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 1.2 熔化和凝固(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上 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 1.2 熔化和凝固(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7-27 17:4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熔化和凝固 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均为晶体的是(  )
A.食盐、海波、铁 B.汞、松香、钻石
C.玻璃、塑料、铜 D.金、沥青、石蜡
2.如图,把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据此现象,下列关于金属镓判断正确的是(  )
A.熔点低于手的温度 B.熔化需要放热
C.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D.可用来制作餐具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_??????é???????????_”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水的质量相同,大试管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  )21教育网
A.缓慢加热 B.均匀受热
C.增大受热面积 D.缩短实验时间
4.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_???????°?é??è?????_会制作一种“糖画”,糖加热到流体状,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所示,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B.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C.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5.如图所示图象,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6.有两杯冰水混合物,甲杯内的冰多一些,乙杯内的冰少一些。将甲杯放在阴凉处,乙杯放在阳光下。下列关于他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21·cn·jy·com
A.两只杯内的物质温度相等
B.两只杯内的冰完全熔化需要的时间相等
C.甲杯比乙杯的温度低一些
D.甲杯内的冰不可能熔化
7.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面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这是晶体的凝固图像
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7.5min
D.在BC段物质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8.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是冰增多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熔点比乙高
B.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C.乙物质在5~12分钟没有吸热
D.0~5分钟甲升温快
10.沿海地_??????????°???¨???_捞作业中经常将捕捞的鱼放在﹣5℃冰块中,保存于箱内。在返航途中气温是15℃,有部分冰熔化,那么箱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  )www.21-cn-jy.com
A.﹣5℃ B.0℃ C.10℃ D.一直在变化
11.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6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低于熔点
12.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根据此表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铜球放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零下255℃时的氢是固态
C.3408℃时的钨是固态
D.水银温度计可测零下40℃的气温
13.寒冷的冬天,室外_????°??????????é??_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
B.为什么盐水温度降低后也会结冰?
C.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D.为什么盐水中含盐量越高其凝固点越低?
14.如图是_????????°????°????_,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2-1-c-n-j-y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二、填空题
15.“三星堆遗址”的_??????????????????_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提供了有力实证。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如图所示的铜尊保护硅胶对其进行保护。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硅胶粉会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凝固成型。
16.北方寒冷的冬季_???é?¨é??è??????±?_檐下会形成如图所示的冰锥,冰锥是积雪融化后的水在下落过程中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锥在形成过程中它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7.你吃过冻豆腐吗?_???è±?è???????¨??°_箱里,几天之后,冻豆腐就成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豆腐上出现了许多小孔,由于这些小孔,汤味才容易进入其中,豆腐吃起来更有滋味,冻豆腐中的小孔是因为豆腐中的水分先   然后又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21cnjy.com
18.如图所示_????°????????????¨_﹣9℃的室外玩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这一过程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三、实验探究题
19.萱萱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安装实验器材时,萱萱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
(3)该物质的温度_é???????????é?????_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当加热到第8min时;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状态是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则此物质为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来源:21cnj*y.co*m】
20.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
(2)小明应选用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好处是   。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_??????????????????_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6﹣8min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每当春节前都会下大_é??????????????è·?_面上雪迟迟不熔化,影响人们出行,为了让雪尽快熔化,时常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大量的盐,于是小明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实验过程如下: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如图丁所示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最终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戊所示,(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分析根据曲线可知:
①利用盐水制成的冰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②淡盐水冰的熔点   (选填“低于”或“高于”)浓盐水冰的熔点。
③在冰雪覆盖_???é??è·??????????_可以   (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   的冰,能在更   (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
1.2 熔化和凝固 高频易错同步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均为晶体的是(  )
A.食盐、海波、铁 B.汞、松香、钻石
C.玻璃、塑料、铜 D.金、沥青、石蜡
