬度较高,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因此南北温差很大。
2.【答案】A
【解析】我国有三大平原,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面积广大,有沼泽;华北平原是我国第二大平原,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又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第三大平原,多河流、湖泊、水田,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3.【答案】A
【解析】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根据题意,选A。
4.【答案】A
【解析】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地区的河流流经湿润地区,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少,冬季河流不结冰。以北地区的河流流经半湿润或半干旱地区,水量不大,汛期较短,且冬季河流有结冰现象。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的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水的含沙量很大。
5.【答案】C
【解析】我国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冬春较少,属于夏季多雨区,选C。
6.【答案】D
【解析】当地震发生时,高层住户千万不要迅速从电梯逃生,在街上的行人也不要靠墙而立;当海啸来了,应该躲在室内,避免被海啸卷走;当台风来了,应该躲在室内,不应该在广告牌下避风观景;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千万不要往山下跑。
7.【答案】A
【解析】长江最长的支流是汉江。
8.【答案】D
【解析】橘在南方生长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橘是亚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气候条件中的温度不同造成的。
9.【答案】A
【解析】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山脉及其分布。A为横断山脉、D为昆仑山脉,为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分界线;B为大兴安岭,为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C为天山,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内。
11.【答案】B
【解析】长江流经的省区有: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所以甲为云南省,云南省的简称为“云”或“滇”。
12.【答案】A
【解析】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西部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根据题意,选择A。
13.【答案】D
【解析】选项中①长江支流众多,如北岸的嘉陵江、雅砻江、岷江、汉水等,南岸的乌江、资水、湘江、赣江等。
14.【答案】A
【解析】春节期间,我国东北地区天寒地冻,而海南岛却百花争艳,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
15.【答案】C
【解析】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选项A、B、D叙述正确,故选C。
16.【答案】A
【解析】我国的绝大多数河流分布在东部外流区,内流区的河流较少。受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影响,我国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太平洋流域。
17.【答案】A
【解析】黄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它是我国的第二长河,该河流冬季有结冰期,不流经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18.【答案】D
【解析】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根据图示可知D正确。所以选D。
19.【答案】C
【解析】长江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出三峡后,进入平原地区,在920多千米的流程中,落差约40米,流速锐减,加之众多支流汇入,形成蜿蜒曲折的河道,沿江两侧湖泊星罗棋布。这一河段的荆江曲流甚多,素有“九曲回肠”之称,历史上水患频发。新中国成立后,重点对滩多流急的荆江进行了治理。
20.【答案】B
【解析】山东省位于季风区内,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且全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一般不足全年的10%。
21.【答案】(1)④(2)西宁(3)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沟谷相间亦可);植树造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建梯田、修挡土坝等
【解析】(1)由图可知,①②③④四处河段中,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是④,这里是长江的下游河段,水面宽阔,水位高,水流平缓,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2)由图可知,A省是我国青海省,是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省区,该省省会城市是西宁。(3)由图可知,C地区是我国的黄土高原,这里是我国生态环境较为严重的地区,由于长时间的水土流失,导致该地区地貌呈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特征。要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植树造林、植树种草、退耕还林、建梯田、修挡土坝等。
22.【答案】(1)长江;黄河;辽河;黑龙江;松花江;(2)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⑩;⑦;?;(3)⑨;⑧
【解析】(1)从中国流域分布图可以看出,①为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②为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③为辽河,④为我国最北的河流黑龙江,⑤为松花江。(2)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图中代号所表示的河流最终注入海洋的有①、②、③、④、⑤、⑥、⑧、⑨、⑩,最终没有注入海洋的内流河为⑦,我国的人工运河京杭运河为?(3)我国注入印度洋的河流有⑨雅鲁藏布江和怒江,注入北冰洋的河流⑧为额尔齐斯河。
23.【答案】(1)巴颜喀拉;
(2)下;地上河;
(3)上;小浪底;(4)宁夏平原;河套平原;(5)黄土
【解析】读图可知,(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九省区,是我国第二长河。(2)图中所示按上中下游划分,应该是在下游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这一段又称为“地上河”。(3)黄河水能丰富,最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小浪底工程,起到了防洪排沙发电等作用。(4)黄河流经西北干旱地区,形成西北地区两大灌溉农业区分别是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又被称为“塞上江南”。(5)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对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24.【答案】(1)一;二(2)A和C(3)宁夏(4)南水北调;北京;天津(5)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6)地上河;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工作
【解析】(1)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图中)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2)凌汛就是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黄河上游的A刘家峡至包头河段,下游的C开封至入海口河段,河水是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由于较高纬度河段秋冬季节封冻早,冬春季节解冻迟,容易形成冰坝,阻塞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3)黄河出青铜峡后,在宁夏、内蒙古段,地势比较平坦,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了②宁夏平原和①河套平原。由于当地气候干旱,黄河较少有支流汇入,加之平原地区人口稠密,引黄灌溉,生产生活用水增加,黄河的流量逐渐减少。(4)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5)图中兰州、西安、济南等城市分布的共同特征是分布在黄河及其支流沿岸。(6)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基本无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是在上、中游,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25.【答案】(1)C;三;
(2)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3)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解析】读图可知,(1)图中A代表第一级阶梯,B代表第二级阶梯,C代表第三级阶梯,山东省位于第三级阶梯上。(2)A、B、C
阶梯的主要地形区名称: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长江中下游平原;(3)我国地势的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