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3480010591800第1课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算。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春秋战国时期的这些主张
A.体现了儒家对仁政的追求 B.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诉求
C.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色彩 D.顺应了改革变法的趋势
2.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高二历史试题第3页(共7页)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新文化运动发生的1915年应该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乙卯年 D.甲寅年
3.王阳明与两学生王汝中、省曾坐室中,天气闷热,王阳明叫学生摇扇取凉,省曾连说:“不敢”,怕在老师面前失礼。王阳明开导他:“圣人之学,不是这等细缚苦楚的,不是装作道学模样。这表明王阳明
A.追求思想自由 B.主张人格独立
C.反对三纲五常 D.主张灵活变通
4.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材料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
A.包容性和连续性结合 B.本土性和包容性结合
C.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 D.连续性和创新性结合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其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济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诗句,能够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内涵主要是
A.自强不息 B.天下为公 C.崇德尚贤 D.家国情怀
6.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只有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下列不属于“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原因的是
A.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B.中华民族有重视总结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的传统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从未受到外族文化影响
D.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能做到既博采众长又兼收并蓄
7.在历史上,每当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总有一批仁人志土舍生取义,慷慨赴国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闻鸡起舞”的祖逖、“不辱君命持节牧羊”的苏武等均为其中的典范。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是
A.建功立业 B.知常达变 C.精忠报国 D.孝悌忠信
8.中国古代,儒家注重道德自律,以人的自我完善为治国的出发点;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序,主张从自然规律中汲取治国的智慧;而法家则更注重于制度规范,以法的严密强化为治理的出发点。三者治国思想体现的核心精神是
A.强调德治,平易亲近 B.温和调节与冷酷强制相结合
C.切合人事,实用理性 D.自然探索和社会实践相促进
9.古代皇帝冕服上的十二章花纹各有不同的寓意,如,日月星表现三光照耀,一片光明;山是比喻王者威重四方,为众人所仰望;华虫(雉)取其文采,象征文德;彝为宗庙礼器,雕虎猿花纹,表示威猛、智慧和孝行;水藻喻以水清玉洁,品行高尚。据此可知,皇帝的冕服
A.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载体
B.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念
C.宣扬了儒家“仁”的治国理念
D.反映了农业文明生产方式的落后
10.元大都的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古代都城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规划理念。这反映了元朝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B.建筑科技水平高超
C.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理念 D.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1.中、中和理念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以下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A.“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B.“柔弱胜刚强”
C.“人主之患在于信人” D.“一同天下之义”
12.莫高窟第285窟和249窟,工匠改造了传自古印度的佛教图像,绘制了中国神仙世界的图像,还吸收了古代波斯、古代希腊地区的图像元素,真可谓一窟一世界。这一现象
A.最有可能发生在汉魏时期 B.说明互惠互利是文明互鉴的途径
C.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D.体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与统一并存
13.如果说,身体的DNA 保证了我们中华民族人种的传宗接代的话,那么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DNA,他保证了我们中华文化即民族精神的延续与传承。材料主要强调
A.DNA的重要性 B.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C.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D.中华文化的连续性
14.有学者对《中国历代名人词典》统计发现,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名多取用佛、法、僧、宝、玄、道、之等字,唐代人名多取用文、德、武、儒、雅、士、颜、渊等字。这一变化反映出唐代