解:海波、金刚石、食盐、以及所有金属都是常见的晶体。而玻璃、松香、石蜡、沥青等是常见的非晶体。
A、食盐、海波、铁都是晶体,故A正确;
B、松香是非晶体,而汞和钻石是晶体,故B错误;
C、玻璃和塑料是非晶体,铜是晶体,故C错误;
D、沥青和石蜡是非晶体,金是晶体,故D错误。
答案:A。
2.如图,把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它很快就变成了一颗晶莹的液滴。据此现象,下列关于金属镓判断正确的是(  )
A.熔点低于手的温度 B.熔化需要放热
C.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 D.可用来制作餐具
解:
A、镓在手上熔化,说明镓的熔点要低于手的温度,故A正确;
B、将一块金属镓放在手心,金属镓很快熔化成了一颗银白色的液滴,这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B错误;
C、金属镓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
D、该金属熔点太低,不能用来做餐具,故D错误。
答案:A。
3.在探究“_??°???????????????_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水的质量相同,大试管在水中的深度也相同,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  )2·1·c·n·j·y
A.缓慢加热 B.均匀受热
C.增大受热面积 D.缩短实验时间
解: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_??????é???????????_”实验中,把碎冰装在大试管中,将大试管放在水中加热。实验中用常温水而不用开水的好处是缓慢加热,方便记录冰的温度变化,这样实验效果会好一些。21*cnjy*com
答案:A。
4.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_???????°?é??è?????_会制作一种“糖画”,糖加热到流体状,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如图所示,慢慢晾干变硬,送给小朋友,关于制作“糖画”的全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糖的物态变化是先凝固后熔化
B.糖的物态变化是先熔化后凝固
C.糖的温度一直在升高
D.糖的温度一直在降低
解:A、B:先让白糖变成糖浆_????????±?????????_为液态,故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再用它画成各种小动物图案,等糖浆放出热量凝固成固态,这样就做好了糖画,凝固放热,故A错误,B正确;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D:糖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糖在凝固过程中放热内能减小,温度不变,故C、D错误。
答案:B。
5.如图所示图象,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C符合题意;
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有两杯冰水混合物,甲杯内的冰多一些,乙杯内的冰少一些。将甲杯放在阴凉处,乙杯放在阳光下。下列关于他们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两只杯内的物质温度相等
B.两只杯内的冰完全熔化需要的时间相等
C.甲杯比乙杯的温度低一些
D.甲杯内的冰不可能熔化
解:AC、甲、乙两个装有冰_???????°??????????_杯放在阴凉处,乙杯放在阳光下,在两杯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都是冰水混合物,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所以两杯里的物质温度是相同的,故A正确,C错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甲杯内的冰多一些,放在阴凉处_?????????????????°_少一些,放在阳光下,根据Q=cm△t,相同质量的冰熔化成水吸收相同的热量,两杯中冰的质量不同,并且相同时间吸收不同的热量,所以两杯中冰熔化成水所需时间不同,故B错误;
D、冰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甲杯中冰已经达到熔点,外界温度高于0℃时,冰可以吸收热量,是可以熔化的,故D错误。
答案:A。
7.如图是某种物质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面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这是晶体的凝固图像
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7.5min
D.在BC段物质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解:A、此凝固图像中,有一段时间此物质温度是不变的,故此物质是晶体,这段温度不变的过程就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故A正确;
B、在BC段物质处于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正确;
C、该物质的凝固过程经历12.5min﹣5min=7.5min,故C正确;
D、在BC段物质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此时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答案:D。
8.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是冰增多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解:把一块0℃的冰_??????0???????°?_里(周围气温也是0℃),没有温度差就没有热传递,冰因不能吸收热量所以不能继续熔化,水不能放出热量,也就不能凝固,所以冰和水的多少都不会改变。
答案:C。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熔点比乙高
B.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C.乙物质在5~12分钟没有吸热
D.0~5分钟甲升温快
解:如图所示的是甲、乙_??¤?§????è?¨??????_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甲物质没有固定的熔点,甲物质是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物质是乙,乙是晶体。
由图可知,0~5分钟乙升温快,乙物质在5~12分钟处于熔化阶段,吸热温度不变。故ACD错误,B正确。
答案:B。
10.沿海地区的_????°???¨?????????_业中经常将捕捞的鱼放在﹣5℃冰块中,保存于箱内。在返航途中气温是15℃,有部分冰熔化,那么箱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  )
A.﹣5℃ B.0℃ C.10℃ D.一直在变化
解:有部分冰熔化为水,此时箱内为冰水混合物状态,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所以箱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约为0℃。
答案:B。
11.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6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低于熔点
解:A、如图,有一段时间吸热温度_???????????????è??_物质是晶体,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故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
B、在BC段,该物质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B错误。
C、该物质从12min开始凝固,到15min凝固结束,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故C错误。
D、该物质的凝固对应的温度是45℃,凝固点为45℃,故D错误。
答案:A。
12.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请根据此表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铁 钨 固态氢
熔点/℃ ﹣38.8 1064 1083 1535 3410 ﹣259
A.铜球放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B.零下255℃时的氢是固态
C.3408℃时的钨是固态
D.水银温度计可测零下40℃的气温
解:A、铁的熔点1535℃,铁水的温度至少是1535℃,铜的熔点是1083℃,铜球放在铁水中熔化,A项错误。
B、氢的熔点是﹣259℃,零下255℃的氢是高于熔点,所以零下255℃的氢是液态,B项错误。
C、钨的熔点是3410℃,因3408℃低于钨的熔点,所以此时的钨是固态,C项正确。
D、水银的熔点是﹣39℃,零下40℃低于水银的熔点,不能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工作,不能用水银温度计测零下40℃的气温,D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
答案:C。
13.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_???é??é???????°???_,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下列几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又可进行探究的问题是(  )21*cnjy*com
A.为什么盐水的凝固点比纯水低?
B.为什么盐水温度降低后也会结冰?
