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7-27 10:5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人教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没有物理变化发生
B.物质如果发生化学变化,那么就一定会产生其他物质
C.物质有发光和放热现象产生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变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  )发生了改变。
A.分子的大小
B.分子的质量
C.分子间的空隙
D.分子的种类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高粱酿酒
B.馒头发霉
C.蜡烛燃烧
D.蔗糖溶解
4.最能说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
A.发出白光
B.产生白烟
C.放出热量
D.生成白色固体P2O5
5.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液态汞表面出现红色粉末
B.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6.如图所示,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以上现象中,能说明镁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银白色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固体
7.下列对资源的利用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
C.太阳能发电
D.分离液态空气
8.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自制汽水
B.炉具清洁剂除油污
C.活性炭净水
D.稀盐酸除铁锈
9.下列哪一个变化的类型与其它三个有本质上的不同(  )
A.炼钢
B.合成新药物
C.粮食酿酒
D.羊毛制成毛线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文件
B.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C.纯氧用于医疗急救
D.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11.不锈钢电热水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利用金属的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腐蚀性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活性炭用作除味剂
B.石墨用作电极
C.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
D.水用作溶剂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都有 
 生成,同时还伴随 
 的释放或吸收。燃烧都是 
 热,二氧化碳经过灼热的炭层则 
 热。
14.化学变化又叫 
 ,其特征是 
 ,常伴随的现象有 
 、 
 、 
 、 
 、 
 等.
15.如图火腿肠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肉类加工食品。火腿肠所含丰富的 
 是人类六大营养物质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我们在购买火腿肠时,若发现包装袋膨胀或火腿肠表面发粘,说明其变质,这一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化学”)变化。
16.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工业上用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 
 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有① 
 ;② 
 。(写两条即可)化学性质有① 
 ;② 
 。
(3)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7.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18.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判断: 
 .改正 
 .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同步练习(人教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没有物理变化发生
B.物质如果发生化学变化,那么就一定会产生其他物质
C.物质有发光和放热现象产生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D.化学变化一定伴随有变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
【分析】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出现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泡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所以有这些现象出现不能作为判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解答】解:
A、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化学变化,故错;
B、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故正确;
C、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出现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泡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故错;
D、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着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有的化学变化则没有明显现象,故错。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进行了分析,难度不大.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  )发生了改变。
A.分子的大小
B.分子的质量
C.分子间的空隙
D.分子的种类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区别考虑本题,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是旧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析。
【解答】解: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是旧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故分子的种类肯定发生变化,但分子的大小、质量和空隙不一定发生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变化的实质,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高粱酿酒
B.馒头发霉
C.蜡烛燃烧
D.蔗糖溶解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B、馒头发霉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D、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4.最能说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
A.发出白光
B.产生白烟
C.放出热量
D.生成白色固体P2O5
【分析】利用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的知识,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判断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只有生成白色物质说明变化后产生了新物质。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5.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液态汞表面出现红色粉末
B.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分析】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液态汞表面出现红色氧化汞粉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6.如图所示,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以上现象中,能说明镁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银白色
B.发出耀眼的白光
C.放出大量的热
D.生成白色固体
【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
【解答】解:判断银白色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银白色、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白色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7.下列对资源的利用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
C.太阳能发电
D.分离液态空气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天然气燃烧过程中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C、太阳能发电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分离液态空气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8.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自制汽水
B.炉具清洁剂除油污
C.活性炭净水
D.稀盐酸除铁锈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炉具清洁剂除油污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稀盐酸除铁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氯化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否则属于化学变化。
9.下列哪一个变化的类型与其它三个有本质上的不同(  )
A.炼钢
B.合成新药物
C.粮食酿酒
D.羊毛制成毛线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炼钢需要将生铁中过多的碳除掉,发生了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B、合成新药物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羊毛制成毛线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文件
B.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C.纯氧用于医疗急救
D.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文件,是因为碳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是化学性质;
B、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是因为通电时能够发出五颜六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纯氧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氢气可以用作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故选:B。
【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11.不锈钢电热水壶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利用金属的下列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  )
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耐腐蚀性
【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A、导热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D、耐腐蚀,说明不容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反应,是化学性质。
故选:D。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活性炭用作除味剂
B.石墨用作电极
C.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
D.水用作溶剂
【分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解答】解:A、活性炭用作除味剂,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B、石墨用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C、乙醇汽油用作汽车燃料,是因为乙醇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
D、水用作溶剂,是因为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
故选:C。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都有 新物质 生成,同时还伴随 能量 的释放或吸收。燃烧都是 放 热,二氧化碳经过灼热的炭层则 吸 热。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特征进行分析。
【解答】解: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都有新物质生成,同时还伴随能量的释放或吸收。燃烧都是放热,二氧化碳经过灼热的炭层则吸热。
故填:新物质;能量;放;吸。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的有关知识即可顺利解答。
14.化学变化又叫 化学反应 ,其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常伴随的现象有 发光 、 放热 、 颜色变化 、 放出气体 、 生成沉淀 等.
【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其本质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时往往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出现.
【解答】解: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其本质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时往往有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出现.
故答案为: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
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伴随现象的考查,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及常伴的一些现象.
15.如图火腿肠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一种肉类加工食品。火腿肠所含丰富的 蛋白质 是人类六大营养物质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我们在购买火腿肠时,若发现包装袋膨胀或火腿肠表面发粘,说明其变质,这一过程属于 化学 (选填“物理、化学”)变化。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火腿肠所含丰富的蛋白质是人类六大营养物质之一,也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在购买火腿肠时,若发现包装袋膨胀或火腿肠表面发粘,说明其变质,这一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填:蛋白质;化学。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6.通常状况下,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一定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工业上用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 用途 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有① 黄绿色气体 ;② 有刺激性气味(或密度比空气大或其熔点为﹣59℃或沸点为11.0℃或易溶于水等)(答案合理即可) 。(写两条即可)化学性质有① 不稳定 ;② 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或能与水反应等)(答案合理即可) 。
(3)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 喷洒大量的水 。
【分析】(1)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解答;
(2)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是它们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应用这个差别可以来判别某一性质是化学性质,还是物理性质;
(3)根据题干中的信息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以上性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来体现,属于物理性质;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有毒等,是经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3)由于二氧化氯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所以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洒大量的水.
故答为:(1)用途;
(2)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或密度比空气大或其熔点为﹣59℃或沸点为11.0℃或易溶于水等)(答案合理即可);化学性质:不稳定;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或能与水反应等)(答案合理即可);
(3)喷洒大量的水。
【点评】本题是个信息材料题,解题时要根据题干信息及所学化学知识来分析解答,难度不大。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7.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如何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举例说明。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和区别考虑本题。
【解答】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化学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而物理化中没有。
若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则可判断该变化是化学变化;若变化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可判断该变化是物理变化。水变为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
【点评】本题出现的误区是把变化的现象当成判断的依据,出现概念混淆不清,判断不准确。
18.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判断: 错误 .改正 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解答】解: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是有发光、放热产生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错误;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现象等,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第2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