A.佛道思想在民间广为流传 B.三教合一的趋势不断加强
C.儒学已经出现复兴的迹象 D.中外文化交流的进程加快
15.天宝六年,唐玄宗专门颁发诏令,将马球作为军队训练的课目之一。皇帝的禁军“神策军”连提拔将领都以球艺高低来决定。除了武士酷爱马球运动外,新科进土及第后,也会在长安月灯阁打马球庆贺。在宮廷、军队盛行马球的影响下,一些宫女及富家女子也以驴代马,挥杖击球。这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时代气息豪迈奔放 B.休闲体育受到百姓推崇
C.朝廷倡导重武抑文 D.宫廷娱乐以打马球为主
16.《礼记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今贤文》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些论述的主旨强调应该尊重
A.文明的互补性 B.文明的同一性
C.文明的排他性 D.文明的多样性
17.《礼记·王制》篇记载:“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上贤以崇德,简不肖以绌恶。”这反映出先秦儒家
A.主张建立践礼的社会规范 B.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支撑
C.旨在通过修礼教以明霸道 D.以礼乐教化反对不义之战
18.五代时的冯道,先后在5个政权中为12位君主服务,屡屡位居宰相。各种政论和史书均指责冯道不忠,而李贽不这么看,以冯道为吏隐(意思:虽为官,但犹如隐者)。这表明李贽的思想
A.符合道家处世原则 B.否定传统伦理标准
C.深刻影响当时社会 D.挑战了孔子的权威
19.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指
A.儒家的和谐思想 B.儒家的德治思想 C.法家的法治思想 D.道家的无为思想
2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
A.勤劳勇敢的精神 B.耕读情怀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家国情怀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按照许倬云教授的说法,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摘自《余秋丽的演讲》
材料二 飞天”是佛教中一种想象的飞神,纵观敦煌壁画中历代飞天形象的演变,可以从“个层面了解古代多元文化的变迁。北魏时期的飞天,西战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西魏的飞天洞窟,窟项绘有道教诸神,有羽人、雷公、电母、而神等诸神,另有伏羲、女蜗等均人面蛇身,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
材料三 隋代莫高窟《献花伎乐飞天》,洞窟四壁环窟带状飞天一周,飞天呈辐射形式,或奏乐,或撒花,千姿百态、飘逸秀美,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唐代飞天変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究全吻合,画法较前代有很大的改变: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主张远征”。简要分析这种特性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予以解释
22.儒家思想所蕴含的家国同构(情怀)既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又具有强烈的现实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董仲舒)利用“天”的观念和“家国同构”理论,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同时也为汉代以后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种全民的伦理信仰。
——李佳哲《董仲舒的忠孝理论与汉代忠孝伦理制度》
材料二 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使士大夫阶层普遍参与讨论个人、家庭、家族、国家和政治,从而建立了统治者认定和推行的道德伦理规范,使阶级矛盾在某种意义上有了一定的弱化,更使得士子的心灵得到充实。
——徐公喜、万红《宋明理学的层次模式》
材料三 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这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
——田海平《从家国天下到命运共同体》
(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利用“家国同构”等理论为后世提供的“伦理信仰”。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三个基本观点。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家构建“理学思想体系”的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家加强个人“道德伦理规范”的两种主要途径。
据材料三,指出“家国同构”的新内涵。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材料“……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战国墨子的“尚贤”思想,墨子认为贤良在治理国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材料“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算。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墨子的“兼爱”思想;由此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墨家思想,墨家代表平民利益,反映了平民阶级的诉求,故B项正确;材料与儒家的仁政思想无关,故A项错误;道家思想带有一定的无为而治色彩,这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顺应了改革变法的趋势”,顺应了改革变法的趋势的是法家思想,故D项错误。
2.C
【详解】
1915年是1911年后第四年,天干中应当是乙,地支中应当是卯,因此新文化运动发生的1915年应该是乙卯年,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均不符合根据天干地支推导出的结论,排除A、B、D项。
3.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王阳明指导学生不能装作道学模样,可以在老师面前摇扇取凉,遵从本心。这表明王阳明要求学生要有独立的人格,不要一味束缚自己,遵从伪道学,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思想自由问题,故A项错误;王阳明是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维护的是三纲五常,故C项错误;材料与灵活变通无关,故D项错误。