C.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D.为什么盐水中含盐量越高其凝固点越低?
解:此题中的问题是:在同样情况下_?????¤?¤?????°????_、河面的水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说明水和盐水是不同的,即河水与盐水的含盐量不同,两者的差异可能就是导致两者凝固点不同的原因,据此可提出探究问题: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之间有什么关系?选项中的BD价值不大,A探究难度较大。
答案:C。
14.如图是一款新_????°?????????¨???_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解: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开水倒入_???????????¤??????_体物质被熔化,此过程晶体物质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以下时,此时晶体物质会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水温不变。
答案:A。
二、填空题
15.“三星堆_é?????????????????_掘为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提供了有力实证。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首次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如图所示的铜尊保护硅胶对其进行保护。3D打印技术就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硅胶粉会 吸收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熔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凝固成型。
解:硅胶粉是固态,硅胶粉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熔化吸收热量。
答案:吸收;熔化。
16.北方寒冷_????????????é?¨é??_过后屋檐下会形成如图所示的冰锥,冰锥是积雪融化后的水在下落过程中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冰锥在形成过程中它的温度 不变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冰锥是积雪融化后的水在下落过程中又变成冰锥,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冰是晶体,冰锥形成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版权所有:21教育】
答案:凝固;不变。
17.你吃过冻豆腐吗?把_è±?è???????¨??°??±_里,几天之后,冻豆腐就成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豆腐上出现了许多小孔,由于这些小孔,汤味才容易进入其中,豆腐吃起来更有滋味,冻豆腐中的小孔是因为豆腐中的水分先 凝固 然后又 熔化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解:水是液体,放入冰箱中会凝固成冰;冰取出后会熔化成水。
答案:凝固;熔化。
18.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_9????????¤?¤????_肥皂泡泡时拍摄的照片。他发现肥皂泡泡在很冷的室外会迅速 凝固 (填物态变化名称),掉落在地面如同散落的玻璃球,神奇极了,这一过程要 放热 (选填“吸热”或“放热”)。
解:肥皂泡泡由液态变成固态的小冰球,是凝固过程,凝固放出热量。
答案:凝固;放热。
三、实验探究题
19.萱萱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安装实验器材时,萱萱应按照 自下而上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测量过程中,温度计在某一时刻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 69 ℃;
(3)该物质的温度随加_??????é???????????_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当加热到第8min时;试管中物质所处的状态是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的特点是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则此物质为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www-2-1-cnjy-com
解:
(1)加热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此应先固定铁圈的高度,所以安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故读数为69℃;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5min到11min时,该物质的温度不变,该物质为晶体,第8min时,该物质所处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
答案:(1)自下而上;(2)69;(3)固液共存态;晶体。
20.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2)小明应选用 乙 (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好处是 受热均匀 。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_?????????é????°???_做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6﹣8min时,物质处于 固液共存态 。(选填“固态”或“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每当春节前_é?????????¤§é?????_有时候路面上雪迟迟不熔化,影响人们出行,为了让雪尽快熔化,时常看到抢险队员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撒大量的盐,于是小明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含盐的冰熔化时跟纯净的冰熔化特点有何不同?含盐浓度不同的冰熔化特点有无区别?为此,他进行了下列探究过程:实验过程如下:他用同样多的纯水、淡盐水、浓盐水制得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然后将这些冰弄碎放入试管中,如图丁所示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试管中冰块状态的变化,在相同条件下测量三者的温度变化,最终得到三条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戊所示,(纯冰对应曲线①、淡盐冰对应曲线②、浓盐冰对应曲线③)。分析根据曲线可知:
①利用盐水制成的冰 是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
②淡盐水冰的熔点 高于 (选填“低于”或“高于”)浓盐水冰的熔点。
③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_???????????????é??_低 (选填“提高”或“降低”)冰的熔点,并且含盐浓度越 高 的冰,能在更 低 (选填“高”或“低”)的温度下熔化。
解:
(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内的物质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3)熔化的温度是0℃;熔化是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从4min开始,到10min结束,持续6min;
(4)①根据曲线图可知,纯冰、淡盐冰、浓盐冰熔化时虽然吸热但温度不变;盐冰在熔化的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是晶体;
②由图像知浓盐水温度为﹣_7?????????????§?_熔化,故浓盐水的熔点为﹣7℃,淡盐水温度为﹣3℃时才开始熔化,故淡盐水的熔点为﹣3℃,淡盐水冰的熔点高于浓盐水冰的熔点;
③冰雪中撒入盐后,降低了冰的熔点,冰雪就会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开始熔化,可以使冰雪尽快地熔化,并且含盐浓度越高的冰,能在更低温度下熔化。
答案:(1)热胀冷缩;(2)乙;受热均匀;(3)固液共存态;(4)①是;②高于;③降低;高;低。

_21?????????è?????(www.21cnjy.com)_