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一单元 圆
第1课时 圆的认识(一)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理解同
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
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
圆的认识理解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重点)
(难点)
E
A
B
C
D
E
F
G
H
A
B
C
D
P点
A
B
C
D
E
F
想一想,在套圈游戏中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
P点
P点
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三幅图中小旗到每个人的距离相等,所以第三种方式更公平。
第三种方式更公平。
为什么呢?
例题分析
画圆的方法:
方法一:手指画圆法
以 拇指为固定点,食指与拇指间的距离不变,将纸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你能想办法画出一个圆吗?
方法二:系绳画圆法
以绳的一端为固定点,用笔将绳子拉直并绕这个固定点旋转一周就画出了一个圆。
注意:用系绳画圆过程中,绳子要拉直,固定点不能动。
方法三:圆规画圆法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
(2)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
(3)把装有铅笔尖的一脚绕这个固定点旋转
一周,就可以画成一个圆。
点O 是圆心;
线段OA 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 表示;
线段BC 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 表示。
半径之间、直径之间、半径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同一个圆里,直径都是半径的2倍,用字母表示……
1、画圆的方法很多,如手指画圆法、系绳画圆法和圆规
画圆法。基本方法是圆规画圆法。
2、圆有圆心、半径和直径,分别用字母O、r和d表示。
圆上任意一点到圆的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
知识提炼
(1)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有( )、( )、( )等。
小试牛刀
(2)在右图中,点O是( ),线段OA是
( ),通常用字母( )表示;线段
BC是( ),通常用字母( )表示。
车轮
硬币
圆桌面
r
直径
圆心
半径
d
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
(1)在同一个圆中半径都相等;
(2)在同一个圆中直径都相等;
(3)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
想一想,画一画,圆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圆的位置与什么有关系?
圆的半径决
定圆的大小
通过动手画图可知,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当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小时,画的圆就越小;当两脚之间的距离越大时,画的圆也就越大。
圆的半径越小,圆就越小,圆的半径越大,圆就越大。
通过动手画图可知,用圆规画圆时,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它所在的点为圆心,当圆心处于不同的位置,圆的位置也发生变化。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知识提炼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2)以一点为圆心可以画( )个圆。
选一选
小试牛刀
B.半径是5 cm
A.直径是5 cm
C.半径是2.5 cm
(1)用圆规画圆,圆规两脚张开5 cm,则( )。
A. 1 B. 2 C. 无数
B
C
分别用硬纸板做成下面的图形,代替车轮。
A
正方形
A
圆形
椭圆形
A
用圆做成车轮的效果演示如下:
用正方形做成车轮的效果演示如下:
用椭圆做成车轮的效果演示如下:
【仔细观察圆形、正方形、椭圆形做成车轮后中心红点的行走轨迹有什么不同?】
我发现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正方形和椭圆形的中心到图形边上各点的距离不相等,运动的轨迹是波浪形。
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
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车行驶起来平稳。
运动的轨迹是波浪形,行驶起来不平稳。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应用圆的特征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知识提炼
此题错在语言叙述不严密,漏了“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一限定条件。只有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或直径)才相等。
小试牛刀
人们在联欢时,会自然地围成圆形,为什么?想一想,说一说。
答:联欢时人们围着篝火,就会形成以篝火为圆心,每个人到篝火的距离为半径围成的圆形,这样的位置让每个人到篝火的距离都相等,所以会自然地围成圆形。
1、画一个半径是1.5 cm的圆,并用字母O,r ,d 标出它的
圆心、半径和直径 。
d
O
r
2、填表。
半径 2dm 0.6cm 1.8dm
直径 5m 8.32m
4dm
2.5m
1.2cm
3.6dm
4.16m
3、淘气设计了下面4种自行车的车轮,骑上这样的自行车会
怎样?用硬纸板做成下面的图形,试着滚一滚。
同学们动手试一试吧!把你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哦!
1.画圆的方法很多,如手指画圆法、系绳画圆法和圆
规画圆法。基本方法是圆规画圆法。
2.圆有圆心、半径和直径,分别用字母O、r和d表示。
圆上任意一点到圆的中心点的距离都相等。
3.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4.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在生活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应用圆的特征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
作业:完成教材P3~4练一练3、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