4.C
【详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是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主要指的是思想上的统一,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未体现连续性,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本土性,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创新性,故D项错误。
5.D
【详解】
根据“哀民生之多艰”、“一寸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等信息可知材料中这些内容都体现了对民生和国家的责任心,是家国情怀的表现,而非自强不息、天下为公和崇德尚贤,故选D,排除ABC。
6.C
【详解】
材料要求分析不属于“中华文化是延续至今而且从未中断过的文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化不仅受到外族文化影响还积极吸纳其精髓部分,故选C项;ABD三项均属于中华文化有顽强生命力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
7.C
【详解】
材料“留取丹心照汗青”“闻鸡起舞”“不辱君命持节牧羊”反映的是精忠报国的伟大精神,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C。
8.C
【详解】
解题的关键就是要考虑三者的共同点,即都是立足于社会,理性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所以C项正确;A项属于儒家,排除;B项属于儒家与法家的特点,排除;D项倾向于道家和法家,排除。
9.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用蕴含丰富寓意的日月星辰、山川虫兽等花纹装饰皇帝(天子)冕服,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观念,B项正确;装饰皇帝冕服的花纹并非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载体,A项错误;儒家“仁”治国理念只是部分花纹蕴含的寓意,与“日月星表现三光照耀,一片光明”等无关,C项错误;农业文明“生产方式落后”与古代皇帝冕服上花纹蕴含的丰富寓意不符,D项错误。
10.C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元大都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都城,是一座比唐宋王朝都城更为“中华民族”化的都城。主要表现在宫城、皇城偏于都城南部,市场在皇城北部,宗庙、社稷分列宫城东西两侧,大朝正殿在寝宫之南,充分体现了元大都遵循《周礼·考工记》的“前朝后寝”“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理念,这一布局形制也是古代都城发展史上最接近《周礼》的。元大都的“中华民族化”还不止于此,其东、西、南三面各设3座城门,都城的池苑——“太液池”之名,以及南自外郭城正门——丽正门,向北依次的皇城正门——棂星门、宫城正门——崇天门、大明门、大明殿形成的都城中轴线,都保存着渊源久远的华夏都城文化内涵。因此C正确;ABD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故选C。
11.A
【详解】
材料“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大意为: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作“中”,表现出来以后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叫作“和”。因此“中和”指的是对情绪的调节控制。“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的是君子即使是一人独处时,也保持谨慎的态度。体现了对自我的调节和控制,故A选项正确;“柔弱胜刚强”反映的是柔和刚的对比,未体现调和与控制,B选项错误;“人主之患在于信人”说的是君主的祸患在于信任别人,与“中和”无关,C选项错误;“一同天下之义”说的是在同一价值观上进行治理的重要性,与“中和”无关,D选项错误。
12.C
【详解】
据题意可知,莫高窟中的佛像受到古印度、古代波斯和古代希腊地区的影响,吸收了很多外来因素,由此可知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故选C;仅根据莫高窟佛像的特点不能判断开凿的时间,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文明的交流,没有体现互惠互利的因素,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华文明对外来文明的包容,没有体现中华文明的多元与统一,排除D。
13.D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DNA,不是单纯生物学生的DNA,排除A;民族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的一部分,与材料强调的主旨中华文化的连续性不符,排除BC。
14.C
【详解】
材料反映了对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名,唐朝的人名多采用与儒家文化相关的字,这体现了唐朝时期儒家文化影响力增强,从侧面说明了儒学已经出现复兴的迹象,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魏晋和唐朝时期名人的取名情况,没有反映民间情况,故排除A;材料只反映了名人取名情况,无法说明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故排除B;材料未涉及到与外国的文化交流,故排除D。
15.A
【详解】
唐朝前期,宮廷和社会上层流行军队的训练课目,甚至宫女、富家女子也参与马球竞技,反映出唐朝豪迈奔放的时代气息,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休闲体育受到“百姓”推崇,B项错误;唐代政府并未倡导“重武抑文”,C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宫廷娱乐以打马球为主,D项错误。
16.D
【详解】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体现了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繁荣,故选D;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文明的互补性,排除A;万物并育、百花齐放,无法体现文明的同一性,排除B;C项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不符合,排除。
17.A
【详解】
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在先秦儒者的社会秩序建构中,司徒作为掌管民政.教化的官员,其职责是通过冠、婚、丧等礼典来调节人们的性情,向人们灌输父子、夫妇、君臣、长幼等的相处,交往应有的道德观念,同时在整齐衣服、饮食、事为等方面来防止僭越,正是通过这种制度性的灌输,礼的践行才可能转化为主体的自觉,故选A项。先秦尚未建立君主专制.排除B项:霸道是指君主凭借武力、权势、法治进行统治,属于法家思想.排除C项;墨家反对不义之战.排除D项。
18.B
【详解】
材料反映了李贽与传统理学忠君价值观的不同和冲突,故选B;材料内容反映了李贽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无法看出道家处世原则,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这一思想产生的影响,故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李贽挑战了孔子的权威,排除D。
19.A
【详解】
根据材料“贵和”“善解能容”“和而不同”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儒家的和谐思想,故A正确;儒家的德治,是主张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材料内容没有这一内容的反映,故B错误;法家的法治是以严刑峻法来维护君主的统治,与材料内容无关,故C错误;道家无为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和哲学思想,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错误。
20.D
【详解】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这些诗句都反映出忠诚爱国、忠心为民的思想,表明中华民族自战国至晚晴历来具有家国情怀,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勤劳勇敢的精神”、“耕读精神”及“艰苦奋斗的精神”,故A、B、C项错误。
21.(1)原因: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央集权的形成;封闭的大陆环境。
影响:①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文化。②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③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2)解释: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表现在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佛、道、儒家文化相融;宗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相融。多元特征的出现,是丝绸之路畅通、佛教文化传入,民族交流的结果;是古代艺术家们智慧和想象力的结晶,更是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具体呈现。
【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可归纳出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使中华民族不对外扩张也能生存和发展;根据材料“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可归纳出传统文化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的形成和封闭的大陆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特性形成了稳定统一的政治和繁荣的经济、文化;使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没有中断;造成闭塞,缺少交流。
(2)解释:根据材料“北魏时期的飞天,西战风格是主流,但具体形象上已流露出中原之风”“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天地宇宙观念”“充分显示了古代民间画匠的功力和智慧”“唐代飞天変化无穷的飞动之美与大唐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究全吻合”“由浪漫夸张步入现实,由天宫仙人转变为宫娥舞伎”和所学知识可知,敦煌壁画飞天的多元特征表现在西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佛、道、儒家文化相融;宗教文化与世俗生活相融。多元特征的出现,是丝绸之路畅通、佛教文化传入,民族交流的结果;是古代艺术家们智慧和想象力的结晶,更是劳动人民追求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具体呈现。
22.(1)伦理信仰:忠孝;基本观点: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等。
(2)出发点:责任感和使命感;途径:格物致知;致良知(反省内心)。
(3)新内涵:世界意识;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或国家意识);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
【详解】
(1)伦理信仰:根据材料“对忠、孝的合理性做出了新的解释,使儒家所提倡的忠、孝伦理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可知,董仲舒提出的伦理信仰是忠孝。基本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有天人感应;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等。
(2)出发点:根据材料“理学家继承传统儒家入世思想,从责任感和使命感出发,形成了理学思想体系”可知,责任感和使命感。途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程朱理学主张的途径是格物致知;陆王心学主张的途径是致良知(反省内心)。
(3)新内涵:根据材料“所谓家国同构,移家为国,移孝为忠,进而在家国之上,扩展为一种公天下的世界意识”可知,世界意识。意义:意义:根据“使中国人的世界观或天下观成为一种本于家国同时又大于家国或高于家国的世界意识,使得中国人的价值观内蕴着一种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伦理自觉”并结合所学内容得出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